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铗长檠竟何有

出自:明代·胡应麟《二酉山房歌》

拼音:[duǎn][jiá][cháng,zhǎng][qíng][jìng][hé,hē,hè][yǒu,yòu]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君不见昆崙高高阆风出其上,下视扶桑弱水相去几千丈。
傍开四百四十门,日月东西互相望。
传闻大酉小酉双名山,乃在昆崙阆风二岳之中间。
帝遣藏书号群玉,金庭石室森钩连。
白虹璀粲映缃帙,朱霞错落垂琅函。
自从轩辕来,窅绝殊人寰。
灵威丈人过,缩足不敢前。
成周穆满驱八骏,蹑电乘风到灵境。
岚深谷峭黯莫留,却携王母升蓬丘。
祖龙炎威扫六合,秦人留书闭空峡。
至今玉洞开桃花,仙源可望不可涉。
坑灰未冷汉社兴,大儿中垒小子云。
藜然天禄下真宰,烂漫七略罗天人。
阮家居士重蒐录,蠹简纵横委胸腹。
湘东再火一不留,七万瑶华烬荒簏。
聚书崛起开皇朝,缥囊璚笈摩丹霄。
累累三十七万卷,嘉则之殿高岧峣。
诸儒雠校汰冗杂,正本亦止三万饶。
开元八万最奇绝,往往玄珠出岩穴。
宋时群主竞好文,一日三诏何缤纷。
后来马郑诸子出,摩娑论列亦已勤。
好武遍中华,马上为生涯。
诗书匪故习,文具徒矜誇。
鸿荒重剖大明域,九曜含辉聚东壁。
天开地辟恢雄风,雾涌潢流映朝日。
吾乡文宪达最先,高文大册挥如椽。
青萝读书四十载,钻研法藏窥重玄。
云间子渊嗜缀辑,断简残萤映墙壁。
成都用修雅好奇,索摸科斗成嗔痴。
南阳陈卿负综博,一生惟折五鹿角。
北海冯君推殚精,歌谣委屑烦经营。
突兀琅琊起文苑,力挽颓风究坟典。
尔雅楼中四万轴,金石斋头五千卷。
须弥磅礴宛委深,吐纳宇宙横古今。
张王陆沉驱左席,何因物色来兰阴。
兰阴胡生负书癖,早逐刘郎卧岩石。
髫年已绝轩冕好,壮岁偏耽穷鬼力。
北走燕台东走吴,金陵闽越穷江湖。
僦居寄庑录馀烬,负薪织履偿追逋。
陆则惠施水米芾,昏黑忘眠昼忘食。
乍可休粮饿途路,讵肯空囊返乡国。
二十四庋罗山房,二千四万堆琳琅。
黔娄妻子困欲死,君山箧笥富可量。
上距羲农下昭代,触手牙签宛相待。
圣神贤哲穷吁谟,帝伯皇王罄元会。
一榻一几横疏寮,一琴一研祛烦嚣。
焚香独拥四部坐,南面王乐宁堪骄。
黎生八分称好手,夜宿山斋笑如斗。
纵观丘索盈前除,大叫狂呼题二酉。
琅琊作记当代传,姓名已睹琬琰悬。
触目伤心故交尽,却寻司马来新安。
司马心胸旷千古,夙昔图书探天府。
三坟二雅勤雕锼,一笈五车劳缀补。
太函峨峨云际开,恍入东观窥兰台。
众中誇我好玄者,撑肠拄腹谈天才。
寂寞萤窗守残雪,揽镜苍茫见华发。
声华岂必专穷愁,著述总知成灭裂。
侧身六合中自疑,异代乾坤未堪说。
感公国士知,肝肠为公竭。
幔亭十日饮,驱车复成别。
回看二酉山,崚嶒渺天末。
昆崙阆风定何处,弱水扶桑杳难越。
底似从公居太函,副墨煌煌恣翻阅。
君不见太函五城十二楼,金银城阙天尽头。
陶公八翼不得上,梯仙岂合凡人留。
孤帆且返越江涘,俛仰竹素聊优游。
异时四部读已尽,玄关或许停苍虬。
君不见兰阴下,瀫水流,轮囷古木枝相缪。
瓮牖绳枢闭荒径,荜门蓬巷悬清秋。
夜夜红光烛星斗,兀兀陈编柳生肘,短铗长檠竟何有
醯鸡瓮里真自笑,蠹鱼架上安足友。
竺乾本来一物无,柱下青牛亦西走。
函中领取五千言,赤脚流沙寻二酉。

查看原文

注释

【何有】1.有什么。 2.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难。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怜惜﹑不爱重等。 4.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关。 5.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顾虑﹑不在乎。 6.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得。 7.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有。 8.哪里有,岂有。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短】

短【午集中】【矢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正韻》都管切《集韻》《韻會》覩緩切,端上聲。《說文》有所長短,以矢爲正。《徐曰》若以弓爲度也。《廣韻》促也,不長也。《書·堯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禮·月令》度有長短。

長短術。《史記·六國年表》謀詐用,而縱橫長短之說起。《註》長短術興於六國時,行長入短,其語隱謬,用相激怒。

短功。《唐書·百官志》凡工匠,十月至正月爲短功。

短人。《史記·孔子世家》僬僥三尺,短之至也。《荀子·非相篇》帝堯長,帝舜短。文王長,周公短。仲尼長,子弓短。《張華·博物志》伊尹黑而短。

凡指人過失曰短。《史記·屈原傳》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前漢·蕭望之傳》鄭朋數稱述望之,短車騎將軍。《師古註》短謂毀其短惡也。

叶多卷切,音近亶。《陸機·思親賦》天步悠長,人道短矣。異途同歸,無早晚矣。

叶都眷切,音近玷。《蘇轍·夷中詩》江流日益深,民語漸已變。峰巒古崖石,草木條榦短。《集韻》或作。

【铗】

鋏【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吉叶切《集韻》《韻會》吉協切《正韻》古協切,音頰。《說文》可以持冶器鑄熔者也。从金夾聲。一曰若挾持。《徐曰》金鐵夾持鑄鍋者。

《玉篇》劒也。《戰國策》馮驩彈鋏,歌曰:長鋏歸來乎。《左思·吳都賦》毛羣以齒角爲矛鋏。《註》鋏,刀身劒鋒,有長鋏短鋏。

通作夾。《莊子·說劒篇》韓魏爲夾。《註》夾,古協反。把也。一本作鋏。

【长】

長【戌集上】【長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镸音場。《增韻》短之對也。《孟子》今交九尺四寸以長。《前漢·田橫傳》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久也。《詩·商頌》濬哲維商,長發其祥。《箋》長,猶久也。《老子·道德經》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遠也。《詩·魯頌》順彼長道,屈此羣醜。《箋》長,遠也。《古詩》道路阻且長。

常也。《陶潛·歸去來辭》門雖設而長關。《李商隱詩》風雲長爲護儲胥。

大也。《世說新語補》願乗長風,破萬里浪。

善也。《晉書·樂廣傳》論人必先稱其所長。《唐書·韓琬傳》文藝優長。

《博雅》長,挾也。

《吳語》孤敢不順從君命,長弟許諾。《註》長弟,猶云先後也。

星名。《博雅》太白謂之長庚。《詩·小雅》東有啓明,西有長庚。《傳》日旦出,謂明星爲啓明。日旣入,謂明星爲長庚。

宮名。《班固·西都賦》北彌明光而亙長樂。《謝朓·怨情詩》掖庭聘絕國,長門失歡宴。《註》長門,漢皇后所居。

地名。《玉海》長安,本關中地,西漢建都于此,後因謂天子所都爲長安。

山名。《說林》公見東陽長山,曰:何其坦迤。《金史·禮志》有司言,長白山在興王之地,禮合尊崇。

國名。《山海經》有鹽長之國。

獸名。《山海經》有獸焉,其狀如禺,而四耳,其名長右。

草名。《爾雅·釋草》長楚,銚芅。《疏》長楚,一名銚芅。

姓。《左傳·僖二十八年》甯子先長牂守門。《註》長牂,衞大夫。

仲長,複姓。

長乗,神名。《山海經·郭璞贊》九德之氣,是生長乗。人狀犳尾,其神則凝。妙物自潛,世無得稱。

《韻會》《正韻》展兩切,音掌。孟也。《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疏》元爲施生之宗,故言元者善之長也。《戰國策》君長齊奚以薛爲。《註》長,雄長之長。

齒高也。《書·伊訓》立愛惟親,立敬惟長。《禮·曲禮》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十年以長,則兄事之。五年以長,則肩隨之。

位高也。《書·益稷》外薄四海,咸建五長。《傳》言至海諸侯五國,立賢者一人爲方伯,謂之五長,以相統治。《釋文》五長,衆官之長。

《周禮·天官·大宰》乃施則于都鄙,而建其長。《註》長謂公卿大夫,王子弟之食采邑者。

進也。《易·泰卦》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生長也。《孟子》苟得其養,無物不長。

長養之也。《前漢·董仲舒傳》陽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養長爲事。

《詩·大雅》克明克類,克長克君。《箋》敎誨不倦曰長。

官名。《左傳·襄十一年》秦庶長鮑庶長武帥師伐晉,以救鄭。《註》庶長,秦爵也。

縣名。《左傳·襄十八年》夏,晉人執衞行人石買于長子。《註》長子縣,屬上黨郡。

《集韻》《韻會》《正韻》直亮切,音仗。《集韻》度長短曰長。

《集韻》餘也。《正韻》多也,宂也,剩也。《論語》長一身有半。《世說新語》平生無長物。《陸機·文賦》故無取乎宂長。

《正韻》知亮切,音障。增盛也。《韓愈詩》得時方長王。

【檠】

檠【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通作㯳。《詩·秦風》竹閉緄縢。《釋文》弓檠曰䩛。《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註》內之檠中。《淮南子·修務訓》弓必待檠,而後能調。

借作燈檠字。檠,架也。韓愈有短檠歌。

《唐韻》居影切《集韻》《韻會》舉影切,音景。義同。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渠敬切,音競。檠子,疉名。《類篇》有足所以几物,卽隔子也。《前漢·地理志》朝鮮民飮食以籩豆。《師古註》以竹曰籩,以木曰豆,今之檠也。

【竟】

竟【午集下】【立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韻會》《正韻》居慶切,音敬。窮也,終也。《史記·項羽紀》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高祖紀》歲竟,兩家常折券棄責。《前漢·元帝紀》竟寧元年。《師古註》竟者,終極之言,言永安寧也。《霍光傳》縣官重太后,故不竟。《師古註》竟,窮竟其事也。

《說文》樂曲盡爲竟。

地名。《史記·白起傳》遂東至竟陵。《註》在郢州長壽縣南百五十里。

姓。出《何氏姓苑》。

《集韻》舉影切,音景。與境同,界也。《禮·曲禮》入竟而問禁。《疏》竟,界首也。《左傳·莊二十七年》卿非君命不越竟。《字彙補》按竟界之竟,宜从上聲。徐師曾禮註:字彙附於去聲,非。

《韻補》叶居亮切《郭璞·不死圖讚》有人爰處,員丘之上。稟此遐齡,悠悠無竟。

【何】

何【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

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

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

《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

姓。

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易·噬嗑》何校滅耳。《詩·曹風》何戈與祋。《小雅》何簑何笠。《商頌》百祿是何。

通訶。《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註》譴,責也。何,詰問也。

【有】

有【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

《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

《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

《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叶演女切。《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相关诗句
赤脚流沙寻二酉 函中领取五千言 柱下青牛亦西走 竺乾本来一物无 蠹鱼架上安足友 醯鸡瓮里真自笑 短铗长檠竟何有 兀兀陈编柳生肘 夜夜红光烛星斗 荜门蓬巷悬清秋 瓮牖绳枢闭荒径 轮囷古木枝相缪 瀫水流 君不见兰阴下 玄关或许停苍虬 异时四部读已尽 俛仰竹素聊优游 孤帆且返越江涘 梯仙岂合凡人留 陶公八翼不得上 金银城阙天尽头 君不见太函五城十二楼 副墨煌煌恣翻阅 底似从公居太函 弱水扶桑杳难越 昆崙阆风定何处 崚嶒渺天末 回看二酉山 驱车复成别 幔亭十日饮 肝肠为公竭 感公国士知 异代乾坤未堪说 侧身六合中自疑 著述总知成灭裂 声华岂必专穷愁 揽镜苍茫见华发 寂寞萤窗守残雪 撑肠拄腹谈天才 众中誇我好玄者 恍入东观窥兰台 太函峨峨云际开 一笈五车劳缀补 三坟二雅勤雕锼 夙昔图书探天府 司马心胸旷千古 却寻司马来新安 触目伤心故交尽 姓名已睹琬琰悬 琅琊作记当代传 大叫狂呼题二酉 纵观丘索盈前除 夜宿山斋笑如斗 黎生八分称好手 南面王乐宁堪骄 焚香独拥四部坐 一琴一研祛烦嚣 一榻一几横疏寮 帝伯皇王罄元会 圣神贤哲穷吁谟 触手牙签宛相待 上距羲农下昭代 君山箧笥富可量 黔娄妻子困欲死 二千四万堆琳琅 二十四庋罗山房 讵肯空囊返乡国 乍可休粮饿途路 昏黑忘眠昼忘食 陆则惠施水米芾 负薪织履偿追逋 僦居寄庑录馀烬 金陵闽越穷江湖 北走燕台东走吴 壮岁偏耽穷鬼力 髫年已绝轩冕好 早逐刘郎卧岩石 兰阴胡生负书癖 何因物色来兰阴 张王陆沉驱左席 吐纳宇宙横古今 须弥磅礴宛委深 金石斋头五千卷 尔雅楼中四万轴 力挽颓风究坟典 突兀琅琊起文苑 歌谣委屑烦经营 北海冯君推殚精 一生惟折五鹿角 南阳陈卿负综博 索摸科斗成嗔痴 成都用修雅好奇 断简残萤映墙壁 云间子渊嗜缀辑 钻研法藏窥重玄 青萝读书四十载 高文大册挥如椽 吾乡文宪达最先 雾涌潢流映朝日 天开地辟恢雄风 九曜含辉聚东壁 鸿荒重剖大明域 文具徒矜誇 诗书匪故习 马上为生涯 好武遍中华 摩娑论列亦已勤 后来马郑诸子出 一日三诏何缤纷 宋时群主竞好文 往往玄珠出岩穴 开元八万最奇绝 正本亦止三万饶 诸儒雠校汰冗杂 嘉则之殿高岧峣 累累三十七万卷 缥囊璚笈摩丹霄 聚书崛起开皇朝 七万瑶华烬荒簏 湘东再火一不留 蠹简纵横委胸腹 阮家居士重蒐录 烂漫七略罗天人 藜然天禄下真宰 大儿中垒小子云 坑灰未冷汉社兴 仙源可望不可涉 至今玉洞开桃花 秦人留书闭空峡 祖龙炎威扫六合 却携王母升蓬丘 岚深谷峭黯莫留 蹑电乘风到灵境 成周穆满驱八骏 缩足不敢前 灵威丈人过 窅绝殊人寰 自从轩辕来 朱霞错落垂琅函 白虹璀粲映缃帙 金庭石室森钩连 帝遣藏书号群玉 乃在昆崙阆风二岳之中间 传闻大酉小酉双名山 日月东西互相望 傍开四百四十门 下视扶桑弱水相去几千丈 君不见昆崙高高阆风出其上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