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希附鼎彝

出自:明代·郑善夫《送司徒孙公归安陆五十韵》

拼音:[yóu][xī][fù][dǐng][yí]

平仄:平平仄仄平

国步多艰日,黄图八叶时。
正人俱逊避,冥运莽推移。
在昔先皇世,明公早典司。
菁华临騕袅,瞻听下须弥。
德业周王佐,贤劳汉度支。
坐舒千里足,遍察万方眉。
时值中原扰,频徵北鄙师。
向非筹百万,安得活疮痍。
理剧虚投刃,回淳重执规。
赤心医国石,白首向阳葵。
朝著留清望,廷争抗直词。
杜公良不忝,樊子岂无奇。
禄秩方登俊,儿童不免饥。
少焉看短鬓,率尔问青芝。
恳切封中疏,阗淤梦里思。
王言温莫挽,传马去犹驰。
肱股定虚旷,麒麟难系羁。
韦年宁待暮,常版却应谁。
允矣修初服,忻然集故知。
养真同在洛,忧世类还睢。
荜辂北宫子,鹿裘荣启期。
钓溪人罕识,游岳鹤长随。
信是劳筋息,其如柱石衰。
嵓堂喧燕雀,城社保鼷狸。
黔首歼金气,旄头直玉墀。
岂惟馀狡儿,遽使有鸱夷。
浩荡南溟徙,差池北斗垂。
帝能忘反侧,天未欲雍熙。
前席追才子,高轩沓健儿。
汾阳终复起,回纥定深疑。
世道今如此,言余何所之。
狂?通剑术,愤激撤书帷。
猥作龙门客,载歌淇澳诗。
未缘经品藻,窃幸受炉锤。
食忝侏儒粟,才妨寝庙牺。
役形酬顾遇,镂骨为嘘吹。
永愿参徒御,犹希附鼎彝
此心何觊豁,人事竟离披。
贡禹情堪吊,任安义匪疵。
几能容傲吏,奚止失师资。
悢悢悲鸣铗,奄奄叹守雌。
肩随遑点染,影吊趣磷缁。
便作开笼鸟,还惭掉尾龟。
即寻鸥鹭好,甘与簿书辞。
采药灵源洞,纫荪少谷陂。
静便粗布褐,安稳小茆茨。
述作刑司马,冠缨薄李斯。
嵩高尘不杂,来挹九峰姿。

查看原文

注释

【希附】1.仰攀;攀附。 2.谓迎合其意而附和。
【鼎彝】见"鼎彝"。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犹】

犹【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集韻》尤救切,音宥。獸名。(猶)《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爾雅·釋獸》猶如麂,善登木。《註》健上樹。《禮·曲禮》所以使民決嫌疑,定猶與也。《疏》猶與,二獸,皆進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謂之猶與。《淮南子·兵略訓》擊其猶猶,凌其與與。

《說文》隴西謂犬子爲猶。

《廣韻》似也。《詩·召南》寔命不猶。《傳》猶,若也。

《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猶。《禮·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

《集韻》可止之辭也。《詩·魏風》上愼旃哉,猶來無止。《傳》猶,可也。

本作猷。《詩·小雅》克壯其猶。《傳》猶,道也。《箋》猶,謀也,兵謀也。《疏》能光大其運謀之道。《又》謀猶回遹。《箋》謀爲政之道。

《大雅》王猶允塞。《箋》猶,謀也。

《廣韻》尚也。《禮·檀弓》仲子亦猶行古之道也。

《詩·周頌》嶞山喬嶽,允猶翕河。《箋》猶,圖也。小山及高嶽,皆信按山川之圖而次序祭之。

夷猶。《禮·檀弓》君子蓋猶猶爾。《註》疾舒之中。《楚辭·九歌》君不行兮夷猶。

《管子·地員篇》下土曰五猶。五猶之狀如糞。

《前漢·地理志》厹猶縣,屬臨淮郡。

姓。《正字通》宋猶道明。

《集韻》《正韻》餘招切,音遙。《集韻》本作䚻。徒歌也。或作謠。

與搖通。《禮·檀弓》咏斯猶,猶斯舞。《註》猶當爲搖,謂身動搖也。秦人猶搖聲相近。《釋文》猶依註作搖,音遙。

《廣韻》《集韻》居祐切,音究。《爾雅·釋獸音義》弋又反。

《廣韻》《集韻》《韻會》余救切,音柚。《爾雅·釋獸音義》羊救反。

叶余久切,音酉。《詩·小雅》式相好矣,無相猶矣。好叶許厚反。(猶)

【希】

希【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少之稱也。《書·堯典》鳥獸希革。《傳》夏時鳥獸毛羽,希少改易。《論語》希不失矣。

《廣韻》望也。《後漢·黨錮傳》海內希世之流,遂共相標榜。《註》希,望也。

《廣韻》止也,散也,施也。

《揚子·方言》希,鑠摩也。燕齊摩鋁謂之希。

《史記·三皇紀》女媧氏有神聖德,代宓犧立,號曰女希氏。

姓。《三輔決錄》有希海,字子江。

《正韻》與黹同。《周禮·春官·司服》祭社稷五祀,則希冕。《疏》鄭讀希爲黹。

【附】

附【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韻會》者,歸于士。《註》附,麗也。《孟子》附於諸侯曰附庸。

《玉篇》附,益也。《論語》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爲之聚斂,而附益之。《前漢·諸侯王表》設附益之法。《註》封諸侯過限,曰附益。◎按《說文》附益作坿字,泥。

《廣韻》姓也。晉有附都。

轉附,山名。《孟子》吾欲觀於轉附朝儛。

附耳,星名。《史記·天官書》畢曰罕車,其大星旁小星爲附耳。

高附,國名。《後漢·西域傳》高附國,在大月氏西南,亦大國也。

附子,藥名。《前漢·外戚傳》卽擣附子,齎入長定宮。

與祔通。《禮·雜記》大夫附于士。《註》附,讀爲祔,祔祭也。

《唐韻》符又切《集韻》扶富切,音覆。《說文》附婁,小土山也。

《夏侯惠·景福殿賦》曾櫨外關,榱桷內附。或因勢以連接,或邪詭以盤構。

《集韻》薄口切,音瓿。《玉篇》附婁,今作培。《集韻》或作㟝㟊。

與胕通。親戚曰肺附。《前漢·劉向傳》臣幸託肺附。

《集韻》芳無切,音敷。古孚字。卵孚也。註詳子部四畫。

叶音府。《詩·大雅》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後,予曰有奔奏,予曰有禦侮。後叶下五反,奏叶宗五反。

【鼎】

鼎【亥集下】【鼎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鼑《唐韻》《集韻》《韻會》都挺切,音頂。《說文》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荆山之下。《玉篇》鼎,所以熟食器也。《左傳·宣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爲之備,使民知神姦,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周禮·天官·膳夫》王日一舉鼎,十有二物,皆有俎。《鄭註》鼎有十二,牢鼎九,陪鼎三。

《周易卦名》巽下離上之卦。

《正韻》鼎,當也。

方也。《前漢·賈誼傳》天子春秋鼎盛。

鼎鼎,大舒也。《禮·檀弓》喪事鼎鼎爾,則小人。《疏》形體寬慢也。

周鼎,星名。見《步天歌》。

湖名。《史記·封禪書》黃帝鑄鼎於荆山,後世因名其處爲鼎湖。

州名。宋朗州攺鼎州。

城門名。《後漢·郡國志》雒陽東城曰鼎門。《註》九鼎所後入。

維舟曰鼎。《揚子·方言》維之謂之鼎。

官名。《前漢·東方朔傳》夏育爲鼎官。《註》鼎官,今殿前舉鼎者也。

姓。未將鼎澧。

人名。《西京雜記》鼎,匡衡小名也。

《前漢·匡衡傳註》張晏曰:匡衡少時字鼎,長乃易字稚圭,世所傳衡與貢禹書,上言衡狀報,下言匡鼎白,知是字也。《又》無說詩匡鼎來。《註》服虔曰:鼎,猶言當也,若言匡且來也。○按服虔註誤。

《前漢·賈捐之傳》捐之復短石顯。楊興曰:顯鼎貴。《註》如淳曰:言方且欲貴矣。鼎音釘。師古曰:讀如字。

叶他經切,音汀。《左思·吳都賦》精若耀星,聲若雷霆。名藏於山經,形鏤於夏鼎。

【彝】

彝【寅集下】【彐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5画

〔古文〕音姨。《說文》宗廟常器也。从糸。糸,綦也。升,持米器,中實也。彑聲。《左傳·襄十九年》取其所得,以作彝器。《註》謂鍾鼎爲宗廟之常器。

《廣韻》酒尊也。《爾雅·釋器》彝卣罍,器也。《註》皆盛酒尊,彝其總名。《周禮·春官·小宗伯之職》辨六彝之名物,以待祼將。《註》六彝,雞彝,鳥彝,黃彝,虎彝,蜼彝,斝彝。

《廣韻》法也。《周禮·春官》司尊彝。《註》彝,灋也。言爲尊之灋也。

《爾雅·釋詁》常也。《書·洪範》彝倫攸敘。《詩·大雅》民之秉彝。《玉篇》一作。

相关诗句
来挹九峰姿 嵩高尘不杂 冠缨薄李斯 述作刑司马 安稳小茆茨 静便粗布褐 纫荪少谷陂 采药灵源洞 甘与簿书辞 即寻鸥鹭好 还惭掉尾龟 便作开笼鸟 影吊趣磷缁 肩随遑点染 奄奄叹守雌 悢悢悲鸣铗 奚止失师资 几能容傲吏 任安义匪疵 贡禹情堪吊 人事竟离披 此心何觊豁 犹希附鼎彝 永愿参徒御 镂骨为嘘吹 役形酬顾遇 才妨寝庙牺 食忝侏儒粟 窃幸受炉锤 未缘经品藻 载歌淇澳诗 猥作龙门客 愤激撤书帷 狂?通剑术 言余何所之 世道今如此 回纥定深疑 汾阳终复起 高轩沓健儿 前席追才子 天未欲雍熙 帝能忘反侧 差池北斗垂 浩荡南溟徙 遽使有鸱夷 岂惟馀狡儿 旄头直玉墀 黔首歼金气 城社保鼷狸 嵓堂喧燕雀 其如柱石衰 信是劳筋息 游岳鹤长随 钓溪人罕识 鹿裘荣启期 荜辂北宫子 忧世类还睢 养真同在洛 忻然集故知 允矣修初服 常版却应谁 韦年宁待暮 麒麟难系羁 肱股定虚旷 传马去犹驰 王言温莫挽 阗淤梦里思 恳切封中疏 率尔问青芝 少焉看短鬓 儿童不免饥 禄秩方登俊 樊子岂无奇 杜公良不忝 廷争抗直词 朝著留清望 白首向阳葵 赤心医国石 回淳重执规 理剧虚投刃 安得活疮痍 向非筹百万 频徵北鄙师 时值中原扰 遍察万方眉 坐舒千里足 贤劳汉度支 德业周王佐 瞻听下须弥 菁华临騕袅 明公早典司 在昔先皇世 冥运莽推移 正人俱逊避 黄图八叶时 国步多艰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