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光欲荡摩

出自:明代·金幼孜《咏雪分韵得珂字》

拼音:[xiáng][guāng][yù][dàng][mó,mā]

平仄:平平仄仄平

旅馆年将暮,都城雪更多。
低回飘苑树,历乱集庭柯。
杂霰沾衣袖,随风拂佩珂。
天空连浩荡,野迥接坡陁。
沧海收初日,层城眩夕波。
积深藏薜荔,堕下压松萝。
盈尺将平砌,凝澌欲冻河。
映梅纷的皪,缀柳自鬖髿。
近向尊前落,斜窥隙穴过。
瑶池银作水,禁署玉为坡。
委巷封车辙,填门失蚁窠。
捲帘轻可扑,入手净堪挼。
滉漾惊乌鹊,缤纷掩素娥。
重重胜楚练,粲粲拟吴醝。
谷口迷樵径,汀前失钓蓑。
归人先罢市,织妇早停梭。
影夺琼田鹤,光翻墨沼鹅。
映窗书可把,拈笔砚频呵。
出郭愁驱马,趍朝畏满靴。
不嫌毡独冷,已觉鬓先皤。
陶谷情偏洽,苏卿节不磨。
梁园曾授简,郢客尚传歌。
瑞气方融结,祥光欲荡摩
紫宸明玉座,琐闼净雕戈。
润物功弥博,均施德匪颇。
三农占岁稔,四海颂时和。
自足消氛祲,从兹去札瘥。
作诗惭鄙拙,才薄柰予何。

查看原文

注释

【祥光】祥瑞的光。象征吉利。
【荡摩】1.亦作"荡磨"。 2.谓相切摩而变化。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祥】

祥【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似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徐羊切,音詳。《說文》福也。一云善也。《禮·禮運》是謂大祥。《書·泰誓》襲于休祥。

凡吉凶之兆皆曰祥。《徐鉉曰》祥,詳也。天欲降以禍福,先以吉凶之兆詳審告悟之也。《前漢·五行志》妖孽自外來謂之祥。《左傳·昭十八年》鄭之未災也,里析曰:將有大祥。《註》祥,變異之氣。《疏》祥者,善惡之徵。中庸必有禎祥,吉祥也。必有妖孽,凶祥也。則祥是善事,而析以災爲祥者,對文言耳。書序:亳有祥桑。五行傳:時有靑眚靑祥,白眚白祥之類,皆以惡徵爲祥。是祥有善有惡,故杜云變異之氣。

祭名。《禮·閒傳》父母之喪期而小祥,又期而大祥。《疏》大祥二十五月。

通詳。《史記·自序》隂陽之術大祥。《漢書》作詳。

【光】

光【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炗廣平聲。《說文》从火在人上。本作灮,今作光。《徐曰》光明意也。《易·需卦》有孚光亨。《程傳》有孚則能光明而亨通。《正韻》輝光,明耀華彩也。

《集韻》太歲在辛曰重光。

諡法,能紹前業曰光。

姓。《廣韻》田光後,秦末子孫避地,以光爲氏。晉有光逸。

《集韻》古曠切,廣去聲。飾色也。或作䊯。

【欲】

欲【辰集下】【欠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正韻》余玉切,音浴。《說文》貪欲也。从欠谷聲。《徐曰》欲者,貪欲。欲之言續也。貪而不已,於文欠谷爲欲。欠者開口也。谷,欲聲。《禮·曲禮》欲不可從。《疏》心所貪愛爲欲。

《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物欲。《禮·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老子·道德經》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增韻》愛也。《孟子》可欲之爲善。《禮·曲禮》問疾不能遺,不問其所欲。

期願之辭。《論語》我欲仁。《大學》欲明明德於天下。《文子·微明篇》心欲小,志欲大。

婉順貌。《禮·祭義》其薦之也,敬以欲。

將然也。《古銘》欲墮不墮,逢王顆。《杜甫詩》渾欲不勝簪。

與慾通。《詩·大雅》匪棘其欲。《註》與慾同。

《集韻》《韻會》兪戍切,音裕。義同。《揚雄·羽獵賦》壯士忼慨,殊鄕別趣。東西南北,騁嗜奔欲。《潘岳·西征賦》旣餐服以屬厭,泊恬靜以無欲。俱讀裕。

叶余律切,音聿。《易林》鼎足承德,嘉謀是克。爲王開庭,得心所欲。

【荡】

蕩【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徒朗切《集韻》《韻會》待朗切,音盪。大也。《論語》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釋名》蕩,排盪去穢垢也。《禮·昏義》蕩天下之隂事。

《禮·月令》仲冬諸生蕩。《註》蕩謂物動萌芽也。

《書·畢命》以蕩陵德。《傳》放蕩也。

《書·盤庚》今我民用,蕩析離居。《註》播蕩也。

《詩·大雅》蕩蕩上帝。《傳》蕩蕩,法度廢壞貌。

姓。《春秋·僖二十五年註》宋桓公生子蕩,後以蕩爲氏。

他浪切,音儻。義同。

底朗切,音黨。《周禮·地官·稻人》以溝蕩水。《註》謂以溝行水也。

《前漢·揚雄傳》雄爲人易佚蕩。《註》佚蕩,緩也。

他郞切,音湯。地名。《史記·魯仲連傳》止于蕩隂不進。《註》河內有蕩隂縣。

水名。《前漢·地理志》蕩水東至內黃澤。

坦朗切。平易也。《詩·齊風》魯道有蕩。徐邈讀帑。

【摩】

摩【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音磨。《說文》研也。《廣韻》迫也。《增韻》揩也。《易·繫辭》剛柔相摩。《註》相切摩也。《禮·學記》相觀而善之謂摩。《註》相切磋也。

《樂記》陰陽相摩。《註》猶迫也。《戰國策》於是乃摩燕烏集闕,見說趙王於華屋之下。《註》摩言切近過之。

揣摩也。《鬼谷子》摩之符也內,內符者,揣之主也。抱薪趨火,燥者先然。平地注水,濕者先濡。

《揚子·方言》滅也。之東鄙曰摩。《史記·平準書》姦或盜摩錢裏取鎔。

消摩。《曹毗杜蘭香傳》消摩自可愈疾,香以藥爲消摩。

《唐韻》《集韻》莫臥切,磨去聲。按摩也。《孟子·爲長者折枝註》折枝案摩,折手節解罷枝也。

《集韻》忙皮切,音糜。漢有施摩神,荆巫所祠。或作攠。

古與靡磨通。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