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袖时抵掌

出自:明代·方孝孺《家兄寄中秋会饮诗因分韵述怀以荅》

拼音:[fèn][xiù][shí][dǐ][zhǎng]

平仄:仄仄平仄仄

时过不自惜,长年转多忧。
壮心若湍水,涌激不少休。
念昔童稚日,此身百无愁。
良霄见明月,喜跃如有求。
大母方寿康,诸祖未白头。
开筵罗广庭,?果间殽鱐。
先公奉觞起,叔父迭献酬。
玉立四五人,文采皆琳璆。
酒行闻雅歌,鹿鸣和呦呦。
岂无辨难言,礼义皆先猷。
脱略轻万事,高视旷九州。
每卑楚汉业,或误良平谋。
奋袖时抵掌,举箸借前筹。
座间二季父,豪俊邈无俦。
慷慨颇蜂起,自许公与侯。
酒罢宁复眠,长吟倚危楼。
夜阑得秀句,叩户来相投。
我时?钟爱,兄弟共哗咻。
席宾欲亡酒,辄笑牵衣留。
转眼二十年,存亡两悠悠。
庭闱音容绝,门户变故稠。
巢坏鹤上天,雷行龙脱湫。
惟馀老仲父,衰鬓对清秋。
今岁月最好,我适南山游。
含情面尊俎,感叹盖有由。
伯氏欲相宽,新诗递来邮。
发函清泪堕,纸湿不可收。
永思旧所见,一往如川流。
于今会饥欢,颇似昔日否。
我家势运谬,难与时人侔。
譬彼百年屋,不足施雕锼。
愿伯善扶持,重使楹栋脩。
庶免倾压虞,百口蒙庇庥。
我愚更懒惰,朴学愧前脩。
术疏何所成,言高每难雠。
空怀济物志,梦寐谈孔周。
岁华易为度,自哂等浮沤。
长恐坠遗业,上贻先人羞。
伯也幸闵我,正救愆与尤。
复为戒诸弟,敦睦无相犹。
道德在诗书,为生视田畴。
天伦苟足乐,外物皆悬疣。
骨肉岂异人,风波同一舟。
持家尚礼让,处众贵和柔。
堂构倘树立,梓?加丹髹。
重还当时盛,岂特才艺优。
世欲登虞唐,吾将老林丘。
终期友爱乐,黄发叙绸缪。
深衷久有怀,对月偶歌讴。
歌竟视天宇,寒光冲斗牛。

查看原文

注释

【奋袖】1.亦作"奋褎"。 2.挥动衣袖。常用以表示情绪激动。
【抵掌】击掌;鼓掌。形容欢畅无拘束:两人意气相合,抵掌而谈者三日。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奋】

奋【補遺·丑集】【大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篇海類編》古朗切,剛上聲。鹽澤也。

音本。(奮)《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方問切,音僨。《說文》翬也。《爾雅·釋鳥》雉,絕有力奮。羊,絕有力奮。螽醜奮。鳥張羽奮奞也。《詩·邶風》不能奮飛。《史記·樂書》羽翮奮,角觡生。

震動也。《易·豫》雷出地奮。

揚也。《禮·樂記》奮至德之光。

振去塵也。《禮·曲禮》僕展軨效駕,奮衣由右上。

姓。《左傳》楚有司馬奮揚。

叶普麫切,音片。《孫楚·韓信贊》秦失其鹿,英雄交戰。遂寤明主,超然虎奮。从奞在田上。俗作字原从奞从旧。

【袖】

袖【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褏《唐韻》似祐切《集韻》似救切,音岫。袂也。《釋名》袖,由也,手所由出入也。亦言受也。以受手也。《後漢·馬廖傳》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

《綱目集覽》半袖,短袂衣也。《釋名》半袖其袂半,襦而施袖也。《晉書·五行志》魏明帝披縹綾半袖。《廣韻》亦作褏、褎。

【时】

時【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旹《唐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蒔。《說文》四時也。《釋名》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書·堯典》敬授人時。《傳》敬記天時以授人也。《又》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禮·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淮南子·天文訓》隂陽之專精爲四時。《又》三月而爲一時。

《韻會》辰也,十二時也。

《廣韻》是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傳》時,是也。《詩·大雅》曰止曰時,築室于兹。《朱傳》可以止于是,而築室矣。

《博雅》伺也。《論語》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疏》謂伺虎不在家時而往謝之。

《博雅》善也。《廣韻》中也。

地名。《左傳·莊九年》戰于乾時。《註》乾時,齊地。時水在樂安界,岐流旱則竭涸,故曰乾時。

姓。《廣韻》良吏傳有時苗。《何氏姓苑》云:今鉅鹿人。

與塒同。《詩·王風》雞棲于塒。《釋文》塒,本亦作時。

《韻補》叶上紙切。《王粲·七釋》不以志易道,不以身後時。進德修業,與世同理。

叶側吏切。《屈原·離騷》忳鬰邑余侘傺兮,吾獨窮苦乎此時也。叶下態,態音替。

【抵】

抵【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邸。《說文》擠也。

觸也。《前漢·禮樂志》習俗薄惡,民人抵冒。《註》抵,忤也,冒犯也。

當也。《史記·高祖紀》傷人及盜抵罪。《註》謂使各當其罪。《前漢·武帝紀》元封三年,作角抵戲。《註》兩兩相當,角力角技藝射御,故名角抵。

與觝通。《張騫傳》又作角氐。

至也。《前漢·杜延年傳》或抵其罪法。《註》特致之於罪法。

《禮·樂志》草木零落,抵冬降霜。

歸也。《前漢·項籍傳》抵櫟陽史司馬欣。《註》相歸抵也。亦通作邸。

拒也。《前漢·梁平王傳》抵讕置辭。

《田延年傳》延年抵曰:無有是事。《註》抵,拒諱也。

擲也。《後漢·禰衡傳》劉表嘗與諸文人共草章奏,衡見之,毀以抵地。

大抵,猶言大凡。《史記·酷吏傳》大抵盡詆以不道。《漢書》作大氐。《註》大歸也。

《集韻》或作掋。

直皆切,音㜨。亦擠也。

《韻會》掌氏切《正韻》諸氏切,音紙。同扺。擊也。《戰國策》蘇秦見說趙王於華屋之下,抵掌而談。《前漢·朱博傳》奮髥抵几。詳扺字註。

【掌】

掌【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章上聲。《說文》手中也。《增韻》手心也,謂指本也。《論語》指其掌。《禮·中庸》治國其如示諸掌乎。《註》示讀如寘。《疏》如置物掌中也。

職掌,主也。《書·周官》冢宰掌邦治。《禮·樂記》禮之末節也,故有司掌之。

鞅掌,失容也。《詩·小雅》或王事鞅掌。《箋》鞅,猶荷也。掌,謂捧之也。負荷捧持以趨走。言促遽也。《疏》言事煩,不暇爲容儀也。

姓。晉琅邪掌同,前凉燉煌掌據。

《本》《草》水蛭。一名至掌。《爾雅·釋蟲》蛭蝚,至掌。《正字通》古作。後譌作仉。孟子母仉氏,今作掌。

相关诗句
寒光冲斗牛 歌竟视天宇 对月偶歌讴 深衷久有怀 黄发叙绸缪 终期友爱乐 吾将老林丘 世欲登虞唐 岂特才艺优 重还当时盛 梓?加丹髹 堂构倘树立 处众贵和柔 持家尚礼让 风波同一舟 骨肉岂异人 外物皆悬疣 天伦苟足乐 为生视田畴 道德在诗书 敦睦无相犹 复为戒诸弟 正救愆与尤 伯也幸闵我 上贻先人羞 长恐坠遗业 自哂等浮沤 岁华易为度 梦寐谈孔周 空怀济物志 言高每难雠 术疏何所成 朴学愧前脩 我愚更懒惰 百口蒙庇庥 庶免倾压虞 重使楹栋脩 愿伯善扶持 不足施雕锼 譬彼百年屋 难与时人侔 我家势运谬 颇似昔日否 于今会饥欢 一往如川流 永思旧所见 纸湿不可收 发函清泪堕 新诗递来邮 伯氏欲相宽 感叹盖有由 含情面尊俎 我适南山游 今岁月最好 衰鬓对清秋 惟馀老仲父 雷行龙脱湫 巢坏鹤上天 门户变故稠 庭闱音容绝 存亡两悠悠 转眼二十年 辄笑牵衣留 席宾欲亡酒 兄弟共哗咻 我时?钟爱 叩户来相投 夜阑得秀句 长吟倚危楼 酒罢宁复眠 自许公与侯 慷慨颇蜂起 豪俊邈无俦 座间二季父 举箸借前筹 奋袖时抵掌 或误良平谋 每卑楚汉业 高视旷九州 脱略轻万事 礼义皆先猷 岂无辨难言 鹿鸣和呦呦 酒行闻雅歌 文采皆琳璆 玉立四五人 叔父迭献酬 先公奉觞起 ?果间殽鱐 开筵罗广庭 诸祖未白头 大母方寿康 喜跃如有求 良霄见明月 此身百无愁 念昔童稚日 涌激不少休 壮心若湍水 长年转多忧 时过不自惜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