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自分符出建章

出自:明代·胡应麟《蚤春苦雨邦相明府见过留饮斋中竟夕走笔放歌为今雨行并怀燕社诸子》

拼音:[rǔ][zì][fēn,fèn][fú][chū][jiàn][zhāng]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白龙夜挂钱塘渚,两岸嵯峨雪山起。
狂风忽捲大海流,散作东南万家雨。
兰阴一雨俄经旬,茅斋独卧愁晨昏。
剥啄何人驻高盖,传呼喻侯来扣门。
喻侯意气天下无,结交平生尽酒徒。
五载空淹茂陵秩,一官再问长安途。
忆乍停车瀫江涘,邂逅逢余誓生死。
片语平将白雪投,雄心真向青冥吐。
汝自分符出建章,余亦携书上帝乡。
掉头不入金华殿,却忆山中寻石羊。
风尘道路巧相值,宛转兰阴旧相识。
把臂宁论白璧双,酬知顿掷黄金百。
人间彩笔何纷纭,相看吾汝真忘形。
乍可经年对叔度,那能一饮无公荣。
蚤春人日差可赏,尘尾玄言豁尘坱。
轻云忽妒上元节,穷阴骤入花朝想。
衡门独掩空莓苔,白眼四望青天摧。
飞凫忽报故人至,拂衣大笑愁颜开。
曲径回轩迥幽寂,面面雕阑护奇石。
珠帘十二清昼垂,一尘不到胡生宅。
博山炉中沉水香,兰陵之酒双玉缸,蒲团对酌春茫茫。
居然一息破万古,那知雨色来虚堂。
漆园无人左迁没,屈宋曹刘俱寂寂。
千言欲起杜陵歌,四部重翻弇州集。
人生瞬息同埃尘,碌碌谁怜身后名。
日月空悬古今照,宇宙不补东南倾。
何如雄饮呼大白,百川一吸飞长鲸。
匕首纵横雪花乱,唾壶错落浮云惊。
酒间起舞真态出,元气淋漓袖双湿。
轻薄何由嗔祢衡,磊块政须浇阮籍。
高山流水尽知己,授简含毫仍促席。
沉冥不辞真宰怒,跌荡犹堪鬼神泣。
紫气丰城暝不流,寒芒婺女纷相射。
回首华阳夙昔交,十年侠气摩苍霄。
黎子归耕大庾侧,梁生草没罗浮坳。
刘侯李侯差振翮,朱生但乞夷门食。
康胡咫尺招不得,眼底何人寄肝膈。
吁嗟吾汝自一时,越吟楚调俱称奇。
飞扬总让少年贵,嚄唶从教行路疑。
邺侯满架差足乐,长孺淮阳岂云薄。
种秫聊耕彭泽田,草玄绝胜扬雄阁。
喻明府,歌莫悲,汝是豫章一男子,余亦岂俛首低眉世间士。
浮荣一代安所希,大业千秋竟谁俟。
丈夫会合自有神,肯将鸾翮随鸡群。
孙阳造父一朝值,騄駬骅骝双绝尘。
歌莫悲,喻明府,我欲乘云归太清,汝但为霖佐真主。
异日中原共鞭弭,肝肠一寸久相许。
漏尽银虬雨声歇,萧飒如闻二龙语。
为君作歌聊尔女,无论笔落惊风雨。

查看原文

注释

【自分】自料﹐自以为。
【分符】犹剖符。谓帝王封官授爵,分与符节的一半作为信物。
【建章】见"建章宫"。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汝】

汝【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人渚切《集韻》《韻會》《正韻》忍與切,音茹。水名。《說文》水出弘農盧氏,還歸山東入淮。《水經》汝水出河南梁縣勉鄕西天息山。《酈道元注》今汝水出魯陽縣之大盂山黃柏谷,至原鹿縣,南入於淮,謂之汝口。側有汝口戍,淮汝之交會也。《春秋釋例》汝水至汝隂褒信縣入淮。《詩·周南》遵彼汝墳。

州名。《廣韻》春秋時爲王畿及鄭楚之地。左傳,楚襲梁,及霍,漢爲梁縣,後魏屬汝北郡,隋移于陸渾縣北,遂攺爲汝州。《廣輿記》今屬河南州,西有臨汝城古蹟。

汝寧,郡名。《廣輿記》秦屬潁川,漢曰汝南,元曰汝寧郡,有汝陽縣。

姓。《書·亡篇》有汝鳩,汝方,湯之賢臣。《左傳》有汝寬。

《韻會》通作女。《前漢·地理志》女陽,女隂,與汝同。

爾女亦作爾汝。《書·益稷》子欲左右,有民汝翼。子欲宣力,四方汝爲。

【自】

自【未集下】【自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

《玉篇》率也。

《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

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註詳部首。◎按說文作鼻本字。

【分】

分【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府文切《集韻》《韻會》方文切,音餴。《說文》別也。从八刀,刀以分別物也。《易·繫辭》物以羣分。

《增韻》裂也,判也。

《廣韻》賦也,施也。《增韻》與也。

《玉篇》隔也。

《前漢·律歷志》一黍之廣爲一分。分者,自三微而成著,可分別也。

半也。《公羊傳·莊二年》師喪分焉。《荀子·仲尼篇》以齊之分,奉之而不足。

徧也。《左傳·哀元年》熟食者分,而後敢食。

與紛通。《荀子·儒效篇》分分乎其有終始也。《淮南子·繆稱訓》禍之生也分分。《註》猶紛紛。

《周禮·天官》以待國之匪頒。《註》匪讀爲分。

《唐韻》扶問切《集韻》《韻會》符問切,汾去聲。名分也。《禮·禮運》禮達而分定。

均也,分劑也。《禮·曲禮》分毋求多。

分位也。《漢諸葛亮出師表》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集韻》方問切,紛去聲。均也。《左傳·僖元年》救患分災。

《正韻》府吻切,音粉。《爾雅·釋器》律謂之分。《註》分音粉,律管可以分氣。

《韻補》叶膚容切,音丰。《曹植·七啓》太極之初,渾沌未分。萬物紛錯,與道俱隆。

叶膚眠切,音近徧。《班固·西都賦》九市開場,貨別隊分。人不得顧,車不得旋。災字原刻从。

【符】

符【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防無切《集韻》馮無切《正韻》逢夫切,音扶。《說文》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釋名》符,付也。書所敕命于上,付使傳行之也。《玉篇》符,符節也。分爲兩邊,各持一以爲信。《篇海》符者,輔也,所以輔信。

驗也,證也,合也。《六書音義》符之爲言扶也,兩相符合而不差也。《周禮·地官》門關用符節。《註》符節者,如今諸官詔符也。《史記·五帝紀》黃帝合符釜山。《註》合諸侯符契圭璋而朝于釜山。《高祖紀》六年,剖符行封。《孝文紀》初與郡國守相爲銅虎符、竹使符。《註》張晏曰:符以代古之圭璋,从易也。師古曰:竹使符,與郡守各分其半,右留京師,左以與之。

符瑞。《禮·記註》萬物之符長。《疏》符謂甘露、醴泉之屬。

符籙。《帝王世紀》黃帝討蚩尤,西王母以符授之,乃立請祈之壇,親自受符。

木膚也。《山海經》丹木赤符而黑理。

書名。《黃帝泰階六符經》《隂符經》《春秋·感精符》。

官名。《前漢·趙堯傳》堯爲符璽御史。

姓。《廣韻》魯頃公之孫雅仕,秦爲符璽令,因而氏焉。

地名。《前漢·地理志》沛郡有符離縣,犍爲郡有符縣,巴郡有符特山。《趙充國傳》匈奴發騎,旁塞至符奚盧山。《北史·隋本紀》開皇十五年,旅王符山。《山海經》符禺之山,符禺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渭。

獸名。《後漢·班超傳》月氏貢符拔。《註》符拔,形似麟而無角。

竹名。《廣東新語》雙髻峰下百十步,劉仙壇側有符竹,竹不甚高大,止數尺,葉上有文如蝸涎,如古篆籀,其行或複或單,或疎或密,葉葉不同,若今巫覡所書符者。一竹中有一葉二葉,或數十竹中無一葉,葉雖枯而文色不改。文多白,與葉色不同。山人謂之竹葉符,每以餉客。

敷無切。《史記·律書》萬物剖符甲而生。《註》符,音孚。

叶房尤切。《陳琳·大荒賦》考律歷于鳳鳥兮,問民事于九鳩。傷典墳之圯墜兮,關大聖之顯符。

【出】

出【子集下】【凵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赤律切《集韻》《韻會》《正韻》尺律切,春入聲。《說文》進也。《廣韻》見也,遠也。《增韻》出入也,吐也,寫也。

生也。《爾雅·釋訓》男子謂姊妹之子爲出。《左傳·成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註》秦康公,晉之甥也。

《周禮·秋官·大司》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殺。《註》出謂越獄逃亡也。

《增韻》斥也。《正韻》亦作黜絀。

《唐韻》《集韻》《韻會》尺類切《正韻》蚩瑞切,推去聲。自中而外也。

《正韻》凡物自出,則入聲。非自出而出之,則去聲。然亦有互用者。

叶尺僞切,吹去聲。《詩·小雅》匪舌是出,維躬是瘁。

叶敕律切,音黜。《馬融·圍棋賦》熒惑窘乏兮無令詐出,深念遠慮兮勝乃可必。

《韻補》叶側劣切,音茁。《曹植·卞后誄》詳惟聖善,岐嶷秀出。德配姜嫄,不忝先哲。

叶赤知切,音侈。《穆天子傳·西王母謠》白雲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閒之。

叶赤至切,音熾。《楚辭·九章》竊快在其中心兮,揚厥憑而不竢。芳與澤其雜糅兮,羌芳華自中出。《靈樞經》男內女外,堅拒勿出。謹守勿內,是謂得氣。

【建】

建【寅集下】【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居萬切,犍去聲。《說文》立朝律也。《書·洪範》建用皇極。

《玉篇》豎立也。《韻會》置也。《易·比卦》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廣韻》木名。在弱水,直上百仞,無枝。

星名。《禮·月令》仲春之月,旦建星中。《註》建星在斗上。《史記·天官書》建星者,旗也。《註》建六星在斗北,臨黃道,天之都關也。

州名。《韻會》本吳建安郡,唐立建州。

姓。《廣韻》楚王子建之後。《前漢·元后傳》有建公。

《集韻》《韻會》紀偃切,犍上聲。《集韻》覆也。《史記·高帝紀》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註》居高屋而翻瓴水,言向下之勢易也。

與鍵通。《禮·樂記》倒載干戈,包之以虎皮,名之曰建櫜。《註》建,讀爲鍵。

【章】

章【午集下】【立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韻會》諸良切《正韻》止良切,音彰。《說文》樂竟爲一章。从音从十。十,數之終也。

采也。《書·臯陶謨》五服五章哉。《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靑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

明也。《易·垢卦》品物咸章。《書·洪範》俊民用章。

文章也。《詩·小雅》維其有章矣。《箋》禮文也。

篇章。《詩疏》詩有章句,總義包體,所以明情也。

成事成文曰章。《孟子》不成章不達。《周語》將以講事成章。

《周語》余敢以私勞,變前之大章。《註》表也,表明天子與諸侯異物也。

條也,程也。《史記·高祖紀》約法三章。《太史公自序》張蒼爲章程。《註》章。歷數之章術也。

大林木曰章。《史記·貨殖傳》千章金材。

《爾雅·釋山疏》山形上平者名章。

地名。《山海經》鮮山又東曰章山。

赤水之北有章尾山。《史記·楚世家》吳大敗楚于豫章。《前漢·地理志》勃海郡屬縣章武,章鄕,會稽郡屬縣句章,西河郡千章縣,廣平國斥章,東平國章縣。《後漢·光武紀》建武六年,改春陵鄕爲章陵縣。

官名。《周禮·春官》保章氏。《前漢·王子侯表》千章侯。《百官志》東閣主章令丞。《師古註》主章,掌大材也。《前漢·宣帝紀》元康元年置建章衞尉。

《爾雅·釋天》太歲在庚曰上章。

樂名。《禮·記註》大章,堯樂名。

印章。《漢官儀》吏秩比二千石以上,銀印龜鈕其文曰章,刻曰某官之章。

章奏。《獨斷》凡羣臣書通於天子者四,曰章,曰奏,曰表,曰駁議。

《左傳·僖五年》日南至。《疏》步曆之始,以朔旦冬至爲首,曆之上元,其年是十一月朔旦冬,至十九年閏月盡,復得十一月。朔旦冬至,故以十九年爲一章,積章成部,積部成紀。治曆者以此章部爲法,以知氣朔。

章甫,殷冠名。《禮·郊特牲》章甫,殷道也。

總章,舜明堂名。

建章,漢宫名。在長安。城西周迴二十餘里。

姓,秦將章邯。

諡法。《逸書》温克令儀曰章。

國名。《左傳註》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此十國皆任姓。

俗或謂舅曰章。

《六書音義》周章,怔營貌。

懼貌。亦作慞。

《字彙補》與樟同。《司馬相如·子虚賦》楩楠豫章。

與獐同。《周禮·冬官考工記》山以章。《註》讀爲獐。《韻會小補》又叶之風切,音中。《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同寅協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

之亮切。同障。《禮·雜記》四面有章。

相关诗句
无论笔落惊风雨 为君作歌聊尔女 萧飒如闻二龙语 漏尽银虬雨声歇 肝肠一寸久相许 异日中原共鞭弭 汝但为霖佐真主 我欲乘云归太清 喻明府 歌莫悲 騄駬骅骝双绝尘 孙阳造父一朝值 肯将鸾翮随鸡群 丈夫会合自有神 大业千秋竟谁俟 浮荣一代安所希 余亦岂俛首低眉世间士 汝是豫章一男子 歌莫悲 喻明府 草玄绝胜扬雄阁 种秫聊耕彭泽田 长孺淮阳岂云薄 邺侯满架差足乐 嚄唶从教行路疑 飞扬总让少年贵 越吟楚调俱称奇 吁嗟吾汝自一时 眼底何人寄肝膈 康胡咫尺招不得 朱生但乞夷门食 刘侯李侯差振翮 梁生草没罗浮坳 黎子归耕大庾侧 十年侠气摩苍霄 回首华阳夙昔交 寒芒婺女纷相射 紫气丰城暝不流 跌荡犹堪鬼神泣 沉冥不辞真宰怒 授简含毫仍促席 高山流水尽知己 磊块政须浇阮籍 轻薄何由嗔祢衡 元气淋漓袖双湿 酒间起舞真态出 唾壶错落浮云惊 匕首纵横雪花乱 百川一吸飞长鲸 何如雄饮呼大白 宇宙不补东南倾 日月空悬古今照 碌碌谁怜身后名 人生瞬息同埃尘 四部重翻弇州集 千言欲起杜陵歌 屈宋曹刘俱寂寂 漆园无人左迁没 那知雨色来虚堂 居然一息破万古 蒲团对酌春茫茫 兰陵之酒双玉缸 博山炉中沉水香 一尘不到胡生宅 珠帘十二清昼垂 面面雕阑护奇石 曲径回轩迥幽寂 拂衣大笑愁颜开 飞凫忽报故人至 白眼四望青天摧 衡门独掩空莓苔 穷阴骤入花朝想 轻云忽妒上元节 尘尾玄言豁尘坱 蚤春人日差可赏 那能一饮无公荣 乍可经年对叔度 相看吾汝真忘形 人间彩笔何纷纭 酬知顿掷黄金百 把臂宁论白璧双 宛转兰阴旧相识 风尘道路巧相值 却忆山中寻石羊 掉头不入金华殿 余亦携书上帝乡 汝自分符出建章 雄心真向青冥吐 片语平将白雪投 邂逅逢余誓生死 忆乍停车瀫江涘 一官再问长安途 五载空淹茂陵秩 结交平生尽酒徒 喻侯意气天下无 传呼喻侯来扣门 剥啄何人驻高盖 茅斋独卧愁晨昏 兰阴一雨俄经旬 散作东南万家雨 狂风忽捲大海流 两岸嵯峨雪山起 白龙夜挂钱塘渚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