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熳桃花路欲迷

出自:明代·孙蕡《题桃源图》

拼音:[làn][màn][táo][huā][lù][yù][mí]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我昔城居困尘土,十年不到青山坞。
扁舟夜梦泛沧浪,鼓枻扬舲逐渔父。
江岸沿洄落日低,寻源直上武陵溪。
逶迤绿水春将晚,烂熳桃花路欲迷
欲迷忽得青山口,仿佛微香露林薮。
溪流已尽复潜通,石洞斜穿不知久。
地廓川平景旷然,还疑别是一重天。
迢遥山径莓苔雨,缥缈人间桑柘烟。
遥观但见攒林木,近入茅茨始成簇。
居人不改故衣冠,井里犹存旧风俗。
风俗依依世上人,皆言来此避强秦。
初期暂隐还乡邑,遂尔高居隔世尘。
儿孙长大供衣食,男事耕耘女蚕绩。
春至桑麻雨露深,岁寒松柏星霜易。
东皋北陇恣锄犁,戴胜飞飞布谷啼。
傍舍雨晴云外牧,饷田日晏草中归。
归来路暗山光灭,妇女缫车声未歇。
舴艋仍教稚子撑,渔罾更换溪童结。
往来墟落只逍遥,无复州司下叫嚣。
社日冬旬会村曲,黄鸡白酒话渔樵。
渔樵不识人间世,雨笠烟蓑但容裔。
涧水冰融觉候和,庭柯叶落知风厉。
问我何为作此来,仙凡迥隔两悠哉。
园里青蔬为君摘,瓦盆薄酒为君开。
东邻西舍争来聚,相邀具酒犹炊黍。
旋除新竹敞南轩,更扫落花开别墅。
初闻嬴氏好纷奢,不谓山河属汉家。
金雀重来飞灌木,铜驼还去卧烟沙。
铜驼金雀何时已,年代不知今半是。
世上纷纭日渐过,山中岁月谁能纪。
棹开酒醒怅蘧蘧,却向山家对画图。
物外烟霞犹仿佛,空中楼阁已模糊。
模糊仿佛何由辨,只似当时眼中见。
鹤唳松梢露气消,鸡鸣树杪晨光炫。
临风抚卷独踟蹰,欲寄桃源父老书。
涧户岩扉应未合,笔床茶灶近何如。
桃源桃源休莫莫,未必山林秽城郭。
车书四海今混同,来享人间太平乐。

查看原文

注释

【烂熳】同‘烂漫 ’。
【桃花】1.亦作"桃华"。 2.桃树所开的花。 3.形容女子容貌。 4.指桃花马。 5."桃花水"的省称。指春汛。 6.病名。癣的一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烂】

爛【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7画

《廣韻》《集韻》《韻會》郞旰切,瀾去聲。《廣韻》火熟。《揚子·方言》自河以北,趙魏之閒,火熟曰爛。《左傳·定三年》邾子自投于牀,廢于鑪炭爛。

《廣韻》明也。《詩·鄭風》明星有爛。

《唐風》錦衾爛兮。

《大雅》爛其盈門。《史記·蕭何世家贊》何之勳爛焉。《司馬相如·子虛賦》明爛龍鱗。

《公羊傳·僖十九年》魚爛而亡。《註》魚爛從內發。

《司馬相如·上林賦》麗靡爛漫於前。《註》索隱曰:列女傳云:桀造爛漫之樂。《廣韻》本作爤。《集韻》與燗,煉同。

《正韻》離閑切,音闌。《楚辭·九章》曾枝剡棘圓果搏兮,靑黃雜糅文章爛兮。《韓愈·江漢詩》凄風結衝波,狐裘能禦寒。終宵處幽室,華燭光爛爛。◎按集韻類篇別作。亦作爤。

【熳】

【桃】

桃【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刀切,音陶。《說文》果也。《爾雅·釋木》旄,冬桃。榹,山桃。《禮·月令》仲春桃始華。《內則》桃曰膽之。《疏》桃多毛,拭治令靑滑如膽。

桃諸。《王肅云》諸,菹也,今之藏桃也。

《典術》桃,五木之精,仙木也。《禮·檀弓》君臨臣喪,以巫祝桃茢執戈。《左傳·昭四年》桃弧棘矢,以除其災。《後漢·禮儀志》爲桃印,施門戸,以止惡氣。

含桃,櫻桃也。《爾雅》謂之楔。

桃氏,攻金之工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桃氏爲刃。

胡桃。《名物志》謂之羌桃。

銚芅曰羊桃。《爾雅·釋草》萇楚,銚芅。

桃枝,竹名。《爾雅·釋草》桃枝四寸有節。

《本草》豬苓名地烏桃。

桃蟲,鷦也。一名巧婦。《詩·周頌》肇允彼桃蟲,拚飛維鳥。

桃林,地名,在華山東。《書·武成》放牛桃林之野。

老桃,宋地。《左傳·隱十年》公會齊侯、鄭伯于老桃。

水名。《山海經》樂遊之山,桃水出焉。

姓。《姓苑》戰國桃應,晉桃豹。

《集韻》他彫切,音祧。長枋,可以持物于器中者。

《集韻》上與切,音墅。抒物器也。

《集韻》直紹切,音趙。與㸠同。《博雅》板也。

【花】

花【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

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

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

《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藝之英華。花字與華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凡華字未有攺爲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頒之遠近,以爲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晉以下之新字乎。

【路】

路【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賂。《說文》道也。《註》徐鉉曰:道路,人各有適也。《釋名》路,露也。人所踐蹈而露見也。《周禮·夏官·合方氏》掌達天下之道路。《爾雅·釋宮》路,旅途也。《註》途卽道也。《又》一達謂之道路。《註》長道。

《爾雅·釋詁》路,大也。《詩·大雅》厥聲載路。《箋》是時聲音則已大矣。

車也。《詩·魏風》殊異乎公路。《傳》路,車也。《周禮·春官·巾車》王之五路。《註》王在焉曰路。《左傳·桓二年》大路越席。《註》大路,玉路,祀天車也。《疏》路訓大也。君之所在,以大爲號,門曰路門,寢曰路寢,車曰路車。

鼓也。《周禮·地官·鼓人》以路鼓鼓鬼享。《註》路鼓,四面鼓也。

弓也。《史記·孝武紀》路弓乗失。

傾貌。《荀子·富國篇》田疇穢,都邑路。《註》路謂無城郭牆垣也。

與輅同。《禮·月令》乗鸞路。《釋文》路本又作輅。

姓。《急就篇註》路,水名也。

因爲縣,在涿郡,居者氏焉。漢有大夫路溫舒。

《集韻》歷各切,音洛。《前漢·揚雄傳》爾廼虎路三嵏以爲司馬。《註》晉灼曰:路音落。服虔曰:以竹虎落此山也。師古曰:落,纍也。以繩周遶之也。

【欲】

欲【辰集下】【欠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正韻》余玉切,音浴。《說文》貪欲也。从欠谷聲。《徐曰》欲者,貪欲。欲之言續也。貪而不已,於文欠谷爲欲。欠者開口也。谷,欲聲。《禮·曲禮》欲不可從。《疏》心所貪愛爲欲。

《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物欲。《禮·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老子·道德經》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增韻》愛也。《孟子》可欲之爲善。《禮·曲禮》問疾不能遺,不問其所欲。

期願之辭。《論語》我欲仁。《大學》欲明明德於天下。《文子·微明篇》心欲小,志欲大。

婉順貌。《禮·祭義》其薦之也,敬以欲。

將然也。《古銘》欲墮不墮,逢王顆。《杜甫詩》渾欲不勝簪。

與慾通。《詩·大雅》匪棘其欲。《註》與慾同。

《集韻》《韻會》兪戍切,音裕。義同。《揚雄·羽獵賦》壯士忼慨,殊鄕別趣。東西南北,騁嗜奔欲。《潘岳·西征賦》旣餐服以屬厭,泊恬靜以無欲。俱讀裕。

叶余律切,音聿。《易林》鼎足承德,嘉謀是克。爲王開庭,得心所欲。

【迷】

迷【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莫兮切《集韻》《韻會》緜披切《正韻》綿兮切,音麛。《說文》惑也。《易·坤卦》先迷後得。《書·舜典》烈風雷雨弗迷。《詩·小雅》俾民不迷。

相关诗句
来享人间太平乐 车书四海今混同 未必山林秽城郭 桃源桃源休莫莫 笔床茶灶近何如 涧户岩扉应未合 欲寄桃源父老书 临风抚卷独踟蹰 鸡鸣树杪晨光炫 鹤唳松梢露气消 只似当时眼中见 模糊仿佛何由辨 空中楼阁已模糊 物外烟霞犹仿佛 却向山家对画图 棹开酒醒怅蘧蘧 山中岁月谁能纪 世上纷纭日渐过 年代不知今半是 铜驼金雀何时已 铜驼还去卧烟沙 金雀重来飞灌木 不谓山河属汉家 初闻嬴氏好纷奢 更扫落花开别墅 旋除新竹敞南轩 相邀具酒犹炊黍 东邻西舍争来聚 瓦盆薄酒为君开 园里青蔬为君摘 仙凡迥隔两悠哉 问我何为作此来 庭柯叶落知风厉 涧水冰融觉候和 雨笠烟蓑但容裔 渔樵不识人间世 黄鸡白酒话渔樵 社日冬旬会村曲 无复州司下叫嚣 往来墟落只逍遥 渔罾更换溪童结 舴艋仍教稚子撑 妇女缫车声未歇 归来路暗山光灭 饷田日晏草中归 傍舍雨晴云外牧 戴胜飞飞布谷啼 东皋北陇恣锄犁 岁寒松柏星霜易 春至桑麻雨露深 男事耕耘女蚕绩 儿孙长大供衣食 遂尔高居隔世尘 初期暂隐还乡邑 皆言来此避强秦 风俗依依世上人 井里犹存旧风俗 居人不改故衣冠 近入茅茨始成簇 遥观但见攒林木 缥缈人间桑柘烟 迢遥山径莓苔雨 还疑别是一重天 地廓川平景旷然 石洞斜穿不知久 溪流已尽复潜通 仿佛微香露林薮 欲迷忽得青山口 烂熳桃花路欲迷 逶迤绿水春将晚 寻源直上武陵溪 江岸沿洄落日低 鼓枻扬舲逐渔父 扁舟夜梦泛沧浪 十年不到青山坞 我昔城居困尘土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