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江山大

出自:明代·陶安《己丑九日南轩山长许栗夫邀学官及诸生登高翠微亭以唐人登高诗前四句分韵赋诗在座诸生有得开字者余为代赋五十韵》

拼音:[yī][tǒng][jiāng][shān][dà,dài,tài]

平仄:平仄平平仄

一统江山大,群贤气量恢。
客中逢节序,雨后踏崔嵬。
虎踞城如昨,鳌分极不摧。
台空凤凰去,秋老雁鸿来。
天阙骈双岫,神州见九垓。
六朝归感嘅,万籁息喧豗。
铁瓮撑寒雾,银涛鼓霁雷。
淮田黄接岸,楚树锦成堆。
古陌纤如缕,遥湖小似杯。
千峰无远近,一望悉兼该。
猎苑平芜外,渔村别浦隈。
风凄沙鸟逝,云冷野猿哀。
梵殿专灵境,唐宫尽劫灰。
清凉虽美额,寂寞亦荒苔。
曾是兴龙地,堪卑戏马台。
佳辰来宴集,幽兴寄徘徊。
我喜南轩长,名登北斗魁。
同官皆俊杰,共乐及童孩。
户屦何多甚,盘飧尽富哉。
金兰深有契,玉树皎无埃。
泉石留清赏,烟霏作胜陪。
青天从可幕,白日不须颓。
草坐膝相促,觞传手勿推。
采茅嘘活炭,挼菊泛香醅。
饼剩均充仆,桃悭遍数枚。
参军巾欲坠,灵运屐迟回。
远缬频生眼,微酡渐上腮。
性情虽坦率,语话绝嘲诙。
过岭寻禅榻,开轩倒巨罍。
老僧心火灭,吟叟鬓霜皑。
身世参寥廓,林峦入笑咍。
宝坊栖万佛,华盖拥三台。
晋冢萦枯蔓,梁碑渍古煤。
枫亭红点缀,藓甃绿沄洄。
旧迹供搜访,新诗费剪裁。
文华联鸑鷟,骏逸扫驽骀。
怀璞逢明世,悬金致异才。
云霄方满足,径路岂无媒。
宝气生龙剑,珠光出蚌胎。
栖身非枳棘,洗髓到蓬莱。
醉玩琼林杏,清依玉署梅。
佳期应不远,流俗讵能猜。
小子惭荒陋,兹游睹壮瑰。
自怜樗栎质,岂是栋梁材。
独傍丘园隐,频惊岁月催。
菱花晨镜对,榾柮夜炉煨。
鹤露常知警,鹏风亦欲培。
麻衣叨与会,茱佩更禳灾。
曾结松筠友,仍烦桃李栽。
愿言随步武,阊阖九重开。

查看原文

注释

【一统】1.统一。多指全国统一于一个政权。 2.犹一并,一齐。 3.犹一桩。指一个整体。 4.表数量。用于碑碣,犹一座。 5.汉代《三统历》以一千五百三十九年为一统。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一】

一【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1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均也。《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誠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正一。《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一一。《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韓愈詩》一一欲誰憐。《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三一。《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尺一,詔版也。《後漢·蕃傳》尺一選舉。《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姓,明一炫宗。

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一二三作壹貳叄。《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史記·禮書》總一海內。《前漢·霍光傳》作總壹。《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韻補》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叶弦雞切,音兮。《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统】

統【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正韻》通三統。《疏》天有三統,土有三王。三王者,所以統天下也。《公羊傳·隱元年》大一統也。《註》統者,始也。總繫之辭。

《韻會》吐孔切《正韻》他總切,音桶。義同。

《易·乾卦》乃統天。《釋文》統,本也。

《書·周官》冢宰掌邦治,統百官。《傳》統理百官。

《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統詔王馭萬民。《註》統,所以合率以等物也。

《齊語》班序顚毛,以爲民紀統。《註》統,猶經也。

《史記·樂書》樂統同。《註》統,領也。《廣韻》又姓。

《正韻》他貢切,音痛。義同。

【江】

江【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古雙切,音杠。水名。《風俗通·山澤篇》江者,貢也。出珍物,可貢獻也。《釋名》江,共也。小江流入其中,所公共也。《說文》水出蜀湔氏徼外岷山,入海。《書·禹貢》岷山導江。《家語》夫江始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津也,不舫舟,不避風雨,不可以涉。

《書·禹貢》三江旣入。《韋昭國語註》吳松江,錢塘江,浦陽江。《郭璞·山海經註》岷山,大江水所出。崍山,南江水所出。崌山,北江水所出。南江,北江,皆東流注於大江。《庾闡·揚都賦註》松江,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東北入海爲婁江,東南入海爲東江,幷松江爲三。《前漢·地理志註》三江,謂北江、中江、南江。

九江,在荆州。《書·禹貢》九江孔殷。《正義》江以南,水無大小,俗人皆呼爲江。

州名。春秋時爲吳楚地,秦爲九江郡,晉爲潯陽郡,卽古江州。《地理通釋》漢九江郡,本在江北,而今所謂江州者,實武昌郡之柴桑縣。後以江北之潯陽幷柴桑而立郡,又自江北徙治江南,以故江南得有潯陽之名。後又因潯陽而攺爲江州,實非古江州地也。

姓。本伯益之後,爵封于江,後以國爲氏。

星名。《史記·天官書》天潢旁江星。江星動,人涉水。

帝江,神鳥。出天山,識歌舞。見《山海經》。

《韻補》叶古紅切,音公。《楚辭·九章》將運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終古之所居兮,今逍遙而來東。今滇語呼江爲公。

名江魚爲公魚。

【山】

山【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連山,古易名。《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姓。古烈山氏之後。

公山,複姓。

《集韻》《韻會》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叶疏臻切,音甡。《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見。

【大】

大【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汏。小之對。《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

初也。《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

徧也。《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

肥美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

過也。《戰國策》無大大王。

長也。《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玠。《疏》大,長也。

都大,官名。宋制有兩都大,一提舉茶馬,一提點坑冶鑄錢與提序官。

措大,士也。《書·言故事》窮措大,眼孔小,與錢十萬貫,塞破屋子矣。

唐大,弓名,見《周禮·夏官》。

四大,地、水、火、風也,見《梵書·圓覺經》。

姓大。廷氏之後,見《風俗通》。

《集韻》《韻會》《正韻》音泰。

《廣韻》《集韻》《韻會》唐佐切,音䭾。《杜甫·天狗賦》不愛力以許人兮,能絕目以爲大。

《集韻》《韻會》《正韻》吐臥切,音拕。猛也,甚也。《禮·童子不衣裘裳註》鄭康成爲大溫也。徐邈大音唾。

叶徒計切,音第。《詩·大雅》戎雖小子,而式弘大,叶厲泄愒敗。《正字通》楊愼曰:大無音一駕切者,韻書二十二禡不收。考淮南子,宋康王世,有雀生鸇。占曰: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大叶下,古亦有一駕切之音。《說文》天大,地大,人亦大。象人形。《徐曰》本古文人字。一曰他達切,經史大太泰通。

相关诗句
阊阖九重开 愿言随步武 仍烦桃李栽 曾结松筠友 茱佩更禳灾 麻衣叨与会 鹏风亦欲培 鹤露常知警 榾柮夜炉煨 菱花晨镜对 频惊岁月催 独傍丘园隐 岂是栋梁材 自怜樗栎质 兹游睹壮瑰 小子惭荒陋 流俗讵能猜 佳期应不远 清依玉署梅 醉玩琼林杏 洗髓到蓬莱 栖身非枳棘 珠光出蚌胎 宝气生龙剑 径路岂无媒 云霄方满足 悬金致异才 怀璞逢明世 骏逸扫驽骀 文华联鸑鷟 新诗费剪裁 旧迹供搜访 藓甃绿沄洄 枫亭红点缀 梁碑渍古煤 晋冢萦枯蔓 华盖拥三台 宝坊栖万佛 林峦入笑咍 身世参寥廓 吟叟鬓霜皑 老僧心火灭 开轩倒巨罍 过岭寻禅榻 语话绝嘲诙 性情虽坦率 微酡渐上腮 远缬频生眼 灵运屐迟回 参军巾欲坠 桃悭遍数枚 饼剩均充仆 挼菊泛香醅 采茅嘘活炭 觞传手勿推 草坐膝相促 白日不须颓 青天从可幕 烟霏作胜陪 泉石留清赏 玉树皎无埃 金兰深有契 盘飧尽富哉 户屦何多甚 共乐及童孩 同官皆俊杰 名登北斗魁 我喜南轩长 幽兴寄徘徊 佳辰来宴集 堪卑戏马台 曾是兴龙地 寂寞亦荒苔 清凉虽美额 唐宫尽劫灰 梵殿专灵境 云冷野猿哀 风凄沙鸟逝 渔村别浦隈 猎苑平芜外 一望悉兼该 千峰无远近 遥湖小似杯 古陌纤如缕 楚树锦成堆 淮田黄接岸 银涛鼓霁雷 铁瓮撑寒雾 万籁息喧豗 六朝归感嘅 神州见九垓 天阙骈双岫 秋老雁鸿来 台空凤凰去 鳌分极不摧 虎踞城如昨 雨后踏崔嵬 客中逢节序 群贤气量恢 一统江山大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