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佛鹅鹳鸣

出自:明代·杨荣《送大参连士平考绩还江西》

拼音:[páng,fǎng][fó,fú,bì,bó][é][guàn][míng]

平仄:平平平仄平

连氏旧名阀,奕叶联簪缨。
衣冠照云日,诗礼相继承。
君昔英妙年,意气摩苍冥。
肄业庠序中,交游皆俊英。
丽泽互滋益,断金坚素盟。
群疑日分剖,志笃学乃成。
闽藩棘闱开,多士推先登。
骥足骋周道,鹏翮快云程。
东风遂高举,黄甲书姓名。
峨峨獬豸冠,出入蒙恩荣。
绣衣炳文彩,柏府扬英声。
棱棱晓霜肃,皎皎秋蟾明。
九载陟薇垣,持操固有恒。
江西古大藩,自昔称地灵。
湖江属襟带,控引瓯与荆。
君至赞旬宣,翼轸腾光精。
恩惠洽黎庶,田野安以宁。
芃芃粳稻黄,蔼蔼桑柘青。
箫鼓千万家,弦歌十三城。
善政既云就,考绩来天京。
相逢话心素,适慰离别情。
九重奏最罢,遥遥复南征。
维时大火流,渐觉天气清。
梧叶坠金井,凉飙夺炎蒸。
侵晨出都门,别酒聊共倾。
膏车促言迈,分手情不胜。
官河动双橹,彷佛鹅鹳鸣
鲸波息奔骇,万里如掌平。
到官及秋暮,黄菊正芳馨。
爰与众君子,报国殚忠贞。
勋崇誉望高,当与庐岳并。

查看原文

注释

【鹅鹳】1.亦作"鹅鹳"。 2.《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丙戌,与华氏战于赭丘。郑翩愿为鹳,其御愿为鹅。"杜预注:"鹳﹑鹅皆陈名。"后即以"鹅鹳"并举指军阵。 3.水鸟天鹅与鹳鸟。
【鹳鸣】1.《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埽穹窒,我征聿至。"郑玄笺:"鹳,水鸟也。将阴雨则鸣,行者于阴雨尤苦,妇念之,则叹于室也。"后用为典故,谓思妇因天将雨而为其征夫担忧。 2.谓天将雨。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彷】

彷【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步光切《集韻》蒲光切,音旁。《玉篇》彷徨也。《莊子·逍遙遊》彷徨乎無爲其側。

蟲名。《莊子·達生篇》野有彷徨。《音義》彷徨,狀如蛇,兩頭,五采文。

《集韻》彷徉,徘徊也。《史記·吳王濞傳》彷徉天下。

《廣韻》妃兩切,音髣。彷彿也。《說文》彷彿,見不審也。《傅毅·舞賦》彷彿神動。

【佛】

佛【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符勿切,音咈。《說文》見不諟也。

仿佛亦作彷彿,髣髴。《揚雄·甘泉賦》仿佛其若夢。《班固·幽通賦》夢登山而迥眺,覿幽人之髣髴。《漢書》作仿佛。

捩也。《禮·曲禮》獻鳥者,佛其首,畜鳥則勿佛。《註》恐鳥喙害人,爲小竹籠,以捩轉其首也。

逆也,戾也。《禮·學記》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揚子·法言》荒乎淫,佛乎正。與拂同。

輝粲貌。《黃香·九宮賦》銀佛律以順游。

三佛齊,佛郞機,柔佛,皆外國名。

佛桑,花名。

姓。明佛正。

佛佗。佛者,覺也。以覺悟羣生也。

《集韻》《正韻》蒲沒切,音浡。興起貌。《荀子·非十二子篇》佛然平世之俗起焉。與浡勃通。

《集韻》《韻會》《正韻》同弼。《詩·周頌》佛時仔肩。《毛傳》佛,大也。《鄭箋》佛,輔也。

叶方味切,音廢。《前漢·司馬遷敘傳》學微術昧,或見仿佛疑殆匪闕,違衆忤世。《正字通》世傳漢明帝永平七年,佛法始入中國,非也。秦時沙門室利房等至,始皇以爲異,囚之。夜有金人,破戸以出。漢武帝時,霍去病過焉支山,得休屠王祭天金人以歸,帝置之甘泉宮。金人者,浮屠所祠,今佛像卽其遺法也。哀帝時,博士弟子秦景,使伊存口授浮屠經,中土未之信。迨明帝夜夢金人飛行殿庭,以問於朝。傅毅以佛對曰:天竺國有佛,卽神也。帝遣中郞蔡愔及秦景使天竺求之,得佛經二十四章,釋迦立像,倂與沙門攝騰,竺法蘭東還。以是考之,秦西漢知有佛久矣,非明帝始也。

古本列子周穆王篇,西域之國有化人,無西方聖人名佛之說,獨仲尼篇載孔子曰:西方之人有聖者。蓋假借孔子之語也。《字彙》沿《正韻》,改化人爲聖人,非。

【鹅】

鵝【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䳗《唐韻》五何切《集韻》《韻會》《正韻》牛何切,,夜鳴應更。禽經曰:脚近臎者能步,鵝騖是也。鵝見異類差翅鳴,一名家雁。一名舒雁。一名鵱鷜。

《爾雅·釋鳥》舒雁,鵝。《李巡曰》野曰雁,家曰鵝。《本草註》又有野鵝,大於雁,似人家蒼鵝,謂之鴐鵝。

《禽經》鵝鳴則蜮沉,養之圍林,則蛇遠去。

《嶺南異物志》蠻人聚鵝腹毳毛爲衣被。

《洞冥記》日出銜翅而舞,名喜白鵝。

陣名。《左傳·昭二十一年》鄭翩願爲鸛,其御願爲鵝。

人名。榮駕鵝,魯大夫成伯。

草名。黑鵝。《管子·地員篇》其種陵稻黑鵝馬夫。

鵝抱,亦草名。見《本草》。

【鹳】

鸛【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29画部外筆画:18画

《廣韻》《集韻》《韻會》古玩切,音貫。水鳥。好水,將雨則鳴。《禽經》鸛仰鳴則晴,俯鳴則隂。

鸛生三子,一爲鶴,巽極成震,隂變爲陽,震爲鶴,巽爲鸛。《本草陶弘景註》頭無丹,項無烏帶,身似鶴,不善唳,但以喙相擊而鳴。鸛有二種,似鵠而巢樹者爲白鸛,黑色曲頸者爲烏鸛。陸璣曰:鸛雀似鴻而大。一名負釜,一名黑尻,一名背竈,一名早裙。泥巢,其旁爲池,含水滿之,取魚置其中,以食其雛。《詩·豳風》鸛鳴于垤。

一作冠。《後漢·楊震傳》有冠雀銜三鱣魚置講堂前。《註》冠音貫,卽鸛雀也。

《唐韻》《集韻》呼官切,音歡。《爾雅·釋鳥》鸛鷒,鶝鶔。《註》鸛,音歡。

《集韻》古丸切,音官。水鳥也。

《集韻》胡官切,音桓。義同。

《集韻》《類篇》鵒也。

【鸣】

鳴【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武兵切《集韻》《韻會》《正韻》眉兵切,音明。《說文》鳥聲也。《玉篇》聲相命也,嘷也。《詩·大雅》鳳凰鳴矣,于彼高岡。

獸亦曰鳴。《易·說卦傳》其於馬也爲善鳴。

《增韻》凡出聲皆曰鳴。《禮·學記》叩之以小,則小鳴。叩之以大,則大鳴。《莊子·德充符》子以堅白鳴。

鳥名。《山海經》弇州山有五彩之鳥,仰天鳴,名曰鳴鳥。《書·召誥》我則鳴鳥不聞。《音義》馬云:鳴鳥,謂鳳凰也。

姓。出《姓苑》。

《集韻》《韻會》《正韻》眉病切,音命。鳥相呼也。《馬融·長笛賦》山雞晨羣,野雉朝雊。求偶鳴子,悲號長嘯。《註》鳴,命也。《曹植詩》鳴儔嘯匹侶。

叶謨郞切,音芒。《前漢·郊祀歌》寒暑不忒況皇章,展詩應律鋗玉鳴。函宮吐角激徵淸,發梁揚羽申以商。《張華·俠曲》孟嘗東出關,濟身由雞鳴。信陵西反魏,秦人其彊。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