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家庭手植桧

出自:元代·郝经《楷木杖笏行》

拼音:[kǒng][shì,zhī][jiā,jia,jie][tíng][shǒu][zhí][guì,huì]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两楹梦断坏梁木,天出斯文生宰木。
翳云拥雾二十里,虎踞龙蟠泰山足。
道德仁义为根株,礼乐枝叶光扶疏。
芘荫百代吾道尊,户有弦诵家诗书。
中间杨墨常蠹食,重欲剪伐逢老释。
崔嵬枯干尚生意,千古堂堂孟韩力。
年来旦旦加斧斤,干为扂楔枝为薪。
知音抱去甚泣玉,观者掩面如悲麟。
大横庚庚紫蛇腹,手板沾恩照绯绿。
老儒扶藉见圣人,岂并枯藤与桃竹。
斯文将坠吾道亡,不绝一线甚滥觞。
岂为区区徇枯木,亦如告朔存饩羊。
孔氏家庭手植桧,楷树相望阅千世。
乱来秦火几番烧,土黑灰寒共憔悴。
灵光殿基秋草深,牧童相唤穿坟林。
青蛙乱聒颜氏井,饥乌落日啼白禽。
佩玉长裾新进士,回视诗书等閒事。
赭袍白马飞将军,阔剑长枪不识字。
中原惨惨无神灵,白骨蔽野无苍生。
只知下石谁手援,老夫有泪洪河倾。
皇极厄会数流血,谁与澄清倒溟渤?摩挲东家扣胫杖,拂拭囊中击蛇笏。
会当立圣蠲祆昏,鞭击鱼龙起春窟。

查看原文

注释

【家庭】以婚姻和血统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包括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亲属在内。
【手植】亲手种植。如:这棵杨树是他当年手植的。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孔】

孔【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鳥也。乙至而得子,嘉美之也。故古人名嘉字子孔。

甚也。《詩·小雅》德音孔昭。《書·禹貢》九江孔殷。《註》殷正也。言水道甚得其正也。

穴也。《爾雅·釋詁》孔,閒也。《疏》謂閒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圅人》眡其鑽空而惌。《史記·舜本紀》爲匿空旁出。《註》空卽孔。

空也。通也。《老子·道德經》孔德之容,惟道是從。《註》謂空虛能容也。

《揚子·太經》孔道夷如。《註》孔道,通道也。

鳥名。《山海經》南方多孔烏。

姓。《廣韻》殷湯之後。本自帝嚳狄吞乙卵而生契,賜姓子氏。至成湯,以其祖吞乙卵而生,故名履,字太乙。後代以子加乙,始爲孔氏。至宋孔父嘉遭華父督之難,其子奔魯,故孔子生於魯。

【氏】

氏【辰集下】【氏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承旨切《集韻》《韻會》《正韻》上紙切,音是。氏族也。《白虎通》有氏者何,貴功德,下伎力,所以勉人爲善也。《左傳·隱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諸侯以字爲諡,因以爲族。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疏》釋例曰:別而稱之謂之氏,合而言之則爲族。《趙彥衞·雲麓漫抄》姓、氏後世不復別,但曰姓某氏,雖史筆亦然。按姓者,所以統系百世,使不別也。氏者,所以別子孫所自出。如周姓姬氏,所以別子孫,如魯衞毛耼邘晉應韓之分,若夫《易》云:黃帝堯舜氏作。堯舜雖非姓氏,旣是天子當一代,稱曰堯舜氏,義亦通。此又不拘姓氏之例。《柳芳·論氏族》氏於國則齊魯秦吳,氏於諡則文武成宣,氏於官則司馬司徒,氏於爵則王孫公孫,氏於字則孟孫叔孫,氏於居則東門北郭,氏於志則三馬五鹿,氏於事則巫乙匠陶。

古者貴有氏,賤無氏,故其詛辭有曰:墜命亡氏,言奪爵失國也。詛辭見《左傳·襄十一年》。

婦人例稱氏。《儀禮·士昏禮》祝告婦之姓,曰某氏來歸。

樂氏,津名,在鄭。《左傳·襄二十六年》涉於樂氏。

元氏、猗氏、盧氏、尉氏,皆縣名。《廣輿記》元氏屬常山,今屬眞定府。猗氏屬河東,今屬平陽府。盧氏本漢縣,今屬河南府。尉氏本秦縣,今屬眞定府。《師古·漢書註》凡地名稱某氏者,皆謂因之而立名。如尉氏、左氏、緱氏、禺氏之類。

以氏名其物。《大戴記》蘭氏之根,櫰氏之苞。

姓。《吳志》有氏儀,後改姓是。

猛氏,獸名。《司馬相如·上林賦》鋋猛氏。《郭璞曰》今蜀中有獸,狀似熊而小,毛淺有光澤,名猛氏。

《說文》巴蜀山名岸脅之旁著欲落墮者曰氏。氏崩,聞數百里。《揚雄·解嘲》響若氏隤。○按今《揚雄傳》作。《玉篇》亦云:巴蜀謂山岸欲墮曰氏,崩聲也。承紙切。

《元包經》剝屵氏。傳曰:山崩於地也。註:屵音蔡,氏音支。與《說文》《玉篇》義同而音異。

《集韻》掌是切,音紙。姓也。義同。

《廣韻》《集韻》《韻會》章移切《正韻》旨而切,音支。月氏,西域國名,在大宛西。《史記·大宛傳》有大月氏,小月氏。亦作月支。

閼氏,單于后名。《史記·韓王信傳》上乃使人厚遺閼氏。《註》閼音燕,氏音支。

烏氏,縣名。《史記·酈商傳》破雍將軍烏氏。《註》烏音於然反,氏音支,縣名。屬安定。《前漢·地理志》作閼氏。

《史記·貨殖傳》烏氏倮。《註》韋昭曰:烏氏,縣名,倮,名也。索隱以烏氏爲姓,非是。

《廣韻》子盈切《集韻》咨盈切,。故爲文從側出以見意。

【家】

家【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加。《說文》家居也。《爾雅》戸牖之閒謂之扆。其內謂之家。《詩·周南》宜其室家。《註》家謂一門之內。

婦謂夫曰家。《孟子》女子生而願爲之有家。

一夫受田百畝,曰夫家。《周禮·地官》上地家七人,中地家六人,下地家五人。《註》有夫有婦,然後爲家。

大夫之邑曰家,仕於大夫者曰家臣。《左傳·襄二十九年》大夫皆富,政將在家。

天家,天子之稱。《蔡邕·獨斷》天子無外,以天下爲家。

居其地曰家。《史記·陸賈傳》以好畤田地,善往家焉。

著述家。《前漢·武帝紀》表章六經,罷黜百家。

《太史公自序》成一家之言。

家人,易卦名。

姓。漢劇令家羨,宋家鉉翁。

《集韻》古胡切,音姑。《詩·豳風》予未有室家。叶上据荼。

《小雅》復我邦家。叶上居樗。

與姑同。大家,女之尊稱。漢曹世叔之妻班昭稱大家,卽超妹。

叶古俄切,音歌。《古雉朝飛操》我獨何命兮未有家,時將暮兮可奈何。

《孔臧·蓼賦》苟非德義,不以爲家。安逸無心,如禽獸何。

叶古暮切,音固。《焦氏·易林》三足孤鳥,靈明爲御。司過罰惡,自殘其家。《說文》从宀,豭省聲。周伯溫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後人借爲室家之家。○按《六書故》作①,人所合也。从㐺,三人聚宀下,①之義也。乑古族字,乑譌爲豕,《說文》謂从豭省,無義。①字从宀从㐺,或从宀从乑。乑字从亻从人人,與㐺形近。

【庭】

庭【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亭。《說文》宮中也。《玉篇》庭,堂階前也。《易·節卦》不出戸庭,无咎。《周禮·天官·閽人》掌埽門庭。

官名。《周禮·秋官》庭氏。《註》主射夭鳥,令國中淸潔如庭者也。

《爾雅·釋詁》直也。《疏》庭條,直也。《詩·小雅》播厥百穀,旣庭且碩。

州名。《唐書·地理志》庭州,貞觀十四年置,長安二年,爲北庭都護府,有後庭縣。《廣韻》卽漢車師後王庭之地,本烏孫國土,其前王庭,卽交河縣也。

天庭,星名。《石氏星傳》龍星左角曰天田,右角曰天庭。

洞庭,湖名。《楚辭·九歌》洞庭波兮木葉下。

山名。《前漢·地理志》太湖中有包山,山下有洞庭穴道,濳行水底去,無所不通,號爲地脉。

山庭。《任昉王文憲集序》山庭異表。《註》論語摘輔像曰:子貢山庭斗繞口,謂面有山庭,言山在中,鼻高有異相也。

《集韻》他定切,音聽。《增韻》逕庭,隔遠貌。《莊子·逍遙遊》大有逕庭。

叶徒陽切,音近長。《韓愈·此日足可惜詩》馳辭對我策,章句何煒煌。禮終樂亦闋,相拜送於庭。

【手】

手【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首。《釋名》手須也,事業所須也。《急就篇》捲捥節爪拇指手。《師古註》及掌謂之手。《易·說卦》艮爲手。《疏》艮旣爲止,手亦能止持其物,故爲手也。《禮·玉藻》手容恭。

以手執器亦曰手。《禮·檀弓》王事也。子手弓而可。《公羊傳·莊十三年》曹子手劒而從之。

《司馬相如·上林賦》手熊羆。《註》言手擊之。

叶尸周切,音收。《焦氏·易林》邑姜叔子,天文在手。實沈參墟,封爲晉侯。

叶賞呂切,音黍。《郭璞·神噓贊》腳屬於頭,人面無手。厥號曰噓,重黎所處。

叶矧視切,音矢。《宋玉·笛賦》延長頸,奮玉手,摛朱脣,曜皓齒。

《說文》拳也。《正字通》握手謂之拳。非手卽拳也。

【植】

植【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常職切《集韻》《韻會》《正韻》丞職切,音殖。《說文》戸植也。《爾雅·釋宮》植謂之傳,傳謂之突。《疏》植謂戸之維持鏁者也,植木爲之。

名傳。亦名突。

《玉篇》根生之屬曰植。《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會之法,辨五地之物生。一山林,其植物宜皁物。二川澤,其植物宜膏物。三丘陵,其植物宜覈物。四墳衍,其植物宜莢物。五原隰,其植物宜叢物。《註》謂櫟、楊、柳、李、梅、王棘、萑葦之屬。

樹立也。《左傳·襄三十年》鄭子產曰:亡國也,其君弱植。《正義》草木爲植,物植爲樹,君志弱不樹立也。《周禮·地官》大田獵則萊山田之野,植虞旗于中。

《集韻》《類篇》逐力切,音直。立也。《詩·商頌》植我鼗鼓。

《唐韻》《集韻》《韻會》直吏切,音緻。《博雅》槌也。

《韻會》種也。

懸蠶薄柱。《禮·月令》季春具曲植。

枝榦之屬曰植。《周禮·大司馬》大役與慮事,屬其植。《註》植築城楨也。

將領主帥監作者謂之植。《左傳·宣二年》宋華元爲植巡功。

倚也。《論語》植其杖而芸。

通置。《書·金縢》植璧秉珪。

《集韻》時吏切,音侍。《賈誼·弔屈原文》方正倒植。

《正韻》直意切。義同。

【桧】

檜【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古會切《集韻》《韻會》《正韻》古外切,音膾。《爾雅·釋木》檜,柏葉松身。《翼雅》性耐寒,其樹大,可爲棺椁及舟。《詩·衞風》檜楫松舟。

棺飾也。《左傳·成二年》棺有翰檜。《杜註》翰,兩旁飾。檜,棺上飾。

通旝。《左傳·桓五年》旝動而鼓。《音義》又作檜。建大木,置石其上,發機以磓敵者也。

國名。祝融之後。《詩·檜風》本作檜。《左傳·襄二十九年》自鄶而下無譏焉。作鄶。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活切,音括。《孔氏·禹貢·栝柏註》柏葉松身。與此一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