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考夏书

出自:明代·谢肃《太行山五十韵》

拼音:[shān][chuān][kǎo][xià][shū]

平仄:平平仄仄平

宇宙寻陈迹,山川考夏书
遂浮天堑筏,来驾太行车。
脩坂云端走,连峰石上驱。
岧峣赴脩武,绵亘达幽都。
既接常山峻,仍临碣石孤。
大河三面带,沧海一浮盂。
大井关雄壮,羊肠路郁纡。
八陉天设险,九塞地呈图。
河翔元为脊,星躔恰应枢。
阴阳钟秀异,土壤剧膏腴。
五谷资民食,群材副国储。
萧森罗杞梓,卓落挺杉槠。
桧柏参天直,槐榆向日敷。
隰原纷黍稷,畎亩杂粳稌。
牟麦先秋刈,蔓菁冒雨锄。
翠丛分韭薤,碧蔓引瓜壶。
岂但群蔬囿,由来众药区。
人参供土贡,国老应时需。
苓产松根美,脂生石里濡。
眚应蕤核疗,嗽必款冬除。
参错梅桃树,峥嵘橡栗株。
霜梨包水碧,露枣濯珊瑚。
百谷喧啾鸟,重渊拨刺鱼。
磨牙冲猰㺄,过迹看於菟。
木客频来往,清猿或啸呼。
阳坡奔鹿豕,丛薄隐熊貙。
动植皆云遂,跻攀敢惮劬。
哦诗泣山鬼,岸帻似仙儒。
流水鸣焦尾,晴虹拂湛卢。
蒲萄微醉了,杞菊饱餐诸。
芊茂眠欹藉,泉香渴屡郑。
白云生绝壁,古雪积深渠。
环坞疑城郭,回崖失道涂。
炕烟多燠寝,陶穴尽安居。
生齿何其众,淳风慎莫渝。
观游吾岂倦,行迈仆将痡。
谩尔穷朝夕,悠然念古初。
怀襄存禹绩,左右奠尧墟。
周猎登千骑,秦徭塞万夫。
萧王踰射犬,汉祖距飞狐。
魏武摧轮恐,文皇扼窦谟。
陉兵楚王信,晋甲李司徒。
出垒曾戡史,临坻更斩馀。
飞扬皆自此,形胜定何如。
圣主家天下,苍生率海隅。
兹山镇中域,为国壮方舆。
偶踏烟霞表,聊将意气舒。
挥毫余解赋,好事孰言迂。
始怪夸蛾负,终寻李愿庐。
乌巾白羽扇,放鹤向天衢。

查看原文

注释

【山川】1.山岳﹑江河。 2.借指景色。 3.指名山大川。 4.指名山大川之神。
【夏书】指记载夏代史事的书。《尚书》中《禹贡》﹑《甘誓》﹑《五子之歌》﹑《胤征》共四篇,旧亦称《夏书》。近人多以《禹贡》为后人所作,《五子之歌》和《胤征》为伪《古文尚书》,《甘誓》可能本是《商书》的一部分。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山】

山【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連山,古易名。《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姓。古烈山氏之後。

公山,複姓。

《集韻》《韻會》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叶疏臻切,音甡。《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見。

【川】

川【寅集中】【巛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昌緣切,音穿。《釋名》穿也。穿地而流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天下之地埶,兩山之閒,必有川焉。《爾雅·釋水》湀闢流川。《註》通流。《疏》湀闢者,通流大川之別名也。《又》過辨回川。《註》旋流。《疏》言川中之水有回旋而流者。《蔡邕·月令章句》衆流注海曰川。《書·益稷》予決九川,距四海。《傳》決九州名川,通之至海。

《禹貢》奠高山大川。《傳》大川四瀆。《疏》川之大者,莫大於瀆。四瀆,謂江,河,淮,漢也。《呂氏春秋》何謂六川:河水、赤水、遼水、黑水、江水、淮水。《潘岳·關中記》涇、渭、灞、滻、鄷、鎬、潦、潏,凡八川。《司馬相如·上林賦》蕩蕩乎八川。

三川,郡名。《史記·秦始皇紀》滅二周,置三川郡。《前漢·高祖紀》斬三川守李由。《註》應劭曰:今河南郡也。韋昭曰:有河洛伊,故曰三川也。

四川,省名。《韻會》今成都府,潼州,利州,夔州四路,取氓江,沱江,黑水,白水四大川以立名也。

口川。《周語》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朱子詩》口川失自防。

川衡,官名。《周禮·地官》川衡掌巡川澤之禁令。

竅也。《山海經》倫山有獸如麋,其川在尾上。《註》川,竅也。

叶樞倫切,音春。《詩·大雅》旱旣大甚,滌滌山川。早魃爲虐,如惔如焚。《前漢·敘傳》昔在上聖,昭事百神。類帝禋宗,望秩山川。

【考】

考【未集中】【老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攷《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苦浩切,音栲。《說文》老也。从老省,丂聲。《說文序》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佩觿》考从丂。丂,苦杲反。老从匕。匕,火霸反。裴務齊切韻序云:左回右轉,非也。《毛晃增韻》老字下从匕,考字下从丂,各自成文,非反匕爲丂也。《書·洪範》五曰考終命。《詩·大雅》周王壽考。

《爾雅·釋親》父爲考。《釋名》父死曰考。考,成也。亦言槁也,槁于義爲成,凡五材,膠漆陶冶皮革,乾槁乃成也。《易·蠱卦》有子考無咎。《禮·曲禮》死曰考。

《廣雅》考,問也。《易·復卦》敦復無悔,中以自考也。《詩·大雅》考卜維王。《傳》考,猶稽也。

《書·周官》考制度于四岳。《註》考正制度。

《詩·衞風》考槃在㵎。《傳》考,成也。《左傳·隱五年》考仲子之宮。《註》成仲子之宮。

《詩·唐風》子有鐘鼓,弗鼓弗考。《傳》考,擊也。

《淮南子·汜論訓》夏后氏之璜,不能無考。《註》考,瑕釁。

《楚辭·九歎》身憔悴而考旦兮。《註》考,猶終也。

姓。《廣韻》出何氏姓苑。

《韻補》叶去九切。《邊讓·章華賦》衆變已盡,羣樂旣考。攜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嬙之素肘。

《韻補》叶口舉切。《易林》周旋歩驟,行中規矩。正恩有節,延命壽考。

【夏】

夏【丑集下】【夊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暇。四時,二曰夏。《釋名》假也。寬假萬物,使生長也。《前漢·魏相傳》南方之神炎帝,秉禮,執衡,司夏。

《廣韻》胡雅切《集韻》《韻會》《正韻》亥雅切,音下。中國曰華夏。《書·康誥》用肇造我區夏。《詩·周頌》肆于時夏。

國號。禹受舜禪,易虞爲夏。

國名。《史記·大宛傳》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餘里。《晉史》赫連勃勃。《宋史》李元昊,僭國號曰夏,屬今寧夏。

澤名。《書·禹貢》雷夏旣澤。

大夏,禹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舞大夏,以祭山川。鍾師掌金奏,凡樂事,以鐘鼓奏九夏。《杜子春曰》王出入奏王夏,尸出入奏肆夏,牲出入奏昭夏,賔客至奏納夏,臣有功奏章夏,夫人祭奏齊夏,族人侍奏族夏,客醉而出奏裓夏,公出入奏驁夏。齊音齋,裓音陔,驁音遨。○按九夏,有聲無辭,註疏以《雅》《頌》諸篇强分配之,非。

大屋曰夏。《宋玉·招魂》冬有穾夏。

大俎曰夏。《詩·秦風》於我乎,夏屋渠渠。《禮·檀弓》見若覆夏屋者矣。《註》大俎,一名大房,半體之俎,足下有跗,如堂房也。

五色曰夏。《書·禹貢》羽畎夏翟。《註》羽畎,羽山之谷。夏翟,雉具五色中旌旄之飾。《周禮·春官·夏。服車五乘,孤乘夏篆,卿乘夏縵,蓋取諸此。

《集韻》舉下切,音賈。地名。負夏,衞地。《禮·檀弓》曾子弔于負夏。

陽夏,在開封。《史記·高祖紀》追項王至陽夏。

木名。《禮·學記》夏楚二物,收其威也。《註》夏,榎也。楚,荆也。《詩·大雅》不長夏以革。《王博士云》夏用木,革用皮,皆鞭扑之。

,胡可切,音荷。《琳·瑪瑙勒賦》四賔之筵,播以淳夏。色奪丹烏,明照烈火。

叶創舉切,音楚。《揚雄·城門校尉箴》昔在先世,有殷有夏。癸辛不德,而設夫險阻。

叶胡故切,音互。《賈誼·鵩賦》單閼之歲,四月維夏。庚子日斜,鵩集余舍。《春秋釋例》除春夏之夏,餘皆戸雅切。《正字通》按古先有四時之夏,餘義皆假借。○按《正字通》此字下有畟字,重田部,今刪。

【书】

書【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傷魚切《集韻》《韻會》《正韻》商居切,,著也。从聿从者。隷省作書。《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註》書契,所以決斷萬事也。《周禮·地官·大司徒》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註》書,六書之品。

《地官·保氏》乃敎之六藝,五曰六書。《註》六書:象形、會意、轉注、處事、假借、諧聲。《許愼·說文序》黃帝之史倉頡初造書契,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卽謂之字。著於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

書有六體。《前漢·藝文志》六體者,古文、奇字、篆書、隷書、繆篆、蟲書。

《說文》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隷書。

《尙書序疏》諸經史因物立名,物有本形,形從事著,聖賢闡敎,事顯於言,言愜羣心,書而示法,旣書有法,因號曰書。故百氏六經總曰書也。《史記·禮書註》書者,五經六籍總名也。《釋名》書,庶也。紀庶物也。

《詩·小雅》畏此書。

《周禮·天官·司書註》主計會之簿書。

《左傳·昭六年》鄭人鑄書於鼎。

《左傳·昭六年》叔向使詒子產書。○按卽書牘也。

《前漢·董仲舒傳》對亡應書者。《註》書,謂詔書也。

官名。《前漢·成帝紀》初置尙書,員五人。

《百官公卿表》中書謁者。

相关诗句
放鹤向天衢 乌巾白羽扇 终寻李愿庐 始怪夸蛾负 好事孰言迂 挥毫余解赋 聊将意气舒 偶踏烟霞表 为国壮方舆 兹山镇中域 苍生率海隅 圣主家天下 形胜定何如 飞扬皆自此 临坻更斩馀 出垒曾戡史 晋甲李司徒 陉兵楚王信 文皇扼窦谟 魏武摧轮恐 汉祖距飞狐 萧王踰射犬 秦徭塞万夫 周猎登千骑 左右奠尧墟 怀襄存禹绩 悠然念古初 谩尔穷朝夕 行迈仆将痡 观游吾岂倦 淳风慎莫渝 生齿何其众 陶穴尽安居 炕烟多燠寝 回崖失道涂 环坞疑城郭 古雪积深渠 白云生绝壁 泉香渴屡郑 芊茂眠欹藉 杞菊饱餐诸 蒲萄微醉了 晴虹拂湛卢 流水鸣焦尾 岸帻似仙儒 哦诗泣山鬼 跻攀敢惮劬 动植皆云遂 丛薄隐熊貙 阳坡奔鹿豕 清猿或啸呼 木客频来往 过迹看於菟 磨牙冲猰㺄 重渊拨刺鱼 百谷喧啾鸟 露枣濯珊瑚 霜梨包水碧 峥嵘橡栗株 参错梅桃树 嗽必款冬除 眚应蕤核疗 脂生石里濡 苓产松根美 国老应时需 人参供土贡 由来众药区 岂但群蔬囿 碧蔓引瓜壶 翠丛分韭薤 蔓菁冒雨锄 牟麦先秋刈 畎亩杂粳稌 隰原纷黍稷 槐榆向日敷 桧柏参天直 卓落挺杉槠 萧森罗杞梓 群材副国储 五谷资民食 土壤剧膏腴 阴阳钟秀异 星躔恰应枢 河翔元为脊 九塞地呈图 八陉天设险 羊肠路郁纡 大井关雄壮 沧海一浮盂 大河三面带 仍临碣石孤 既接常山峻 绵亘达幽都 岧峣赴脩武 连峰石上驱 脩坂云端走 来驾太行车 遂浮天堑筏 山川考夏书 宇宙寻陈迹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