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肠一寸久相许

出自:明代·胡应麟《蚤春苦雨邦相明府见过留饮斋中竟夕走笔放歌为今雨行并怀燕社诸子》

拼音:[gān][cháng][yī][cùn][jiǔ][xiāng,xiàng][xǔ,hǔ]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白龙夜挂钱塘渚,两岸嵯峨雪山起。
狂风忽捲大海流,散作东南万家雨。
兰阴一雨俄经旬,茅斋独卧愁晨昏。
剥啄何人驻高盖,传呼喻侯来扣门。
喻侯意气天下无,结交平生尽酒徒。
五载空淹茂陵秩,一官再问长安途。
忆乍停车瀫江涘,邂逅逢余誓生死。
片语平将白雪投,雄心真向青冥吐。
汝自分符出建章,余亦携书上帝乡。
掉头不入金华殿,却忆山中寻石羊。
风尘道路巧相值,宛转兰阴旧相识。
把臂宁论白璧双,酬知顿掷黄金百。
人间彩笔何纷纭,相看吾汝真忘形。
乍可经年对叔度,那能一饮无公荣。
蚤春人日差可赏,尘尾玄言豁尘坱。
轻云忽妒上元节,穷阴骤入花朝想。
衡门独掩空莓苔,白眼四望青天摧。
飞凫忽报故人至,拂衣大笑愁颜开。
曲径回轩迥幽寂,面面雕阑护奇石。
珠帘十二清昼垂,一尘不到胡生宅。
博山炉中沉水香,兰陵之酒双玉缸,蒲团对酌春茫茫。
居然一息破万古,那知雨色来虚堂。
漆园无人左迁没,屈宋曹刘俱寂寂。
千言欲起杜陵歌,四部重翻弇州集。
人生瞬息同埃尘,碌碌谁怜身后名。
日月空悬古今照,宇宙不补东南倾。
何如雄饮呼大白,百川一吸飞长鲸。
匕首纵横雪花乱,唾壶错落浮云惊。
酒间起舞真态出,元气淋漓袖双湿。
轻薄何由嗔祢衡,磊块政须浇阮籍。
高山流水尽知己,授简含毫仍促席。
沉冥不辞真宰怒,跌荡犹堪鬼神泣。
紫气丰城暝不流,寒芒婺女纷相射。
回首华阳夙昔交,十年侠气摩苍霄。
黎子归耕大庾侧,梁生草没罗浮坳。
刘侯李侯差振翮,朱生但乞夷门食。
康胡咫尺招不得,眼底何人寄肝膈。
吁嗟吾汝自一时,越吟楚调俱称奇。
飞扬总让少年贵,嚄唶从教行路疑。
邺侯满架差足乐,长孺淮阳岂云薄。
种秫聊耕彭泽田,草玄绝胜扬雄阁。
喻明府,歌莫悲,汝是豫章一男子,余亦岂俛首低眉世间士。
浮荣一代安所希,大业千秋竟谁俟。
丈夫会合自有神,肯将鸾翮随鸡群。
孙阳造父一朝值,騄駬骅骝双绝尘。
歌莫悲,喻明府,我欲乘云归太清,汝但为霖佐真主。
异日中原共鞭弭,肝肠一寸久相许
漏尽银虬雨声歇,萧飒如闻二龙语。
为君作歌聊尔女,无论笔落惊风雨。

查看原文

注释

【肝肠】肝和肠,多用于比喻:~欲裂ㄧ痛断~。
【一寸】1.十分为一寸。引申为微少。 2.指心。古人谓心为方寸之地,故称。 3.指光阴。
【相许】1.谓愿许终身。 2.泛指表示应允,允许。 3.赞许。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肝】

肝【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古寒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寒切,音干。《說文》木藏也。生於木,魄所藏。《正字通》左三葉,右四葉,以膽爲府,附脊第九椎爲陽中,少陽通於春氣。素問曰: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釋名》肝,幹也。五行屬木,故其體狀有枝幹也。凡物以大爲幹。《詩·大雅·或燔或炙傳》炙用肝。《禮·月令》其祀門,祭先肝。《淮南子·精神訓》肝爲風。

《白虎通》肝之爲言扞也。

肝楡,海外國名。《山海經》肝楡之尸,在大人北。

【肠】

腸【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直良切《集韻》《韻會》《正韻》仲良切,音長。《說文》大小腸,藏府之二名也。《正字通》大腸長二丈一尺,廣四寸,徑一寸,當臍右迴疊十六曲,盛穀一斗,水七升半。小腸長三丈二尺,廣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左迴疊積十六曲,容穀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白虎通》大腸,小腸,心肺府也。腸爲心肺主,心爲皮體主,故爲兩府也。《詩·大雅》自有肺腸。《書·盤庚》今予其敷心腹腎腸,歷告爾百姓于朕志。

《釋名》暢也,言通暢胃氣也。

《博雅》詳也。

羊腸,太行山坂名。《戰國策》趙聞之起兵臨羊腸。《史記·趙世家》羊腸之西。《註》太行山坂通名。南屬懷州,北屬澤州。

無腸,國名。《山海經》無腸之國,在深目東,其爲人長而無腸。

馬腸,獸名。《山海經》讙舉之山,雒水出焉,其中多馬腸之物。《註》馬腸,人面虎身,音如嬰兒。

魚腸,劒名。見《三國蜀志》。

草名。《博雅》鹿腸,蔘也。《又》馬腸,亦草名,葉似桑。見《山海經·讙舉之出註》。

黃腸,槨名。《後漢·梁商傳》賜黃腸玉匣。《註》以栢木黃心爲槨也。

《禮·儀志》治黃腸題凑,便房如禮。

【一】

一【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1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均也。《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誠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正一。《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一一。《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韓愈詩》一一欲誰憐。《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三一。《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尺一,詔版也。《後漢·蕃傳》尺一選舉。《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姓,明一炫宗。

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一二三作壹貳叄。《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史記·禮書》總一海內。《前漢·霍光傳》作總壹。《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韻補》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叶弦雞切,音兮。《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寸】

寸【寅集上】【寸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倉困切《韻會》《正韻》村困切,謂之寸口。从又从一。《徐曰》一者,記手腕下一寸。此指事也。《家語》布指知寸。《前漢·律歷志》度量衡皆起於黃鐘之律,一黍爲分,十分爲寸,十寸爲一尺。

寸者,忖也,有法度可忖也。凡法度字皆从寸。

姓。《正字通》明嘉靖中梓潼令寸居敬。

叶徒玩切,音叚。《庾信·喜晴應詔詩》伏泉遠習坎,隂風已回巽。桐枝長舊圍,蒲節抽新寸。叶上建傳堰獻。楊愼曰:巽音蒜,寸音斷,或曰建傳堰獻在今霰韻,古音霰翰諫三韻通。備考:《篇海類編》俗等字。

【久】

久【子集上】【丿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正韻》舉有切《集韻》《韻會》已有切,音九。暫之反也。《易·繫辭》恆久也。《中庸》不息則久。《註》久,常於中也。《老子·道德經》天乃道,道乃久。

待也。《左傳·昭二十四年》士伯曰:寡君以爲盟主之故,是以久子。

《說文》久,从後灸之,象人兩脛,後有距也。引周禮,久諸牆以觀其橈。◎按今《考工記·廬人》作灸,諸牆以眡其橈。註灸,猶柱也。釋文音救。

《儀禮·士喪禮》夏祝鬻餘飯用二鬲,于西牆不羃用疏布久之。《註》久讀爲灸。《疏》灸,塞義,謂直用麤布蓋鬲口爲塞也。

《韻補》叶舉里切,音几。《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久叶以。《小雅》來歸自鎬,我行永久。叶喜祉。《楚辭·招䰟》層冰峩峩,飛雪千里。歸來歸來,不可以久。

【相】

相【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說文》省視也。

《廣韻》共也。《正韻》交相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公羊傳·桓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註》胥,相也。相與胥音別義通。

質也。《詩·大雅》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相思,木名。《左思·吳都賦》相思之樹。《註》大樹也。東冶有之。

《唐韻》《正韻》息亮切,襄去聲。《爾雅·釋詁》視也。《左傳·隱十一年》相時而動。

《集韻》助也。《易·泰卦》輔相天地之宜。《書·立政》用勱相我國家。

《爾雅·釋詁》導也。

勴也。《註》謂贊勉。《疏》鄉飲酒云:相者,一人敎導,卽贊勉也。

《增韻》。

《廣韻》扶也。《禮·禮器》樂有相步。《註》扶工也。

《小爾雅》治也。《左傳·昭九年》水屬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註》楚之先祝融,主治火事。

選擇也。《周禮·春官·簭人》上春相簭。《註》謂更選擇其蓍也。

送杵聲。《禮·曲禮》鄰有喪,舂不相。《註》相者,聲以相助,歌以助舂,猶引重者呼邪許也。

相術。《左傳·文元年》內史叔服能相人。

月名。《爾雅·釋天》七月爲相。

官名。《呂覽》相者,百官之長也。《古三墳》伏犧氏上相共工,下相皇桓。《前漢·百官公卿表》相國,丞相,皆秦官。

計相。《史記·張丞相傳》張蒼遷爲計相。《註》專主計籍。

內相。《唐書·陸贄傳》贄爲翰林時,號內相。

家相。《禮·曲禮》士不名家相。《註》主知家務者。

《周禮·春官》有馮相氏。《夏官》有方相氏。

樂器。《禮·樂記》治亂以相。《註》相卽拊也。亦以節樂,以韋爲表,裝之以穅。穅,一名相,因以名焉。

星名。《石申星經》相星在北極斗南。

江神,名奇相。見《博雅》。

太史祥風,以占吉凶。《古今注》作伺風鳥,夏禹所作也。

藥名。《本草綱目》相,麻黃別名。相鳥,馬蘭別名。

地名。《商書序》河稟甲居相。《註》在河北。令魏郡有相縣。

州名。後魏置相州,唐曰鄴都。

姓。《後漢·南蠻傳》武落鐘離山出四姓,一曰相氏。《後秦》相雲。《北齊》相願。

相里,務相,空相,熊相,倚相,京相,沂相,俱複姓。

《字彙補》音禳。《禮·祭法》相近於坎壇,祭寒暑也。《註》相近當爲禳祈,王肅又作祖迎。

叶思必切,音悉。《杜甫·漫興絕句》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陸游詩話》白樂天用相字,多作思必切,如爲問長安月,如何不相離是也。此詩相欺,亦當讀入聲。《說文》易緯文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故从目从木。《正字通》相,俗作爲二,非。

【许】

許【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虛呂切《集韻》《韻會》喜語切,虛上聲。《說文》聽也。《廣雅》與也。《玉篇》從也。《廣韻》可也。《增韻》約與之也。《書·金滕》爾之許我,我其以璧與珪歸俟爾命。爾不許我,我乃屛璧與珪。《史記·高祖本紀》呂媼怒。呂公曰:始常欲奇此女與貴人,何自妄許與劉季。

《博雅》進也。《詩·大雅》昭兹來許。《傳》許,進也。《疏》禮法旣許,而後得進,故以許爲進也。

信也。《孟子》則王許之乎。

猶興也,期也。《孟子》管仲、晏子之功,可復許乎。

邑名。《詩·魯頌》居常與許。《箋》許,田也,魯朝宿之邑。

國名、縣名、州名。《春秋·隱十一年》公及齊侯鄭伯伐許。《疏》地理志云:潁川郡許縣,故許國,漢名許縣,魏武攺曰許昌,後周又攺爲許州。

姓。《廣韻》出高陽汝南,本自姜姓,炎帝之後,太嶽之裔,其後因封爲氏。

與鄦通。《史記·鄭世家》鄦公惡鄭于楚。《註》鄦同許,許靈公也。

《集韻》《韻會》《正韻》火五切,音虎。《詩·小雅》伐木許許。《傳》許許,柹貌。《朱傳》衆人共力之聲。《淮南子·道應訓》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後亦應之,此舉重勸力之歌也。《註》許,音虎。《字彙補》音虛。

《類篇》滸,一作許。

相关诗句
无论笔落惊风雨 为君作歌聊尔女 萧飒如闻二龙语 漏尽银虬雨声歇 肝肠一寸久相许 异日中原共鞭弭 汝但为霖佐真主 我欲乘云归太清 喻明府 歌莫悲 騄駬骅骝双绝尘 孙阳造父一朝值 肯将鸾翮随鸡群 丈夫会合自有神 大业千秋竟谁俟 浮荣一代安所希 余亦岂俛首低眉世间士 汝是豫章一男子 歌莫悲 喻明府 草玄绝胜扬雄阁 种秫聊耕彭泽田 长孺淮阳岂云薄 邺侯满架差足乐 嚄唶从教行路疑 飞扬总让少年贵 越吟楚调俱称奇 吁嗟吾汝自一时 眼底何人寄肝膈 康胡咫尺招不得 朱生但乞夷门食 刘侯李侯差振翮 梁生草没罗浮坳 黎子归耕大庾侧 十年侠气摩苍霄 回首华阳夙昔交 寒芒婺女纷相射 紫气丰城暝不流 跌荡犹堪鬼神泣 沉冥不辞真宰怒 授简含毫仍促席 高山流水尽知己 磊块政须浇阮籍 轻薄何由嗔祢衡 元气淋漓袖双湿 酒间起舞真态出 唾壶错落浮云惊 匕首纵横雪花乱 百川一吸飞长鲸 何如雄饮呼大白 宇宙不补东南倾 日月空悬古今照 碌碌谁怜身后名 人生瞬息同埃尘 四部重翻弇州集 千言欲起杜陵歌 屈宋曹刘俱寂寂 漆园无人左迁没 那知雨色来虚堂 居然一息破万古 蒲团对酌春茫茫 兰陵之酒双玉缸 博山炉中沉水香 一尘不到胡生宅 珠帘十二清昼垂 面面雕阑护奇石 曲径回轩迥幽寂 拂衣大笑愁颜开 飞凫忽报故人至 白眼四望青天摧 衡门独掩空莓苔 穷阴骤入花朝想 轻云忽妒上元节 尘尾玄言豁尘坱 蚤春人日差可赏 那能一饮无公荣 乍可经年对叔度 相看吾汝真忘形 人间彩笔何纷纭 酬知顿掷黄金百 把臂宁论白璧双 宛转兰阴旧相识 风尘道路巧相值 却忆山中寻石羊 掉头不入金华殿 余亦携书上帝乡 汝自分符出建章 雄心真向青冥吐 片语平将白雪投 邂逅逢余誓生死 忆乍停车瀫江涘 一官再问长安途 五载空淹茂陵秩 结交平生尽酒徒 喻侯意气天下无 传呼喻侯来扣门 剥啄何人驻高盖 茅斋独卧愁晨昏 兰阴一雨俄经旬 散作东南万家雨 狂风忽捲大海流 两岸嵯峨雪山起 白龙夜挂钱塘渚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