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登至治

出自:明代·童轩《久雨一百韵》

拼音:[zì][rán][dēng][zhì][zhì]

平仄:仄平平仄仄

久雨连旬朔,阴霾尽日垂。
长途泥活活,陋巷水漓漓。
云重倾如注,风回飏若丝。
纤绵还淅淅,明灭更祁祁。
骤若闻吴语,闲如却楚师。
四檐频泪滴,千里尽膏陂。
入夜星微见,凌晨雾复弥。
涓涓通竹溜,密密洒茅茨。
涸泽深三尺,遥峰露半规。
须臾流涧壑,咫尺隔天涯。
河伯胸襟阔,飞廉号令驰。
蹄涔俄扩量,蜗室仅容锥。
帜闪频惊缺,轮停久缓羲。
未堪脩禊祓,且可浣尘缁。
屋覆翻危棹,梁空泻漏卮。
波摇张氏宅,潮没岘山碑。
岂是桑田变,虚勤砥柱支。
千家奔逐逐,万橹去??。
只讶天成漏,浑疑□□卑。
青蒲梳细浪,绿藻舞芳漪。
乱草萋迷发,闲花掩映披。
原高滋蚌蛤,江涨怒蛟螭。
蝶翅方粘粉,鸦巢正护危。
侵阶冲蚁子,沈灶产蛙儿。
跳足商羊舞,垂翎卫鹤疲。
马牛行莫辨,鸟雀下还迟。
瑟缩窥鱼鹭,沾涂曳尾龟。
屋头鸠逐妇,墙角雉呼雌。
不见摇烟麦,那看向日葵。
田夫忧损稼,渔叟畏漂篱。
泾渭奚能别,槔车枉用施。
未期收小菽,何暇望维秠。
民庶□□□,官军□□时。
□□浮大渚,□□立荒陲。
衣袂俱沾渍,旗干半倚旇。
妻孥忧馈饷,老稚苦啼饥。
米讶珠为价,薪同桂作枝。
人将虞垫溺,谁为诉疮痍。
高卧陶彭泽,长吁杜拾遗。
乘舆空有惠,版筑谩劳持。
白日何时见,顽阴不可麾。
高阿寻马苋,下坎拔凫茈。
蝶蝀形难指,阴阳沴若斯。
共愁云压地,那想雪翻匙。
嗟我常兼仆,怜人更泣歧。
不能援只手,祗是蹙双眉。
难假浮槎力,长吟苦叶诗。
穿渠思郑氏,兴利慕刘彝。
门涩苔痕上,窗昏树影筛。
瓢倾颜子饮,布渗董生帷。
竹几朝难凭,藜床夜屡移。
书空频咄咄,戮力正伾伾。
篝火烘新画,牵萝补旧篱。
一毡浑不弃,两屐镇相随。
乡绝人传信,门无客问奇。
诗因愁易得,病与懒相宜。
刘氏耽三癖,梁鸿赋五噫。
漫兴浮海叹,何惜买山资。
宦况连朝薄,乡心半夜悲。
徙居将久矣,缩地欲何之。
便好乘兰舫,聊为啖水芝。
儿嬉泥作径,婢怪灶难炊。
寸步行还碍,通宵坐不辞。
万间思广厦,百斛运深池。
溽湿憎藤簟,凉生怯葛絺。
短筇朝倚壁,吟笏晓支颐。
治业无仁仆,论心少故知。
张油聊尔避,塞土竟何裨。
潦倒遭时谤,揶揄被鬼嗤。
却怜成独立,曾谓失群疑。
江汉凭谁咏,莼鲈动客思。
迂疏真自拙,尘俗本何羁。
命也嗟难达,形乎觉易衰。
守株无兔触,设网有鸿离。
杂虑纷旁午,中怀耿郁伊。
谩劳揩病目,空复撚吟髭。
已分烟霞想,宁容造化窥。
志厌如酩酊,神困若饥羸。
因忆尧君政,犹烦禹足胝。
循环天数定,剥复理堪推。
前志明垂训,强阴每致兹。
燮和须有在,寅亮岂无为。
弭变由诚感,回灾本德祈。
干戈思有省,帑藏戒无私。
刑臬犹当慎,征徭必用咨。
游僧驱冗费,污吏汰膏脂。
疾苦询三老,公勤敕百司。
沟塍防夏潦,雩祭谨春祠。
抚世酬三德,求才立四维。
朝廷升大化,海宇仰重熙。
礼乐斯明备,华夷悉抚绥。
自然登至治,底用问希夷。
玉烛和难戾,金天世可追。
三光应顺叙,万福尽来膍。
苑囿鸣祥凤,郊园出瑞麒。
昆虫咸遂育,庶草尽蕃滋。
甘雨应知候,仁风必应期。
共遵皇极路,永建太平基。
愿撰东封事,兼陈既醉词。
排云叫阊阖,稽首献龙墀。

查看原文

注释

【自然】1.即“自然界”。广义指具有无穷多样性的一切存在物,与宇宙、物质、存在、客观实在等范畴同义,包括人类社会。狭义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通常分为非生命系统和生命系统。被人类活动改变了的自然界,通常称为第二自然或人化自然。 2.天然而非人工的:自然铜|自然力|自然风光|自然资源。 3.自然而然;按事物内部规律发展变化:自然免疫|顺其自然|自然消亡|他自然能想出办法来。 4.自若,不拘束,不呆板:动作自然|表情自然|他表演得很自然。 5.副词。当然:你是他父亲,他自然听你的|你去请他,他自然会来。 ⑥连词。表示转折:我们不能过分强调条件,自然,也不能不讲条件|写文章要注意表达形式,自然,更重要的还是内容。
【至治】1.指安定昌盛﹑教化大行的政治局面或时世。 2.最好的治理。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自】

自【未集下】【自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

《玉篇》率也。

《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

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註詳部首。◎按說文作鼻本字。

【然】

然【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如延切,音䔳。《說文》燒也。《註》徐鉉曰俗作燃。蓋后人增加。《孟子》若火之始然。《管子·弟子職》蒸閒容蒸,然者處下。《文劉績曰》古者,束薪蒸以爲燭。蒸,細薪也。稍寬其束,使其蒸閒可各容一蒸,以通火氣。

使已然者居下,未然者居上,則火易然也。《集韻》通作䕼。

《玉篇》許也,如是也。譍言也。《史記·張耳陳餘傳》此固趙國立名義不侵爲然諾者也。

《廣韻》語助。《禮·檀弓》歲旱,穆公召縣子而問然。《註》然之言焉也。

《廣韻》如也。《詩·邶風》惠然肯來。《禮·檀弓》貿貿然來。

承上接下語。《禮·曲禮》然後客坐。

《檀弓》然則盍行乎。《文王世子》然而衆知父子之道矣。

《禮·祭義》國人稱願,然曰:幸哉有子如此。《註》然猶而也。

果然,獸名。《周禮·春官·巾車》然。字註。

率然,蛇名。《孫子·九地篇》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連然,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連然有鹽官。

燕然,山名。《前漢·匈奴傳》至速邪烏燕然山。

姓。《左傳》楚然丹。鄭然明。

叶而鄰切,音人。《劉向·列女贊》齊女傅母,防女未然,莊姜亦材,卒能脩身。《馬融·東巡頌》散齊卽畢,越翼良辰,棫槱增積,烈火燔然。

【登】

登【午集中】【癶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都騰切,等平聲。《爾雅·釋詁》陞也。《玉篇》上也。進也。《易·明夷》初登于天。《書·堯典》疇咨若時登庸。《左傳·僖九年》王使宰孔賜齊侯胙,下拜登受。《禮·月令》農乃登麥。《周禮·秋官》司民,掌登萬民之數。《前漢·食貨志》進業曰登。《註》進上百工之業也。

《爾雅·釋詁》成也。《增韻》熟也。《書·泰誓》以登乃辟。《詩·大雅》誕先登于岸。《周禮·地官·小司徒》頒比法于六鄉之大夫,使各登其鄉之眾寡六畜車輦。《註》登,成也。成猶定也。《孟子》五穀不登。《註》登,成熟也。

尊之曰登。《禮·月令》登龜。《註》龜言登者,尊之也。

《博雅》登登,眾也。

築牆用力相應聲。《詩·大雅》築之登登。

登聞鼓院。《宋史·職官志》隷司諫正言,掌受文武官及士民章奏表疏。

榻登。《釋名》施于大牀之前,小榻之上,所以登牀也。《說文》作毾㲪。

星名。《晉書·天文志》歲星之精流,爲及登。

鳳皇朝鳴曰登晨。見《軒轅黃帝記》。

州名。古萊子國,隋牟州,唐改登州,取文登山而名。

姓。出南陽,蜀有關中流人,始平登定。

《集韻》丁鄧切,等去聲。履也。或作蹬。

《字彙補》東職切,等入聲。《公羊傳·隱五年》公曷爲遠而觀魚,登來之也。《註》登讀言得。齊人名求得爲得來。作登來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

叶都籠切,音東。《前漢·宣元敘傳》元之二王,孫後大宗。昭而不穆,大命更登。

叶都郎切,音當。《易林》南山高岡,回隤難登。道里遼遠,行者無糧。《說文》上車也。从癶豆,象登車形。《集韻》或作僜。《字彙》登與豆豋之豋,从月从又者別。

【至】

至【未集下】【至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摯。《說文》飛鳥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猶地也。象形。不上去而至下來也。《玉篇》來也。《詩·小雅》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禮·樂記》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註》至,來也。

《玉篇》達也,由此達彼也。《書·無逸》自朝至于日中昃。《詩·小雅》我征徂西,至于艽野。

極也。《易·坤卦》至哉坤元。《註》至謂至極也。

《繫辭》易其至矣乎。《莊子·逍遙遊》故曰:至人無己。《註》至極之人。

善也。《禮·坊記》以此坊民婦猶有不至者。《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覆之而角至。《註》至,猶善也。

大也。

《易·復卦》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后不省方。《註》冬至,隂之復也。夏至,陽之復也。《正字通》夏至曰日長至,是日晝漏刻五十九,夜四十一,先此漏刻尚五十八。日之長于是而極,故曰日長至,至取極至之義。呂覽十二紀:仲夏月,日長至是也。冬至亦曰日長至,是日晝漏刻四十一,夜五十九,過此晝漏卽四十二刻。日之長,於是而始,故亦曰日長至。至取來至之義。禮郊特牲曰:郊之祭,迎長日之至是也。然呂覽於仲冬則又曰日短至。黃震曰:世俗多誤冬至爲長至,不知乃短至也。據此說,短至宜爲冬至,亦謂之日長至者,陽之始長也,扶陽抑隂之義也。

至掌,蟲名。《爾雅·釋蟲》蛭蝚至掌。《亢倉子·臣道篇》至人忘情。

《集韻》《韻會》徒結切,音咥。單至,輕發貌。《列子·力命篇》墨杘單至。

《韻補》叶職日切,音窒。《詩·豳風》鸛鳴于垤,婦歎于室。灑埽穹窒,我征聿至。

叶章移切,音支。《梁武帝擬古詩》日期久不歸,鄕國曠音輝。音輝空結遲,半寢覺如至。叶上期絲。

【治】

治【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乿《唐韻》直之切《集韻》《韻會》澄之切《正韻》陳知切,音持。水名。《說文》水,出東萊曲城陽丘山,南入海。

水,出泰山。《前漢·地理志》泰山郡南武陽冠石山,治水所出,南至下邳入泗。

《集韻》湯來切,音胎。水名。水出鴈門郡。《前漢·地理志》鴈門郡隂館累頭山,治水所出,東至泉州入海。

理也。《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職任萬民,七日嬪婦,化治絲枲。

盈之切,音怡。義同。

《廣韻》《集韻》《韻會》直利切《正韻》直意切,音穉。亦理也。《荀子·修身篇》少而理曰治。

習也。《周禮·春官·大宗伯》治其大禮。

校也。《戰國策》皆無敢與趙治。

有所求乞也。《周禮·地官·旅師》凡新甿之治,皆聽之。

監督也。《周禮·地官·鄕師》用役則帥其民而至,遂治之。

聽獄之成辭亦曰治。《周禮·秋官·方士》凡都家之士所上治,則主之。《註》所上治,謂獄訟之小事,不附罪者也。

才多亦曰治。《左傳·莊九年》鮑叔曰:管夷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註》言管仲治理政事之才多于敬仲。

道家靜室曰治。《六朝詩話》送謝靈運於杜治,猶今之宮觀也。

所都之處曰治。《前漢·田儋傳》更王膠東,治卽墨。《註》治,謂都之也。

州郡所駐曰治,如蜀刺史曰治成都,揚刺史曰治會稽。《毛氏韻增》治字本平聲,脩治字借爲去聲,經典釋文治字平聲皆無音,假借治道平治字,直吏切。

相关诗句
稽首献龙墀 排云叫阊阖 兼陈既醉词 愿撰东封事 永建太平基 共遵皇极路 仁风必应期 甘雨应知候 庶草尽蕃滋 昆虫咸遂育 郊园出瑞麒 苑囿鸣祥凤 万福尽来膍 三光应顺叙 金天世可追 玉烛和难戾 底用问希夷 自然登至治 华夷悉抚绥 礼乐斯明备 海宇仰重熙 朝廷升大化 求才立四维 抚世酬三德 雩祭谨春祠 沟塍防夏潦 公勤敕百司 疾苦询三老 污吏汰膏脂 游僧驱冗费 征徭必用咨 刑臬犹当慎 帑藏戒无私 干戈思有省 回灾本德祈 弭变由诚感 寅亮岂无为 燮和须有在 强阴每致兹 前志明垂训 剥复理堪推 循环天数定 犹烦禹足胝 因忆尧君政 神困若饥羸 志厌如酩酊 宁容造化窥 已分烟霞想 空复撚吟髭 谩劳揩病目 中怀耿郁伊 杂虑纷旁午 设网有鸿离 守株无兔触 形乎觉易衰 命也嗟难达 尘俗本何羁 迂疏真自拙 莼鲈动客思 江汉凭谁咏 曾谓失群疑 却怜成独立 揶揄被鬼嗤 潦倒遭时谤 塞土竟何裨 张油聊尔避 论心少故知 治业无仁仆 吟笏晓支颐 短筇朝倚壁 凉生怯葛絺 溽湿憎藤簟 百斛运深池 万间思广厦 通宵坐不辞 寸步行还碍 婢怪灶难炊 儿嬉泥作径 聊为啖水芝 便好乘兰舫 缩地欲何之 徙居将久矣 乡心半夜悲 宦况连朝薄 何惜买山资 漫兴浮海叹 梁鸿赋五噫 刘氏耽三癖 病与懒相宜 诗因愁易得 门无客问奇 乡绝人传信 两屐镇相随 一毡浑不弃 牵萝补旧篱 篝火烘新画 戮力正伾伾 书空频咄咄 藜床夜屡移 竹几朝难凭 布渗董生帷 瓢倾颜子饮 窗昏树影筛 门涩苔痕上 兴利慕刘彝 穿渠思郑氏 长吟苦叶诗 难假浮槎力 祗是蹙双眉 不能援只手 怜人更泣歧 嗟我常兼仆 那想雪翻匙 共愁云压地 阴阳沴若斯 蝶蝀形难指 下坎拔凫茈 高阿寻马苋 顽阴不可麾 白日何时见 版筑谩劳持 乘舆空有惠 长吁杜拾遗 高卧陶彭泽 谁为诉疮痍 人将虞垫溺 薪同桂作枝 米讶珠为价 老稚苦啼饥 妻孥忧馈饷 旗干半倚旇 衣袂俱沾渍 □□立荒陲 □□浮大渚 官军□□时 民庶□□□ 何暇望维秠 未期收小菽 槔车枉用施 泾渭奚能别 渔叟畏漂篱 田夫忧损稼 那看向日葵 不见摇烟麦 墙角雉呼雌 屋头鸠逐妇 沾涂曳尾龟 瑟缩窥鱼鹭 鸟雀下还迟 马牛行莫辨 垂翎卫鹤疲 跳足商羊舞 沈灶产蛙儿 侵阶冲蚁子 鸦巢正护危 蝶翅方粘粉 江涨怒蛟螭 原高滋蚌蛤 闲花掩映披 乱草萋迷发 绿藻舞芳漪 青蒲梳细浪 浑疑□□卑 只讶天成漏 万橹去?? 千家奔逐逐 虚勤砥柱支 岂是桑田变 潮没岘山碑 波摇张氏宅 梁空泻漏卮 屋覆翻危棹 且可浣尘缁 未堪脩禊祓 轮停久缓羲 帜闪频惊缺 蜗室仅容锥 蹄涔俄扩量 飞廉号令驰 河伯胸襟阔 咫尺隔天涯 须臾流涧壑 遥峰露半规 涸泽深三尺 密密洒茅茨 涓涓通竹溜 凌晨雾复弥 入夜星微见 千里尽膏陂 四檐频泪滴 闲如却楚师 骤若闻吴语 明灭更祁祁 纤绵还淅淅 风回飏若丝 云重倾如注 陋巷水漓漓 长途泥活活 阴霾尽日垂 久雨连旬朔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