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鸣笛

出自:明代·薛蕙《晋七贤图像诗》

拼音:[pái][huái][míng][dí]

平仄:平平平平

在昔有晋,多士间出。
发挥上德,弥纶道术。
遐踪齐骛,高轨竞轶。
竹林之徒,厥维入室。
阮公矫志,贵利弗就。
流连沉湎,却彼婚媾。
英材俶傥,殆乃天授。
大人有传,跨腾宇宙。
峨峨中散,龙章凤姿。
彷徨丘泽,咀嚼云芝。
神交隐沦,精感灵祗。
解形东市,人靡能窥。
邈矣参军,神栖亡愕。
瞬息万代,跬步六漠。
蔑盼贵介,眈彼三爵。
裈中之谭,实维善谑。
仲容秀发,颉颃叔父。
神闇均律,妙洞击拊。
郭奕心醉,荀勖妒嫭。
始平之出,何其舛迕。
向子清悟,庄惠同科。
析辩神纬,扬此玄波。
佐锻柳下,灌园岩阿。
徘徊鸣笛,恻怆如何。
巨源简静,夙怀高举。
逡巡待价,仪刑朝序。
拔材铨选,画议军旅。
至道在躬,是曰馀绪。
浚冲朗鉴,神量玄远。
时哉多辟,降志舒卷。
并美张裴,附交嵇阮。
酒垆结恸,微情缱绻。
川则珠辉,山维玉绚。
猗嗟七子,亶时之彦。
中行虽忒,聿恊狂狷。
丹青式缋,精爽如见。

查看原文

注释

【徘徊】来回地走:他一个人在小路上徘徊了很久。
【鸣笛】笛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徘】

徘【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同俳。《說文》本作裴。

【徊】

徊【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戸恢切《集韻》《韻會》胡隈切《正韻》胡瑰切,音回。《玉篇》徘徊,猶彷徨也。《集韻》徘徊,不進貌。《史記·呂后紀》徘徊往來。《古詩》淸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

【鸣】

鳴【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武兵切《集韻》《韻會》《正韻》眉兵切,音明。《說文》鳥聲也。《玉篇》聲相命也,嘷也。《詩·大雅》鳳凰鳴矣,于彼高岡。

獸亦曰鳴。《易·說卦傳》其於馬也爲善鳴。

《增韻》凡出聲皆曰鳴。《禮·學記》叩之以小,則小鳴。叩之以大,則大鳴。《莊子·德充符》子以堅白鳴。

鳥名。《山海經》弇州山有五彩之鳥,仰天鳴,名曰鳴鳥。《書·召誥》我則鳴鳥不聞。《音義》馬云:鳴鳥,謂鳳凰也。

姓。出《姓苑》。

《集韻》《韻會》《正韻》眉病切,音命。鳥相呼也。《馬融·長笛賦》山雞晨羣,野雉朝雊。求偶鳴子,悲號長嘯。《註》鳴,命也。《曹植詩》鳴儔嘯匹侶。

叶謨郞切,音芒。《前漢·郊祀歌》寒暑不忒況皇章,展詩應律鋗玉鳴。函宮吐角激徵淸,發梁揚羽申以商。《張華·俠曲》孟嘗東出關,濟身由雞鳴。信陵西反魏,秦人其彊。

【笛】

笛【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徒歷切《集韻》《韻會》亭歷切《正韻》杜歷切,音狄。七孔筩也。《說文》樂管。亦作篴。《風俗通》武帝時丘仲作笛。笛,滌也。蕩滌邪志,納之雅正。長尺四寸,七孔。《通雅》有雅笛,有羌笛。《馬融·長笛賦》近世雙笛從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龍鳴水中不見已,截竹吹之聲相似。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以當簻便易持。易京君明識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後出,是謂商聲五音畢。《西京雜記》高祖初入咸陽宮,得玉笛,長二尺三寸,二十六孔。吹之則見車馬山林,隱轔相次,銘曰昭華之琯。《酉陽雜俎》猿臂可爲笛,吹之,聲圓于竹。《韻會小補》樂器圖有義觜笛,謂笛上別安觜也。

地名。《水經注》洞庭湖之右岸有山,世謂之笛烏頭石。《正字通》西京玉笛在武帝前,《風俗通》謂笛爲武帝時丘仲所作,誤也。○按《周禮·笙師》已有敎與笛同,則周時已有之矣。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