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或往来

出自:宋代·郑侠《示女子》

拼音:[shū][xìn,shēn][huò][wǎng][lái]

平仄:平平仄仄平

吾生鲜儿女,汝次今居首。
柔惠少语言,天性非矫揉。
女生必有适,二亲非终守。
既嫁又他州,安能长相就。
幸然汝夫贤,纯淑真汝偶。
出门天其夫,礼律其来久。
汝姑吾之妹,姑夫为汝舅。
事舅如事父,事姑如事母。
三者无所阙,汝则无大咎。
门内有尊亲,门外有亲友。
岁时或馈助,祭祀合奔走。
一一无间言,乃可逃父丑。
治家在勤俭,临财戒多取。
诵经味其理,圣心良可究。
即事念慈和,无但劳吻咮。
善看育与蟾,二子吾珠锫。
汝嫁既违乡,吾迁又远趣。
东去十八程,西来二十九。
三四千里间,吾视堂犹牖。
人生否与泰,正若夜随昼。
但当道无亏,不愧载与覆。
忆昨汝初生,时吾心有负。
以为臣事君,即是子事父。
闺门有危难,谁不在茕疚。
推其爱父心,谁不得前剖。
幸为男儿身,许国自结绶。
安能冷眼看,终不一开口。
封章重十上,夫岂避鼎斧。
南州虽谴逐,万死蒙恩宥。
行行出国门,母马吾徒步。
汝生未三月,正当时褓乳。
雪片落鹅毛,霜檐悬冻溜。
汝母敛汝身,寒风裂双肘。
驱驰仅逾时,粗粝不敢吐。
残春到贬所,岁卯俄及丑。
汝时年十二,稍稍近针缕。
是岁真龙跃,重明登九五。
湛恩被遐荒,渐渍到枯朽。
拜命走亲庭,便道从海浦。
既见汝姑贤,汝乃吴氏妇。
我乃缘他人,谴斥循其旧。
人皆念再逐,道路或攒皱。
我以臣子心,等视如荣授。
人生无患难,愤励亦何有。
况兹寻前道,复见迎贤堠。
旬月得相聚,天与幸诚厚。
君命不可缓,病已斯驰骤。
南北出靡常,惟祈各宁寿。
举足念其身,行幽如白昼。
又当夙夜间,警戒其君子。
神灵依正直,惟仁孝是佑。
书信或往来,知汝无病苦。
为妇洎为母,皆不处人后。
定当举家欢,相庆酌大斗。
胜彼泪滂沱,临期一杯缶。

查看原文

注释

【书信】1.指传送书札的使者。书指函札,信指使人。 2.指信札。
【往来】1.来去:路上行人往来匆匆。 2.去而复来,循环不息:鸟儿在树丛中往来旋绕|往来不穷谓之道。 3.交往;交际:往来密切|断绝往来。 4.已往和未来:往来兴废|古今往来的人物。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书】

書【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傷魚切《集韻》《韻會》《正韻》商居切,,著也。从聿从者。隷省作書。《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註》書契,所以決斷萬事也。《周禮·地官·大司徒》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註》書,六書之品。

《地官·保氏》乃敎之六藝,五曰六書。《註》六書:象形、會意、轉注、處事、假借、諧聲。《許愼·說文序》黃帝之史倉頡初造書契,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卽謂之字。著於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

書有六體。《前漢·藝文志》六體者,古文、奇字、篆書、隷書、繆篆、蟲書。

《說文》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隷書。

《尙書序疏》諸經史因物立名,物有本形,形從事著,聖賢闡敎,事顯於言,言愜羣心,書而示法,旣書有法,因號曰書。故百氏六經總曰書也。《史記·禮書註》書者,五經六籍總名也。《釋名》書,庶也。紀庶物也。

《詩·小雅》畏此書。

《周禮·天官·司書註》主計會之簿書。

《左傳·昭六年》鄭人鑄書於鼎。

《左傳·昭六年》叔向使詒子產書。○按卽書牘也。

《前漢·董仲舒傳》對亡應書者。《註》書,謂詔書也。

官名。《前漢·成帝紀》初置尙書,員五人。

《百官公卿表》中書謁者。

【信】

信【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㐰䚱《唐韻》息晉切《集韻》《正韻》思晉切,音訊。愨也,不疑也,不差爽也。《易·繫辭》人之所助者,信也。《左傳·僖七年》守命共時之謂信。

《爾雅·釋地》大蒙之人信。《註》地氣使然也。

《左傳·莊三年》一宿爲舍,再宿爲信。《詩·豳風》于女信處。

《周頌》有客信信。《註》四宿也。

符契曰信。《前漢·平帝紀》漢律,諸乗傳者持尺五木轉信。《註》兩行書繒帛,分持其一。出入關,合之乃得過。或用木爲之。《後漢·竇武傳》取棨信閉諸禁門。《註》棨,有衣戟也。

古人謂使者曰信。與訊通。《史記·韓世家》軫說楚王,發信臣,多其車,重其幣。《司馬相如·諭巴蜀檄》故遣信,使曉諭百姓。

州名。唐置信州,卽今廣信府。

姓。信陵君無忌之後。

複姓。《何氏姓苑》有信都,信平二氏。

《集韻》《正韻》升人切。與申同。《易·繫辭》往者,屈也。來者,信也。《詩·邶風》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同身。《周禮·春官》侯執信圭,伯執躬圭。《註》信圭,刻人形伸也。躬圭,刻人形屈也。

叶斯鄰切,音新。《詩·小雅》庶民弗信。叶上親。◎按《正韻》云:韓王信本與淮隂侯同名,嫌誤讀作新。今《敘傳》韓信音新,是信本有平、去兩音,其讀平者亦音,而非叶矣。

【或】

或【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集韻》越逼切,音閾。《說文》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通作域。

《廣韻》胡國切《集韻》《韻會》《正韻》穫北切,音惑。疑也。凡或人或曰皆闕疑之辭。《易·乾卦》或躍在淵。《朱子·本義》疑而未定之辭。

與惑通。怪也。《孟子》無或乎王之不智也。◎按六書有假借,或本是邦或字,借爲疑或字,後人加土爲域,加心爲惑。而於或字,止作或人或曰之用,幷其本義而忘之矣。

【往】

往【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王上聲。《說文》之也。《玉篇》行也,去也。《易·履卦》素履往無咎。《書·舜典》帝曰:兪,汝往哉。《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玉篇》古往也。《廣韻》往,昔也。《易·繫辭》夫易彰往而察來。《前漢·武帝紀》稽諸往古,制宜於今。

約舉前事曰往往。《史記·五帝紀》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敎固殊焉。

凡以物致人曰往。《曹植·與楊修書》今往僕少小所著辭賦一通,相與刊定也。《王羲之帖》今往絲布單衣財一端,示致意。

《集韻》於放切,王去聲。歸嚮也。《史記·孔子世家贊》雖不能至,然心鄕往之。

叶尹竦切,音勇。《東方朔·七諫》叩宮而宮應兮,彈角而角動。虎嘯而谷風生兮,龍至而錦雲往。

【来】

來【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

玄孫之子曰來孫。

麥名。《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䅘。

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

姓。

《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

叶鄰奚切,音離。《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

叶郞狄切,音力。《詩·小雅》東人之子,職勞不來。叶下服。《大雅》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叶落蓋切,音賴。《屈原·離騷》因氣變而遂會舉兮,忽神奔而鬼怪。時髣髴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

叶良置切,音利。《荀子·賦篇》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

相关诗句
临期一杯缶 胜彼泪滂沱 相庆酌大斗 定当举家欢 皆不处人后 为妇洎为母 知汝无病苦 书信或往来 惟仁孝是佑 神灵依正直 警戒其君子 又当夙夜间 行幽如白昼 举足念其身 惟祈各宁寿 南北出靡常 病已斯驰骤 君命不可缓 天与幸诚厚 旬月得相聚 复见迎贤堠 况兹寻前道 愤励亦何有 人生无患难 等视如荣授 我以臣子心 道路或攒皱 人皆念再逐 谴斥循其旧 我乃缘他人 汝乃吴氏妇 既见汝姑贤 便道从海浦 拜命走亲庭 渐渍到枯朽 湛恩被遐荒 重明登九五 是岁真龙跃 稍稍近针缕 汝时年十二 岁卯俄及丑 残春到贬所 粗粝不敢吐 驱驰仅逾时 寒风裂双肘 汝母敛汝身 霜檐悬冻溜 雪片落鹅毛 正当时褓乳 汝生未三月 母马吾徒步 行行出国门 万死蒙恩宥 南州虽谴逐 夫岂避鼎斧 封章重十上 终不一开口 安能冷眼看 许国自结绶 幸为男儿身 谁不得前剖 推其爱父心 谁不在茕疚 闺门有危难 即是子事父 以为臣事君 时吾心有负 忆昨汝初生 不愧载与覆 但当道无亏 正若夜随昼 人生否与泰 吾视堂犹牖 三四千里间 西来二十九 东去十八程 吾迁又远趣 汝嫁既违乡 二子吾珠锫 善看育与蟾 无但劳吻咮 即事念慈和 圣心良可究 诵经味其理 临财戒多取 治家在勤俭 乃可逃父丑 一一无间言 祭祀合奔走 岁时或馈助 门外有亲友 门内有尊亲 汝则无大咎 三者无所阙 事姑如事母 事舅如事父 姑夫为汝舅 汝姑吾之妹 礼律其来久 出门天其夫 纯淑真汝偶 幸然汝夫贤 安能长相就 既嫁又他州 二亲非终守 女生必有适 天性非矫揉 柔惠少语言 汝次今居首 吾生鲜儿女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