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有南州季子妻

出自:明代·韩上桂《闺怨篇初入京作》

拼音:[dú][yǒu,yòu][nán,nā][zhōu][jì][zǐ][qī,qì]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长安二月柳如丝,大道千门雪未晞。
耿耿双星迷客浦,迢迢孤骑指皇畿。
皇畿帝里回环织,金阙琼扉承御极。
照日丹衢凤辇归,凌空紫阁鹓班直。
朱馆映铜龙,垆烟散碧峰。
云间巢翡翠,天际锁芙蓉。
北堂晚发千霆鼓,南陌朝听万石钟。
鼓节钟声非世有,往日香闺谁独守。
凤凰台上弄参差,鳷鹊桥边奏垂手。
始见桃李貌争荣,复道芙蓉丝结耦。
结耦连丝不易求,联轩叠盖度华辀。
临衢绮箔三千户,夹道青帘十二楼。
紫燕翔原便,娇莺啭最柔。
自言桑海从三变,自言歌舞穷千秋。
别有妖容善流盻,美目轻肌人所羡。
清风轻擘碧绡裙,明月巧裁白团扇。
愿为宝带系君裳,愿为鸾镜窥君面。
个中尤物真可怜,个里新妆不道钱。
掷果河阳堪作对,采桑岐陌若逢仙。
独有南州季子妻,年年岁岁泣鸡栖。
君心去似离弦筈,妾意空嗟浊水泥。
锦字织成谁为寄,金缄泪渍手重题。
看看已见孤云没,切切还惊白日低。
白日低山不复照,青鸾一去何时眺。
晓吹长管邀落花,暮倚疏窗送残烧。
由来薄命人所同,自怜少好拂春风。
宝玉刻台双作凤,香车授辔共乘龙。
同心紫结含云采,连理新袿映日红。
忆别津头相痛哭,行行不远海江曲。
指点青山说死生,更向重波怜鸀鳿。
良人有意勒铜标,贱妾何须怨金谷。
遥遥七夕暗相思,绕绕三江祇自知。
乍可轻寒侵薄袂,那堪累岁住孤羁。
孤羁累岁徒为尔,枝上啼莺惊梦起。
春去春来枉自持,一心一意何曾已。
忿念雕床并蒂花,生憎绛帐双鹓被。
鹓被鸾帏谁共薰,香炉兽炭生氤氲。
奈保青楼飞燕侣,不记丹山彩凤文。
向夕临烟渚,风来急带雨。
葡萄架上惜交萦,孔雀屏中羞独舞。
露洒夭桃滴更红,石咽流泉声倍苦。
懒将晓镜理埃颜,不用轻蝉衬绕鬟。
阶前积藓沉沉绿,竹里纤条细细班。
珊瑚钩挂窥蟾月,琥珀杯停对银阙。
峥嵘铁马厌风闻,惨切金鸡愁夜歇。
夜连夜歇诚有之,杨花乱下不胜悲。
金钱卜尽凭谁告,宝剑重还未有期。
沉吟此事弹虚指,独坐文窗枕孤几。
垂杨道外少甘瓜,紫陌尘中多苦李。
苦李甘瓜亦不常,好生毛发恶生疮。
瑶琴一曲教求凤,锦瑟三调可窃香。
情知茹藘无颜色,情知故里迷荆棘。
当时粉黛尚堪怜,此日铅华讵足识。
便随紫燕越南淮,便为流影入君怀。
三切猿声肠断绝,几回鸳梦逐魂埋。
不信在山能化石,归来看取故时钗。

查看原文

注释

【独有】1.独自具有;独自据有。 2.只有;特有。 3.指在精神上能特立独行。
【南州】1.泛指南方地区。 2.指豫章郡。 3.借指徐稺。 4.指南阳。 5.指两粤。 6.古代州名。唐武德二年,初置南州,宋改南川县。即今四川省南川县。
【季子】1.指春秋时吴季札。为吴王寿梦少子。不受君位,封于延陵,号延陵季子,省称"季子"。历聘各国,过徐,徐君爱其剑,季子为使上国,未与。及返,徐君已死,乃系其宝剑于徐君冢树而去。事见《史记·吴太伯世家》。后人称颂其高风亮节。 2.借指情谊生死不渝者。 3.指战国时洛阳人苏秦。秦早年外出游说,黄金耗尽,穷困而归,家人皆耻笑之。后佩六国相印,又经洛阳,兄弟妻嫂不敢仰视。秦问其嫂:"何前倨而后恭也?"嫂答:"见季子位高金多也。"一说苏秦字季子,一说嫂呼小叔为"季子"。事见《史记·苏秦列传》"见季子位高金多也"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后借指穷困者或先穷后通者。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独】

獨【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从犬蜀聲。羊爲羣,犬爲獨也。

獸名。《埤雅》顏從曰:獨一叫而猨散,鼉一鳴而龜伏。或曰鼉鳴夜,獨叫曉。獨,猨類也。似猨而大,食猨。今俗謂之獨猨。蓋猨性羣,獨性特,猨鳴三,獨叫一,是以謂之獨也。

獨字註。

《廣韻》單獨。《詩·小雅》哀此惸獨。《傳》獨,單也。《又》念我獨兮。《爾雅·釋山》獨者蜀。《疏》蟲之孤獨者名蜀,是以山之孤獨者亦名曰蜀也。《揚子·方言》一蜀也。南楚謂之獨。

山名。《山海經》獨山,多金玉美石。

《廣韻》複姓有獨孤氏。《後魏書》西方獨孤渾氏,後攺爲杜氏。

姓。《正字通》明獨立,獨善。

【有】

有【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

《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

《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

《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叶演女切。《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南】

南【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那含切,音男。《說文》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徐曰》南方主化育,故曰主枝任也。《前漢·律歷志》太陽者,南方。南,任也。陽氣任養物,於時爲夏。《白虎通》八月之律,謂之南呂何。南者,任也。言陽氣尚有任生薺麥也。

樂名。《詩·小雅》以雅以南。《韻會》南亦雅樂名,猶九夏也,南夏皆文明之方,故名南。周南召南,亦樂名。

姓。《韻會》魯大夫南遺。《宋書·律志》班左並馳,董南齊轡。

雙南,金也。《范仲淹金在鎔賦》英華旣發,雙南之價彌高。鼓鑄未停,百鍊之功可待。

《翻譯名義》合掌作禮曰和南。《淳化帖衞夫人書》衞和南。

《韻補》叶尼心切,音寧。《詩·邶風》遠送于南。沈重讀。《陸雲·喜霽賦》朱明啓,凱風自南,復火正之舊司,黜后土于重隂。

【州】

州【寅集中】【巛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周。《說文》水中可居曰州。周繞其旁,从重川。昔堯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一曰州,疇也,各疇其土而主之。《廣雅》州,殊也,浮也。《春秋·題辭》州之爲言殊也。《釋名》州,注也。郡國所注仰也。《玉篇》九州也,時也,宮也,居也。《書·舜典》肇十有二州。《傳》禹治水之後,舜分冀州爲幽州幷州。分靑州爲營州。《疏》禹貢治水之時猶爲九州,今始爲十二州。左傳云:昔夏之方有德也,貢金九牧,則禹登王佐,還置九州,其名蓋如禹貢。《禹貢》冀、兗、靑、徐、荆、揚、豫、梁、雍。《周禮·夏官》九州:揚、荆、豫、靑、兗、雍、幽、冀、幷。《爾雅·釋地》冀、豫、雝、荆、揚、兗、徐、幽、營,九州。《疏》禹貢有靑徐梁,無幽幷營,是夏制。周禮有靑幷幽,無徐梁營,是周制。此有幽徐營而無靑梁幷,疑是殷制也。《史記·孟子傳》騶衍言中國名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爲州數。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乃所謂九州也。

《周禮·地官》五黨爲州。《註》州二千五百家。《論語》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國名。《春秋·桓五年》州公如曹。《傳》淳于公如曹。《註》淳于,州國所都。城陽淳于縣也。《括地志》密州,安丘縣東三十里古州國,周武王封爲淳于國。

邑名。《左傳·昭三年》鄭伯如晉,公孫段相晉侯,曰:子豐有勞於晉,余聞而弗忘,賜女州田。《註》州縣,今屬河內郡。

《春秋·成七年》吳入州來。《註》楚邑,淮南下蔡縣。

《史記·楚世家》考烈王元年,納州於秦。《註》南郡有州陵縣。

姓。《左傳·襄二十一年》州綽出奔齊。《註》晉大夫。

《爾雅·釋畜》白州驠。《註》州,竅。《疏》謂馬之白尻者也。

與洲通。◎按《說文》引《詩·周南》在河之州,今文作洲,古通。

叶專於切,音朱。《易林》鸇鳩徙巢,西至平州。遭逢雷電,霹我葺廬。

【季】

季【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居悸切,音記。《說文》少稱也。《玉篇》稚也。《左傳·文十八年》髙辛氏有才子八人,以伯仲叔季爲序。

物之稚者亦曰季。《周禮·地官·山虞》凡服耜斬季材。《疏》服與耜宜用穉材,尚柔忍也。

細也,小稱也。《管子·乗馬篇》季絹三十三。

《儀禮·特牲饋食》掛於季指。《註》季指,小指也。

《廣韻》末也,凡四時之末月曰季月。末世曰季世。《左傳·昭三年》叔向問晏子曰:齊其何如。晏子曰:此季世也。叔向曰:然,雖吾公室,亦季世也。

姓。魯大夫季友,漢季布。《說文》从子从稚省,稚亦聲。

【子】

子【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㜽音梓。《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

《廣韻》息也。《增韻》嗣也。《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

《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

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

男子之通稱。《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王肅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稱。

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見《禮記·曲禮》。

卿之妻曰內子。《儀禮·有司徹註》內子不薦籩。

《禮·檀弓》兄弟之子猶子也。

《前漢·嚴助傳註》令子出就婦家爲贅壻,曰贅子。

人君愛養百姓曰子。

辰名。《爾雅·釋天》太歲在子曰困敦。《前漢·律歷志》孳萌於子。

《禮·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疏》子者,奉恩宣德。

左庶子,中庶子,官名。

國名。《括地志》子城,在渭州莘城縣。

長子,縣名。周史辛甲所封,後爲趙邑,屬上黨。

姓。《史記·殷本紀》契,母吞鳦子而生,故曰子氏。

複姓。《左傳》鄭大夫子人氏,魯大夫子服氏,子家氏。

子細,猶分別。《北史·源思禮傳》爲政當舉大綱,何必太子細也。《正字通》子讀若薺,方語別也。俗作仔細。

去聲,才四切。《中庸》子庶民也。徐邈讀。

與慈通。《禮·樂記》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韓詩外傳》子諒作慈良。

叶濟口切,音走。《前漢·班固敘傳》侯王之祉,祚及孫子。公族蕃衍,枝葉暢茂。茂音某。

叶子德切,音則。《詩·豳風》旣取我子,無毀我室。《楊愼·古音叢目》與朱傳同。

【妻】

妻【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凄。《說文》妻,與己齊者也。《詩·邶風》士如歸妻,迨冰未泮。

令妻,令善之妻。《詩·魯頌》令妻壽母。

妻曰鄕里。《南史·張彪傳》呼妻曰:我不忍令鄕里落他處。《姚寬曰》猶會稽人言家里。

《梵書·蓮經註》佛有妻,名耶須。

《集韻》千咨切,恣平聲。義同。

七計切,音砌。以女嫁人曰妻之。《論語》以其子妻之。一曰妻者,判合也。夫者,天也。故於字夫正而妻偏。

相关诗句
归来看取故时钗 不信在山能化石 几回鸳梦逐魂埋 三切猿声肠断绝 便为流影入君怀 便随紫燕越南淮 此日铅华讵足识 当时粉黛尚堪怜 情知故里迷荆棘 情知茹藘无颜色 锦瑟三调可窃香 瑶琴一曲教求凤 好生毛发恶生疮 苦李甘瓜亦不常 紫陌尘中多苦李 垂杨道外少甘瓜 独坐文窗枕孤几 沉吟此事弹虚指 宝剑重还未有期 金钱卜尽凭谁告 杨花乱下不胜悲 夜连夜歇诚有之 惨切金鸡愁夜歇 峥嵘铁马厌风闻 琥珀杯停对银阙 珊瑚钩挂窥蟾月 竹里纤条细细班 阶前积藓沉沉绿 不用轻蝉衬绕鬟 懒将晓镜理埃颜 石咽流泉声倍苦 露洒夭桃滴更红 孔雀屏中羞独舞 葡萄架上惜交萦 风来急带雨 向夕临烟渚 不记丹山彩凤文 奈保青楼飞燕侣 香炉兽炭生氤氲 鹓被鸾帏谁共薰 生憎绛帐双鹓被 忿念雕床并蒂花 一心一意何曾已 春去春来枉自持 枝上啼莺惊梦起 孤羁累岁徒为尔 那堪累岁住孤羁 乍可轻寒侵薄袂 绕绕三江祇自知 遥遥七夕暗相思 贱妾何须怨金谷 良人有意勒铜标 更向重波怜鸀鳿 指点青山说死生 行行不远海江曲 忆别津头相痛哭 连理新袿映日红 同心紫结含云采 香车授辔共乘龙 宝玉刻台双作凤 自怜少好拂春风 由来薄命人所同 暮倚疏窗送残烧 晓吹长管邀落花 青鸾一去何时眺 白日低山不复照 切切还惊白日低 看看已见孤云没 金缄泪渍手重题 锦字织成谁为寄 妾意空嗟浊水泥 君心去似离弦筈 年年岁岁泣鸡栖 独有南州季子妻 采桑岐陌若逢仙 掷果河阳堪作对 个里新妆不道钱 个中尤物真可怜 愿为鸾镜窥君面 愿为宝带系君裳 明月巧裁白团扇 清风轻擘碧绡裙 美目轻肌人所羡 别有妖容善流盻 自言歌舞穷千秋 自言桑海从三变 娇莺啭最柔 紫燕翔原便 夹道青帘十二楼 临衢绮箔三千户 联轩叠盖度华辀 结耦连丝不易求 复道芙蓉丝结耦 始见桃李貌争荣 鳷鹊桥边奏垂手 凤凰台上弄参差 往日香闺谁独守 鼓节钟声非世有 南陌朝听万石钟 北堂晚发千霆鼓 天际锁芙蓉 云间巢翡翠 垆烟散碧峰 朱馆映铜龙 凌空紫阁鹓班直 照日丹衢凤辇归 金阙琼扉承御极 皇畿帝里回环织 迢迢孤骑指皇畿 耿耿双星迷客浦 大道千门雪未晞 长安二月柳如丝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