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文字流荒服

出自:明代·胡应麟《虔州歌送大中丞江公之南赣》

拼音:[gēng,gèng][líng,lǐng,lìng][wén][zì][liú][huāng][fú,fù]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东南海色何苍苍,旌旗夹岸澄清光。
迢迢斧钺自天下,帝遣中丞巡朔方。
铜符玉帐分千里,画甲雕鞍围绣绮。
三军鼙鼓寂无声,万灶风烟晴不起。
中丞自是河宿精,乍窥人世辞蓬瀛。
流沙咫尺不可越,怒鞭海若驱长鲸。
停车忽傍黄山麓,笑揖浮丘跨䨥鹿。
晓逐霞光度赤城,暮餐云气离天目。
胸中远思凌泬㵳,却来湖海称人豪。
单词只语露肝胆,白日不动苍旻高。
猿韬豹略多奇迹,早握兵符穷战术。
八阵常翻鱼复图,千言自献龙门策。
策名飞步登皇州,纷纷簪笔皆儒流。
斗边夜啸䨥龙剑,天上春开五凤楼。
贾生意气本英发,终军才调何颖脱。
兵锋直欲款匈奴,尺组恒思絷南粤。
华衮朱轩出未央,竹马壶浆迓道傍。
已见褰裳临蓟野,还看赐服下南阳。
再岁超迁左冯翊,凤凰神雀咸来集。
声名从此播寰区,二省三台劳涉历。
东南财赋日徬徨,一麾承诏来馀杭。
唐代征输属刘晏,汉家平准羞弘羊。
政成绩奏多清燕,越水吴山自游玩。
酹酒初登武穆祠,飞书忽下明光殿。
匆匆督府推贤臣,九重焕烂传丝纶。
陇西黎庶望充国,河内军民嗟寇恂。
虔州形势本四塞,渺渺川原开郡邑。
波涛半蹴闽海青,瘴疠斜连惠潮黑。
汀漳诸府列犬牙,纡萦四省藏千家。
穷乡绝峒锁魑魅,深岩大泽盘龙蛇。
庙堂抚髀思经济,时来崛起风尘际。
三苗方略从便宜,九姓羌浑随节制。
轩车杂遝送离觞,十月江城满路霜。
大将楼船横浙水,元戎队伍出钱塘。
钱塘浙水俱秋色,回首严陵瞻故国。
白岳崚嶒带雨寒,苍岩兀突齐云立。
云岩白岳望不停,番阳彭蠡江溟溟。
千年滕阁迷丹嶂,万仞匡庐削翠屏。
历历关河度章浦,缓辔停骖问风土。
送客应过孺子亭,提兵却入中丞府。
中丞号令何雄哉,指挥叱咤行风雷。
将军列戍秦城远,壮士长歌汉壁开。
建牙吹角观游猎,士气军声腾百粤。
铁马骄嘶海月寒,雕戈乍举岩云裂。
海月岩云壮品题,登坛横槊思清凄。
慷慨宁论班定远,风流不减庾征西。
缓带时时临绝域,纶巾羽扇何閒寂。
骠骑空驰大漠烟,词人枉勒燕然石。
崔巍铜柱镇封提,缥缈珠崖接五溪。
分耕坐使阳春布,讲武俄看太白低。
讲武分耕严纪律,泸夷永靖先零辑。
主恩时赐鹔鹴袍,兵气潜消狐兔窟。
津亭黄叶转纷纷,肠断骊驹不可闻。
晚思苍茫盈落日,愁心悽切驻寒云。
男儿意态元磊落,抗手何须怨离索。
指日威名虎豹关,他时事业麒麟阁。
雨露沾濡大海滨,溪山随处净烟尘。
更令文字流荒服,行见衣冠入紫宸。

查看原文

注释

【文字】1.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2.文章:文字流畅。
【流荒】荒远的地方。
【荒服】古"五服"之一。称离京师二千到二千五百里的边远地方。亦泛指边远地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更】

更【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玉篇》㪅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㪅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令】

令【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集韻》《正韻》力正切,零去聲。律也,法也,告戒也。《書·囧命》發號施令,罔有不臧。《禮·月令》命相布德和令。《周禮·秋官》士師掌士之八成,四曰犯邦令,五月撟邦令。

三令。《前漢·宣帝紀》令有先後,有令甲,令乙,令丙。

縣令。漢法,縣萬戸以上爲令,以下爲長。

時令,月令,所以紀十二月之政。

善也。《詩·大雅》令聞令望。《左傳·成十年》忠爲令德,非其人猶不可,况不令乎。

姓。

《集韻》郞丁切《正韻》離呈切,音零。厮役曰使令。

丁令,地名。見《前漢·張湯傳》。或作丁零。

令狐,亦地名。

令狐,複姓。

《詩·齊風》盧令令。《註》盧,田犬。令令,犬頜下環聲。

與鴒通。《詩·小雅》脊令在原,兄弟急難,卽鶺鴒鳥。

令適,甓也。與瓴甋同。

《集韻》郞定切,音笭。令支,縣名。在遼西。

《廣韻》力延切《集韻》陵延切,音連。亦縣名。《前漢·地理志》金城郡有令居縣。

《集韻》盧景切,音領。官署之長。

叶呂張切,音良。《韓愈·谿堂詩》凡公四封,旣富以强。謂公吾父,孰違公令。叶下邦。《說文》載卩部。从亼从卩。發號也。《徐曰》亼卽集字,人而爲之節制。會意。

【文】

文【卯集下】【文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分切,音紋。《說文》錯畫也。《玉篇》文章也。《釋名》文者,會集衆綵,以成錦繡。合集衆字,以成辭義,如文繡然也。《易·繫辭》物相雜,故曰文。《周禮·天官·典絲》供其絲纊組文之物。《註》畫繪之事,靑與赤謂之文。《禮·樂記》五色成文而不亂。

《尚書序》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疏》文,文字也。《說文》序》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卽謂之字。《古今通論》倉頡造書,形立謂之文,聲具謂之字。

《易·乾卦文言疏》文謂文飾。

《易·坤卦》文在中也。《疏》通達文理。《史記·禮書》貴本之謂文,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以歸太一,是謂太隆。

《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疏》發舉則有文謀。

《禮·禮器》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史記·樂書》禮自外作,故文。《註》文猶動,禮肅人貌。貌在外,故云動。

《禮·樂記》禮減而進,以進爲文。樂盈而反,以反爲文。《註》文,猶美也,善也。

《左傳·僖二十三年》吾不如衰之文也。《註》有文辭也。

《前漢·酷吏傳》司馬安之文法。《註》以文法傷害人也。《又》按其獄皆文致不可得反。《註》言其文案整密也。

姓。《前漢·循吏傳》文翁,廬江舒人也。

《史記·諡法》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勤學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錫民爵位曰文。

獸名。《山海經》放臯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蜂,岐尾,反舌,善呼,曰文文。

《集韻》文運切,音問。《論語》小人之過也,必文。《朱傳》文,飾之也,去聲。

眉貧切,音珉。飾也。《禮·玉藻》大夫以魚須文竹,劉昌宗讀。

《韻補》叶微勻切。《崔駰·達旨》摛以皇質,雕以唐文。六合怡怡,比屋爲仁。《張衡·西京賦》都邑游俠,張趙之倫。齊志無忌,擬跡田文。

叶無沿切。《蔡洪棊賦》畫路表界,白質朱文。典直有正,方而不圓。

【字】

字【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自。《說文》乳也。

愛也。《書·康誥》父不能字厥子。乃疾厥子。《周禮·地官·鄭註》小國貢輕,字之也。《左傳·成四年》楚雖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

文字。字者,孳也,六義相生無窮也。黃帝臣沮誦倉頡,體卦畫,摹鳥跡,引伸觸類,文字之形始立。《周禮·春官·外史》周禮春官掌達書名于四方。註古曰名,今曰字。疏滋益而多,故更稱曰字。

名字。《禮·曲禮》男子二十冠而字。《儀禮·士冠禮》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又》女子許嫁筓而字。《註》亦成人之道也。

女許嫁曰字。《易·屯卦》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

畜之牝者能孕字,故謂牝曰字。《史記·平準書》乗字牝者,儐而不得聚會。亦作牸。

姓。《正字通》宋廉州判官字諤。

【流】

流【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㳅《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求切,音留。《說文》水行也。《爾雅·釋言》流,覃也。《疏》謂水之流,必相延及。《詩·大雅》如川之流。

《爾雅·釋詁》流,擇也,求也。《詩·周南》左右流之。

下也。《詩·豳風》七月流火。

流漫無節制也。《禮·樂記》樂勝則流。

《書·禹貢》二百里流。《禮·王制》千里之外曰采,曰流。

放也。《書·舜典》流宥五。

視不端諦曰流。《左傳·成六年》鄭伯視流而行速。

走也。《戰國策》楚襄王流淹于城陽。《註》謂走而自匿。

《周禮·冬官·玉人註》鼻勺曰流,凡流皆爲龍口。

《前漢·食貨志》朱提銀重八兩爲一流。

《前漢·藝文志》儒家流,道家流,隂陽家流,法家流,墨家流,縱橫家流,雜家流,農家流,小說家流,各有所從出,分九家。

流布也。《易·謙卦》地道變盈而流謙。

流轉也。《禮·仲尼燕居》周流無不徧。

《張協·七命》傾罍一朝,流湎千日。《註》齊顏色,均衆寡謂之流。

長流,官名。《顏之推·家訓》名治獄參軍爲長流。

黃流,酒名。《詩·大雅》黃流在中。

雙流,縣名。《廣輿記》屬成都府。

《韻補》叶如切,音閭。《陸雲詩》樂奏聲哀,言發涕流。唯願君子,德與福俱。

叶力救切,音溜。《博詩》悠悠建平,皇澤未流。朝選于衆,乃子之授。

【荒】

荒【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呼光切,音肓。《說文》蕪也。一曰草掩地也。《周語》田疇荒蕪。《韓詩外傳》四穀不升謂之荒。《爾雅·釋天》果不熟爲荒。

廢也。《書·蔡仲之命》無荒棄朕命。《傳》無廢棄我命。

大也。《詩·周頌》天作高山,大王荒之。《書·益稷》惟荒度土功。《傳》大治度水土之功。

《書·禹貢》五百里荒服。《爾雅·釋地》觚竹、北戸、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

掩也。《詩·周南》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空也。《吳語》荒成不盟。

蒙也。《禮·喪大記註》在旁曰帷,在上曰荒。

《集韻》同慌。《楚辭·哀郢》荒忽其焉極。

通肓。《史記·扁鵲列傳》搦髓腦揲荒。《註》荒,膏荒也。

地名。《水經注》荒谷東岸有冶父城。《梁元帝·覽賦》夕瞻荒谷之寺。

歲名。《爾雅·釋天》大歲在己曰大荒落。

姓,見《通志·氏族略》。

【服】

服【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聲。《五經文字》《石經》變舟作月。《易·繫辭》服牛乗馬。《疏》服用其牛。《詩·鄭風》兩服上襄。《箋》兩服,中央夾轅者。《疏》馬在內兩服者,馬之上駕也。

《廣韻》衣服。《易·訟卦》以訟受服。《書·舜典》車服以庸。

懾服也。《易·豫卦》罰淸而民服。《書·舜典》四罪而天下咸服。《疏》天下皆服從之。

五服。《書·益稷》弼成五服。《傳》侯甸綏要荒服也,服五百里。

《周官》六服羣辟。《疏》周禮九服。此惟言六服者,夷、鎭、蕃三服在九州之外,故惟舉六服。《周禮·夏官·職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國。○按侯、甸、男、采、衞、蠻、夷、鎭、蕃,九服也。

行也。《書·說命》旨哉說乃言惟服。《傳》美其所言,皆可服行。

《管子·權修篇》上身服以先之。《註》服,行也。

職也。《書·旅獒》無替厥服。《傳》使無廢其職。

思也。《詩·周南》寤寐思服。《傳》服,思之也。《莊子·田子方》吾服女也甚忘。《註》服者,思存之謂也。

治也。《詩·周南》服之無斁。《箋》服,整也。乃能整治之,無厭倦。

盛矢器也。《詩·小雅》象弭魚服。《箋》矢服也。○按《周禮·夏官·司弓矢》作箙。鄭註云:盛矢器也。

事也。《詩·大雅》昭哉嗣服。《傳》服,事也。

習也。《前漢·鼂錯傳》服其水土。《註》服,習也。

姓。《後漢·服虔傳》服虔,字子愼,河南滎陽人也。

鳥名。《史記·賈誼傳》楚人命鴞曰服。《註》異物志有山鴞,體有文色,土俗因形命之曰服,不能遠飛,行不出域。

《廣韻》蒲北切《集韻》鼻墨切《正韻》步墨切,音僕。匐,或作服。《禮·檀弓》扶服救之。《釋文》又作匍匐。

《儀禮·士冠禮》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志,順爾成德。《韻補》服,叶鼻墨切。

《集韻》扶缶切,音負。《周禮·冬官考工記·車人》牝服二柯。《註》牝服,長八尺,謂較也。鄭司農云:牝服,謂車箱。服讀曰負。

《集韻》弼角切,音雹。啼呼也。

相关诗句
行见衣冠入紫宸 更令文字流荒服 溪山随处净烟尘 雨露沾濡大海滨 他时事业麒麟阁 指日威名虎豹关 抗手何须怨离索 男儿意态元磊落 愁心悽切驻寒云 晚思苍茫盈落日 肠断骊驹不可闻 津亭黄叶转纷纷 兵气潜消狐兔窟 主恩时赐鹔鹴袍 泸夷永靖先零辑 讲武分耕严纪律 讲武俄看太白低 分耕坐使阳春布 缥缈珠崖接五溪 崔巍铜柱镇封提 词人枉勒燕然石 骠骑空驰大漠烟 纶巾羽扇何閒寂 缓带时时临绝域 风流不减庾征西 慷慨宁论班定远 登坛横槊思清凄 海月岩云壮品题 雕戈乍举岩云裂 铁马骄嘶海月寒 士气军声腾百粤 建牙吹角观游猎 壮士长歌汉壁开 将军列戍秦城远 指挥叱咤行风雷 中丞号令何雄哉 提兵却入中丞府 送客应过孺子亭 缓辔停骖问风土 历历关河度章浦 万仞匡庐削翠屏 千年滕阁迷丹嶂 番阳彭蠡江溟溟 云岩白岳望不停 苍岩兀突齐云立 白岳崚嶒带雨寒 回首严陵瞻故国 钱塘浙水俱秋色 元戎队伍出钱塘 大将楼船横浙水 十月江城满路霜 轩车杂遝送离觞 九姓羌浑随节制 三苗方略从便宜 时来崛起风尘际 庙堂抚髀思经济 深岩大泽盘龙蛇 穷乡绝峒锁魑魅 纡萦四省藏千家 汀漳诸府列犬牙 瘴疠斜连惠潮黑 波涛半蹴闽海青 渺渺川原开郡邑 虔州形势本四塞 河内军民嗟寇恂 陇西黎庶望充国 九重焕烂传丝纶 匆匆督府推贤臣 飞书忽下明光殿 酹酒初登武穆祠 越水吴山自游玩 政成绩奏多清燕 汉家平准羞弘羊 唐代征输属刘晏 一麾承诏来馀杭 东南财赋日徬徨 二省三台劳涉历 声名从此播寰区 凤凰神雀咸来集 再岁超迁左冯翊 还看赐服下南阳 已见褰裳临蓟野 竹马壶浆迓道傍 华衮朱轩出未央 尺组恒思絷南粤 兵锋直欲款匈奴 终军才调何颖脱 贾生意气本英发 天上春开五凤楼 斗边夜啸䨥龙剑 纷纷簪笔皆儒流 策名飞步登皇州 千言自献龙门策 八阵常翻鱼复图 早握兵符穷战术 猿韬豹略多奇迹 白日不动苍旻高 单词只语露肝胆 却来湖海称人豪 胸中远思凌泬㵳 暮餐云气离天目 晓逐霞光度赤城 笑揖浮丘跨䨥鹿 停车忽傍黄山麓 怒鞭海若驱长鲸 流沙咫尺不可越 乍窥人世辞蓬瀛 中丞自是河宿精 万灶风烟晴不起 三军鼙鼓寂无声 画甲雕鞍围绣绮 铜符玉帐分千里 帝遣中丞巡朔方 迢迢斧钺自天下 旌旗夹岸澄清光 东南海色何苍苍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