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真同在洛

出自:明代·郑善夫《送司徒孙公归安陆五十韵》

拼音:[yǎng][zhēn][tóng,tòng][zài][luò]

平仄:仄平平仄仄

国步多艰日,黄图八叶时。
正人俱逊避,冥运莽推移。
在昔先皇世,明公早典司。
菁华临騕袅,瞻听下须弥。
德业周王佐,贤劳汉度支。
坐舒千里足,遍察万方眉。
时值中原扰,频徵北鄙师。
向非筹百万,安得活疮痍。
理剧虚投刃,回淳重执规。
赤心医国石,白首向阳葵。
朝著留清望,廷争抗直词。
杜公良不忝,樊子岂无奇。
禄秩方登俊,儿童不免饥。
少焉看短鬓,率尔问青芝。
恳切封中疏,阗淤梦里思。
王言温莫挽,传马去犹驰。
肱股定虚旷,麒麟难系羁。
韦年宁待暮,常版却应谁。
允矣修初服,忻然集故知。
养真同在洛,忧世类还睢。
荜辂北宫子,鹿裘荣启期。
钓溪人罕识,游岳鹤长随。
信是劳筋息,其如柱石衰。
嵓堂喧燕雀,城社保鼷狸。
黔首歼金气,旄头直玉墀。
岂惟馀狡儿,遽使有鸱夷。
浩荡南溟徙,差池北斗垂。
帝能忘反侧,天未欲雍熙。
前席追才子,高轩沓健儿。
汾阳终复起,回纥定深疑。
世道今如此,言余何所之。
狂?通剑术,愤激撤书帷。
猥作龙门客,载歌淇澳诗。
未缘经品藻,窃幸受炉锤。
食忝侏儒粟,才妨寝庙牺。
役形酬顾遇,镂骨为嘘吹。
永愿参徒御,犹希附鼎彝。
此心何觊豁,人事竟离披。
贡禹情堪吊,任安义匪疵。
几能容傲吏,奚止失师资。
悢悢悲鸣铗,奄奄叹守雌。
肩随遑点染,影吊趣磷缁。
便作开笼鸟,还惭掉尾龟。
即寻鸥鹭好,甘与簿书辞。
采药灵源洞,纫荪少谷陂。
静便粗布褐,安稳小茆茨。
述作刑司马,冠缨薄李斯。
嵩高尘不杂,来挹九峰姿。

查看原文

注释

【养真】修养﹑保持本性。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养】

養【戌集下】【食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䍩音痒。《玉篇》育也,畜也,長也。《易·頤卦》觀頤,觀其所養也。

取也。《詩·周頌》於鑠王師,遵養時晦。《傳》養,取也。

養養,憂貌。《詩·邶風》中心養養。《註》憂不定貌。

《博雅》養,使也。《公羊傳·宣十二年》厮役扈養。《註》艾草爲防者曰厮,汲水漿者曰役,養馬者曰扈,炊烹者曰養。

《史記·儒林傳》兒寬常爲弟子都養。《註》都養,爲弟子造食也。

姓。養由基,見《左傳·成十六年》。養奮,見《孝子傳》。

與癢同。《荀子·正名篇》疾養凔熱,滑鈹輕重,以形體異。

《廣韻》《正韻》餘亮切《集韻》弋亮切,,附六畫,非。

【真】

真【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同眞。俗字。(眞)〔古文〕《唐韻》側鄰切《集韻》《韻會》《正韻》之人

【同】

同【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桐。《說文》合會也。《玉篇》共也。《廣韻》①也。《易·同人》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書·益稷》敷同日奏罔功。

《廣韻》齊也。《書·舜典》同律度量衡。《詩·小雅》我馬旣同。

聚也。《詩·小雅》獸之所同。《傳》同猶聚也。

和也。《禮·禮運》是謂大同。《註》猶和也,平也。

《周禮·春官·大司樂》六律六同。《註》六律合陽聲者,六同合隂聲者。

《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註》律以竹,同以銅。言助陽宣氣,與之同也。

《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詩·小雅》赤芾金舄,會同有繹。

《周禮·地官·小司徒·井牧其田野註》司馬法曰:十成爲終,十終爲同,同方百里。《疏》謂之爲同者,取象震雷百里所聞同,故名百里爲同也。

爵名。《書·顧命》上宗奉同瑁。《註》同,爵。瑁,圭也。

州名。《廣韻》漢馮翊地有九龍泉,泉有九源,同爲一流,因以名之。《韻會》後魏以灃水攸同名州。

《正韻》通也。《莊子·在宥篇》聞廣成子在于空同之上。《註》呂吉甫曰:空同之上,無物而大通之處也。

姓。《正字通》唐有同谷。

《盧仝詩》仝不仝,異不異,是謂大仝而小異。

通作童。《列子·黃帝篇》狀與我童者,近而愛之。狀與我異者,疏而畏之。

《釋文》徒貢切,音洞。與詷同。《禮·祭統》鋪筵設同几,爲依神也。《註》同之言詷也。《疏》同之言詷也者,若單作同字,是齊同之同,非詷共之詷。若詷共之詷,則言旁作同。漢魏之時,字義如此,今則總爲一字。

叶徒黃切,音唐。《。

【在】

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

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

存也。《論語》父母在。

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

姓。晉汝南太守在育。

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

昨代切,音載。義同。

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今作在。《正字通》在,本昨代切,舊本泥韻書先才上聲訓居,次轉去聲訓所,不知所卽居,非上聲者訓居,去聲者訓所也。○按在有上去二聲。字書韻書皆然。《禮韻》原許通押,《字彙》分訓,似泥。《正字通》不从上轉去,亦非。

【洛】

洛【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洜《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力各切,音落。《春秋·說題辭》洛之爲言繹也。言水繹繹光耀也。

水名。《書·禹貢》伊洛瀍澗。《前漢·地理志》洛水,出弘農上洛縣冢嶺山,東北至鞏縣入河。《山海經》讙舉之山,洛水出焉。

雍州之浸。《詩·小雅》瞻彼洛矣,維水泱泱。《周禮·夏官·職方氏》正西曰雍州,其浸渭洛。《註》洛出懷德。

蜀有洛水。《山海經》岷山之首曰女几之山,洛水出焉。《水經注》洛水,出廣漢郡洛縣漳山。

東海郡有洛水。《水經注》水出太山南武陽縣之冠石山。

洛陽,地名。《一統志》洛陽,成周之地。漢爲郡。宋初洛陽,河南二縣置。明屬河南府。

洛南縣,屬西安府,本漢上洛。洛川縣,屬延安府,本漢鄜延。俱見《廣輿記》。

洛洛,水溜下之貌。《山海經》爰有淫水,其淸洛洛。《註》淫與瑤同。

與絡同。《莊子·大宗師》洛誦之孫聞之瞻明。《註》誦,通也。苞絡無所不通也。

《韻補》叶盧谷切,音祿。《馬融·廣成頌》面據衡隂,箕背王屋。浸以波溠,濥以滎洛。《類篇》通作雒。○按《周禮註》,漢以火德,王忌水,攺爲雒。魏復攺雒爲洛。

相关诗句
来挹九峰姿 嵩高尘不杂 冠缨薄李斯 述作刑司马 安稳小茆茨 静便粗布褐 纫荪少谷陂 采药灵源洞 甘与簿书辞 即寻鸥鹭好 还惭掉尾龟 便作开笼鸟 影吊趣磷缁 肩随遑点染 奄奄叹守雌 悢悢悲鸣铗 奚止失师资 几能容傲吏 任安义匪疵 贡禹情堪吊 人事竟离披 此心何觊豁 犹希附鼎彝 永愿参徒御 镂骨为嘘吹 役形酬顾遇 才妨寝庙牺 食忝侏儒粟 窃幸受炉锤 未缘经品藻 载歌淇澳诗 猥作龙门客 愤激撤书帷 狂?通剑术 言余何所之 世道今如此 回纥定深疑 汾阳终复起 高轩沓健儿 前席追才子 天未欲雍熙 帝能忘反侧 差池北斗垂 浩荡南溟徙 遽使有鸱夷 岂惟馀狡儿 旄头直玉墀 黔首歼金气 城社保鼷狸 嵓堂喧燕雀 其如柱石衰 信是劳筋息 游岳鹤长随 钓溪人罕识 鹿裘荣启期 荜辂北宫子 忧世类还睢 养真同在洛 忻然集故知 允矣修初服 常版却应谁 韦年宁待暮 麒麟难系羁 肱股定虚旷 传马去犹驰 王言温莫挽 阗淤梦里思 恳切封中疏 率尔问青芝 少焉看短鬓 儿童不免饥 禄秩方登俊 樊子岂无奇 杜公良不忝 廷争抗直词 朝著留清望 白首向阳葵 赤心医国石 回淳重执规 理剧虚投刃 安得活疮痍 向非筹百万 频徵北鄙师 时值中原扰 遍察万方眉 坐舒千里足 贤劳汉度支 德业周王佐 瞻听下须弥 菁华临騕袅 明公早典司 在昔先皇世 冥运莽推移 正人俱逊避 黄图八叶时 国步多艰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