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暂蹰踟

出自:明代·金幼孜《送萧深州复任诗》

拼音:[wò][shǒu][zàn][chú][chí]

平仄:仄仄仄平平

圣皇驭九有,图治如渴饥。
求贤靡不至,实期赞雍熙。
矧兹郡县寄,休戚系黔黎。
简擢苟不慎,易以生怨咨。
深州古名郡,俗尚非昔时。
官守失其政,凋弊日以滋。
公来敷治理,极力为抚绥。
吹嘘振枯朽,扶植苏癃疲。
欣欣沐膏泽,煦煦蒙春辉。
于焉乐生遂,有食且有衣。
徭役既不后,租赋自有期。
豪强遵约束,吏胥惮严威。
黄堂白日静,终岁忘鞭笞。
心清事逾简,弦诵有新诗。
颍川绩可拟,渤海名堪齐。
及兹逾两考,奏最咸称宜。
还官既有命,五马何光辉。
都门一相送,握手暂蹰踟
春风正骀荡,桃李还芳菲。
酌君光禄酒,尽此黄金卮。
深州日在望,速往毋迟迟。
相期在远大,勿用伤睽离。
候君重来日,三考荣超跻。
努力慎终始,庶以慰遐思。

查看原文

注释

【握手】1.执手,拉手。古时在离别﹑会晤或有所嘱托时,皆以握手表示亲近或信任。 2.今用为见面﹑分别的礼节,也用来表示慰问或祝贺。 3.拳屈手指。 4.指拳屈手指以掬物。
【蹰踟】1.亦作"蹰踟"。 2.心里迟疑,来回走动的样子。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握】

握【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渥。《說文》搤持也。陸佃云:持五指也,在外爲持,在內爲握。《詩·小雅》握粟出卜。《儀禮·鄉射禮》箭籌長尺有握。《註》握。本所持處也。《又》大夫之矢,則兼束之,以茅上握焉。《註》握,謂中央也。《禮·王制》宗廟之牛,角握。《前漢·律歷志》算法,用竹徑一分,長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爲一握。

《集韻》烏谷切,音屋。小貌。《易·萃卦》若號一握爲笑,鄭氏讀。《前漢·司馬相如傳》委瑣握,局陿也。

《爾雅·釋言》握,具也。《疏》握持辦具也。《鄭註》握卽屋字。

與幄通。《周禮·春官·巾車》翟車貝面組總,有握。《註》有握,則無蓋矣。如今輧車是也。《釋文》握音屋,又烏學反。

於切,音漚。喪用束手者。或作䌂。

【手】

手【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首。《釋名》手須也,事業所須也。《急就篇》捲捥節爪拇指手。《師古註》及掌謂之手。《易·說卦》艮爲手。《疏》艮旣爲止,手亦能止持其物,故爲手也。《禮·玉藻》手容恭。

以手執器亦曰手。《禮·檀弓》王事也。子手弓而可。《公羊傳·莊十三年》曹子手劒而從之。

《司馬相如·上林賦》手熊羆。《註》言手擊之。

叶尸周切,音收。《焦氏·易林》邑姜叔子,天文在手。實沈參墟,封爲晉侯。

叶賞呂切,音黍。《郭璞·神噓贊》腳屬於頭,人面無手。厥號曰噓,重黎所處。

叶矧視切,音矢。《宋玉·笛賦》延長頸,奮玉手,摛朱脣,曜皓齒。

《說文》拳也。《正字通》握手謂之拳。非手卽拳也。

【暂】

暫【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藏濫切《集韻》《韻會》《正韻》昨濫切,音鏨。《說文》不久也。《類篇》須臾也。《書·盤庚》暫遇姦宄。《左傳·僖三十三年》婦人暫而免諸國。《註》暫,猶卒也。《五經文字》暫作蹔,訛。

【蹰】

蹰【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字彙》俗躕字。

【踟】

踟【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直離切《集韻》《韻會》《正韻》音馳。《玉篇》踟躕,行不進也。《詩·邶風》搔首踟躕。

《集韻》或作踶。《禮·三年問》蹢䠱焉,踟躕焉。《釋文》踟亦作踶。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