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茶伸雀舌

出自:元代·马臻《述怀五十韵》

拼音:[yě][chá][shēn][què,qiāo,qiǎo][shé]

平仄:仄平平平平

昔际承平久,生涯足可怜。
过庭犹昨日,骑竹想当年。
书剑辛勤历,轻肥少壮便。
浪游春富贵,醉舞月婵娟。
候转芳华歇,时移斗柄偏。
狂歌伤德凤,再拜听啼鹃。
敢议乾纲坠,难支国步颠。
安危谁可料?否泰理相连。
义士含孤愤,谋臣误大权。
少微潜在野,太史泣占天。
不起严陵钓,空怀范蠡船。
乘轩犹宠鹤,治国昧烹鲜。
朽木终摧折,微躯忍弃捐。
天兵威武奋,皇泽至仁宣。
岂意波涛怗,还容骨肉全。
万方苏雨露,四海戢戈鋋。
倦鸟思乔木,穷鱼守故渊。
甑尘贫似范,昼睡懒如边。
逸翮淹高翥,羸骖耻后鞭。
梦疑隍鹿在,机息海鸥眠。
丧乱头颅改,萧条节序迁。
行将蠡测海,坐待地流泉。
献璞悲和泣,辞金忆震贤。
世途从汩汩,王道本平平。
东鲁衣冠盛,中原礼乐专。
远尘山出没,大野辙盘旋。
砧响千门急,蟾光几度圆。
窥斑嗟隐豹,顾影笑饥鹯。
古水萦长带,晴云擘乱绵。
弓亡元在楚,台迥亦趋燕。
羽服陪瑶殿,天厨锡绮筵。
域中知道大,物外愧身先。
归意惊张咏,离居老郑虔。
风行犹有待,岁晚薄言还。
城郭人依旧,湖山景自妍。
舣舟临断港,散策陟层巅。
苑废移山鬼,祠荒谒水仙。
坏梁残白蚁,旧物失青毡。
暮景连村雨,薰风一树蝉。
野茶伸雀舌,林蕨竖儿拳。
挂剑寻新冢,怀人叹逝川。
计疏生坎壈,道直受迍邅。
穴冷拖肠鼠,槎依缩项鳊。
愁鸱休嚇食,馋犬误垂涎。
业在诗三百,沽从斗十千。
举觞欺大白,隐几味重玄。
泪尽山阳笛,耕无杜曲田。
苦吟期自放,脱稿怕人传。
虎变愚难测,龟藏我独然。
梅花开又落,谁复继残编。

查看原文

注释

【雀舌】茶名。以嫩芽焙制的上等茶。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野】

野【酉集下】【里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埜音也。《說文》郊外也。《易·同人》同人于野,亨。《疏》野,是廣遠之處。《詩·魯頌》駉駉牡馬,在坰之野。《傳》邑外曰郊,郊外曰野。

《周禮·地官·遂人》掌邦之野。《註》郊外曰野,此野爲甸稍縣都。

《周禮·秋官》縣士掌野。《註》地距王城二百里以外至三百里曰野。

《韻會》朴野。《論語》質勝文則野。《禮·檀弓》故騷騷爾則野。《疏》田野之人,急切無禮。

官名。《左傳·昭十八年》使野司,縣士也。《禮·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毋伐桑柘。《註》野虞,謂主田及山林之官。

地名。《書·禹貢》原隰底績,至于豬野。《傳》猪野,地名。《左傳·宣十七年》晉人執晏弱于野王。《註》野王縣,今屬河內。

《昭二十五年》齊侯唁公于野井。《註》濟南祝阿縣東有野井亭。

鉅野,縣名。見《前漢·地理志》。

藪名。《書·禹貢》大野旣豬。《周禮·夏官·職方氏》河東曰兗州,其山鎮曰岱山,其澤藪曰大野。

東野,複姓。《呂氏春秋》東野稷以御見莊公。

《莊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註》野馬者,遊氣也。

《博雅》野雞,雉也。

《廣韻》《正韻》承與切《集韻》上與切。與墅同。《集韻》田廬也。《正韻》此正古墅字,田下已从土,後人以其借爲郊野字,復加土字。

《集韻》演女切,音與。郊外也。

《韻補》叶賞呂切,音暑。《詩·邶風》之子于歸,遠送于野。協上羽下雨。《左傳·昭二十五年》童謠曰:鸐鵒之羽,公在外野,往饋之馬。馬,音姥。

叶烏果切,倭上聲。《後漢·隴坻歌》念我所欲,飄然曠野。登高遠望,涕泣雙墮。

叶常御切,音樹。《班固·西都賦》罘網連紘,籠山絡野。列卒周匝,星羅雲布。

【茶】

茶【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集韻》直加切《正韻》鋤加切,,今作茶。《陸羽·茶經》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博物志》飮眞茶令人少眠。

《本草》山茶。《註》其葉類茗,故得茶名。

茶陵,地名。《前漢·地理志》長沙國茶陵。《正字通》引《魏了翁集》曰:茶之始,其字爲荼,如《春秋》齊荼、《漢志》荼陵之類。陸、顏諸人,雖已轉入茶音,未嘗輒攺字文。惟陸羽、盧仝以後,則遂易荼爲茶。其字从艸从人从木。○按《漢書·年表》荼陵。師古註:荼音塗。《地理志》茶陵从人从木。師古註:弋奢反,又音丈加反。則漢時已有荼、茶兩字,非至陸羽後始易荼爲茶也。

【伸】

伸【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音身。舒也,理也。《易·繫辭》引而伸之。

屈者使直也。《莊子·刻意篇》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爲壽而已矣。

欠伸。《禮·曲禮》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屨,視日蚤暮,侍坐者請出矣。《疏》志疲則欠,體疲則伸也。

《集韻》通作信。詳信字註。

姓。《毛氏曰》古惟申字,後加人以別之。

【雀】

雀【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卽略切《集韻》《韻會》《正韻》卽約切,音爵。《說文》依人小鳥也。从小,隹。讀與爵同。《古今注》雀,一名家賔。《埤雅》雀,物之淫者。《詩·召南》誰謂雀無角。《左傳·襄二十五年》如鷹鸇之逐鳥雀也。

《書·顧命》二人雀弁。《傳》雀韋弁。《疏》雀,言如雀頭色也。

《周禮·春官·巾車》漆車藩蔽豻雀飾。

《戰國策》雀立不轉。《註》雀立,踊也。

《揚子·方言》鸝黃,或謂之楚雀。《爾雅·釋鳥》鵹黃,楚雀。《註》卽倉庚也。

《爾雅·釋鳥》鷣,負雀。《註》鷣,鷂也。善捉雀,因名。

《爾雅·釋鳥·桑鳸竊脂註》俗謂之靑雀。

《爾雅·釋鳥·桃蟲鷦註》鷦,桃雀也。俗呼爲巧婦。《疏》方言說,巧婦之名,自關而東謂之工爵,自關而西或謂之韈雀。

《揚雄·羽獵賦》鸞,孔雀。

《臨海異物志》南海有黃雀魚,六月化爲黃雀,十月入海爲魚。

《爾雅·釋草》蘥,雀麥。《註》卽燕麥也。

朱雀,南方宿名。《禮·曲禮》前朱雀而後武。

【舌】

舌【未集下】【舌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食列切,然入聲。《說文》舌在口,所以言也,別味者也。《徐曰》凡物入口,必干於舌。《六書精薀》舌以卷舒爲用,口以開闔爲用,各一其隂陽也。《釋名》舌,卷也,可以卷制食物,使不落也。《又》舌,泄也,舒泄所當言也。《易·說卦》兌爲口舌。《疏》口舌,爲言語之具也。《詩·大雅》莫捫朕舌,言不可逝矣。

射侯上下个曰舌。《儀禮·鄕射禮》倍中以爲躬,倍躬以爲左右舌。《註》居兩旁謂之个,左右出謂之舌。

言也。《揚子·太經》吐黃酋舌。《註》舌,言也。

姓。《姓纂》越大夫舌庸。

羊舌,複姓。《左傳·閔二年》狐突欲行。羊舌大夫曰:不可。《疏》羊舌,氏也。爵爲大夫。

官名。《周語》坐諸門外,而使舌人體委與之。《註》舌人,能達異方之志,象胥之官也。

國名。《淮南子·地形訓》穿民,反舌民。《註》反舌民,不可知而自相曉。一說舌本在前,不向喉,故曰反舌也。南方之國名也。《山海經》歧舌國在其東。一曰在不死民東。《註》其人舌皆岐。或云:支舌也。

草名。《爾雅·釋草》萿,麋舌。《註》今麋舌草春生葉,有似於舌。

《博雅》燕薁,蘡舌也。

《正字通》牛舌,芣苢。別名江東呼蝦蟇衣,山東名牛舌。

鳥名。《禮·月令》仲夏之月,反舌無聲。《註》反舌,百舌鳥。《淮南子·說山訓》人有多言者,猶百舌之聲。《註》百舌,鳥名。能易其舌,效百鳥之聲,故曰百舌也。

無舌,蟲名。《本草註》一名益符,主閉。

長舌,獸名。《山海經》長舌山有獸,名長舌,狀如禺,四耳,出則郡多水。

《韻補》叶商刮切,音殺。《詩·大雅》出納王命,王之喉舌。賦政于外,四方爰發。

叶食僞切,音逝。《郤正釋譏》家挾殊議,人懷異計。縱橫者欲披其胷,徂詐者暫吐其舌。

相关诗句
谁复继残编 梅花开又落 龟藏我独然 虎变愚难测 脱稿怕人传 苦吟期自放 耕无杜曲田 泪尽山阳笛 隐几味重玄 举觞欺大白 沽从斗十千 业在诗三百 馋犬误垂涎 愁鸱休嚇食 槎依缩项鳊 穴冷拖肠鼠 道直受迍邅 计疏生坎壈 怀人叹逝川 挂剑寻新冢 林蕨竖儿拳 野茶伸雀舌 薰风一树蝉 暮景连村雨 旧物失青毡 坏梁残白蚁 祠荒谒水仙 苑废移山鬼 散策陟层巅 舣舟临断港 湖山景自妍 城郭人依旧 岁晚薄言还 风行犹有待 离居老郑虔 归意惊张咏 物外愧身先 域中知道大 天厨锡绮筵 羽服陪瑶殿 台迥亦趋燕 弓亡元在楚 晴云擘乱绵 古水萦长带 顾影笑饥鹯 窥斑嗟隐豹 蟾光几度圆 砧响千门急 大野辙盘旋 远尘山出没 中原礼乐专 东鲁衣冠盛 王道本平平 世途从汩汩 辞金忆震贤 献璞悲和泣 坐待地流泉 行将蠡测海 萧条节序迁 丧乱头颅改 机息海鸥眠 梦疑隍鹿在 羸骖耻后鞭 逸翮淹高翥 昼睡懒如边 甑尘贫似范 穷鱼守故渊 倦鸟思乔木 四海戢戈鋋 万方苏雨露 还容骨肉全 岂意波涛怗 皇泽至仁宣 天兵威武奋 微躯忍弃捐 朽木终摧折 治国昧烹鲜 乘轩犹宠鹤 空怀范蠡船 不起严陵钓 太史泣占天 少微潜在野 谋臣误大权 义士含孤愤 否泰理相连 安危谁可料 难支国步颠 敢议乾纲坠 再拜听啼鹃 狂歌伤德凤 时移斗柄偏 候转芳华歇 醉舞月婵娟 浪游春富贵 轻肥少壮便 书剑辛勤历 骑竹想当年 过庭犹昨日 生涯足可怜 昔际承平久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