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迥接坡陁

出自:明代·金幼孜《咏雪分韵得珂字》

拼音:[yě][jiǒng][jiē][pō][tuó]

平仄:仄仄平平平

旅馆年将暮,都城雪更多。
低回飘苑树,历乱集庭柯。
杂霰沾衣袖,随风拂佩珂。
天空连浩荡,野迥接坡陁
沧海收初日,层城眩夕波。
积深藏薜荔,堕下压松萝。
盈尺将平砌,凝澌欲冻河。
映梅纷的皪,缀柳自鬖髿。
近向尊前落,斜窥隙穴过。
瑶池银作水,禁署玉为坡。
委巷封车辙,填门失蚁窠。
捲帘轻可扑,入手净堪挼。
滉漾惊乌鹊,缤纷掩素娥。
重重胜楚练,粲粲拟吴醝。
谷口迷樵径,汀前失钓蓑。
归人先罢市,织妇早停梭。
影夺琼田鹤,光翻墨沼鹅。
映窗书可把,拈笔砚频呵。
出郭愁驱马,趍朝畏满靴。
不嫌毡独冷,已觉鬓先皤。
陶谷情偏洽,苏卿节不磨。
梁园曾授简,郢客尚传歌。
瑞气方融结,祥光欲荡摩。
紫宸明玉座,琐闼净雕戈。
润物功弥博,均施德匪颇。
三农占岁稔,四海颂时和。
自足消氛祲,从兹去札瘥。
作诗惭鄙拙,才薄柰予何。

查看原文

注释

【坡陁】1.亦作"坡陀"。 2.山势起伏貌。 3.不平坦。 4.山;山坡。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野】

野【酉集下】【里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埜音也。《說文》郊外也。《易·同人》同人于野,亨。《疏》野,是廣遠之處。《詩·魯頌》駉駉牡馬,在坰之野。《傳》邑外曰郊,郊外曰野。

《周禮·地官·遂人》掌邦之野。《註》郊外曰野,此野爲甸稍縣都。

《周禮·秋官》縣士掌野。《註》地距王城二百里以外至三百里曰野。

《韻會》朴野。《論語》質勝文則野。《禮·檀弓》故騷騷爾則野。《疏》田野之人,急切無禮。

官名。《左傳·昭十八年》使野司,縣士也。《禮·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毋伐桑柘。《註》野虞,謂主田及山林之官。

地名。《書·禹貢》原隰底績,至于豬野。《傳》猪野,地名。《左傳·宣十七年》晉人執晏弱于野王。《註》野王縣,今屬河內。

《昭二十五年》齊侯唁公于野井。《註》濟南祝阿縣東有野井亭。

鉅野,縣名。見《前漢·地理志》。

藪名。《書·禹貢》大野旣豬。《周禮·夏官·職方氏》河東曰兗州,其山鎮曰岱山,其澤藪曰大野。

東野,複姓。《呂氏春秋》東野稷以御見莊公。

《莊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註》野馬者,遊氣也。

《博雅》野雞,雉也。

《廣韻》《正韻》承與切《集韻》上與切。與墅同。《集韻》田廬也。《正韻》此正古墅字,田下已从土,後人以其借爲郊野字,復加土字。

《集韻》演女切,音與。郊外也。

《韻補》叶賞呂切,音暑。《詩·邶風》之子于歸,遠送于野。協上羽下雨。《左傳·昭二十五年》童謠曰:鸐鵒之羽,公在外野,往饋之馬。馬,音姥。

叶烏果切,倭上聲。《後漢·隴坻歌》念我所欲,飄然曠野。登高遠望,涕泣雙墮。

叶常御切,音樹。《班固·西都賦》罘網連紘,籠山絡野。列卒周匝,星羅雲布。

【迥】

迥【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戸頃切《集韻》《韻會》戸茗切《正韻》戸頂切,音泂。《增韻》寥遠也。

《廣韻》光也,輝也。通作泂。俗作逈。

【接】

接【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子葉切《集韻》《韻會》《正韻》卽涉切,音楫。《說文》交也。《廣韻》合也,會也。《易·蒙卦》子克家,剛柔接也。《疏》陽居卦內,接待羣隂。

《晉卦》晝日三接。《禮·表記》君子之接如水。《疏》如兩水相交,尋合而已。

持也,受也,承也。《禮·曲禮》接下承弣。《註》接客手下也。《史記·平準書》漢興,接秦之弊。

《增韻》接續也,連也。《禮·曲禮》堂上接武。《註》武,迹也。迹相接,謂每移足半躡之。《前漢·西域傳》烏秅國民接手飮。《註》自高山下谿㵎中飮水,故接連其手。

近也。《儀禮·聘禮》賓立接西塾。

捷也。《禮·曾子問》接祭而已矣。《疏》接,捷速也。速而祭之。

反接,謂反縛兩手也。《前漢·平傳》樊噲受詔卽反接。

姓。《史記·孟子荀卿傳》接子,齊人,學黃老道德之術。《集韻》或作擑。

《集韻》《韻會》《正韻》疾葉切,音捷。《禮·內則》國君世子生,接以太牢。《註》接讀爲捷,勝也。謂食其母,使補虛强氣也。

《荀子·大略篇》先事慮事謂之接。《註》接讀爲捷,速也。

測洽切,音鍤。與扱同。《周禮·地官·廩人》大祭祀,則共其接盛。《註》接讀爲扱。扱以授春人舂之。《疏》頒扱與春人。

《集韻》色甲切,音霎。與翣同。《周禮·天官·縫人衣翣柳之材註》故書翣作接。

檄頰切,音協。與挾同。亦持也。

【坡】

坡【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滂禾切《正韻》普禾切,破平聲。《說文》阪也。滇俗稱山嶺曰長坡,其岥岮高峻者曰相見坡。《唐書·翰林志》德宗移學士院於金鑾坡。

飛坡。《朝野僉載》晉元帝永昌中,秦州敷水店西坡,白日飛四五里,直塞赤水坡上,桑畦麥隴,依然不動。

《集韻》彼義切,音賁。義同。

【陁】

陁【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5画

《玉篇》俗陀字。《司馬相如·子虛賦》罷池陂阤。

《集韻》丈爾切,音褫。本作阤。或作陊。詳阤字註。

《集韻》演爾切,音迆。邪貌。或作阤。

平聲,音移。《史記·司馬相如·子虛賦》登降陁靡。《註》音移糜。◎按漢書陁作阤,弋爾反。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