冢子庐陵

出自:元代·袁桷《再从侄瑛幼孤学道龙虎山自伤不能鞠携述祖德以勉之》

拼音:[zhǒng][zǐ][lú][líng]

平仄:仄仄平平

煌煌玄冑,家越徙鄞。
隐道閟躬,三世养真。
是生祥符,观光绩文。
占籍浚仪,佐邑孔勤。
粤有光禄,亦奉于越。
聿魁开封,老守于括。
少保恂恂,卑退静阅。
太保灵承,逃难乘筏。
大耋韬明,闾里胥洽。
笃生卫公,乔柯茂丰。
敦让诒则,摄狱自公。
绝蔓秉仁,千人著功。
冥报氤氲,维垣锡崇。
于赫少傅,受学族祖。
习绎典谟,正献同宇。
正献首科,少傅踵举。
复师以研,繄我族父。
昭穆会稽,非宗畴谱。
同源迢迢,宴堂是叙。
相臣嫉忠,同党同锢。
正学勃兴,象山武夷。
相继登朝,奉常羽仪。
维我少傅,抱其魁奇。
曰:经武有本,日用不疲。
绝币罢书,感励孜孜。
乃登东观,乃佐宰司。
岁为阉茂,正肃冠廷。
正献休休,少傅绳绳。
载史纂谟,致事以行。
少傅作程,均赢纪经。
翼翼京邑,十载敉宁。
憬彼介狄,回戈指淮。
铁驷豗喧,为厉之阶。
公在宥密,展诚弼谐。
悉卒宵征,拉其妖霾。
总戎辅京,秉纛受齐。
奸沈于渊,公归在里。
徵彼寿俊,悬车告止。
三启公府,永楚赐履。
复荒于齐,终越以祀。
冢子庐陵,克谨其承。
曰惟瑞安,俭不近名。
生我俊兄,志学蜚英。
上试铨曹,计偕荐膺。
余年尚孩,企焉战兢。
女纪既蒙,讫箓更符。
匪曰愚智,阨穷同途。
火焚高闳,戚戚告瘏。
不敏其芸,莫植其居。
泯奄长夜,衋然永徂。
念子之稚,孔薿孔朗。
不宁以糊,俾游泬荒。
我虽异途,与汝同情。
无为夸淫,无溺燕朋。
壹尔气神,履冰奉盈。
我宗匪微,德芬匪沬。
来者之荣,逝者之戒。
沾沾怀新,不究其败。
鉴彼太素,曷其有坏。
述我祖德,送尔言迈。
匪穷咏歌,申以用诫。

查看原文

注释

【冢子】1.长子。 2.指嫡系继承人。
【庐陵】庐陵郡,就是吉州。现在江西省吉安市。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冢】

冢【子集下】【冖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正韻》知隴切《集韻》《韻會》展勇切,音塚。《說文》高墳也。《徐曰》地高起,若有所包也。《釋名》腫也。象山頂之高腫起。

大也。《周禮·天官》乃立天官冢宰。《註》冢宰,大宰也。《爾雅·釋詁》冢,大也。《疏》冢者,封之大也。

山頂也。《爾雅·釋山》山頂,冢。《疏》小雅山冢崒崩。毛傳,山頂曰冢。

封土爲社。《玉篇》大社也。《詩·大雅》乃立冢土。《註》大社封之高于他社,故曰冢土也。

墓之墳者亦曰冢。《周禮·春官·冢人註》冢,封土爲丘壠,象冢而爲之。《疏》山頂曰冢,故云象冢而爲之也。《玉篇》鬼神舍也,高墳也。《正韻》通作塚。

【子】

子【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㜽音梓。《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

《廣韻》息也。《增韻》嗣也。《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

《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

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

男子之通稱。《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王肅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稱。

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見《禮記·曲禮》。

卿之妻曰內子。《儀禮·有司徹註》內子不薦籩。

《禮·檀弓》兄弟之子猶子也。

《前漢·嚴助傳註》令子出就婦家爲贅壻,曰贅子。

人君愛養百姓曰子。

辰名。《爾雅·釋天》太歲在子曰困敦。《前漢·律歷志》孳萌於子。

《禮·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疏》子者,奉恩宣德。

左庶子,中庶子,官名。

國名。《括地志》子城,在渭州莘城縣。

長子,縣名。周史辛甲所封,後爲趙邑,屬上黨。

姓。《史記·殷本紀》契,母吞鳦子而生,故曰子氏。

複姓。《左傳》鄭大夫子人氏,魯大夫子服氏,子家氏。

子細,猶分別。《北史·源思禮傳》爲政當舉大綱,何必太子細也。《正字通》子讀若薺,方語別也。俗作仔細。

去聲,才四切。《中庸》子庶民也。徐邈讀。

與慈通。《禮·樂記》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韓詩外傳》子諒作慈良。

叶濟口切,音走。《前漢·班固敘傳》侯王之祉,祚及孫子。公族蕃衍,枝葉暢茂。茂音某。

叶子德切,音則。《詩·豳風》旣取我子,無毀我室。《楊愼·古音叢目》與朱傳同。

【庐】

廬【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6画

《唐韻》力居切《集韻》《韻會》《正韻》凌如切,音閭。《說文》寄也。秋冬去,春夏居。《詩·小雅》中田有廬。《箋》中田,田中也。農人作廬焉,以便田事。

《玉篇》屋舍也。《集韻》粗屋總名。《易·剝卦》小人剝廬。《左傳·襄二十三年》則猶有先人之敝廬在,君無所辱命。

,徙有庌也。

直宿,舍也。《前漢·金日磾傳》小疾臥廬。《註》殿中所止曰廬。《班固·西都賦》周廬千列。《註》直宿曰廬。

國名。《周語》廬由荆嬀。《註》廬,嬀姓之國,荆嬀,廬女爲荆夫人也。

邑名。《楚語》以王如廬。《註》廬,楚邑。

州名。《隋書·地理志》廬江郡,開皇初改爲廬州。

山名。《廬山記》周威王時,有匡俗廬君,故山取其號。

《正韻》龍都切,音盧。《周禮·冬官考工記》秦無廬。《註》廬讀爲纑,謂矛戟柄竹攢柲。或曰摩䥨之器。

與籚同。《集韻》籚或作廬。

【陵】

陵【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夌音凌。《爾雅·釋地》大阜曰陵。《釋名》陵,崇也,體崇高也。《書·堯典》蕩蕩懷山襄陵。

《爾雅·釋丘》後高陵丘。《又》如陵陵丘。

東陵,地名。《書·禹貢》過九江,至于東陵。

《玉篇》冢也。《齊語》陵爲之終。《註》以爲葬也。

《玉篇》犯也。《廣韻》侮也,侵也。《易·賁象》永貞之吉,終莫之陵也。《書·畢命》以蕩陵德。《傳》陵,邈也。《禮·學記》不陵節而施之謂孫。《註》陵,躐也。

《荀子·宥坐篇》百仞之山,任負車登焉,何則陵遲故也。《註》王肅曰:陵遲,陂阤也。《史記·平準書》選舉陵遲。《前漢·成帝紀》日以陵夷。

《玉篇》慄也。

馳也。

草名。《爾雅·釋草》苕,陵苕。《註》一名陵時。

淬也。《荀子·君道篇》兵刃不待陵而勁。

《荀子·致仕篇》凡節奏欲陵,而生民欲寬。《註》峻也。

州名。《唐書·地理志》劒南道陵州仁壽郡。

姓。《正字通》永樂中濼州同知陵茂,高郵人。

《廣韻》漢複姓六氏,吳季子之後有延陵氏,高士傳有於陵子仲,戰國策有安陵丑,呂氏春秋有鉛陵卓子,漢有高陵顯,秦高陵君之後,楚有公子,食采於鄧陵,後以爲氏。

叶力中切,音隆。《胡廣·侍中箴》國有學校,侯有泮宮。各有攸敎,德用不陵。

叶落胡切,音盧。《柳宗元·佩韋賦》雲岳岳而專强兮,果黜志而乖圖。咸觸屛以拒訓兮,肆隕越而就陵。

與鯪同。《楚辭·天問》陵魚何所。一作鯪。

與凌通。《史記·秦始皇紀》陵水經地。《註》正義曰:陵作凌,歷也。《玉篇》或作天子傳》作䧙。

相关诗句
申以用诫 匪穷咏歌 送尔言迈 述我祖德 曷其有坏 鉴彼太素 不究其败 沾沾怀新 逝者之戒 来者之荣 德芬匪沬 我宗匪微 履冰奉盈 壹尔气神 无溺燕朋 无为夸淫 与汝同情 我虽异途 俾游泬荒 不宁以糊 孔薿孔朗 念子之稚 衋然永徂 泯奄长夜 莫植其居 不敏其芸 戚戚告瘏 火焚高闳 阨穷同途 匪曰愚智 讫箓更符 女纪既蒙 企焉战兢 余年尚孩 计偕荐膺 上试铨曹 志学蜚英 生我俊兄 俭不近名 曰惟瑞安 克谨其承 冢子庐陵 终越以祀 复荒于齐 永楚赐履 三启公府 悬车告止 徵彼寿俊 公归在里 奸沈于渊 秉纛受齐 总戎辅京 拉其妖霾 悉卒宵征 展诚弼谐 公在宥密 为厉之阶 铁驷豗喧 回戈指淮 憬彼介狄 十载敉宁 翼翼京邑 均赢纪经 少傅作程 致事以行 载史纂谟 少傅绳绳 正献休休 正肃冠廷 岁为阉茂 乃佐宰司 乃登东观 感励孜孜 绝币罢书 日用不疲 曰:经武有本 抱其魁奇 维我少傅 奉常羽仪 相继登朝 象山武夷 正学勃兴 同党同锢 相臣嫉忠 宴堂是叙 同源迢迢 非宗畴谱 昭穆会稽 繄我族父 复师以研 少傅踵举 正献首科 正献同宇 习绎典谟 受学族祖 于赫少傅 维垣锡崇 冥报氤氲 千人著功 绝蔓秉仁 摄狱自公 敦让诒则 乔柯茂丰 笃生卫公 闾里胥洽 大耋韬明 逃难乘筏 太保灵承 卑退静阅 少保恂恂 老守于括 聿魁开封 亦奉于越 粤有光禄 佐邑孔勤 占籍浚仪 观光绩文 是生祥符 三世养真 隐道閟躬 家越徙鄞 煌煌玄冑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