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情何极

出自:明代·郑善夫《与思道叙别四十八韵》

拼音:[jiāng][hàn][qíng][hé,hē,hè][jí]

平仄:平仄平平平

忆昔勾吴日,相逢云水乡。
于时最孤寂,得汝共翱翔。
岂倦登临费,兼存药石良。
三春谢氏屐,十度远公堂。
大石留腰带,阳山接羽觞。
秋风白莲赋,落日洞庭航。
坐听吴趋曲,行歌子夜央。
时时动星象,处处有文章。
雨夕舟偏讨,公庭事不妨。
投胶情最密,丽泽意何长。
作赋相如病,弹琴宓子臧。
君才当十倍,为宰仅三霜。
备见嘉禾出,胡云贝锦张。
邑皆怀范宁,人只妒邹阳。
日月难终掩,声名转益扬。
几时停谷鸟,独往钓溪鲂。
人事尤参错,兵戈逐丧亡。
尔归频洒血,余去苦回肠。
百粤风尘色,三衢荆棘场。
棠陵居独稳,太末势堪伤。
消息传谁健,艰难到女旁。
鸿飞多不及,豹隐但相望。
已分生无日,何期此对床。
精神宁少壮,鬓发各沧浪。
骤见犹疑梦,翻思秪欲狂。
人情更怜并,天意遂行藏。
妻子尽相信,形骸真所忘。
缁尘心少称,青眼慰多方。
管鲍平时义,雷陈后代光。
旷怀卑藻饰,素业略侯王。
葵藿元同志,雷霆讵有常。
赐环怜是月,持节向何邦。
太液秋风落,桑乾木叶黄。
翛然改节物,自此判参商。
向秀悲无奈,杜陵忧未遑。
汉皇惟好武,尧德本垂裳。
欲折淮南馘,行穿涿鹿杨。
迢迢思汲黯,隐隐忌姚苌。
万骑虚边戍,深宵引御幢。
恒山穷鸟兽,上党泣壶浆。
征伐名虽正,巡游志莫荒。
秪须移北极,况已复南昌。
福德知何处,欃枪屡耀芒。
顿能忧绝域,翻不备萧墙。
儒术元迂阔,华裾载祸殃。
申屠甘绝迹,大邴尚为郎。
江汉情何极,鲈莼兴可偿。
归期晚自计,分手各茫茫。

查看原文

注释

【江汉】1.长江和汉水。 2.指长江与汉水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古荆楚之地,在今湖北省境内。 3.指长江与汉水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古巴蜀之地。今四川省的东部地区。 4.指长江与汉水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今湖北省及其附近地区。
【何极】1.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没有穷尽﹑终极。 2.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是出于。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江】

江【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古雙切,音杠。水名。《風俗通·山澤篇》江者,貢也。出珍物,可貢獻也。《釋名》江,共也。小江流入其中,所公共也。《說文》水出蜀湔氏徼外岷山,入海。《書·禹貢》岷山導江。《家語》夫江始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津也,不舫舟,不避風雨,不可以涉。

《書·禹貢》三江旣入。《韋昭國語註》吳松江,錢塘江,浦陽江。《郭璞·山海經註》岷山,大江水所出。崍山,南江水所出。崌山,北江水所出。南江,北江,皆東流注於大江。《庾闡·揚都賦註》松江,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東北入海爲婁江,東南入海爲東江,幷松江爲三。《前漢·地理志註》三江,謂北江、中江、南江。

九江,在荆州。《書·禹貢》九江孔殷。《正義》江以南,水無大小,俗人皆呼爲江。

州名。春秋時爲吳楚地,秦爲九江郡,晉爲潯陽郡,卽古江州。《地理通釋》漢九江郡,本在江北,而今所謂江州者,實武昌郡之柴桑縣。後以江北之潯陽幷柴桑而立郡,又自江北徙治江南,以故江南得有潯陽之名。後又因潯陽而攺爲江州,實非古江州地也。

姓。本伯益之後,爵封于江,後以國爲氏。

星名。《史記·天官書》天潢旁江星。江星動,人涉水。

帝江,神鳥。出天山,識歌舞。見《山海經》。

《韻補》叶古紅切,音公。《楚辭·九章》將運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終古之所居兮,今逍遙而來東。今滇語呼江爲公。

名江魚爲公魚。

【汉】

漢【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㵄音熯。水名。《書·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爲漢。

天河也。《爾雅·釋天》箕斗之閒,漢津也。《史記·天官書》漢者,亦金之散氣。《揚泉·物理論》漢,水之精也。《詩·大雅》倬彼雲漢。

漢中,郡名,秦惠王置。《廣輿記》今爲漢中府。

漢口,地名。《廣輿記》漢陽府,本春秋鄖國地,漢屬江夏,唐曰沔州,亦曰漢陽。

州名,屬成都府。《韻會》漢屬廣漢郡,唐置州。

半漢,形容之辭。《張衡·南都賦》天馬半漢。

《輟耕錄》今人謂賤丈夫爲漢子。

高麗方言謂白曰漢。見《孫穆·雞林類事》。

《集韻》他干切,音攤。太歲在申曰汭漢。亦作涒灘。

《韻補》叶詩建切,音扇。《繁欽賦》長唐虎圈,迴望曼衍。槃旋岹嶢,上刺雲漢。

【情】

情【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晴。性之動也。从心靑聲。《董仲舒曰》人欲之謂情。《詩序》六情靜于中,百物盪于外。《白虎通》喜,怒,哀,樂,愛,惡,謂六情。《禮·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情,實也。《論語》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叶慈良切,音牆。《韓愈·贈張籍詩》閉門讀書史,淸風戸凉。日念子來游,子豈知我情。《朱子曰》古人制字,先制得心字,性與情皆从心。性卽心之理,情卽心之用。

【何】

何【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

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

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

《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

姓。

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易·噬嗑》何校滅耳。《詩·曹風》何戈與祋。《小雅》何簑何笠。《商頌》百祿是何。

通訶。《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註》譴,責也。何,詰問也。

【极】

极【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其輒切《集韻》極葉切,音笈。《說文》驢上負也。《篇海》爲木版跨驢背以負物者。

《廣韻》巨業切,音跲。极插也。(極)《唐韻》渠力切《集韻》《韻會》竭憶切《正韻》竭戟切,禁入聲。《說文》棟也。《徐曰》極者屋脊之棟,今人謂高及甚爲極,義出於此。

天地未分以前曰太極。《易·繫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註》無稱之稱,不可得而名也。

皇極,大中也。《書·洪範》皇建其有極。《疏》人君爲民之主,大自立其有中之道。

北辰曰北極,老人星曰南極。《書·舜典·正義》引《王蕃·渾天說》曰:北極出地三十六度,南極入地三十六度,而嵩高正當天之中極。

三極,三才也。《易·繫辭》三極之道。《疏》謂天、地、人三才,至極之道也。

《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西至于邠國,南至于濮鈆,北至于祝栗,謂之四極。

五極,五常之中正也。《書·呂》屬于五極,咸中有慶。

六極,窮極惡事也。《書·洪範》威用六極: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憂,四曰貧,五曰惡,六曰弱。

四方上下,亦謂之六極。《莊子·天運篇》天有六極。

八極。《韻會》四極,方隅之極也。《淮南子·本經訓》紀綱八極,經緯六合。

至也。《詩·周頌》立我烝民,莫非爾極。

取止也。《詩·大雅》匪疚匪棘,王國來極。

盡也。《易·繫辭》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

放也。《儀禮·大射儀》贊設決,朱極三。《註》極,放也。以朱韋爲之,所以韜指利放弦也。

《爾雅·釋天》月在癸曰極。

國名。《春秋·隱二年》無駭帥師入極。

疲也。《世說》顧和謁王導,導小極對之疲睡。

《正韻》訖逆切,音戟。與亟同。《荀子·箴賦》反覆甚極。

《集韻》訖力切,音棘。殊也。

《唐韻》渠綺切,音技。《淮南子·精神訓》賤之而弗憎,貴之而弗喜,隨其天資,而安之不極。

《廣韻》渠記切,音曁。《楚辭·天問》厥萌在初,何所意焉。璜臺十成,何所極焉。

相关诗句
分手各茫茫 归期晚自计 鲈莼兴可偿 江汉情何极 大邴尚为郎 申屠甘绝迹 华裾载祸殃 儒术元迂阔 翻不备萧墙 顿能忧绝域 欃枪屡耀芒 福德知何处 况已复南昌 秪须移北极 巡游志莫荒 征伐名虽正 上党泣壶浆 恒山穷鸟兽 深宵引御幢 万骑虚边戍 隐隐忌姚苌 迢迢思汲黯 行穿涿鹿杨 欲折淮南馘 尧德本垂裳 汉皇惟好武 杜陵忧未遑 向秀悲无奈 自此判参商 翛然改节物 桑乾木叶黄 太液秋风落 持节向何邦 赐环怜是月 雷霆讵有常 葵藿元同志 素业略侯王 旷怀卑藻饰 雷陈后代光 管鲍平时义 青眼慰多方 缁尘心少称 形骸真所忘 妻子尽相信 天意遂行藏 人情更怜并 翻思秪欲狂 骤见犹疑梦 鬓发各沧浪 精神宁少壮 何期此对床 已分生无日 豹隐但相望 鸿飞多不及 艰难到女旁 消息传谁健 太末势堪伤 棠陵居独稳 三衢荆棘场 百粤风尘色 余去苦回肠 尔归频洒血 兵戈逐丧亡 人事尤参错 独往钓溪鲂 几时停谷鸟 声名转益扬 日月难终掩 人只妒邹阳 邑皆怀范宁 胡云贝锦张 备见嘉禾出 为宰仅三霜 君才当十倍 弹琴宓子臧 作赋相如病 丽泽意何长 投胶情最密 公庭事不妨 雨夕舟偏讨 处处有文章 时时动星象 行歌子夜央 坐听吴趋曲 落日洞庭航 秋风白莲赋 阳山接羽觞 大石留腰带 十度远公堂 三春谢氏屐 兼存药石良 岂倦登临费 得汝共翱翔 于时最孤寂 相逢云水乡 忆昔勾吴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