恂恂见儒雅

出自:明代·胡应麟《八哀诗 其六 少保山东戚公继光》

拼音:[xún][xún][jiàn,xiàn][rú][yǎ]

平仄:平平仄平仄

嘉皇三十载,薄海飞长鲸。
波涛蹴宇宙,势欲东南倾。
定远起列校,巍然任彭黥。
鸣枭树大纛,束马悬高旌。
转战日千里,刁斗竟夜鸣。
天山破强敌,白水歼骄兵。
三吴蹙徐海,五岭摧吴平。
初闻燧火息,再睹潢池清。
七闽共尸祝,俨若居神明。
武功固日揭,文艺时潜精。
娄江谒廷尉,蜀国游中丞。
翩翩左司马,金石偕同声。
飞扬将坛略,趺宕词苑盟。
随车尽貔虎,入幕俱豪英。
强敌躏西鄙,高牙驰北平。
双鞬绝大漠,横槊歌长征。
天山十月雪,一剑无留行。
夺彼贺兰山,筑我受降城。
勋高薄上赏,业就遗浮荣。
飘然策羸驷,投袂辞神京。
参差武林驿,遇我如生平。
恂恂见儒雅,讵曰曼胡缨。
惜哉赤松远,丹砂邈难成。
悲来诵双剑,海岳回光晶。

查看原文

注释

【恂恂】1.恭谨温顺的样子:恂恂有儒者之风。 2.担心顾虑的样子:恂恂而起。 3.犹“循循”。有步骤的样子:恂恂善诱。
【儒雅】1.指博学的儒士或文人雅士。 2.谓学问渊博。 3.指儒术。 4.谓风度温文尔雅。 5.谓优柔寡断。 6.风雅。 7.典雅;优雅。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恂】

恂【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須倫切,音荀。《說文》信心也。从心旬聲。《書·立政》廸知忱恂。《傳》恂,信也。

樂也,慄也。《增韻》嚴謹貌。

溫恭貌。

信實之貌。《後漢·召馴傳》德行恂恂召伯春。

通作悛。《前漢·李廣傳》恂恂如鄙人。《史記》作悛悛。亦通作洵。《詩·鄭風》泃美且都。古作恂。

《集韻》松倫切,音旬。恂恂,善誘也。《莊子·徐無鬼》恂然棄而走。郭象讀。

《五音集韻》聳尹切,音筍。嚴慄也。

《集韻》《類篇》《韻會》《正韻》須閏切,音峻。《大學》恂,慄也。鄭氏讀。

《集韻》輸閏切,音瞬。恂然,遽也。《列子·黃帝篇》怵然有恂日之志。《何承天·纂文》吳人呼瞬目爲眴目。

【见】

見【酉集上】【見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廣韻》古甸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經電切,堅去聲。《說文》視也。从目从儿。《易·乾卦》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疏》德被天下,爲萬物所瞻覩。《書·立政》灼見三有俊心。《禮·王制》問百年者就見之。《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賔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註》此六禮者,以諸侯見王爲義。《史記·五帝紀》舜擇吉月日,見四嶽、諸牧、班瑞。《前漢·東方朔傳》未得省見。《註》言不爲所拔識也。

《通鑑》漢武帝元光五年,張湯、趙禹定律令,務在深文,作見知法。詳矢部知字註。

姓。出《姓苑》。

《唐韻》胡甸切《集韻》《韻會》《正韻》形甸切,于尊曰見,敵而曰見,謙敬之辭也。《史記·淮隂侯傳》情見勢屈。《師古曰》見,顯露也。

薦達也。《左傳·昭二十年》齊豹見宗魯於公孟。《註》見,薦達也。謂爲之紹介,猶論語云:從者見之也。

見在也。《史記·項羽紀》軍無見糧。《註》無見在之糧。《前漢·高五王傳》文帝封悼惠王子列侯見在者六人爲王。《集韻》俗作現。

《集韻》日朝也。《詩·小雅》見睍曰消。《箋》韓詩作曣,云:見,日出也。

《集韻》居莧切,音襇。棺衣也。《禮·雜記》實見閒,而後折入。《疏》一解云:鄭合見閒二字共爲覸,苦辯反。《集韻》或作梘。

雜也。《禮·祭義》建設朝事,燔燎羶薌,見以蕭光。《註》見當爲覸,音閒厠之閒。孔穎達云:覵,謂雜也。

【儒】

儒【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人朱切《集韻》《韻會》汝朱切,音襦。學者之稱。《揚子·法言》通天地人曰儒。《周禮·天官》四曰儒,以道得民。

侏儒,短人也。

侏儒,柱名,與株檽同。《韓愈·進學解》欂櫨侏儒。

與偄同。《隸釋魯峻孟郁》儒作偄。

【雅】

雅【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烏加切《集韻》於加切,居。秦謂之雅。从隹从牙。《註》徐鉉曰:今俗別作鴉,非是。《集韻》亦作鴉鵶。

《小爾雅》小而腹下白,不反哺者謂之雅烏。

《唐韻》五下切《集韻》《韻會》《正韻》語下切,音庌。義同。

《玉篇》正也。《爾雅疏》雅,正也。《周禮·春官·大師》敎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註》雅,正也。言今之正者,以爲後世法。

《詩·小雅》以雅以南。《箋》雅,萬舞也。周樂尙武,故謂萬舞爲雅。雅,正也。

《論語》子所雅言。《註》孔曰:雅言,正言也。《朱註》雅,常也。

《玉篇》儀也,嫻雅也。《史記·司馬相如傳》從車騎,雍容閒雅甚都。

《玉篇》素也。《史記·張耳餘傳》張耳雅遊。《註》韋昭曰:雅,素也。

《史記·淮南王傳》天子以伍被雅辭,多引漢之美。《後漢·竇后紀》及見雅以爲美。

樂名。《周禮·春官·笙師》應雅。《註》雅,狀如漆筩而弇口,大二圍,長五尺六寸,以羊韋鞔之,有兩紐疏畫。

酒器名。《東觀漢記》今日歲首,請上雅壽。《註》雅,酒閜也。別作㿿。

姓。《正字通》元詩人雅㙈。

《五音集韻》五加切,音牙。人名。周書有君雅,通作牙。

叶語可切。《仲長統·述志詩》百慮何爲,至要在我。叛散五經,滅棄風雅。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