臞勚渐可憎

出自:明代·陶安《病体》

拼音:[qú][yì][jiàn,jiān][kě,kè][zēng]

平仄:平仄平仄平

病体异彊年,微凉即敛簟。
丹心虽故吾,奈此老冉冉。
血气盛必衰,节行宁或歉。
爱彼古松柏,不事柔荏染。
卒吏意未谙,笑视太清俭。
举按疏酒肴,汲井煮菱芡。
持守固一定,所处随夷险。
思昔军旅中,联篇飞文检。
将相相后先,旌旗互明闪。
万马被精铠,猎车载骄猃。
执弓陪射耦,发矢注剡剡。
近岁违康宁,伏枕谢丹脸。
臞勚渐可憎,眷顾难久忝。
惜无智勇资,俊功奋光燄。
又无康济才,事业垂琬琰。
恐与秋草零,行路得讥贬。
尚觊素志豁,一勺助潋滟。

查看原文

注释

【可憎】令人厌恶;可恨:面目~。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臞】

臞【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8画

《唐韻》其俱切《韻會》權俱切,音衢。《說文》少肉也。《爾雅·釋言》臞,瘠也。《周禮·地官·其民晳而瘠註》瘠,臞也。《史記·司馬相如傳》形容甚臞。《淮南子·原道訓》故子夏心戰而臞,得道而肥。

耗也。《揚子·太經》赫河臞。《註》臞,耗也。

《集韻》衢遇切,音懼。義同。

【勚】

勩【子集下】【力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餘制切《集韻》《韻會》《正韻》以制切,音曳。《說文》勞也。《廣韻》苦也。《詩·小雅》莫知我勩。

《集韻》《韻會》羊至切《正韻》以至切,音異。

《集韻》神至切,音示。義肄。

【渐】

漸【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慈冉切《集韻》《韻會》疾染切《正韻》秦冉切,上聲。水名。《說文》水出丹陽黟南蠻中,東入海。

漸次也,進也,稍也,事之端先覩之始也。《易·漸卦正義》漸者,不速之名。凡物有變移,徐而不速,謂之漸。

通作蔪。《書·禹貢》草木漸包。《釋文》如字,本又作蔪。《字林》才冉反,草之相包裹也。

《集韻》鋤銜切,音鑱。與巉通。高也。或作嶄。《詩·小雅》漸漸之石,維其高矣。

側銜切,音。流貌。《楚辭·九章》涕漸漸兮。

《廣韻》子廉切《集韻》《韻會》《正韻》將廉切,音尖。流入也。《書·禹貢》東漸于海。

漬也,濕也。《詩·衞風》漸車帷裳。

浸也,染也。《前漢·董仲舒傳》漸民以仁。

臺名。《水經注》太液池中有漸臺,三十丈。

星名。《甘氏星經》漸臺四星,屬織女東足。

《集韻》子艷切,音。漸洳,溼貌也。

之列切,音折。同浙。江名。

《類篇》慈鹽切,音潛。涉水也。與潛通。《書·洪範》沉潛剛克。《左傳》《史記》皆作沉漸。

【可】

可【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肯我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我切,音坷。《說文》肯也。《廣韻》許可也。《韻會》可者,否之對。《書·堯典》囂訟可乎。《文中子·事君篇》達人哉山濤也,多可而少怪。

僅可,未足之辭。《論語》子曰:可也。

《禮·內則》擇于諸母與可者。《註》諸母,衆妾也,可者,傅御之屬也。

所也。《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註》體猶生也,可猶所也。不有所遺,言萬物無不以鬼神之氣生也。

姓。《正字通》唐諫議大夫可中正,宋紹興進士可懋。

《字彙補》苦格切,音克。《魏書·吐谷渾傳》可汗,此非復人事。《唐書·突厥傳》可汗猶單于也,妻曰可敦。

叶孔五切,音苦。《韓愈·元和聖德詩》負鄙爲難,縱則不可。出師征之,其衆十旅。

叶口箇切,軻去聲。《魏文帝·寡婦賦》伏枕兮不寐,逮平明兮起坐。愁百端兮猥來,心鬱鬱兮無可。

《集韻》歌古作可。註詳欠部十畫。

讀作何。《石鼓文》其魚隹可。《風雅廣逸註》隹可讀作惟何,古省文也。

【憎】

憎【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作滕切《集韻》《韻會》咨騰切《正韻》咨登切,音增。《說文》惡也。从心曾聲。《詩·小雅》伊誰云憎。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