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平准羞弘羊

出自:明代·胡应麟《虔州歌送大中丞江公之南赣》

拼音:[hàn][jiā,jia,jie][píng][zhǔn][xiū][hóng][yáng,xiáng]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东南海色何苍苍,旌旗夹岸澄清光。
迢迢斧钺自天下,帝遣中丞巡朔方。
铜符玉帐分千里,画甲雕鞍围绣绮。
三军鼙鼓寂无声,万灶风烟晴不起。
中丞自是河宿精,乍窥人世辞蓬瀛。
流沙咫尺不可越,怒鞭海若驱长鲸。
停车忽傍黄山麓,笑揖浮丘跨䨥鹿。
晓逐霞光度赤城,暮餐云气离天目。
胸中远思凌泬㵳,却来湖海称人豪。
单词只语露肝胆,白日不动苍旻高。
猿韬豹略多奇迹,早握兵符穷战术。
八阵常翻鱼复图,千言自献龙门策。
策名飞步登皇州,纷纷簪笔皆儒流。
斗边夜啸䨥龙剑,天上春开五凤楼。
贾生意气本英发,终军才调何颖脱。
兵锋直欲款匈奴,尺组恒思絷南粤。
华衮朱轩出未央,竹马壶浆迓道傍。
已见褰裳临蓟野,还看赐服下南阳。
再岁超迁左冯翊,凤凰神雀咸来集。
声名从此播寰区,二省三台劳涉历。
东南财赋日徬徨,一麾承诏来馀杭。
唐代征输属刘晏,汉家平准羞弘羊
政成绩奏多清燕,越水吴山自游玩。
酹酒初登武穆祠,飞书忽下明光殿。
匆匆督府推贤臣,九重焕烂传丝纶。
陇西黎庶望充国,河内军民嗟寇恂。
虔州形势本四塞,渺渺川原开郡邑。
波涛半蹴闽海青,瘴疠斜连惠潮黑。
汀漳诸府列犬牙,纡萦四省藏千家。
穷乡绝峒锁魑魅,深岩大泽盘龙蛇。
庙堂抚髀思经济,时来崛起风尘际。
三苗方略从便宜,九姓羌浑随节制。
轩车杂遝送离觞,十月江城满路霜。
大将楼船横浙水,元戎队伍出钱塘。
钱塘浙水俱秋色,回首严陵瞻故国。
白岳崚嶒带雨寒,苍岩兀突齐云立。
云岩白岳望不停,番阳彭蠡江溟溟。
千年滕阁迷丹嶂,万仞匡庐削翠屏。
历历关河度章浦,缓辔停骖问风土。
送客应过孺子亭,提兵却入中丞府。
中丞号令何雄哉,指挥叱咤行风雷。
将军列戍秦城远,壮士长歌汉壁开。
建牙吹角观游猎,士气军声腾百粤。
铁马骄嘶海月寒,雕戈乍举岩云裂。
海月岩云壮品题,登坛横槊思清凄。
慷慨宁论班定远,风流不减庾征西。
缓带时时临绝域,纶巾羽扇何閒寂。
骠骑空驰大漠烟,词人枉勒燕然石。
崔巍铜柱镇封提,缥缈珠崖接五溪。
分耕坐使阳春布,讲武俄看太白低。
讲武分耕严纪律,泸夷永靖先零辑。
主恩时赐鹔鹴袍,兵气潜消狐兔窟。
津亭黄叶转纷纷,肠断骊驹不可闻。
晚思苍茫盈落日,愁心悽切驻寒云。
男儿意态元磊落,抗手何须怨离索。
指日威名虎豹关,他时事业麒麟阁。
雨露沾濡大海滨,溪山随处净烟尘。
更令文字流荒服,行见衣冠入紫宸。

查看原文

注释

【汉家】1.汉室,汉朝。 2.汉族。
【平准】1.古代官府平抑物价的措施。 2.汉承秦制﹐大司农属官有平准令丞﹐掌管平准之事。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通志.职官四》。 3.平稳;公平;平衡。 4.清末译经济学为平准学。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汉】

漢【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㵄音熯。水名。《書·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爲漢。

天河也。《爾雅·釋天》箕斗之閒,漢津也。《史記·天官書》漢者,亦金之散氣。《揚泉·物理論》漢,水之精也。《詩·大雅》倬彼雲漢。

漢中,郡名,秦惠王置。《廣輿記》今爲漢中府。

漢口,地名。《廣輿記》漢陽府,本春秋鄖國地,漢屬江夏,唐曰沔州,亦曰漢陽。

州名,屬成都府。《韻會》漢屬廣漢郡,唐置州。

半漢,形容之辭。《張衡·南都賦》天馬半漢。

《輟耕錄》今人謂賤丈夫爲漢子。

高麗方言謂白曰漢。見《孫穆·雞林類事》。

《集韻》他干切,音攤。太歲在申曰汭漢。亦作涒灘。

《韻補》叶詩建切,音扇。《繁欽賦》長唐虎圈,迴望曼衍。槃旋岹嶢,上刺雲漢。

【家】

家【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加。《說文》家居也。《爾雅》戸牖之閒謂之扆。其內謂之家。《詩·周南》宜其室家。《註》家謂一門之內。

婦謂夫曰家。《孟子》女子生而願爲之有家。

一夫受田百畝,曰夫家。《周禮·地官》上地家七人,中地家六人,下地家五人。《註》有夫有婦,然後爲家。

大夫之邑曰家,仕於大夫者曰家臣。《左傳·襄二十九年》大夫皆富,政將在家。

天家,天子之稱。《蔡邕·獨斷》天子無外,以天下爲家。

居其地曰家。《史記·陸賈傳》以好畤田地,善往家焉。

著述家。《前漢·武帝紀》表章六經,罷黜百家。

《太史公自序》成一家之言。

家人,易卦名。

姓。漢劇令家羨,宋家鉉翁。

《集韻》古胡切,音姑。《詩·豳風》予未有室家。叶上据荼。

《小雅》復我邦家。叶上居樗。

與姑同。大家,女之尊稱。漢曹世叔之妻班昭稱大家,卽超妹。

叶古俄切,音歌。《古雉朝飛操》我獨何命兮未有家,時將暮兮可奈何。

《孔臧·蓼賦》苟非德義,不以爲家。安逸無心,如禽獸何。

叶古暮切,音固。《焦氏·易林》三足孤鳥,靈明爲御。司過罰惡,自殘其家。《說文》从宀,豭省聲。周伯溫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後人借爲室家之家。○按《六書故》作①,人所合也。从㐺,三人聚宀下,①之義也。乑古族字,乑譌爲豕,《說文》謂从豭省,無義。①字从宀从㐺,或从宀从乑。乑字从亻从人人,與㐺形近。

【平】

平【寅集下】【干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苹。《說文》平,語平舒也。《廣韻》平,正也。《增韻》平,坦也。《易·泰卦》无平不陂。

《廣韻》平,和也。《書·堯典》平章百姓。《傳》平和章明。《疏》和協顯明於百官之族姓。

成也。謂解恕和好也。《爾雅·釋詁》平,成也。《春秋·宣十五年》宋人及楚人平。《穀梁傳》平者,成也。善其量力而反義也。《註》各自知其力,不能相制,反共和之義。《左傳疏》平者,和也。言其先不平,而今始平。

治也。《書·大禹謨》地平天成。《傳》水土治曰平。《詩·小雅》原隰旣平。

治之也。《詩·大雅》修之平之,其灌其栵。《疏》修理之平治之者,其爲灌木其爲栵木之處也。

平服也。《詩·大雅》四方旣平,王國庶定。《疏》四方旣已平服,王國之內幸應安定。

《玉篇》平,齊等也。《增韻》平,均也。《易·乾卦》雲行雨施,天下平也。《疏》言天下普得其利,而均平,不偏陂。《書·君奭》天壽平格。《疏》正義曰:平謂政敎均平也。

《廣雅》平,均賦。《史記·平準書註》索隱曰:大司農屬官有平準令丞者,以鈞天下郡國輸斂,貴則糶之,賤則貴之。平賦以相準,輸賦於京都,故命曰平準。

樂聲不相踰越也。《周語》樂從和,和從平。

《爾雅·釋詁》平,易也。《疏》易者,不難也。《後漢·班超傳》任尚曰:我以班君當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

歲稔也。《前漢·食貨志》再登曰平,三登曰太平。

《諡法》執事有制曰平,治而無眚曰平,布綱治紀曰平。

《爾雅·釋地》大野曰平。《疏》大野之澤。一名平。《韓愈·城南聮句》沙篆印迴平。《註》洪慶善曰:華山有靑柯平、種藥平,因地之平處也。

臘月曰嘉平。《史記·秦始皇紀》更名臘曰嘉平。《註》茅盈內紀曰:盈曾祖父蒙於華山白日升天。其邑謠歌曰:神仙得者茅初成,駕龍上升入泰淸,時下洲戲赤城,繼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學之臘嘉平。始皇聞謠歌而問其故,父老具對,因改臘曰嘉平。索隱曰:廣雅云,夏曰淸祀,殷曰嘉平,周曰大蜡,亦曰臘,秦更曰嘉平。蓋因歌謠之詞而改從殷號也。

華平,瑞木名。《宋書·符瑞志》華平,其枝正平。王者有德則生,德剛則仰,德弱則俯。《張衡·東京賦》植華平於春圃。《註》天下平,其華則平。

廷尉平,官名。《史記·張釋之傳》廷尉。天下之平也。《前漢·百官表》宣帝地節三年,置廷尉左右平,秩六百石。

平原,太平,平陸,地名。《爾雅·釋地》廣平曰原,高平曰陸。《疏》廣平曰原者,謂澤之廣平者亦曰原。漢以平原爲郡名。高平曰陸者,謂土地豐,正名爲陸。《又》東至日所出,爲太平,太平之人仁。《孟子》孟子之平陸。

州名。《唐書·地理志》平州北平郡。《廣韻》古山戎孤竹,白狄子二國之地,秦爲遼西郡,隋爲北平郡,唐爲平州。

姓。《廣韻》齊相晏平仲之後。《前漢·平當傳》當哀帝時爲丞相,子晏歷位大司徒。

複姓。《何氏姓苑》有平陵,平寧二氏。《姓譜》平陵氏,史記平陵老之後。

《廣韻》房連切《集韻》《韻會》毗連切《正韻》蒲眠切,音㛹。《廣韻》平平,辨治也。《書·洪範》王道平平。《詩·小雅》平平左右。

《韻會》均也。

《韻會》皮命切,音病。平物賈也。《周禮·地官·質劑註》市中平賈,今時月平是也。

《地官·質人註》質平也。主平定物賈。《揚子·方言》一鬨之市,必立之平。《後漢·五行志》桓帝初,京都童謠曰:游平買印自有平,不避豪賢及大姓。

古與便辯通。《史記·五帝紀》便章百姓。《註》索隱曰:古文尚書作平,平旣訓便。因作便章。其今文作辯章。古文平字亦作便,便則訓辯,遂爲辯章。

叶皮陽切,音龎。《張籍·祭韓愈詩》北臺臨稻疇,茂野多隂涼。板亭坐垂釣,煩苦稍巳平。

《集韻》拼古作平。註詳手部八畫。

【准】

准【子集下】【冫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肫上聲。《說文》平也。《前漢·律歷志》繩直生準。準者,所以揆平取正也。《書·立政》準人。《正義》準人,正法之人,謂士官。

均也。《禮·月令》先定準直。《正義》謂輕重平均。

《周禮·冬官考工記》權之然後準之。《註》謂準擊平正之也。

平準,漢官名。武帝置平準官,籠天下鹽鐵。

則也,倣也。《易·繫辭》易與天地準。

樂器,漢京房所作,以定律數。亦作准。《莊子·天道篇》平中準,大匠取法焉。《字林》準與準同。

《唐韻》職悅切《集韻》《韻會》《正韻》朱劣切,音拙。《史記·高祖本紀》隆準而龍顏。《註》服虔曰:準,頰權也。文穎曰:準,鼻也。

《集韻》數軌切《正韻》式軌切,音水。亦平也。一曰車轅脊不停水。(準)

【羞】

羞【未集中】【羊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息流切《集韻》思留切,音脩。《說文》進獻也。从羊。羊,所進也。从丑,丑亦聲。

《廣韻》致滋味爲羞。《周禮·天官·膳夫》掌王之食飲膳羞。《註》羞,有滋味者。《又》羞用百有二十品。《註》羞出于牲及禽獸,以備滋味,謂之庶羞。

《禮·月令》群鳥養羞。《註》羞謂所食也。

《廣韻》進也。《書·盤庚》今我旣羞,告爾于朕志。《傳》已進告汝之後。

《廣韻》恥也。《書·說命》惟口起羞。《疏》惟口出令,不善以起羞辱。

《韻補》叶息救切。《張載·七命》繁肴旣闋,亦有寒羞。商山之果,漢臯之楱。楱音凑。《正字通》俗作羞。◎按說文在丑部,今从正字通倂入。

【弘】

弘【寅集下】【弓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韻會》胡肱切,或平聲。《說文》弓聲也。

《爾雅·釋詁》大也。《疏》弘者,含容之大也。《易·坤彖》含弘光大。

《正韻》大之也。《論語》人能弘道。

叶胡公切,音洪。《陸機·贈弟雲詩》懷襲瑰瑋,璠植淸風。非德莫動,非道莫弘。

叶胡光切,音皇。《陸雲·陸常侍誄》於穆皇源,時惟誕弘。權輿有嬀,爰帝曁王。

【羊】

羊【未集中】【羊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象頭角尾之形。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舉也。《玉篇》豕屬也。《易·說卦》兌爲羊。《註》其質好剛鹵。《詩·召南》羔羊之皮。《傳》小曰羔,大曰羊。《禮·曲禮》羊曰柔毛。《月令》食麥與羊。《註》羊,火畜也。時尚寒,食之以安性也。

麢羊。《爾雅·釋獸》麢,大羊。《註》似羊而大,角圓銳,好在山崖閒。

鳥名。《家語》齊有一足之鳥,飛集于公朝。齊侯使使問孔子,孔子曰:此鳥名商羊,水祥也。

姓。《左傳·閔二年》羊舌大夫。《註》羊舌,氏也。《公羊傳疏》子夏傳與公羊高。《史記·梁孝王世家》齊人羊勝。

官名。《周禮·夏官·羊人註》羊屬南方火,司馬火官,故在此。

白羊,匈奴國名。《史記·匈奴傳》幷樓煩,白羊,河南。

《前漢·禮樂志》雙飛常羊。《註》猶逍遙也。《屈原·離騷》聊逍遙以相羊。《註》逍遙,相羊,皆遊也。

相关诗句
行见衣冠入紫宸 更令文字流荒服 溪山随处净烟尘 雨露沾濡大海滨 他时事业麒麟阁 指日威名虎豹关 抗手何须怨离索 男儿意态元磊落 愁心悽切驻寒云 晚思苍茫盈落日 肠断骊驹不可闻 津亭黄叶转纷纷 兵气潜消狐兔窟 主恩时赐鹔鹴袍 泸夷永靖先零辑 讲武分耕严纪律 讲武俄看太白低 分耕坐使阳春布 缥缈珠崖接五溪 崔巍铜柱镇封提 词人枉勒燕然石 骠骑空驰大漠烟 纶巾羽扇何閒寂 缓带时时临绝域 风流不减庾征西 慷慨宁论班定远 登坛横槊思清凄 海月岩云壮品题 雕戈乍举岩云裂 铁马骄嘶海月寒 士气军声腾百粤 建牙吹角观游猎 壮士长歌汉壁开 将军列戍秦城远 指挥叱咤行风雷 中丞号令何雄哉 提兵却入中丞府 送客应过孺子亭 缓辔停骖问风土 历历关河度章浦 万仞匡庐削翠屏 千年滕阁迷丹嶂 番阳彭蠡江溟溟 云岩白岳望不停 苍岩兀突齐云立 白岳崚嶒带雨寒 回首严陵瞻故国 钱塘浙水俱秋色 元戎队伍出钱塘 大将楼船横浙水 十月江城满路霜 轩车杂遝送离觞 九姓羌浑随节制 三苗方略从便宜 时来崛起风尘际 庙堂抚髀思经济 深岩大泽盘龙蛇 穷乡绝峒锁魑魅 纡萦四省藏千家 汀漳诸府列犬牙 瘴疠斜连惠潮黑 波涛半蹴闽海青 渺渺川原开郡邑 虔州形势本四塞 河内军民嗟寇恂 陇西黎庶望充国 九重焕烂传丝纶 匆匆督府推贤臣 飞书忽下明光殿 酹酒初登武穆祠 越水吴山自游玩 政成绩奏多清燕 汉家平准羞弘羊 唐代征输属刘晏 一麾承诏来馀杭 东南财赋日徬徨 二省三台劳涉历 声名从此播寰区 凤凰神雀咸来集 再岁超迁左冯翊 还看赐服下南阳 已见褰裳临蓟野 竹马壶浆迓道傍 华衮朱轩出未央 尺组恒思絷南粤 兵锋直欲款匈奴 终军才调何颖脱 贾生意气本英发 天上春开五凤楼 斗边夜啸䨥龙剑 纷纷簪笔皆儒流 策名飞步登皇州 千言自献龙门策 八阵常翻鱼复图 早握兵符穷战术 猿韬豹略多奇迹 白日不动苍旻高 单词只语露肝胆 却来湖海称人豪 胸中远思凌泬㵳 暮餐云气离天目 晓逐霞光度赤城 笑揖浮丘跨䨥鹿 停车忽傍黄山麓 怒鞭海若驱长鲸 流沙咫尺不可越 乍窥人世辞蓬瀛 中丞自是河宿精 万灶风烟晴不起 三军鼙鼓寂无声 画甲雕鞍围绣绮 铜符玉帐分千里 帝遣中丞巡朔方 迢迢斧钺自天下 旌旗夹岸澄清光 东南海色何苍苍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