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刹炎徼瞠

出自:元代·吴莱《观孙太古周天二十八宿星君像图》

拼音:[luó][chà,shā][yán][jiǎo,jiào][chēng]

平仄:平平平仄平

大圜杳何极,鳌柱屹不倾。
日月光最耀,众星莽纵横。
周天二十八,错粲各有名。
荒哉审厥象,晃朗夺目睛。
东垣青龙崛,西圉白虎狞。
翾飞鸟隼状,偃伏龟蛇精。
紫宫自然拱,银汉无复声。
五行所经纬,甘石知性情。
上界足官府,神人居穆清。
韡晔逞幻怪,顤顤振铿轰。
跳踉鬼脚捷,舑舕兽面赪。
裳衣互裸袭,角鬣纷披鬇。
岂其太白变,嬉戏类孲婴。
或者荧惑动,威怒流欃枪。
照临多芒角,躔次在缩赢。
揣摩过人料,綵绘匪世程。
伊谁驾一气,得以导九坑。
想像陵倒景,观游抚层城。
虚空何宫宇,苍莽孰节旌。
毋宁秉笔际,溘此埃风征。
凡夫本狭见,四顾惟寰瀛。
夜叉冰澨呀,罗刹炎徼瞠
鲛女买绡出,狗夫衔箸争。
祇疑列宿质,却混殊方氓。
山神对我博,刻石华山陉。
海神靳我画,浪卷沧海鲸。
天神讵可识,万古欺聋盲。
星占世有职,画史吾奚评。

查看原文

注释

【罗刹】1.梵语的略译。最早见于古印度颂诗《梨俱吠陀》﹐相传原为南亚次大陆土著名称。自雅利安人征服印度后﹐凡遇恶人恶事﹐皆称罗刹﹐遂成恶鬼名。 2.古国名。在婆利国东。 3.俄罗斯在清代的旧译。 4.罗刹江的省称。
【炎徼】南方炎热的边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罗】

羅【未集中】【网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魯何切《集韻》《韻會》良何切《正韻》朗何切,音蘿。《說文》以絲罟鳥。古者芒氏初作羅。《爾雅·釋器》鳥罟謂之羅。《註》謂羅絡之。《詩·王風》雉離於羅。《周禮·夏官·羅氏》掌羅烏鳥。

《類篇》帛也。《釋名》羅文,疎羅也。《戰國策》下宮糅羅紈,曳綺縠。

《廣雅》羅,列也。《楚辭·九歌》羅生兮堂下。《註》羅列而生。

國名。《左傳·桓十二年》羅人欲伐之。《註》羅,熊姓國,在宜城縣西山中,後徙。

水名。《史記·屈原傳》遂自投汨羅。《註》汨水在羅,故曰汨羅。

新羅,東夷國名。《唐書·東夷傳》新羅,弁韓苗裔也,居漢樂浪地。

姓。《姓氏急就篇》羅氏,顓頊後,封于羅,今房州也。子孫以爲氏。

羅羅,獸名。《山海經》北海有獸,狀如虎,名曰羅羅。《駢雅》靑虎謂之羅羅。

菴羅,果名。《本草》梨之類,色黃,如鵝梨。

《集韻》鄰知切,音離。義同。

《集韻》郞佐切,音囉。邏或省作羅。巡也。

【刹】

刹【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初鎋切《集韻》《韻會》初轄切《正韻》初戛切,音䓭。《玉篇》刹,柱也。《增韻》又僧寺。

釋冢上立柱,中藏舍利子,亦曰刹。《王巾頭陀寺。

【炎】

炎【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于廉切《韻會》疑廉切《正韻》移廉切,音鹽。《說文》火光上也。《玉篇》熱也,焚也。《書·胤征》火炎崑岡,玉石俱焚。

《洪範》火曰炎上。

《爾雅·釋訓》爞爞炎炎,熏也。《詩·大雅》赫赫炎炎。

《吳語》日長炎炎。《註》進貌。

《正韻》熾也。

《禮·月令》其帝炎帝。《註》此赤精之君,炎帝大庭也。

《呂氏春秋》南方曰炎天,東北曰炎風。

《集韻》《類篇》于凡切,槏平聲。義同。

《類篇》徒甘切,音談。美辨也。《莊子·齊物論》大言炎炎。《註》美盛貌。

《集韻》以贍切,音豔。《史記·司馬相如傳》獲耀日月之末光絕炎,以展采錯事。《註》覩日月末光殊絕之用,以展其官職。

通焰。《前漢·五行志》人之所忌,其氣炎以取之。《蔡邕·釋誨》懼煙炎之毀熸。

《列子·湯問篇》楚之南有炎人之國。《註》炎去聲。《集韻》本作爓。亦同燄。◎按說文、玉篇、類篇、炎字俱自爲部。

【徼】

徼【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古弔切《集韻》吉弔切,音叫。《說文》循也。《前漢·百官表》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師。《註》師古曰:徼,遮繞也。

《韻會》邏卒曰游徼。《後漢·臧宮傳》少爲縣亭長游徼。《註》每鄕有游徼,掌循禁姦盜也。

《玉篇》邊徼也。《史記·司馬相如傳》南至䍧牱爲徼。《註》徼,塞也。以木柵水,爲蠻夷界。

《廣韻》小道也。《班固·西都賦》徼道綺錯。

《韻會》一曰徼妙。《老子·道德經》常有欲以觀其徼。

《唐韻》古堯切《集韻》堅堯切,叫平聲。《玉篇》要也,求也。《左傳·昭三年》徼福於太公。《註》徼,要也。《禮·中庸》小人行險以徼幸。《疏》徼求榮幸也。

《廣韻》抄也。《論語》惡徼以爲知者。《註》徼,抄也。抄人之意,以爲已有。

《集韻》伊消切,音邀。遮也。《司馬相如·子虛賦》徼,倦也,謂遮其倦者。

【瞠】

瞠【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丑庚切《集韻》《韻會》《正韻》抽庚切,音撐。《倉頡篇》直視也。《莊子·田子方》夫子奔軼,絕塵,而回瞠若平後矣。《宋史·孔宗旦傳》宗旦始官京東,與李師道徐程尚同等爲監司耳目,號爲四瞠,人多惡之。

《玉篇》與。

通作憆。《前漢·外戚傳》武問客,陛下得武書,意如何。曰:憆也。《註》直視貌。師古曰:字本作瞠,其音同耳。

《集韻》《韻會》恥孟切《正韻》敕諍切,撐去聲。

《五音集韻》徒杏切,音瑒。

《集韻》抽良切,音倀。義同。

他郞切,音湯。亦直視也。或作。

徐更切,棖去聲。定視也。與同。《韻會》亦作盯䁎。《正字通》或作瞪。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