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杜迹尝遵

出自:元代·袁桷《寿李承旨四十韵》

拼音:[fáng][dù][jì][cháng][zūn]

平仄:平仄仄平平

宝历开三祀,琼章集万神。
苍龙回插子,玉兔候交辰。
潞水丹腾渚,壶关气接旻。
道传莘野正,学比傅岩醇。
帝运昌文统,师臣秉国钧。
清宫高赞画,潜邸旧经纶。
意得超今古,才雄异等伦。
春浮霞错落,秋映玉嶙峋。
三执中书柄,重开大国畇。
黄钟阳脉脉,瑶圃雾氤氤。
仙鼎神膏秘,宫壶掌露真。
恩醲锡麟脯,味薄谢猩唇。
瞳碧光流漆,颜红色耀银。
垂绅凝泰岳,设席陋平津。
手挈重华古,心追贞观新。
至人专上寿,八表乐同仁。
非虎耆年并,犹龙祖谱亲。
息深忘蝶化,机静狎鸥驯。
荡荡心无竞,肫肫俗易淳。
极知调鼎餗,不惜污车茵。
竹帛千年事,桑麻万里春。
管商谋可鄙,房杜迹尝遵
斟酌扶元气,弥缝护国珍。
倚风怜竹弱,听雪喜松皴。
玉署亲裁诏,青蒲独奉宸。
蜀江移戍罢,浙土减租匀。
榻净唯乌几,堂虚且角巾。
手挥廷下吏,目送幕中宾。
习隐时思许,题诗尚忆秦。
黍田溪溜溜,花坞涧粼粼。
问俗停车缓,贪贤倒屣频。
药囊储赤箭,水鉴彻青蘋。
沧海收毫末,空林绝隐沦。
籍功文馆定,约法论堂询。
出处关吾道,安危佩一身。
政须陈蹇蹇,直与纪麟麟。
绩艺惭班马,抽才颂甫申。
占天徒有管,望冶眇无垠。
阅岁桃成实,知年海拂尘。
扶疏惭小草,葱茜托灵椿。

查看原文

注释

【房杜】唐名相房玄龄﹑杜如晦的并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房】

房【卯集中】【户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符方切,音防。《說文》室在旁也。

東南宿名。《爾雅·釋天》天駟房也。《禮·月令》十月日在房。《尙書運期授》所謂房四表之道。

州名。春秋時房渚,秦爲房陵郡,唐武德時改爲房州。

姓。舜封堯子爲房邑侯,子陵以父封爲氏。

俎名。《詩·魯頌》籩豆大房。《註》半體之俎,足下有跗,如堂房也。

箭室也。《左傳·宣十二年》知莊子每射抽矢菆,納諸㕑子之房。

《廣韻》步光切《集韻》《韻會》《正韻》蒲光切,音傍。《廣韻》阿房,秦宮名。

《韻補》叶符風切,音馮。《道藏·中嶽仙人謌》徘徊元嶽顚,翻焉御飛龍。齊騰八紘外,翺翔閶闔房。

【杜】

杜【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說文》甘棠也。牡曰棠,牝曰杜。樊光曰:赤者爲杜,白者爲棠。《陸璣·草木疏》赤棠,子澀而酢,無味。木理韌,可作弓幹。與《說文》不同。

塞也。《書·費誓》杜乃擭。《周禮·夏官·大司馬》犯令凌政則杜之。

《爾雅·釋草》杜榮。《註》似茅,皮可爲索。

香草名。《屈原·九歌》采芳洲兮杜若。

繚之兮杜蘅。

《方言》東齊謂根爲杜。

澀也。

《本草》杜仲,藥名。

《博雅·釋蟲》杜伯,蠍也。

姓。《廣韻》本帝堯劉累之後。出京兆、濮陽、襄陽三望。

《集韻》董五切,音睹。姓也。楚有杜敖。

《類篇》同都切,音徒。亦姓也。晉有杜蒯。

【迹】

迹【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資昔切,音積。《說文》步處也。《廣韻》足跡也。《左傳·宣十二年》遷大國之迹于鄭。《前漢·揚雄傳》擬足而投迹。《淮南子·說山訓》足蹍地而爲迹。

凡功業可見者曰迹。《書·武成》太王肇基王迹。《前漢·王褒傳》索人求士者,必樹霸迹。

凡前人所遺留者曰迹。《莊子·天運篇》《六經》先王之迹也。

凡有所遵循亦曰迹。《書·蔡仲之命》爾乃邁迹自身。《註》仲無所因,故曰邁迹。《前漢·平當傳》深迹其道,而務修其本。《註》謂求其踪迹。

凡有形可見者皆曰迹。《淮南子·說山訓》循迹者,非能生迹者也。《唐書·魏徵傳》豈有君臣同心事形迹者。

循實而考之亦曰迹。《前漢·功臣表》迹漢功臣。

《杜欽傳》將以求天心,迹得失也。

風迹,風化之迹也。《後漢·朱浮傳》頗欲厲風迹。

迹射,尋迹而射也。《前漢·王尊傳》將迹射士千人。

迹人,官名。《周禮·地官·迹人註》迹之言跡。知禽獸處也。

與跡同。《文中子·問易篇》心跡之判久矣。

與蹟通。《詩·小雅》念彼不蹟。《註》謂不循故道也。

叶卽略切,音爵。《陸機·演連珠》火壯則煙微,性充則情約。是以殷墟有感物之悲,周京無佇立之迹。《集韻》或作。

【尝】

嘗【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音常。《說文》口味之也。从旨,尙聲。《詩·小雅》嘗其旨否。《前漢·郊祀志》百鬼迪嘗。《註》師古曰:嘗謂歆饗也。

《廣韻》試也。《戰國策》疑則少嘗之。《史記·越世家》請試嘗之。

《張耳餘傳》先嘗秦軍。

《廣韻》曾也。《論語》嘗從事於斯矣。

《玉篇》祭也。《爾雅·釋天》秋祭曰嘗。《註》嘗新穀。《詩·小雅》禴祠烝嘗。

《廣韻》姓也。《風俗通》孟嘗君之後。《玉篇》同甞。《集韻》或作。

【遵】

遵【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音嶟。《說文》循也。《詩·周南》遵彼汝墳。

《廣韻》率也,行也。習也。《書·洪範》遵王之路,遵王之道。《儀禮·鄕射禮》大夫有遵者則入門左。《註》言鄕之爲大夫者,能以禮樂化其民,使遵法之,故曰遵者。

叶徂全切,音牋。《李尤·德陽殿賦》曰若炎唐,稽古作先。於赫聖漢,抗德以遵。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