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重依莲幕

出自:宋代·王阮《上九江唐舍人一首五十韵》

拼音:[zēng][zhòng,chóng][yī][lián][mù]

平仄:平平平平仄

江左承南渡,浔阳控上流。
平时称用武,今日更防秋。
六代规摹古,三江险阨周。
高凭隆屏翰,下瞰握襟喉。
呼吸闻吴楚,封疆矗斗牛。
循良渡虎迹,神武射蛟游。
胜事馀莲社,风光足庾楼。
倚天开峻极,倒影湛飞浮。
鼎败香山往,官轻靖节休。
义门十世美,将业二王优。
顷岁承平久,斯民习俗修。
究心依学校,服力事田畴。
狱净苔荒砌,山深麦挂丘。
共知忠义笃,肯陷矫诬羞。
不料腥膻起,能令日月幽。
云屯满赤县,天意卒鸿沟。
郡邑生荆棘,江湖识冕旒。
竟捐形势地,聚作虎狼陬。
昔计何胜辱,群生亦暂偷。
奇功思赫赫,内治颇悠悠。
法令中间弊,流移不可留。
未经真抚恤,还已困虔刘。
对垒缘淮甸,长蛇致虏酋。
雷声忽天狗,旗尾又蚩尤。
隔岸几航苇,孤城亦缀斿。
兵戈闲耒耜,战舰夺松楸。
天下虽同扰,江西又不侔。
宿师惟此地,履亩倍他州。
诸将纷纷是,攸司日日掊。
文符竞旁午,膏血罄诛求。
战斗连年永,疮痍几日瘳。
孽牙中作梗,气习遂成媮。
情动穿墉鼠,风行借父耰。
秉彝均物则,失德自乾糇。
近世凡临镇,何人解抚柔。
帝为辍近侍,人喜得贤侯。
父子文章伟,君臣契分投。
王言资润色,国是仗谋猷。
诗似丘传鲤,书如固续彪。
凤毛宜鸑鷟,骥种自骅骝。
增重依莲幕,尤烦借箸筹。
折冲皆婉画,赐履又分忧。
奕奕长江上,源源数路头。
若非烦柱石,何以镇貔貅。
南土惊新事,西清拥碧油。
春风回野色,江月静帘钩。
地借长城望,尘清奕世雠。
有生皆固结,无士不冥搜。
立国须才用,闻公锐意收。
龙门如可上,敢请与荀俦。

查看原文

注释

【增重】加重;增强。
【莲幕】《南史.庾杲之传》:"﹝王俭﹞用杲之为卫将军长史。安陆侯萧缅与俭书曰:"盛府元僚,实难其选。庾景行泛渌水,依芙蓉,何其丽也。"时人以入俭府为莲花池,故缅书美之。"后因称幕府为"莲幕"。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增】

增【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作滕切《集韻》《韻會》咨騰切《正韻》咨登切,音曾。《說文》益也。一曰重也。《詩·小雅》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史記·黃霸傳》戸口歲增。

衆也。《詩·魯頌》烝徒增增。

與層通。增城漢宮。見前城字註。《揚雄·甘泉賦》增宮參差。

與曾通。

《廣韻》《集韻》《韻會》子鄧切《正韻》子孕切,音橧。賸也。

【重】

重【酉集下】【里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緟。《說文》厚也。《增韻》輕之對也。《易·繫辭》夫茅之爲物薄,而用可重也。《禮·王制》輕任幷,重任分。

《廣韻》更爲也。《博雅》重,再也。

難也。《戰國策》臣之所重處重留也。《註》重,猶難也。《前漢·淮南王傳》文帝重自切責之。《註》如淳曰:重,難也。

貴也。《戰國策》張儀之殘樗里疾也,重而使之。《註》重,猶貴也。

尊也。《禮·祭統》所以明周公之德,而又以重其國也。《註》重,猶尊也。

尚也。《禮·緇衣》臣儀行不重辭。《註》重,猶尚也。《疏》爲臣之法,不尚虛華之辭。

數也。《左傳·襄四年》武不可重,用不恢于夏家。《註》重,猶數也。

甚也。《禮·檀弓》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戰國策》今富摰能而公重不相善也。《註》重猶甚也。

《淮南子·汜論訓》古者,人醇,工龎,商朴,女重。《註》女重,貞正無邪。

《戰國策》軍重踵高宛。《註》重,輺重也。《前漢·張耳餘傳》從閒路絕其輺重。

星名。《博雅》歲星謂之重星。

縣名。《前漢·地理志》重平縣,屬渤海郡。

山名。《山海經》有重隂之山。

木名。《博雅》重皮,厚朴也。

《集韻》《韻會》柱勇切《正韻》直隴切,無二義。古人三聲通用,必謂上去異訓,不可通押,此宋人拘泥之過也。

《廣韻》直容切《韻會》傳容切,音褈。《廣韻》複也,疊也。《易·乾卦》九三重剛而不中。《疏》上下俱陽,故重剛也。《書·舜典》重華協于帝。《禮·禮器》天子之席五重,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楚辭·九辯》豈不鬰陶而思君兮,君之門以九重。

穀名。《詩·豳風》黍稷重穋。《傳》後熟曰重。《釋文》重,直容切,先種後熟曰重。

作穜,音同。

多也。《左傳·成二年》重器備。《註》重,猶多也。《釋文》直恭切。

累也。《詩·小雅》無思不憂,祇自重兮。《箋》重,猶累也。《釋文》直龍切,又直用切。

《爾雅·釋天》太歲在辛曰重光。《釋文》直龍切。

地名。《左傳·僖三十一年》臧文仲往宿於重館。《註》高平方與縣西北有重鄕城。《釋文》直龍切。

車名。《詩·衞風》猗重較兮。《傳》重較,卿士之車。《釋文》直恭切。

屋承霤也。《禮·檀弓》池視重霤。《疏》重霤,屋承霤也,以木爲之。《釋文》直容切。

地名。《左傳·襄十七年》衞孫蒯田于曹隧,飮馬于重丘。《註》重丘,曹邑。

人名。《書·呂》乃命重黎。《傳》重卽羲,黎卽和。《釋文》直龍切。

姓。《正字通》重黎之後,明有重省。

神所依也。《禮·檀弓》重主道也。《註》始死未作主,以重主其神也。重旣虞而埋之,乃復作主。《疏》言始死作重,猶若吉祭本主之道。主者,吉祭,所以依神。在喪重亦所以依神,故云重主道也。

《正韻》徒紅切,音同。與穜同。穀名。

與童同。《禮·檀弓》與其鄰重汪踦往,皆死焉。《註》重當爲童未冠者之稱。《釋文》重,音同。

《正韻》之仲切,音衆。《前漢·匈奴傳》不如重酪之便美。《註》重,乳汁也。本作潼。

《韻補》叶直良切,音長。《道藏歌》神暢感寂庭,默思徹九重。靈歌理冥運,百和結朱章。

【依】

依【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希切,音衣。《說文》倚也。《書·無逸》知小人之依。《註》言稼穡。《詩·小雅》謀之不臧,則具是依。《又》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依稀,猶彷彿也。《劉禹錫詩》宋臺梁館尚依稀。

姓。

《集韻》《韻會》隱豈切,音倚。《詩·大雅》于京斯依。

斧依,與扆通。《儀禮·覲禮》天子設斧依于戸牖之閒。《註》依,如今綈素屛風也。有繡斧文,所以示威也。

纏弦也。《儀禮·卽夕禮》設依撻焉。《疏》依,以韋依纏其弦,卽今時弓是也。

《儀禮·士虞禮》佐食無事,則出戸負依南面。《註》戸牖之閒謂之依。

喻也。《禮·學記》不學博依,不能安詩。《疏》謂依倚譬喻也。

《韻補》叶烏皆切,音挨。《曹植詩》願爲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白居易詩》坐依桃葉妓。《自註》依,烏皆反。

【莲】

蓮【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苓《唐韻》落賢切《集韻》《韻會》《正韻》靈年切,音連。《爾雅疏》北人以蓮爲荷。

《說文》芙蕖之實也。《爾雅·釋草》荷,芙蕖。其實蓮。《註》蓮謂房也。

《集韻》連彥切,連去聲。《前漢·地理志》左馮翊蓮勺。《後漢·鄭興傳註》蓮勺,故城在今同州下邳縣東北。

《字彙補》所夾切。草名。《廣雅》鳶尾、烏蓮,射干也。

【幕】

幕【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慕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末各切,音莫。《說文》帷在上曰幕。《廣雅》帳也。《釋名》幕,絡也,在表之稱也。《周禮·天官·幕人》掌帷幕幄帟綬之事。《左傳·成十六年》楚子登巢車,以望晉軍,伯州犂侍于王後,王曰:張幕矣。曰:虔卜于先君也,徹幕矣。曰:將發命也。

《韻會》幕府。軍旅無常居,故以帳幕言之。通作莫。《史記·李牧傳》市租皆輸入莫府。《註》索隱曰:古者出征爲將帥,軍還則罷,理無常處,以幕帟爲府署,故曰幕府。《李廣傳》莫府省約文書籍事。《註》索隱曰:凡將軍謂之幕府者,蓋兵門合施帷帳,故稱幕府。古字通用,遂作莫耳。

《周禮·天官·幕人註》幕或在地,展幣於其上。

臂脛衣也。《釋名》留幕,冀州所名大褶至膝者也。留,牢也。幕,絡也。言牢絡在衣表也。《史記·蘇秦傳》當戰,則斬堅甲鐵幕。《註》謂以鐵爲臂脛之衣。

《類篇》覆食案亦曰幕。

《廣雅》粗幕庵也。

《廣雅》幕,覆也。《易·井卦》上六井收勿幕。《註》幕猶覆也。《疏》不自掩覆,與衆共之。

《爾雅·釋言》幕,暮也。《註》幕然暮夜也。

六幕。《前漢·禮樂志》紛紜六幕浮大海。《註》猶言六合也。

沙幕。《前漢·武帝紀》衞靑將六將軍絕幕。《註》幕,沙幕。臣瓚曰:沙土曰幕,直度曰絕。師古曰:幕者,今之突厥中磧耳。

縣名。《前漢·地理志》淸河郡繹幕縣,琅邪郡姑幕縣。

《廣韻》姓也。《姓譜》舜祖幕之後。《史記·世家》自幕至於瞽瞍。《註》鄭衆曰:幕,舜之先也。

《集韻》莫半切,音縵。平而無文曰幕。《前漢·西域傳》罽賔國錢爲騎馬,幕爲人面。《註》韋昭曰:幕,錢背也。

《韻補》蒙晡切,音模。《李陵·別蘇武歌》經萬里兮度沙幕,爲君將兮奮匈奴。

《正韻》莫狄切,音覓。《盧仝·思君吟》我心爲風兮淅淅,君身爲雲兮幕幕。

相关诗句
敢请与荀俦 龙门如可上 闻公锐意收 立国须才用 无士不冥搜 有生皆固结 尘清奕世雠 地借长城望 江月静帘钩 春风回野色 西清拥碧油 南土惊新事 何以镇貔貅 若非烦柱石 源源数路头 奕奕长江上 赐履又分忧 折冲皆婉画 尤烦借箸筹 增重依莲幕 骥种自骅骝 凤毛宜鸑鷟 书如固续彪 诗似丘传鲤 国是仗谋猷 王言资润色 君臣契分投 父子文章伟 人喜得贤侯 帝为辍近侍 何人解抚柔 近世凡临镇 失德自乾糇 秉彝均物则 风行借父耰 情动穿墉鼠 气习遂成媮 孽牙中作梗 疮痍几日瘳 战斗连年永 膏血罄诛求 文符竞旁午 攸司日日掊 诸将纷纷是 履亩倍他州 宿师惟此地 江西又不侔 天下虽同扰 战舰夺松楸 兵戈闲耒耜 孤城亦缀斿 隔岸几航苇 旗尾又蚩尤 雷声忽天狗 长蛇致虏酋 对垒缘淮甸 还已困虔刘 未经真抚恤 流移不可留 法令中间弊 内治颇悠悠 奇功思赫赫 群生亦暂偷 昔计何胜辱 聚作虎狼陬 竟捐形势地 江湖识冕旒 郡邑生荆棘 天意卒鸿沟 云屯满赤县 能令日月幽 不料腥膻起 肯陷矫诬羞 共知忠义笃 山深麦挂丘 狱净苔荒砌 服力事田畴 究心依学校 斯民习俗修 顷岁承平久 将业二王优 义门十世美 官轻靖节休 鼎败香山往 倒影湛飞浮 倚天开峻极 风光足庾楼 胜事馀莲社 神武射蛟游 循良渡虎迹 封疆矗斗牛 呼吸闻吴楚 下瞰握襟喉 高凭隆屏翰 三江险阨周 六代规摹古 今日更防秋 平时称用武 浔阳控上流 江左承南渡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