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区鹿蠡左右王

出自:明代·胡应麟《蟠桃歌为大学士赵公赋》

拼音:[qū,ōu][qū,ōu][lù][lǐ][zuǒ][yòu][wáng,wàng]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君不见大罗之天天尽头,峨峨五城十二楼。
金银台殿四百八,瑶池阿母乘苍虬。
上有蟠桃枝,下拂昆崙丘。
托根层城顶,倒影弱水流。
一花三千春,一实三千秋。
一花一实递开落,沧桑亿万增牙筹。
成周穆满慕长世,飞黄騄骥凭空游。
西华设燕坐树下,欲啖此果不敢求。
元封武帝候青鸟,行厨玉女罗天球。
贪心欲植上林苑,讵知人代同蜉蝣。
东方本是谪仙子,三熟三偷混尘滓。
巨灵一见呼儿曹,函谷于今气长紫。
池头又阅三千年,几看渤澥成桑田。
玉桃偷得不自饱,却来东阁登华筵。
玳瑁筵开近平乐,南斗为樽北斗杓。
中使传觞太液亭,大官行馔甘泉幕。
五陵冠盖何絪缊,八荒一气旋洪钧。
三年三月十三日,河清海宴飞祥云。
老人星见紫微侧,百辟趋锵酬相君。
相君世胄本清献,琴鹤风流谁不羡。
焚香告天天下听,炯炯灵台绝欺谩。
龙头晚达升长杨,要将只手扶纲常。
触喉时宰甘播弃,一麾南海趋衡阳。
采药罗浮巅,折梅庾岭旁。
朱门凿䆗窱,勾漏扪丹方。
拂衣却返严子濑,六洞三山迥相待。
背城十里金台尖,买断寒崖碧霄外。
嵯峨绝壑悬飞龙,白云紫霞涌雪同。
流泉百尺清见底,喷珠漱玉声玲珑。
灼然灵境果奇绝,彷佛藏书神禹穴。
初平骑羊当昼过,大士双林话禅悦。
东山一壑宁久扃,应图处处悬丹青。
南阳抱膝卧岂得,玄纁东帛来缁軿。
乾纲再振寰宇辟,左列夔龙右垂益。
一朝百揆司盐梅,万姓欢呼荷天力。
和衷协德居承明,正笏垂绅临大廷。
帝心默感九重上,划然天地回清宁。
维时西夏变仓卒,奋臂凶渠一呼集。
包藏祸心结狂狡,当宁皇皇食为昃。
东方岛夷弥陆梁,篡窃故主图开疆。
玉京一鼓平壤破,揕胸车辙矜螳螂。
中原旱魃播灾祸,十家九家望门饿。
三方大难丛一时,奸豪所在盘蛟螭。
谁其帷幄运奇策,太阿白日飞丹墀。
天威咫尺强敌下,汛扫妖氛出宁夏。
两宫赈给十郡全,民忘旱魃为丰年。
总戎经略度鸭绿,敌骑仓皇军尽覆。
朝鲜故主仍复都,稽颡西飞乞臣伏。
区区鹿蠡左右王,纠集万众窥辽阳。
王师一出尽瓦解,橐驼千队俱奔藏。
南北东西尽安辑,伟哉相业不世出。
驱除咸谓参等劳,发纵伊谁匪相国。
宫府一体忘喧嚣,皇储出阁安勤劳。
一人元良万邦肃,功百房杜追夔陶。
俯仰天心念良弼,五福煌煌厥躬集。
越裳翡翠日夜输,肃慎波臣到重译。
即今寿域开明堂,桑弧蓬矢罗圭璋。
十方翘首望霄汉,含哺鼓腹歌陶唐。
天子传宣下丹阙,尚方亲赐浑羊设。
金钱粲烂内府储,品馔珍羞路填咽。
维时春暮百卉荣,梅李杏柰俱生成。
牡丹今岁尤蚤发,烨如云锦披仙城。
独有蟠桃隔瀛海,玄圃蓬丘断樵采。
乍宵东走过吉云,偷得持觞献真宰。
真宰年才七十强,丰颐广颡形貌康。
四聪四目明且达,俨如威凤游岩廊。
孙枝绕膝百千指,兰玉盈庭照罗绮。
面前罗拜但点头,乐事世间谁更比。
愿公酌我酒,听我蟠桃歌。
不为万间厦,奈彼寒士何。
听我蟠桃歌,愿公酌我酒。
大庇寒士颜,还须栋梁手。
蟠桃歌,莫浪嗟,愿公岁岁倾流霞。
姜公八十造王室,卫公九十勤王家。
阿衡百岁佐商运,云台烟阁传无涯。

查看原文

注释

【区区】1.形容数量少或不重要:区区之数|区区小事。 2.自称的谦词:不瞒您说,那考第一名的就是区区。 3.诚情挚意:感君区区怀。
【鹿蠡】即谷蠡。匈奴藩王封号﹐权位在单于下。
【左右】1.左面和右面:左右手|前后左右|两幢房子左右相对。 2.两边;附近:他看看左右都没有人。 3.事情的两个方面:左右为难|左右逢源|左右摇摆。 4.侍从;手下人:既毕,左右方至|左右fea2下好生打。 5.辅助:以公用经术左右先帝五年,稔闻其德。 ⑥操纵;支配:左右局势|我可不愿意为他所左右。 ⑦上下,表示概数:三十岁左右|一小时左右|他身高170米左右。 ⑧副词。反正;大不了:左右是错,索性做了|左右做我不着|左右我是外人,多早晚我死了,你们就清静了。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区】

區【子集下】【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豈俱切《集韻》《韻會》虧于切《正韻》丘于切,音驅。《說文》藏隱也。从品在匸中。品,衆也。《徐曰》凡言區者,皆有所藏也。《荀子·大略篇》言之信者,在乎區蓋之閒。《註》區,藏物處。

《前漢·揚雄傳》有田一廛,宅一區。《張敞傳》敞以耳目,發起賊主,名區處。《註》師古曰:區,謂居止之所也。

《韻會》區者,小室之名。《前漢·胡建傳》穿北軍壘,以爲賈區。《註》師古曰:區者,小屋之名,若今小菴屋之類。故衞士之屋謂之區。

《論語》區以別矣。《朱註》區,猶類也。《韓愈·別趙子詩》人心未嘗同,不可一理區。

《爾雅·釋器》玉十謂之區。《郭註》雙玉曰瑴,五瑴爲區。

區區,小貌。《前漢·楚元王傳》豈爲區區之禮哉。《註》師古曰:區區,謂小也。《禮·樂志》河閒區區小國。

《集韻》《韻會》祛尤切,音丘。域也。《增韻》分也,阜也。《韻會》曲禮,不嫌諱名,謂宇與禹,丘與區。禹宇二字,其音不別。丘之與區,今讀則異。然尋古語,其聲亦同。《陸士衡詩》普厥丘宇。

晉閣名所載若干區者,別爲丘字,則知丘之與區,其音不別。

《集韻》《韻會》《正韻》烏侯切,音甌。量名。四豆爲區。《左傳·昭三年》豆區釜鍾。

匿也。《左傳·昭七年》楚文王作僕區之法。《註》僕,隱也。區,匿也。

姓。《韻會》古歐冶子之後。《王莽傳》中郞區博。

《集韻》居侯切,音鉤。同句。曲也。《韻會》句或作區。《禮記》區萌達。《註》屈生曰區。疏:鉤曲而生。

【鹿】

鹿【亥集下】【鹿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埤雅》仙獸也。牡者有角。《字統》鹿性驚防,羣居分背而食,環角向外以備人物之害。《易·屯卦》卽鹿無虞,惟入于林中。《疏》卽鹿若無虞官,虛入林木中,必不得鹿。《詩·小雅》呦呦鹿鳴。

鹿蜀,獸名。見《山海經》。

鉅鹿,郡名。《前漢·地理志》鉅鹿,卽禹貢大陸。○按今屬順德府。

獲鹿、束鹿,縣名。《唐書·地理志》隋鹿泉,唐攺獲鹿。隋鹿城,唐攺束鹿。

地名。《左傳·僖二十四年》出于五鹿。《註》在今衞縣西北。

山名。涿鹿在上谷。白鹿在荆州。鹿門舊名蘇嶺山,在襄陽。沙鹿在晉平陽元城縣東。

鹿門,關名。《左傳·襄二十四年》臧紇斬鹿門之關以出。《註》魯南城東門。

臺名。《書·武成》散鹿臺之財。《薛瓚曰》在朝歌城。

衡鹿,官名。《左傳·昭二十年》山林之木,衡鹿守之。

囷鹿。《吳語》大荒薦饑,市無赤米,而囷鹿空虛。《註》先儒以圓曰囷,方曰鹿。囷,聚也,亦散也。鹿善聚善散。故囷謂鹿。俗作簏。

鹿車小車也。《風俗通》鹿車小,裁容一鹿。

酒器。《魯相韓敕修孔廟禮器》有雷洗觴觚,爵鹿柤梪。

縷鹿,婦人冠名。見《蔡邕·獨斷》。

鹿豆。《爾雅·釋草》蔨,鹿,其實莥。《註》今鹿豆也。

活鹿,鹿蹄,鹿腸,鹿首,鹿麻,草名。見《本草綱目》。

與麓通。《詩·大雅》瞻彼旱麓,棒楛濟濟。《周語》作旱鹿。

姓。《正字通》漢鹿旗,明鹿麟。

五鹿,複姓。漢有五鹿充宗。

鹿鹿,與錄錄通。《前漢·蕭曹傳贊》錄錄未有奇節。《註》錄錄,猶鹿鹿也。亦作碌碌。

作陸陸。

《荀子·成相篇》剄以獨鹿,棄之江。《註》獨鹿,與屬鏤同。

【蠡】

蠡【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5画

〔古文〕音禮。《說文》蟲齧木中也。

彭蠡,澤名。《書·禹貢》東匯澤爲彭蠡。《註》彭蠡,在揚州之西界。

鄰知切,音離。《史記·匈奴傳》置左右賢王,左右谷蠡。

《韻會》憐題切,音黎。瓠瓢也。《前漢·東方朔傳》以蠡測海。

《唐韻古音》落戈切,音騾。義同。

《玉篇》蠡蠡,行列貌。《劉向·九歎》登長陵而四望兮,覽芷圃之蠡蠡。

山名。《揚雄·長楊賦》燒熐蠡。《註》熐蠡,山名。

人名。《晉書·姚弘載記》姚墨蠡。《宋書·桂陽王休範傳》杜墨蠡。

與螺通。《類篇》蚌屬。聖人法蠡蚌,而閉戸見文子。

《集韻》魯果切,音裸。瘯蠡,皮肥。一曰疥病。《左傳·桓六年》謂其不疾瘯蠡也。

《集韻》力至切,音利。蟲名。

郞計切,音麗。《揚子·方言》參、蠡,分也。《郭註》謂分割也。齊曰參,楚曰蠡。亦作䗍。

【左】

左【寅集中】【工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正韻》臧可切《集韻》《韻會》子我切,。《增韻》左右定位。左,右之對,人道尚右,以右爲尊。《禮·王制》男子由右,婦人由左。《史記·文帝紀》左賢右戚。《註》韋昭曰:左猶高,右猶下也。

《增韻》手足便右,以左爲僻,故凡幽猥,皆曰僻左。《前漢·諸侯王表》作左官之律。《註》師古曰:左官猶言左道。僻左,不正也。漢時依古法,朝廷之列以右爲尊,故謂降秩爲左遷。佐諸侯爲左官也。《韻會》策畫不適事宜曰左計。

《正韻》左,戾也。

乗車尚左。《禮·曲禮》祥車曠左。《疏》曠,空也。車上貴左,僕在右,空左以擬神也。

吉尚左。《禮·檀弓》孔子與門人立拱而尚右,二三子亦皆尚右,孔子曰:我則有姊之喪故也,二三子皆尚左。《註》喪尚右,右,隂也。吉尚左,左,陽也。

不助也。《左傳·襄十年》天子所右,寡君亦右之,所左,亦左之。《疏》人有左右,右便而左不便。故以所助者爲右,不助者爲左。

證也。《前漢·楊惲傳》左驗明白。《註》左,證左也。言當時在其左右,見此事者也。

姓。《廣韻》齊之公族有左右公子,後因氏焉。

漢複姓二氏,左傳公子目夷爲左師,其後爲氏。秦有左師觸讋。晉先蔑爲左行,其後爲氏。漢有御史左行恢。

《唐韻》則箇切《集韻》《韻會》《正韻》子賀切,音佐《說文》手相左助也。《爾雅·釋詁》詔亮,左右相導也,詔相導,左右助勴也,左右亮也。《疏》皆謂佐助,反覆相訓,以盡其義。《易·泰卦》以左右民。《疏》左右,助也。《書·畢命》周公左右先王。

叶總古切,音祖。《王逸·九思》逢流星兮問路,顧我指兮從左。俓娵觜兮直馳,御者迷兮失軌。軌音矩。

叶祖戈切,挫平聲。《詩·小雅》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宜叶牛何反。

【右】

右【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于救切《集韻》《韻會》尤救切《正韻》爰救切,音峟。與祐佑通。《說文》助也。《爾雅·釋詁》右,導也,勴也,亮也。《書·益稷》予欲左右有民。《註》左音佐。《太甲》惟尹躬,克左右,厥辟宅師。《詩·大雅》保右命爾,燮伐大商。

左之對也。《書·禹貢》夾右碣石入于河。《禮·少儀》贊幣自左,詔辭自右。《註》立者尊右。

上也。《前漢·公孫弘傳》守成上文,遭遇右武。《註》師古曰:右亦上也。

《循吏傳》文翁以爲右職。《註》師古曰:右職,縣中高職也。

强也。《後漢·明帝紀》無令豪右,得固其利。

官名。《周禮·夏官》司右,掌羣右之政令。《註》羣右,戎右,齊右,道右也。

姓。《正字通》漢右公弼,宋右嘉祥,明右巖。

《廣韻》漢複姓,五氏。左傳樂大心爲右師,其後因官爲氏,漢有中郞右師譚。晉賈華爲右行,因官爲氏,漢有御史中丞右行綽。何氏姓苑有右閭、右扈、右南等氏。

山名,獸名。《山海經》長右之山有獸,狀如禺而四耳,其名長右。

與侑通。《周禮·春官·大祝》以享右祭祀。《註》右讀爲侑。勸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云久切,音有。義同。○按《集韻》有上去二音,義實相通。《正韻》於上聲訓左右手,去聲訓右助,二音分二義,非。

叶以周切,音由。《詩·周頌》我將我享,維羊維牛,維天其右之。○按《唐韻》正音以。今從朱註。

叶羽軌切,音以。《詩·衞風》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弟叶滿彼反。《秦風》溯徊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宋玉·笛賦》隆崛萬丈,盤石雙起。丹水涌其左,醴泉流其右。○按《唐韻》正云:右古音以歷引經傳子集證之,是直當讀作以,非止叶音矣。

叶于記切,音異。《詩·小雅》我有嘉賔,中心喜之。鐘鼓旣設,一朝右之。喜叶去聲。

叶演女切,音與。《陸雲·陸丞相誄》乃幹中軍,入作內輔。公侯陟降,在帝左右。《說文》本作,从口从又。《徐鍇曰》言不足以左復手助之。

【王】

王【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集韻》《韻會》雨方切,音徨。《廣韻》大也,君也,天下所法。《正韻》主也,天下歸往謂之王。《易·坤卦》或從王事。

《隨卦》王用享于西山。《書·洪範》無偏無黨,王道蕩蕩。《詩·小雅》宜君宜王。《註》君,諸侯也。王,天子也。◎按秦漢以下,凡諸侯皆稱王,天子伯叔兄弟分封于外者亦曰王。

諸侯世見曰王。《詩·商頌》莫敢不來王。《箋》世見曰王。

凡尊稱亦曰王。《爾雅·釋親》父之考爲王父,父之妣爲王母。

法王,象王,皆佛號。《華嚴偈》象王行處落花紅。《岑參詩》况値廬山遠,抽簪禮法王。《註》法王,佛尊號也。

姓。

《諡法》仁義所往曰王。

王屋,山名。《書·禹貢》至于王屋。《疏》正義曰:王屋在河東垣縣東北。

弓名。《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往體寡,來體多,謂之王弓之屬。

王連,遠志也。見《博雅》夫王,芏草也。見《爾雅·釋草疏》。

王鴡,鳥名。《爾雅·釋鳥》鴡鳩,王鴡。《註》鵰類,今江東呼之爲鶚。

王鮪,魚名。《周禮·天官·人》春獻王鮪。《註》王鮪,鮪之大者。

蛇名。《爾雅·釋魚》蟒,王蛇。《註》蟒,蛇最大者,故曰王蛇。

蟲名。《爾雅·釋蟲》王蛈蜴。註:卽螲蟷,似䵹鼄,在穴中,有蓋。今河北人呼蛈蜴。《博雅》虎,王蝟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于放切,音旺霸王也。《正韻》凡有天下者,人稱之曰王,則平聲。據其身臨天下而言曰王,則去聲。《詩·大雅》王此大邦。《箋》王,君也。《釋文》王,于况反。《前漢·高帝紀》項羽背約而王君王於南鄭。《師古註》上王字,于放反。

《廣韻》盛也。《莊子·養生主》神雖王,不善也。《註》謂心神長王。《釋文》王,于况反。

音往。《詩·大雅》昊天曰明,及爾出王。《傳》王,往也。《朱註》音往。〇按王本古文玉字。註詳部首。

相关诗句
云台烟阁传无涯 阿衡百岁佐商运 卫公九十勤王家 姜公八十造王室 愿公岁岁倾流霞 莫浪嗟 蟠桃歌 还须栋梁手 大庇寒士颜 愿公酌我酒 听我蟠桃歌 奈彼寒士何 不为万间厦 听我蟠桃歌 愿公酌我酒 乐事世间谁更比 面前罗拜但点头 兰玉盈庭照罗绮 孙枝绕膝百千指 俨如威凤游岩廊 四聪四目明且达 丰颐广颡形貌康 真宰年才七十强 偷得持觞献真宰 乍宵东走过吉云 玄圃蓬丘断樵采 独有蟠桃隔瀛海 烨如云锦披仙城 牡丹今岁尤蚤发 梅李杏柰俱生成 维时春暮百卉荣 品馔珍羞路填咽 金钱粲烂内府储 尚方亲赐浑羊设 天子传宣下丹阙 含哺鼓腹歌陶唐 十方翘首望霄汉 桑弧蓬矢罗圭璋 即今寿域开明堂 肃慎波臣到重译 越裳翡翠日夜输 五福煌煌厥躬集 俯仰天心念良弼 功百房杜追夔陶 一人元良万邦肃 皇储出阁安勤劳 宫府一体忘喧嚣 发纵伊谁匪相国 驱除咸谓参等劳 伟哉相业不世出 南北东西尽安辑 橐驼千队俱奔藏 王师一出尽瓦解 纠集万众窥辽阳 区区鹿蠡左右王 稽颡西飞乞臣伏 朝鲜故主仍复都 敌骑仓皇军尽覆 总戎经略度鸭绿 民忘旱魃为丰年 两宫赈给十郡全 汛扫妖氛出宁夏 天威咫尺强敌下 太阿白日飞丹墀 谁其帷幄运奇策 奸豪所在盘蛟螭 三方大难丛一时 十家九家望门饿 中原旱魃播灾祸 揕胸车辙矜螳螂 玉京一鼓平壤破 篡窃故主图开疆 东方岛夷弥陆梁 当宁皇皇食为昃 包藏祸心结狂狡 奋臂凶渠一呼集 维时西夏变仓卒 划然天地回清宁 帝心默感九重上 正笏垂绅临大廷 和衷协德居承明 万姓欢呼荷天力 一朝百揆司盐梅 左列夔龙右垂益 乾纲再振寰宇辟 玄纁东帛来缁軿 南阳抱膝卧岂得 应图处处悬丹青 东山一壑宁久扃 大士双林话禅悦 初平骑羊当昼过 彷佛藏书神禹穴 灼然灵境果奇绝 喷珠漱玉声玲珑 流泉百尺清见底 白云紫霞涌雪同 嵯峨绝壑悬飞龙 买断寒崖碧霄外 背城十里金台尖 六洞三山迥相待 拂衣却返严子濑 勾漏扪丹方 朱门凿䆗窱 折梅庾岭旁 采药罗浮巅 一麾南海趋衡阳 触喉时宰甘播弃 要将只手扶纲常 龙头晚达升长杨 炯炯灵台绝欺谩 焚香告天天下听 琴鹤风流谁不羡 相君世胄本清献 百辟趋锵酬相君 老人星见紫微侧 河清海宴飞祥云 三年三月十三日 八荒一气旋洪钧 五陵冠盖何絪缊 大官行馔甘泉幕 中使传觞太液亭 南斗为樽北斗杓 玳瑁筵开近平乐 却来东阁登华筵 玉桃偷得不自饱 几看渤澥成桑田 池头又阅三千年 函谷于今气长紫 巨灵一见呼儿曹 三熟三偷混尘滓 东方本是谪仙子 讵知人代同蜉蝣 贪心欲植上林苑 行厨玉女罗天球 元封武帝候青鸟 欲啖此果不敢求 西华设燕坐树下 飞黄騄骥凭空游 成周穆满慕长世 沧桑亿万增牙筹 一花一实递开落 一实三千秋 一花三千春 倒影弱水流 托根层城顶 下拂昆崙丘 上有蟠桃枝 瑶池阿母乘苍虬 金银台殿四百八 峨峨五城十二楼 君不见大罗之天天尽头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