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翻日炙殷

出自:明代·唐之淳《残菊联句三十韵》

拼音:[xiá][fān][rì][zhì][yīn,yān,yǐn]

平仄:平平仄仄平

佳节忽如遗,残菊冻犹绽。
深黄媚秋清,淡碧留日晏。
微微霜粉傅,滴滴露珠间。
馀馨不盈匊,短干才过骭。
灌频畏色损,爱重疑景幻。
纷披藉楥扶,灼烁资茗涮。
冻蝶隔幔窥,寒蜗缘径绾。
参开星鼎峙,并擢子双孪。
霞翻日炙殷,襭绚雨披幔。
荆镌玉一围,沙拣金千瓣。
巡防闺婢摘,移恐园翁讪。
衰思还丹驻,媚得粉黛扮。
风前醒醉眸,月下影童冠。
优游奈晚圃,萧爽宜夕间。
悠然陶令思,佚以魏公宦。
饮甘制颓龄,佩臭却沉患。
屈辞餐岂真,苏咏落非赝。
茹苗尝杂杞,护本当去薍。
聊供开口笑,合作青眼盼。
兰茝本同方,松篁须共豢。
色连芸帙净,阴动缃帘幔。
炎凉饱所历,文酒陪之惯。
宁为抱枝乾,不作裂车轘。
幸兹异乡对,庶使羁愁铲。
时冬改商律,授服补新䋎。
莎阶已罢蛩,榆关久来雁。
亲如蚁付膻,恋若马舐栈。
有田惟种秫,无麦不为䴮。
百篇诗已成,千斛醑可办。
君毋蠹花妖,我敢思笔谏。

查看原文

字义

【霞】

霞【戌集中】【雨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胡加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加切,音霞。《說文》赤雲氣也。从雨叚聲。《玉篇》東方赤。《廣韻》赤氣騰爲雲。《集韻》雲日氣相薄。《增韻》日旁彤雲。通作赮。

《字彙補》漢複姓有霞露氏。

與遐通。《楚辭·遠遊》載營魄而登霞。《朱註》古與遐借用。

《增韻》通作蝦。《吳越春秋·烏鳶歌》啄霞矯翮兮雲閒。《字彙補》霞卽蝦也。

叶音胡。《楚辭·遠遊》餐六氣而飮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淸澄兮,精氣入而麤穢除。

叶音何。《曹植·洛神賦》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渠出綠波。

【翻】

翻【未集中】【羽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集韻》孚袁切《韻會》浮袁切《正韻》孚艱切,音番。《說文·新附字》飛也。《張衡·西京賦》衆鳥翩翻。

《增韻》反覆也。通作幡。

通作反。

《韻補》叶孚愔切《鄭曼季·贈陸雲詩》鴛鴦于飛,徘徊翩翻。載頡載頏,命侶鳴羣。

《韻補》叶孚焉切,西京賦與旃同叶。《集韻》或作飜。亦作拚。

【日】

日【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

《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

《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疏》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

《禮·曲禮》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

《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註》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左傳·文七年》日衞不睦。《註》日,往日也。

《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註》皆典歷數者。

《史記·日者傳註》卜筮占時日,通名日者。

《集韻》而力切,音眲。義同。

《韻補》叶而至切。《李嵩·述志賦》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類篇》唐武后作。

【炙】

炙【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之石切,音隻。《說文》炮肉也。从肉,在火上。《詩·小雅·瓠葉傳》炕火曰炙。《書·泰誓》焚炙忠良。《疏》焚,炙,俱燒也。

《詩·大雅》旣之隂女,反予來赫。《傳》赫,炙也。《疏》王肅云:我隂知汝行矣。乃反來赫炙我,欲有以退止我言者也。

親近也。《孟子》况於親炙之者乎。《註》親近而薰炙之也。

《玉篇》熱也。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之夜切,音蔗。義同。

《唐韻正》古音之恕反。《枚乗·兔園賦》於是從容安步,鬭雞走兔,俛仰釣射,煎熬炮炙,極樂到暮。射音樹。

叶陟略切。《詩·小雅》執爨踖踖,爲俎孔碩,或燔或炙。《朱傳》踖,叶七略反,碩,叶常約反,俱與末句萬壽攸酢酢字叶。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大雅》醓醢以薦,或燔或炙。嘉殽。枚乘《菟園賦》。

【殷】

殷【辰集下】【殳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於身切《集韻》《韻會》於巾切,音咽。《說文》作樂之盛稱殷。《易·豫卦》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

凡盛皆曰殷。《書·洛誥》肇稱殷禮,祀于新邑。

《呂》三后成功,惟殷于民。

《爾雅·釋言》殷,中也,正也。《書·堯典》日中星鳥,以殷仲春,宵中星虛,以殷仲秋。《傳》殷,正也,以正春秋之氣節。鄭曰:殷,中也。春分,陽之中。秋分,隂之中。

《禹貢》九江孔殷。《正義曰》言甚得地勢之中也。

衆也。《詩·鄭風》殷其盈矣。《周禮·天官》陳其殷,置其輔。

《春官·大宗伯》殷見曰同,殷覜曰視。《傳》《註》俱訓衆。

大也。《禮·曾子問》服除而後殷祭。《疏》殷,大也。大祭謂之殷祭。《莊子·山木篇》翼殷不逝,目大不覩。《註》翼大逝難,目大視希,故不見人。

當也。《史記·天官書》衡殷中州河、濟之閒。《正義曰》衡,北斗衡也。殷,當也。言斗衡當黃河、濟水之閒地。

國號。《史記》契始封商,後盤庚遷都殷墟,改號曰殷。《書傳》殷,亳之別名,在河南。

姓。《史記·殷本紀》其後分封,以國爲姓,有殷氏,北殷氏。

齊人言殷聲如衣。今姓有衣者,殷之胄。見《禮記註疏》。

《爾雅·釋訓》殷殷,憂也。《詩·邶風》憂心殷殷。《釋文》殷,於巾切,又音隱。

俗謂周致爲殷勤,別作慇。

《集韻》倚謹切《正韻》於謹切,音隱。雷發聲也。《詩·召南》殷其雷,在南山之陽。或从石作磤。

殷殷,盛貌。《史記·蘇秦傳》輷輷殷殷,若有三軍之衆。《揚雄·羽獵賦》殷殷軫軫。

《集韻》《韻會》於靳切。音㒚。《莊子·外物篇》其不殷非天之罪。《註》殷,當也,中也。○按當與中皆去聲讀。

《廣韻》《正韻》烏閑切《集韻》於閑切《韻會》幺閑切,音黫。赤黑色也。《左傳·成二年》左輪朱殷。《杜註》血色久則殷。殷,音近煙。今人以赤黑爲殷色。《杜甫詩》曾閃朱旗北斗殷。《白居易詩》白珠垂露凝,赤珠滴血殷。俱讀黫yān。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