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穷韩退之

出自:明代·徐庸《拙逸诗为萧孟正题》

拼音:[sòng][qióng][hán][tuì][zhī]

平仄:仄平平仄平

萧君□气生,瑞凤祥麟姿。
联翩兄弟中,卿尝称白眉。
少日游远方,囊橐携重赀。
北行抵燕蓟,狐裘霜雪披。
慷慨吊陈迹,远近靡失遗。
挟匕怀荆轲,击筑伤渐离。
南征溯闽广,沧海渺无涯。
长鲸骈巨鳌,掉尾还扬鬐。
虽云传见闻,复恐撄□危。
自兹返故乡,侍奉□亲□。
尝慕无极翁,拙赋中有辞。
涵泳得其味,取号不外斯。
惟人生世间,巧拙恒相随。
巧者心最通,拙者事颇迟。
所以巧拙内,劳劳逸成□。
多君抱才能,理义无不知。
何乃掩其光,辞尊而处卑。
往者未得询,今者窃自窥。
愚鲁出大贤,□讷称仲尼。
乞巧柳宗元,送穷韩退之
寓意匪嬉戏,著述归毛锥。
躁进或颠蹶,处钝堪养颐。
兹旨倘如是,服膺慎勿疑。
书之当座右,孰云匪箴规。

查看原文

注释

【送穷】1.旧时驱送穷鬼的一种习俗。其时日多有不同:(1)以正月晦日为送穷日。唐韩愈《送穷文》李翘注:"予尝见《文宗备问》云:"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为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却穷子。"自尔相承送之。"唐姚合《晦日送穷》诗之一:"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2)以正月二十九日为送穷日。《岁时广记·月晦》引《图经》:"池阳风俗,以正月二十九日为穷九日,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谓之"送穷"。"(3)以正月初六为送穷日。《岁时广记·人日》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4)以正月初三为送穷日。清顾禄《清嘉录·小年朝》:"《远平志》:正月三日,人多扫积尘于箕,并加敝帚,委诸歧路以送穷。" 2.指宋文天祥被俘发送穷北事。语出宋文天祥《正气歌》:"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穷北,指荒远的北方。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送】

送【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說文》遣也。《詩·邶風》遠送于野。《禮·曲禮》使者歸,則必拜送于門外。

《增韻》將也。《儀禮·聘禮》賔再拜稽首,送幣。《又》公拜送醴。

《正韻》贈行曰送。《詩·秦風》我送舅氏。

株送,罪人相牽引也。《前漢·食貨志》廼徵諸犯,令相引數千人,名株送。《註》先至者爲魁株,被牽引者爲其根株所送也。

目送,以目相送也。《左傳·桓元年》目逆而送之。《史記·留侯世家》四人趨出,上目送之。

縱送,善射之貌。《詩·鄭風》抑縱送忌。《註》舍拔曰縱,覆彇曰送。《玉篇》籀文作。

【穷】

窮【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韻會小補》說文本作竆。从穴躳聲。隷作窮。

《集韻》居雄切,音弓。恭貌。本作匔。或从穴作窮。

【韩】

韓【戌集中】【韋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胡安切《韻會》《正韻》河干切,音寒。《說文》井垣也。从韋,取其帀也。幹聲。

國名。《詩·大雅·韓奕箋》韓,姬姓之國也,後爲晉所滅,故大夫韓氏以爲邑名。《左傳·桓三年》韓萬御戎。《韻會》曲沃桓公之子萬,食邑于韓,後分晉爲國。

三韓,國名,辰韓,弁韓,馬韓也。見《後漢·東夷傳》。

《廣韻》姓也。《韻會》秦滅韓,以國爲氏。

叶胡千切,音焉。《孫楚·白起贊》神機電斷,氣齊卒然,南折勁楚,走魏禽韓。《說文》本作。《集韻》亦作榦幹。

【退】

退【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吐內切,推去聲。《玉篇》郤也。《禮·表記》君子三揖而進,一辭而退,以遠亂也。《左傳·僖二十五年》退一舍而原降。

《玉篇》去也。《老子·道德經》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遜讓也。《禮·曲禮》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後漢·鍾皓傳》好學慕古,有退讓風。

進退人才,猶言用舍也。《禮·檀弓》君子進人以禮,退人以禮。

返也。《屈原·離騷》退將復修吾初服。《前漢·董仲舒傳》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臨政願治,不如退而更化。

如柔貌。《禮·檀弓》其中退然如不勝衣。

《正字通》吐困切。與褪同。《王建詩》粉光深紫膩,肉色退紅嬌。《註》淺紅也。

【之】

之【子集上】【丿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㞢《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

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

變也。《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至也。《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遺也。《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姓。出《姓苑》。

《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詩·唐風》舍旃舍旃。

《魏風》上愼旃哉。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韻補》叶職流切,音周。《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旣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