辂象停方贡

出自:宋代·陈宗远《郊祀庆成诗》

拼音:[lù][xiàng][tíng][fāng][gòng]

平仄:仄仄平平仄

宝历登三祀,觚坛类两仪。
居歆修大报,肇祀述前规。
景迓初阳吉,斋严一月期。
采章循节俭,缊豫屏纷离。
辂象停方贡,兵骖却道驰。
殊庭崇祝告,太室款灵娭。
黄道晴曦丽,青郊湛露滋。
龙常腾旎旖,蜺羽胜葳蕤。
列戟森宾卫,严更警禁帷。
苍圆尊上帝,黄粹见方祇。
馥郁阳宫燎,芬芳帝籍粢。
非烟浮羽籥,叶气冒尊彝。
济济锵圆玉,峨峨会采?。
云裙纷下逮,月璧粲昭垂。
合奏谐纯绎,登歌美缉熙。
贰觞勤俟献,虚次迄亲祠。
翊翊灵施佑,禳禳嘏致祠。
招摇回左翿,阊阖敞南离。
侍仗朝绅拥,升楼禁跸随。
胪驩皆岳抃,驿赦霈皇慈。
都号登瑶册,追思遗宝龟。
燕谋端有自,鸿祉浩无私。
肃穆东朝贺,登闳宣室釐。
庆绵千岁统,欢奉万年卮。
盛事辉三古,庞恩被八维。
至诚深可卜,满假务深思。
兢业传家法,盈成保庆基。
万方严表正,九篑戒功亏。
帝寿齐南极,边尘静北陲。
具臣怀美报,成命绎周诗。

查看原文

注释

【方贡】四方的土贡。亦指方土的贡物。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辂】

輅【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路。《玉篇》大車也。《釋名》天子所乗曰玉輅。謂之輅者,言行於道路也。

轅縛也。《儀禮·旣夕》賓奉幣,當前輅,致命。《註》輅,轅縛,所以屬引。《疏》謂以木縛于轅上,以屬引而輓之也。

大也。《後漢·張湛傳》禮下公門軾輅馬。《註》輅,大也。君所居曰輅,寢車曰輅車。

頤輅,蟲名。《莊子·至樂篇》頤輅生乎食醯。

《集韻》歷各切《韻會》轄各切,音核。《史記·婁敬傳》脫輓輅。《註》一木橫遮車前,二人挽之,三人推之。

《集韻》魚駕切《正韻》五駕切,音迓。《左傳·僖十五年》輅秦伯將止之。《註》輅,迎也。

與路通。經書車輅之輅多作路。

【象】

象【酉集中】【豕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詳上聲。《說文》長鼻牙,南越大獸,三年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爾雅·釋地》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疏》犀、象二獸,皮角牙骨,材之美者也。《詩·魯頌》元龜象齒。《左傳·襄二十四年》象有齒以焚其身,賄也。《禮·玉藻》笏,諸侯以象,士竹本象可也。

《王安石·字說》象牙感雷而文生,天象感氣而文生,故天象亦用此字。《易·繫辭》在天成象。《疏》謂懸象日月星辰也。《禮·樂記·註》象,光耀也。

《韓非子·解老篇》人希見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按其圖以想其生也,故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謂之象也。《易·繫辭》象也者,像此者也。《疏》言象此物之形狀也。《左傳·桓六年》申繻曰:名有五,以類命爲象。《註》若孔子首象尼丘。《周禮·春官·大卜》以邦事作龜之八命,二曰象。《註》謂災變雲物如衆赤鳥之屬,有所象似。《前漢·王莽傳》白煒象平。《註》象,形也。萬物無不成形于西方。

法也。《書·舜典》象以典,用不越法。《儀禮·士冠禮》繼世以立諸侯,象賢也。《註》象,法也。

象魏,門闕也。一曰書名。《周禮·天官·大宰》正月之吉,縣治象之法于象魏。《疏》周公謂之象魏,雉門之外,兩觀闕高魏魏然也。《左傳·哀三年》命藏象魏。《疏》由其縣于象魏,故謂其書爲象魏。

象尊,酒器。《左傳·定十年》犧、象不出門。《疏》象尊以象鳳凰。或曰以象骨飾尊。《三禮圖》云:當尊腹上畫象之形。《禮·明堂位》犧象,周尊也。

通言之官。《禮·王制》南方曰象。《註》劉氏曰:象,像也。如以意倣象,其似而通之,周官象胥是也。

舞名。《詩·周頌序》維淸奏象舞也。《正義》文王時有擊刺之法,武王作樂,象而爲舞,號其樂曰象舞。《禮·內則》成童舞象。《史記·樂書》文王之舞,舞之以未成人之童,故謂之象舞。

象人,若今戲蝦魚、獅子者也。《前漢·禮樂志》郊祭,常從象人四人。

罔象,水怪名。《史記·孔子世家》水之怪龍、罔象。《註》罔象食人,一名沐腫。

藥名。《本草綱目》盧會,一名象膽,以其味苦如膽也。

象敎。卽佛敎也。《王中·頭陀寺》正法旣沒,象敎陵侇。《註》謂爲形象以敎人也。

郡名,州名,山名。《史記·秦始皇紀》三十三年爲象郡。《註》今日南。

百越地,置象州。

姓。《姓苑》潁州望族。今南昌有此姓。

《正字通》象有平、上、去三聲,諸韻書收入養韻,漾韻不收,《正韻》亦然。《六書》有一字備四音者,有轉十數音者,獨至象必限以一音,此古今分韻之謬也。

叶徐羊切,音詳。《晉書·樂志·地郊饗神歌》祇之體,無形象。潛泰幽,洞忽荒。

【停】

停【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廷。行中止也。《釋名》停,定也。定於所在也。《王弼易傳》八卦復位,六爻遷次,周而復始,上下不停。

《關尹子·八籌篇》草木俄茁茁,俄停停。《註》停停,樸遬不長也。

叶徒當切,音唐。《韓愈·贈張籍詩》從喪期至洛,還走不及停。假道經盟津,出入行澗岡。《復古編》本作亭,後人又別作停。

【方】

方【卯集下】【方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船也。

《易·坤卦》六二直方大。《註》地體安靜,是其方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圜者中規,方者中矩。《淮南子·天文訓》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圓者主明。

《易·觀卦》君子以省方觀民設敎。《疏》省視萬方。《詩·大雅》監觀四方。《周禮·天官·冢宰》辨方正位。《註》別四方。《釋文》視日景,以別東西南北四方,使有分別也。《禮·內則》敎之數與方名。《註》方名,如東西也。

《易·未濟》君子以愼辨物居方。《疏》各居其方,皆得安其所。《詩·大雅》萬邦之方,下民之王。《箋》方,猶嚮也。《疏》諸言方者,皆謂居在他所,人嚮望之,故云:方,猶嚮也。

道也。《易·恆卦》君子以立不易方。《註》方,猶道也。《禮·樂記》樂行而民鄕方。《註》方,猶道也。

《易·復卦》后不省方。《註》方,猶事。《疏》不省視其方事也。

術也,法也。《易·繫辭》方以類聚。《疏》方謂法術性行。《左傳·昭二十九年》官修其方。《註》方,法術。

放也。《書·堯典》方命圯族。《釋文》方,放也。

有之也。《詩·召南》維鵲有巢,維鳩方之。《傳》方,有之也。

今也。《詩·秦風》方何爲期。《箋》方今以何時爲還期。《莊子·天地篇》方且本身而異形。《註》凡言方且者,言方將有所爲也。

穀始生未實也。《詩·小雅》旣方旣皁。《箋》方,房也。謂孚甲始生而未合時也。

倂也。《儀禮·鄕射禮》不方足。《註》方,猶倂也。

旁出也。《儀禮·大射禮》左右曰方。《註》方,旁出也。

板也。《儀禮·聘禮》不及百名,書於方。《註》方,板也。《禮·中庸》布在方策。《註》方,板也。策,也。

常也。《禮·檀弓》左右就養無方。《註》方,猶常也。

文也。《禮·樂記》變成方謂之音。《註》方,猶文章也。

義之宜也。《左傳·隱三年》臣聞愛子,敎之以義方。

《閔二年》授方任能。《註》方百事之宜也。

比方也。《論語》子貢方人。《何晏註》比方人也。

《博雅》方,大也,正也。

祭名。《詩·小雅》以社以方。《傳》迎四方氣於郊也。

地名。《詩·小雅》侵鎬及方。《註》鎬,方,皆北方地名。

姓。《詩·小雅》方叔涖止。《傳》方叔,卿士也。

官名。《周禮·夏官·司馬》職方氏,土方氏,懷方氏,合方氏,訓方氏,形方氏。《前漢·朱雲傳註》尚方,少府之屬官也,作供御器物。

醫方。《史記·扁鵲傳》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前漢·郊祀志》少君者,故深澤侯人主方。《註》侯家人主方藥也。

《廣韻》《集韻》符方切,音房。方與,縣名。《前漢·高帝紀》沛公攻胡陵方與。《註》音房預,屬山陽郡。

《集韻》蒲光切,音旁。彷或作方。《前漢·揚雄傳》方皇於西淸。《註》方皇,猶彷徨也。

文紡切。蝄或作方。《周禮·夏官·方相氏》敺方良。《註》方良,罔兩也。木石之怪夔罔兩。《張衡·東京賦》腦方良。《註》方良,草澤之神也。○按《說文》作蝄蜽。

《集韻》甫兩切,音倣。效也。

《韻補》叶膚容切《道藏·左夫人歌》騰躍雲景轅,浮觀霞上空。霄軿縱橫舞,紫蓋記靈方。

【贡】

貢【酉集中】【貝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送切,攻去聲。《說文》獻功也。《書·禹貢序》禹別九州,隨山濬川,任土作貢。《傳》任其土地所有,定其貢賦之差。《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貢致邦國之用。《禮·曲禮》五官致貢曰享。《註》貢,功也。

《易·繫辭》六爻之義,易以貢。《註》告也。

《爾雅·釋詁》貢,賜也。

《廣雅》貢,上也。

《玉篇》貢,通也。

《廣韻》貢,薦也。

姓。《前漢·貢禹傳》字少翁,琅邪人。《急就篇》孔子弟子子貢,其後以字爲氏。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