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茅嘘活炭

出自:明代·陶安《己丑九日南轩山长许栗夫邀学官及诸生登高翠微亭以唐人登高诗前四句分韵赋诗在座诸生有得开字者余为代赋五十韵》

拼音:[cǎi,cài][máo][xū,shī][huó][tàn]

平仄:仄平平平仄

一统江山大,群贤气量恢。
客中逢节序,雨后踏崔嵬。
虎踞城如昨,鳌分极不摧。
台空凤凰去,秋老雁鸿来。
天阙骈双岫,神州见九垓。
六朝归感嘅,万籁息喧豗。
铁瓮撑寒雾,银涛鼓霁雷。
淮田黄接岸,楚树锦成堆。
古陌纤如缕,遥湖小似杯。
千峰无远近,一望悉兼该。
猎苑平芜外,渔村别浦隈。
风凄沙鸟逝,云冷野猿哀。
梵殿专灵境,唐宫尽劫灰。
清凉虽美额,寂寞亦荒苔。
曾是兴龙地,堪卑戏马台。
佳辰来宴集,幽兴寄徘徊。
我喜南轩长,名登北斗魁。
同官皆俊杰,共乐及童孩。
户屦何多甚,盘飧尽富哉。
金兰深有契,玉树皎无埃。
泉石留清赏,烟霏作胜陪。
青天从可幕,白日不须颓。
草坐膝相促,觞传手勿推。
采茅嘘活炭,挼菊泛香醅。
饼剩均充仆,桃悭遍数枚。
参军巾欲坠,灵运屐迟回。
远缬频生眼,微酡渐上腮。
性情虽坦率,语话绝嘲诙。
过岭寻禅榻,开轩倒巨罍。
老僧心火灭,吟叟鬓霜皑。
身世参寥廓,林峦入笑咍。
宝坊栖万佛,华盖拥三台。
晋冢萦枯蔓,梁碑渍古煤。
枫亭红点缀,藓甃绿沄洄。
旧迹供搜访,新诗费剪裁。
文华联鸑鷟,骏逸扫驽骀。
怀璞逢明世,悬金致异才。
云霄方满足,径路岂无媒。
宝气生龙剑,珠光出蚌胎。
栖身非枳棘,洗髓到蓬莱。
醉玩琼林杏,清依玉署梅。
佳期应不远,流俗讵能猜。
小子惭荒陋,兹游睹壮瑰。
自怜樗栎质,岂是栋梁材。
独傍丘园隐,频惊岁月催。
菱花晨镜对,榾柮夜炉煨。
鹤露常知警,鹏风亦欲培。
麻衣叨与会,茱佩更禳灾。
曾结松筠友,仍烦桃李栽。
愿言随步武,阊阖九重开。

查看原文

字义

【采】

采【酉集下】【釆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倉宰切《集韻》《韻會》此宰切,音採。《說文》捋取也。《詩·周南》采采卷耳。《朱註》采采,非一采也。

擇也。《禮·昏義》昏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釋文》采,擇也。《疏》納采者,謂采擇之禮。《史記·秦始皇紀》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班固·西都賦》奚斯魯頌,同見采於孔氏。

采色。《書·益稷》以五采彰施于五色。《史記·項羽紀》吾令人望其氣,皆爲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

物采。《左傳·隱五年》取材以章物,采謂之物。《疏》取鳥獸之材以章明物色,采飾謂之爲物。《文六年》分之采物。《疏》采物,謂采章物也。

《魯語》天子大采朝日,少采夕月。《註》大采,袞職也。少采,黼衣也。

《左思·蜀都賦》符采彪炳。《註》符采,玉橫文也。

事也。《史記·司馬相如傳》使獲燿日月之末光絕炎,以展采錯事。《註》采,官也。展其官職,設厝其事業者也。

官也。《書·堯典》帝曰:疇咨若予采。《傳》采,事也。馬云:官也。《禮·明堂位》九采之國。《疏》各掌當州諸侯之事。

采地。《禮·禮運》大夫有采,以處其子孫。《前漢·地理志》大夫韓武子食采於韓原。

飾也。《前漢·嚴助傳》樂失而淫,禮失而采。《註》如淳曰:采,飾也。師古曰:采者,文過其實。

墓地。《揚子·方言》冢,秦晉之閒謂之墳,或謂之采。《註》古者卿大夫有采地,死葬之,因名。

風采。《前漢·霍光金日磾傳》政自己出,天下想聞其風采。《左思·魏都賦》極風采之異觀。

《詩·秦風》蒹葭采采。《傳》采采,猶萋萋,盛也。

《詩·曹風》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傳》采采,衆多也。《朱註》采采,華飾也。《謝靈運·緩歌行》采采彤雲浮。

幣也。《史記·周本紀》召公奭贊采。《註》正義曰:采,幣也。

詩篇名。《禮·玉藻》趨以《采齊》,行以《肆夏》。

姓。《風俗通》漢度遼將軍采皓。

地名。《左傳·僖八年》晉里克帥師,敗狄于采桑。《註》平陽北屈縣西南有采桑津。

玉名。《司馬相如·上林賦》晁采、琬琰,和氏出焉。《註》晁采,玉名。

木名。《史記·秦始皇紀》堯舜采椽不刮。《註》索隱曰:采,木名。卽今之櫟木也。

草名。《博雅》采,䆃采也。

《韻會》《正韻》倉代切,音菜。臣食邑。《周禮·天官·八則註》公卿大夫采邑。音菜。《孟子·元士受地視子男註》所受采地之制。音菜。《前漢·食貨志註》采,官也。因官食地,故曰采地。

與菜同。《周禮·春官·大胥》春入學,舍采合舞。《註》舍采,謂舞者皆持芬香之采。鄭康成曰:舍卽釋也,采讀爲菜。始入學,必舍菜,禮先師也。菜,蘋、蘩之屬。

《五音集韻》子苟切,音走。採取也。

【茅】

茅【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莫交切《韻會》謨交切,音貓。《說文》管也。《易·泰卦》拔茅連茹。《詩·召南》白茅包之。《書·禹貢》包匭菁茅。《蔡邕·獨斷》天子大社,以所封之方色苴以白茅授之,謂之授茅土。《左傳·宣十二年》前茅慮無。《註》時楚以茅爲旌識。

國名。《左傳·襄二十四年》凡、蔣、郉、茅。《註》高平昌邑縣西有茅鄕。

享名。《史記·魏世家註》脩武軹縣有茅亭。

門名。《說苑》楚太子立于茅門之外。

山名。《晉書·許邁傳》延陵之茅山是洞庭西門,潛通五嶽。

姓。《通志·氏族略》茅氏,周公之後,子孫以國爲氏,秦有茅焦。

《韻補》迷侯切,音矛。《屈原·離騷》時紛其變易兮,又何以淹留。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爲茅。

《類篇》莫佩切。茅蒐,蒨草。

《集韻》眉鑣切,音苗。《易·泰卦》拔茅連茹。鄭讀作苗。

【嘘】

噓【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朽居切《集韻》《韻會》《正韻》休居切,音虛。《說文》吹也。《玉篇》吹噓。《聲類》出氣急曰吹,緩曰噓。《正韻》蹙脣吐氣曰吹,虛口出氣曰噓。吹氣出於肺屬隂,故寒。噓氣出丹田屬陽,故溫。《莊子·天運篇》孰噓吸是。

《徐無鬼》仰天而噓。《集韻》亦作吁。◎按正韻云:亦作呴喣欨。此三字匈于切,屬虞韻,噓屬魚韻,音切各異,正韻非。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作噓。《字彙》《正字通》作噓。附十二畫,非,今攺正。

【活】

活【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戸括切,音佸。水名。《水經》活水,出壷關縣東玷臺下。

生也。《詩·周頌》實函斯活。

《孫穆·雞林類事》高麗方言謂弓曰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同。活活,水流聲。《詩·衞風》北流活活。

汨活,水流疾貌。《馬融·長笛賦》汨活澎濞。

《韻補》叶胡決切,音血。《魯褒錢神論》無位而尊,無勢而熱。危可使安,死可使活。

【炭】

炭【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他案切《正韻》他晏切,音歎。《說文》燒木餘也。从火,岸省聲。《玉篇》灺也,火也。《禮·月令》草木黃落,乃伐薪爲炭。

塗炭,塗泥也。炭,火也。《書·仲虺之誥》民墜塗炭。

蜃炭。《周禮·秋官·赤犮氏》掌除牆屋,以蜃炭攻之。

《正字通》石炭,卽今西北所燒之煤。《前漢·地理志》豫章郡出石,可燃爲薪。《徐陵春情詩》石炭擣輕紈。

烰炭,俗作麩炭。《白居易詩》日暮半爐麩炭火。《本草》煎藥焙火宜用麩炭。

懸炭,古文帝詩》月暈蘆灰缺,秋還縣炭枯。

姓。《西京雜記》炭虯,長安人。

相关诗句
阊阖九重开 愿言随步武 仍烦桃李栽 曾结松筠友 茱佩更禳灾 麻衣叨与会 鹏风亦欲培 鹤露常知警 榾柮夜炉煨 菱花晨镜对 频惊岁月催 独傍丘园隐 岂是栋梁材 自怜樗栎质 兹游睹壮瑰 小子惭荒陋 流俗讵能猜 佳期应不远 清依玉署梅 醉玩琼林杏 洗髓到蓬莱 栖身非枳棘 珠光出蚌胎 宝气生龙剑 径路岂无媒 云霄方满足 悬金致异才 怀璞逢明世 骏逸扫驽骀 文华联鸑鷟 新诗费剪裁 旧迹供搜访 藓甃绿沄洄 枫亭红点缀 梁碑渍古煤 晋冢萦枯蔓 华盖拥三台 宝坊栖万佛 林峦入笑咍 身世参寥廓 吟叟鬓霜皑 老僧心火灭 开轩倒巨罍 过岭寻禅榻 语话绝嘲诙 性情虽坦率 微酡渐上腮 远缬频生眼 灵运屐迟回 参军巾欲坠 桃悭遍数枚 饼剩均充仆 挼菊泛香醅 采茅嘘活炭 觞传手勿推 草坐膝相促 白日不须颓 青天从可幕 烟霏作胜陪 泉石留清赏 玉树皎无埃 金兰深有契 盘飧尽富哉 户屦何多甚 共乐及童孩 同官皆俊杰 名登北斗魁 我喜南轩长 幽兴寄徘徊 佳辰来宴集 堪卑戏马台 曾是兴龙地 寂寞亦荒苔 清凉虽美额 唐宫尽劫灰 梵殿专灵境 云冷野猿哀 风凄沙鸟逝 渔村别浦隈 猎苑平芜外 一望悉兼该 千峰无远近 遥湖小似杯 古陌纤如缕 楚树锦成堆 淮田黄接岸 银涛鼓霁雷 铁瓮撑寒雾 万籁息喧豗 六朝归感嘅 神州见九垓 天阙骈双岫 秋老雁鸿来 台空凤凰去 鳌分极不摧 虎踞城如昨 雨后踏崔嵬 客中逢节序 群贤气量恢 一统江山大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