松号子晋笙

出自:明代·黄哲《游黄陂五十韵》

拼音:[sōng][hào,háo][zǐ][jìn][shēng]

平仄:平平仄仄平

吾郡山川秀,黄陂亦有名。
闻君谈胜概,邀我共游行。
路指苍崖近,村临碧涧萦。
尘嚣辞澒洞,丘壑愿经营。
缭绕菱塘曲,潺湲水碓清。
深泥缘狭径,积雨涨前坑。
陟涉衣裳湿,扶携杖屦轻。
阳云迷叆叇,攲石履峥嵘。
俗讶精灵异,谁知唱和情。
林僧来问讯,野老亦逢迎。
注碗金芽茗,充庖玉笋羹。
敲推篱犬吠,馈饷草鸡烹。
少憩沾微醉,前趋若有程。
土门斜束隘,坡岸敞连坪。
石马眠荒垄,昭陵失废茔。
腾蛟双踊跃,蹲豹互狰狞。
迢递峰峦起,穹窿窟窦鸣。
岭麋超险峻,潭鲔漾澄泓。
㶁㶁泉分洁,欣欣卉并荣。
奔流寒漱玉,磐石迥疑城。
避地伤前事,穷途蹙远征。
蚁柯尘业误,鱼木祸罗婴。
岁月重登览,烟霞几变更。
陈雷今合契,黄绮旧同声。
招隐依松桂,寻芳拾杜蘅。
逍遥吟伐木,谈笑坐班荆。
凤涧萎蕤合,螺峰宛转明。
田家深处乐,王政此时平。
杂遝欢樵采,喧阗羡偶耕。
半年饶芋粟,膏壤足稌粳。
鼓腹雍熙叟,居巢太古氓。
幽怀真可豁,佳境实难并。
白鹤鸣相狎,青猿戏不惊。
静中无俗念,方外有贤英。
蕙结灵均佩,松号子晋笙
仰窥悬瀑净,侧度小桥横。
茅舍藤穿牖,柴窗竹覆楹。
花檐蜂阵阵,桐巷鸟嘤嘤。
席帽看云坐,匏尊倚树倾。
凉飔驱溽暑,斜照弄新晴。
倚石延诗思,临流破宿酲。
疏慵聊翰墨,沈湎愧瓶罂。
着屐随康乐,回车泣步兵。
只应除世鞅,端可脱尘缨。
趋走烦童御,倦狂托弟兄。
橘中期四友,林下忆三生。
绝德瓢须弃,忘形席任真。
玄言超混沌,遐举问蓬瀛。
瑶草行堪掇,丹砂炼欲成。
他年求道侣,即此缔幽盟。

查看原文

注释

【号子】集体劳动中协同使劲时,为统一步调、减轻疲劳等所唱的歌,大都由一个领唱,大家应和。
【子晋】王子乔的字。神话人物。相传为周灵王太子,喜吹笙作:凤凰鸣,被浮丘公引往嵩山修炼,后升仙。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松】

松【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㮤梥庺《唐韻》詳容切《集韻》思恭切《正韻》息中切,音淞。木也。《字說》松,百木之長,猶公,故字从公。《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故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史記·龜筴傳》千歲之松,上有兔絲,下有茯苓。《摭遺》吳鄧夫人傷臉,以琥珀屑滅痕。《註》琥珀,松脂入地千年所化。

甘松,香草名。《廣志》細葉,蔓生,可合諸香。

長松。《本草》一名仙茆,能治風。

州名。《韻會》本河關之西南羌也,唐置松州。

江名。松江,《禹貢》三江之一。或作淞。

【号】

号【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音豪。大呼也。《詩·大雅》式號式呼。《小雅》載號載呶。《傳》號呶,號呼讙呶也。

哭也。《易·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周語》夫婦哀其夜號也。而取之以逃于褒。

雞鳴也。《晉書·律歷志》雞始三號。

《廣韻》胡到切,音号。名號也。《公羊疏》春秋貴賤不嫌同號。《註》通同號稱也。《白虎通》春秋傳曰:王者受命于王,必擇天下之美號,以爲號也。《周禮·春官·大祝》掌辨六號。《註》號謂尊其名,更爲美稱。

《夏官·大司馬》家以號名。《註》鄕遂之屬謂之名,家之屬謂之號。

《冢人》詔其號。《註》謂諡號。

號令也。《易·渙卦》渙汗其大號。

號召也。《齊語》使周游四方,以號召天下之賢土。

叶胡溝切。《皮日休·悼賈文》臨汨羅之漾漾兮,想懷沙之幽憂。森樛羅以蓊鬰兮,時逬狖以相號。《集韻》本作号,又作唬。毛氏曰:从口从丂,丂音考,俗从号,非。

作號,作。

【子】

子【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㜽音梓。《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

《廣韻》息也。《增韻》嗣也。《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

《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

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

男子之通稱。《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王肅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稱。

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見《禮記·曲禮》。

卿之妻曰內子。《儀禮·有司徹註》內子不薦籩。

《禮·檀弓》兄弟之子猶子也。

《前漢·嚴助傳註》令子出就婦家爲贅壻,曰贅子。

人君愛養百姓曰子。

辰名。《爾雅·釋天》太歲在子曰困敦。《前漢·律歷志》孳萌於子。

《禮·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疏》子者,奉恩宣德。

左庶子,中庶子,官名。

國名。《括地志》子城,在渭州莘城縣。

長子,縣名。周史辛甲所封,後爲趙邑,屬上黨。

姓。《史記·殷本紀》契,母吞鳦子而生,故曰子氏。

複姓。《左傳》鄭大夫子人氏,魯大夫子服氏,子家氏。

子細,猶分別。《北史·源思禮傳》爲政當舉大綱,何必太子細也。《正字通》子讀若薺,方語別也。俗作仔細。

去聲,才四切。《中庸》子庶民也。徐邈讀。

與慈通。《禮·樂記》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韓詩外傳》子諒作慈良。

叶濟口切,音走。《前漢·班固敘傳》侯王之祉,祚及孫子。公族蕃衍,枝葉暢茂。茂音某。

叶子德切,音則。《詩·豳風》旣取我子,無毀我室。《楊愼·古音叢目》與朱傳同。

【晋】

晋【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正字通》俗㬜字。(晉)《唐韻》《集韻》《韻會》卽刃切。《說文》作㬜,進也,日出萬物進也。《類篇》隸省作晉。《易·晉卦》晉,進也。《疏》以今釋古,古之晉字,卽以進長爲義。《又》明出地上晉。

《周禮·春官·典瑞》王晉大圭。《疏》晉,插也。

《周禮·夏官·田僕》凡田,王提馬而走,諸侯晉大夫馳。《註》晉,猶抑也。

《周禮·地官·鼓人》以晉鼓鼓金奏。《註》晉鼓長六尺六寸。

《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凡爲殳,去一以爲晉圍。《註》鄭司農云:晉謂矛戟下銅鐏也。《釋文》晉如字。

國名。《詩·唐風譜》成王封母弟叔虞於堯之故墟,曰唐侯。南有晉水,至子燮改爲晉侯。

姓。《廣韻》本自唐叔虞之後,以晉爲氏,魏有晉鄙。

《集韻》子賤切,音箭。水名。

《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晉圍。《釋文》又音箭。

《陸雲·登臺賦》長發其祥,天鑑在晉。肅有命而龍飛兮,跚重斯而肇建。

【笙】

笙【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廣韻》所庚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庚切,音生。《廣韻》樂器也。《世本》隨作笙。一曰女媧作。《說文》笙,十三簧,象鳳之身也。正月之音,物生,故謂之笙。《釋名》笙,生也。象物貫地而生也。《博雅·釋樂》以瓠爲之,十三管,宮管在左方。《白虎通》笙者大蔟之氣,象萬物之生故謂之笙。《爾雅·釋樂》大笙謂之巢,小者謂之和。《註》大者十九簧,和,十三簧者。《前漢·律歷志》匏曰笙。《註》匏,瓠也。列管瓠中,施簧管端。《書·益稷篇》笙鏞以閒。《詩·小雅》笙磬同音。《周禮·春官》笙師掌敎歙竽、笙。

細也。《揚子·方言》笙,細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閒,凡細貌謂之笙。《廣雅》笙,小也。

地名。《左傳·宣十八年》歸父還自晉至笙。《註》笙,魯境。

簟名。《揚子·方言》簟謂之笙。《左思·吳都賦》桃笙象簟,韜于筒中。

叶師莊切。《詩·小雅》鼓瑟吹笙。叶下將、行,行音杭。

《字彙補》疏臻切,音莘。《史記·齊世家》遂殺子糾于笙瀆。《索隱曰》鄒誕生本作莘讀,莘、笙聲相近。

相关诗句
即此缔幽盟 他年求道侣 丹砂炼欲成 瑶草行堪掇 遐举问蓬瀛 玄言超混沌 忘形席任真 绝德瓢须弃 林下忆三生 橘中期四友 倦狂托弟兄 趋走烦童御 端可脱尘缨 只应除世鞅 回车泣步兵 着屐随康乐 沈湎愧瓶罂 疏慵聊翰墨 临流破宿酲 倚石延诗思 斜照弄新晴 凉飔驱溽暑 匏尊倚树倾 席帽看云坐 桐巷鸟嘤嘤 花檐蜂阵阵 柴窗竹覆楹 茅舍藤穿牖 侧度小桥横 仰窥悬瀑净 松号子晋笙 蕙结灵均佩 方外有贤英 静中无俗念 青猿戏不惊 白鹤鸣相狎 佳境实难并 幽怀真可豁 居巢太古氓 鼓腹雍熙叟 膏壤足稌粳 半年饶芋粟 喧阗羡偶耕 杂遝欢樵采 王政此时平 田家深处乐 螺峰宛转明 凤涧萎蕤合 谈笑坐班荆 逍遥吟伐木 寻芳拾杜蘅 招隐依松桂 黄绮旧同声 陈雷今合契 烟霞几变更 岁月重登览 鱼木祸罗婴 蚁柯尘业误 穷途蹙远征 避地伤前事 磐石迥疑城 奔流寒漱玉 欣欣卉并荣 㶁㶁泉分洁 潭鲔漾澄泓 岭麋超险峻 穹窿窟窦鸣 迢递峰峦起 蹲豹互狰狞 腾蛟双踊跃 昭陵失废茔 石马眠荒垄 坡岸敞连坪 土门斜束隘 前趋若有程 少憩沾微醉 馈饷草鸡烹 敲推篱犬吠 充庖玉笋羹 注碗金芽茗 野老亦逢迎 林僧来问讯 谁知唱和情 俗讶精灵异 攲石履峥嵘 阳云迷叆叇 扶携杖屦轻 陟涉衣裳湿 积雨涨前坑 深泥缘狭径 潺湲水碓清 缭绕菱塘曲 丘壑愿经营 尘嚣辞澒洞 村临碧涧萦 路指苍崖近 邀我共游行 闻君谈胜概 黄陂亦有名 吾郡山川秀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