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半是同来伴

出自:明代·顾清《初举不第却回书所历》

拼音:[tóng,tòng][háng,xíng][bàn][shì][tóng,tòng][lái][bàn]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潜鱼不出椮,栖鸟不出林。
不因风雷便,岂识天地之大江湖深。
天风飒飒吹黄槐,江船击鼓凌晨开。
便为万里客,岂复儿女猜。
云帆悠悠渡三泖,已觉从来双眼小。
瞥然一瞬出淀湖,使我尘襟豁如扫。
将军祠前芳草多,阴廊古瓦封苔窠。
英雄恨杀白衣橹,千载此地还来过。
陈湖北来势尤大,气象浑疑在天外。
波光黯惨迷西东,惊雷喷雪吹腥风。
同舟十人半失色,我疑此处藏蛟龙。
湖西一带风初静,呼酒开筵共相庆。
推蓬又觉眼豁然,黄天独墅天相连。
向来颠沛几不免,到此始知应自怜。
出门只尺已如此,况乃天涯千万里。
何处池塘杨柳青,谁家门巷炊烟起。
依稀渐觉风景佳,前头已是姑苏台。
夫差句践两寂寞,倡讴市语喧如雷。
扬帆径逐东风便,不尽平生游览愿。
扁舟信宿过望亭,锡山如画遥相迎。
道傍深刻十三字,千载不磨贤令名。
毗陵郭里舟初住,榆叶零零杂风雨。
綀衾独拥不成眠,是夕方知有羁旅。
丹阳自昔称畏途,我实初行兼病躯。
蹇驴登登不能止,缘崖历谷何萦纡。
日斜憩足句容道,尊酒聊将润枯槁。
当垆可是临邛人,茜裳廉纤不动尘。
人言巫山在平地,对面已隔黄姑津。
风尘浩荡催征马,西望金陵去如写。
片云飞来我已愁,顷刻滂沱遍原野。
道边茅庐大比拳,俛首急入如穷猿。
苍皇已识异乡味,帡幪始知大厦恩。
行行见说宸居近,趣马加鞭气重奋。
此时天公亦开晴,氛埃涤尽穹宇清。
中和桥上初登览,目极遥天发深感。
江山如此不早来,几向此生虚?坎。
钟山如龙云际来,石城双阙中天开。
固知传闻不虚假,神祖规模真壮哉。
长衢荡荡平于砥,井画棋分各条理。
接栋连甍如灌云,去马来轩若流水。
声华文物竞奢豪,公子王孙处处遭。
佳人总为王幼玉,将军不数霍嫖姚。
东山明月西江水,尽日寻游看不已。
细柳深藏朱雀桥,飞花暗满长干里。
自从失脚下青冥,往迹回看如败枰。
束书羞咏月中桂,鼓棹还为江上行。
长江三面山如壁,环拱金陵护宸极。
古称天堑信非虚,自是荒淫足亡国。
波平风稳帆樯健,倏忽金山当我面。
奇形秀色画莫工,信知天巧非人功。
平生梦想不可到,足慰此行樵悴容。
南徐自古雄豪地,到此令人益奇气。
惜无许浑千首诗,洗我胸中不平事。
舟行半日下丹阳,新丰美酒又闻香。
同行半是同来伴,相对不言空感伤。
搴篷径指吴门路,一片归心乱云雾。
江山不学苏秦家,风景苍苍只如故。
故园到日天已寒,江枫落叶秋斑斑。
青尊提携湛绿醑,故人为我开欢颜。
西风落日吹芳菊,共挹寒香散幽独。
困穷拂郁岂徒尔,况我霜毫未应秃。
君不见芙蓉花生江皋,秋风未至宁萧条。
又不见千里驹服盐车,霜蹄一蹶气转加。
丈夫结束自有地,肯学儿女空愁嗟。
风帘日暮展书读,炳炳丹青照人目。
临渊羡鱼知已非,呼童静掩林间屋。

查看原文

注释

【同行】1.同路。 2.同在朝廷班行。 3.同行业;同行业者。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同】

同【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桐。《說文》合會也。《玉篇》共也。《廣韻》①也。《易·同人》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書·益稷》敷同日奏罔功。

《廣韻》齊也。《書·舜典》同律度量衡。《詩·小雅》我馬旣同。

聚也。《詩·小雅》獸之所同。《傳》同猶聚也。

和也。《禮·禮運》是謂大同。《註》猶和也,平也。

《周禮·春官·大司樂》六律六同。《註》六律合陽聲者,六同合隂聲者。

《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註》律以竹,同以銅。言助陽宣氣,與之同也。

《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詩·小雅》赤芾金舄,會同有繹。

《周禮·地官·小司徒·井牧其田野註》司馬法曰:十成爲終,十終爲同,同方百里。《疏》謂之爲同者,取象震雷百里所聞同,故名百里爲同也。

爵名。《書·顧命》上宗奉同瑁。《註》同,爵。瑁,圭也。

州名。《廣韻》漢馮翊地有九龍泉,泉有九源,同爲一流,因以名之。《韻會》後魏以灃水攸同名州。

《正韻》通也。《莊子·在宥篇》聞廣成子在于空同之上。《註》呂吉甫曰:空同之上,無物而大通之處也。

姓。《正字通》唐有同谷。

《盧仝詩》仝不仝,異不異,是謂大仝而小異。

通作童。《列子·黃帝篇》狀與我童者,近而愛之。狀與我異者,疏而畏之。

《釋文》徒貢切,音洞。與詷同。《禮·祭統》鋪筵設同几,爲依神也。《註》同之言詷也。《疏》同之言詷也者,若單作同字,是齊同之同,非詷共之詷。若詷共之詷,則言旁作同。漢魏之時,字義如此,今則總爲一字。

叶徒黃切,音唐。《。

【行】

行【申集下】【行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从彳从亍。《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

《廣韻》適也,往也,去也。

《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

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

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

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行之官。《論語》行人子羽修飾之。

語也。《爾雅·釋詁》行,言也。《註》今江東通謂語爲行。

歌行。《前漢·司馬相如傳》爲鼓一再行。《師古曰》行謂引,古樂府長歌行,短歌行,此其義也。

《唐書·韓琬傳》器不行窳。《音義》不牢曰行,苦惡曰窳。

《廣韻》下孟切,胻去聲。《玉篇》行,迹也。《周禮·地官·師氏》敏德以爲行本。《註》德行內外,在心爲德,施之爲行。

姓。《後漢·光武紀》隗囂遣將行巡扶風。《註》行,姓。巡,名。漢行祐爲趙相。

《集韻》寒岡切,音杭。《類篇》列也。《左傳·隱十一年》鄭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雞。《註》百人爲卒,二十五人爲行。行亦卒之行列。《吳語》吳王陳士卒百人以爲徹行百行。《註》以百人通爲一行,百行爲萬人,謂之方。

中行,複姓。《通志·氏族略》中行氏,晉公族隰叔之後也,漢文時有宦者中行說。

太行,山名。《書·禹貢》太行、恆山,至于碣石。《註》太行在河內山陽縣西。

《廣韻》戸浪切,音笐。次第也。

輩行也。《杜甫詩》豈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郞丈人行。

《韻會》行行,剛健貌。《論語》子路行行如也。

《類篇》下朗切,音沆。義同。

《韻補》叶先韻。《焦氏·易林》缺破不完,殘祭側偏。公孫幽遏,跛踦後行。

《集韻》乎監切,音嗛。與銜同。

【半】

半【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博漫切,般去聲。《說文》物中分也。从八从牛。牛爲物大,可以分也。《易·繫辭》思過半矣。《禮·學記》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韓非子·內儲篇》疑也者,以爲可者半,不可者半。

《集韻》《韻會》《正韻》普半切,音泮。大片也。《前漢·李陵傳》令軍士人持二升糒,一半冰。《註》師古曰:半,讀曰判。判,大片也。

《韻補》叶眠切,音鞭。《道藏謌》遊雲落太陽,颰景凌三天。千秋似淸旦,萬歲猶日半。

【是】

是【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姼。《說文》作昰。直也。从日正。《釋名》是,嗜也,人嗜樂之也。《玉篇》是,是非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博雅》是,此也。《易·乾卦》不見是而無悶。《又》是故居上位而不驕。

姓。《姓氏急就篇》是氏,吳有是儀,唐有是光。

《集韻》田黎切,音題。《公羊傳·僖十六年》是月者何,僅逮是月也。《註》是,月邊也。魯人語也。《釋文》是,如字。一音徒兮反。

與氏通。《前漢·地理志》氏爲莊公。《註》氏,與是同。古通用。

《韻補》叶市之切。《蔡邕·釋誨》予惟悼哉,害其若是。天高地厚,跼而蹐之。

【来】

來【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

玄孫之子曰來孫。

麥名。《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䅘。

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

姓。

《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

叶鄰奚切,音離。《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

叶郞狄切,音力。《詩·小雅》東人之子,職勞不來。叶下服。《大雅》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叶落蓋切,音賴。《屈原·離騷》因氣變而遂會舉兮,忽神奔而鬼怪。時髣髴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

叶良置切,音利。《荀子·賦篇》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

【伴】

伴【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蒲管切,盤上聲。侶也,依也,陪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薄半切,盤去聲。義同。宋時有館伴使。

《集韻》《韻會》《正韻》普半切,音判。《詩·大雅》伴奐爾游矣。《註》伴奐,閒暇意。

《韻補》叶皮變切,音卞。《楚辭·九章》衆駭遽以離心兮,又何以爲此伴也。同極而異路兮,又何以爲此援也。援音是願。

相关诗句
呼童静掩林间屋 临渊羡鱼知已非 炳炳丹青照人目 风帘日暮展书读 肯学儿女空愁嗟 丈夫结束自有地 霜蹄一蹶气转加 又不见千里驹服盐车 秋风未至宁萧条 君不见芙蓉花生江皋 况我霜毫未应秃 困穷拂郁岂徒尔 共挹寒香散幽独 西风落日吹芳菊 故人为我开欢颜 青尊提携湛绿醑 江枫落叶秋斑斑 故园到日天已寒 风景苍苍只如故 江山不学苏秦家 一片归心乱云雾 搴篷径指吴门路 相对不言空感伤 同行半是同来伴 新丰美酒又闻香 舟行半日下丹阳 洗我胸中不平事 惜无许浑千首诗 到此令人益奇气 南徐自古雄豪地 足慰此行樵悴容 平生梦想不可到 信知天巧非人功 奇形秀色画莫工 倏忽金山当我面 波平风稳帆樯健 自是荒淫足亡国 古称天堑信非虚 环拱金陵护宸极 长江三面山如壁 鼓棹还为江上行 束书羞咏月中桂 往迹回看如败枰 自从失脚下青冥 飞花暗满长干里 细柳深藏朱雀桥 尽日寻游看不已 东山明月西江水 将军不数霍嫖姚 佳人总为王幼玉 公子王孙处处遭 声华文物竞奢豪 去马来轩若流水 接栋连甍如灌云 井画棋分各条理 长衢荡荡平于砥 神祖规模真壮哉 固知传闻不虚假 石城双阙中天开 钟山如龙云际来 几向此生虚?坎 江山如此不早来 目极遥天发深感 中和桥上初登览 氛埃涤尽穹宇清 此时天公亦开晴 趣马加鞭气重奋 行行见说宸居近 帡幪始知大厦恩 苍皇已识异乡味 俛首急入如穷猿 道边茅庐大比拳 顷刻滂沱遍原野 片云飞来我已愁 西望金陵去如写 风尘浩荡催征马 对面已隔黄姑津 人言巫山在平地 茜裳廉纤不动尘 当垆可是临邛人 尊酒聊将润枯槁 日斜憩足句容道 缘崖历谷何萦纡 蹇驴登登不能止 我实初行兼病躯 丹阳自昔称畏途 是夕方知有羁旅 綀衾独拥不成眠 榆叶零零杂风雨 毗陵郭里舟初住 千载不磨贤令名 道傍深刻十三字 锡山如画遥相迎 扁舟信宿过望亭 不尽平生游览愿 扬帆径逐东风便 倡讴市语喧如雷 夫差句践两寂寞 前头已是姑苏台 依稀渐觉风景佳 谁家门巷炊烟起 何处池塘杨柳青 况乃天涯千万里 出门只尺已如此 到此始知应自怜 向来颠沛几不免 黄天独墅天相连 推蓬又觉眼豁然 呼酒开筵共相庆 湖西一带风初静 我疑此处藏蛟龙 同舟十人半失色 惊雷喷雪吹腥风 波光黯惨迷西东 气象浑疑在天外 陈湖北来势尤大 千载此地还来过 英雄恨杀白衣橹 阴廊古瓦封苔窠 将军祠前芳草多 使我尘襟豁如扫 瞥然一瞬出淀湖 已觉从来双眼小 云帆悠悠渡三泖 岂复儿女猜 便为万里客 江船击鼓凌晨开 天风飒飒吹黄槐 岂识天地之大江湖深 不因风雷便 栖鸟不出林 潜鱼不出椮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