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诗报兄前

出自:明代·刘崧《十月十三日燕相府知印张观复从江西来承大兄六月八日家问捧诵之馀悲喜交集因赋五言长歌一首奉报匪敢言诗姑述怀耳》

拼音:[zuò][shī][bào][xiōng][qián]

平仄:仄平仄平平

张生江西来,手持家问至。
剥封未及读,先讯伯与季。
书题八月写,上有平安字。
孟冬始获承,道远良不易。
首云念我病,迩只复何似。
中陈困书社,驱勒乱迁次。
末述儿子顽,刍牧荒诵肄。
又云先茔木,里横肆戕毁。
官府呼不闻,樵竖剧跳戏。
次云今夏旱,坐食困憔悴。
私储乏担石,何以供卒岁。
仲兄往黄陂,迎女别子婿。
季弟石台馆,游从盛脩贽。
阿鸾缔姻早,诸侄亦勤勚。
抒词良激切,苦语杂琐僿。
如聆丁宁教,如获左右侍。
始惭终作恶,扑簌纷洒泪。
我本疏野资,遭时误登试。
事兄且未能,从政安足齿。
往者被徵迫,欲走不得避。
仓皇赴京阙,惨戚去田里。
渺如蛙望海,茫若蠓发甀。
春官书题目,冢宰叩言议。
拜命黄金门,亲题职方氏。
天颜正温穆,谕旨极谆致。
退朝感恩隆,际遇荷明世。
从兹谬通籍,出入清要地。
含香大明殿,赐食光禄寺。
庙庭严奉瓒,坛壝恭执币。
厚禄既宠叨,宫衣亦沾被。
迟回历初考,艰险尝百事。
前年调北平,滥擢宪府贰。
言议久疏儒,条章昉师吏。
山河八府辏,辽海三陲寄。
土风混戎俗,吏治尚沈鸷。
贪婪乃蚕食,剽掠更狼戾。
论当虑乖违,拟步恐颠踬。
忧多变容发,务冗废寝寐。
倦禽困长云,羸马伤促辔。
离居形吊影,鞅掌矇接瞆。
得书暂慰莞,抚已重唏喟。
违离路五千,契阔弥六祀。
事生与追远,俯仰两蒙愧。
归休期莫竟,追赠仰朝制。
华纷倘欢聚,泉壤亦荣贲。
君恩未能报,私愿焉得遂。
乾坤等籧篨,今古一奔驷。
勿忧时事艰,勿以外物累。
消閒且时教,娱老宜日醉。
中情更谁谕,此责当我致。
由来紫荆树,一气共荣悴。
岂以连理枝,同根乃殊植。
世机纷倚伏,强悍焉足恃。
要当戒盈溢,奚必较钝利。
蜉蝣常撼树,蝜蝂亦排礩。
永念珠浦源,绵延本仁义。
滋培藉先德,振拓属来嗣。
天意苟从欲,此志终可觊。
作诗报兄前,庶以见微意。

查看原文

字义

【作】

作【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胙臧入聲。興起也。《易·乾卦》聖人作而萬物覩。《書·堯典》平秩東作。

振也。《書·康誥》作新民。

造也。《禮·樂記》作者之謂聖。《詩·鄘風》定之方中,作于楚宮。

爲也。《詩·鄭風》敝予又改作兮。

始也。《詩·魯頌》思馬斯作。

坐作。《周禮·夏官》大司馬敎坐作進退之節。

將作,秦官名。《前漢·百官表》秩二千石,掌宮室。

作猶斮也。《禮·內則》魚曰作之。《註》謂削其鱗。

汨作,逸書篇名。

姓。漢涿郡太守作顯。

與詛同。怨謗也。《詩·大雅》侯作侯祝。

《集韻》《韻會》《正韻》子賀切,音佐。《後漢·廉范傳》廉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夜作,昔無襦,今五袴。《韓愈詩》非閣復非船,可居兼可過。君去問方橋,方橋如此作。今方音作讀佐。俗用做。

《韻補》叶總古切,音阻。《韓愈·處州孔子廟》惟此廟學,鄴侯所作。厥初庳下,神不以宇。

叶子悉切,音卽。《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琳·客難》太王築室,百堵俱作。西伯營臺,功不浹日。

【诗】

詩【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始平聲。《說文》志也。《釋名》之也,志之所之也。《書·舜典》詩言志。《傳》心之所之謂之志。心有所之,必形于言,故曰詩言志。《詩·國風·關雎序》在心爲志,發言爲詩。《前漢·藝文志》誦其言,謂之詩。《舊唐書·經籍志》詩以紀興衰誦歡。

六詩。《周禮·春官·大師》敎六詩。《疏》按詩上下惟有風雅頌是詩之名也。三者之中有比賦興,故總謂之六詩。《鄭康成·六藝論》詩,絃歌諷諭之聲也。朱子曰:風雅頌,聲樂部分之名。賦比興,則所以制作風雅頌之體也。

樂章也。《荀子·勸學篇》詩者,中聲之所止也。《註》詩謂樂章,所以節聲音,至乎中而止,不使流淫也。

《類篇》承也,持也。《禮·內則》國君世子生三日,卜士負之,吉者宿齊,朝服寢門外,詩負之。《註》詩之言承也。《疏》《詩含神霧》云:詩者,持也。以手維持,則承奉之義,謂以手承下而抱負之。

姓。《後漢·南蠻傳》詩索,交阯朱䳒人。

《字彙補》讀作誅。《荀子·王制篇》修憲令,審詩商。《註》詩商,當爲誅賞。《樂論篇》作審誅賞。

【报】

報【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博耗切《集韻》《韻會》博號切,保去聲。復也,酬也,答也。《詩·鄭風》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禮·郊特牲》報本反始。《註》謝其恩之謂報,歸其功之謂反。《史記·范睢傳》睚睚之怨必報。

告也。《前漢·吳王傳》無文書,口報。《天寶遺事》新進士及第,以泥金書帖子,附家書中,用報登科之喜。

猶合也。《禮·喪服小記》下殤小功帶澡麻,不絕本,詘而反以報之。

論囚曰報。《前漢·張湯傳》爰書論訊鞫報。

下婬上曰報。《左傳·宣三年》鄭文公報鄭子之妃曰嬀。《註》鄭子,文公叔父子儀也。《漢律》婬季父之妻曰報。

與赴通。《禮·喪服小記》報葬者報虞。《註》報,讀爲赴,急疾之義。虞以安神,不可緩也。本作。

【兄】

兄【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許榮切《集韻》《韻會》《正韻》呼榮切,虩平聲。《說文》長也。《通論》口儿爲兄。儿者,人在下,以兄敎其下也。《精薀》从人从口,以弟未有知而誨之。《爾雅·釋親》男子先生爲兄。《玉篇》昆也。《詩·小雅》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管子·心衛篇》善氣迎人,親於弟兄。

《集韻》《韻會》許放切《正韻》虛放切,音貺。《前漢·尹翁歸傳》尹翁歸字子兄。《註》師古曰:兄讀曰況。

《詩·大雅》不殄心憂,倉兄塡兮。《註》倉兄與愴怳同。《又》職兄斯引。《註》兄怳同。

與況同。《漢樊毅華嶽廟》君善必書,兄乃盛德。《註》兄與況同。《管子·大匡篇》召忽語管仲曰:雖得天下,吾不生也。吾不生也,兄與我齊國之政也。

《說文》況貺皆以兄得聲。《白虎通》兄,況也。兄況于父。今江南北猶呼兄爲況。

虛王切,音荒。《詩·魏風》陟彼岡兮,瞻望兄兮。《晉魯褒錢神論》親愛如兄,字曰孔方。《通雅》謂兄爲況,本於荒音。《釋名》兄,荒也。荒,大也。靑徐人稱兄曰荒。

《正字通》方音讀若熏。義同。

【前】

前【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歬音錢。《增韻》前,後之對。

進也。《廣韻》先也。

《禮·檀弓》我未之前聞也。《註》猶故也。

《儀禮·特牲》祝前主人降。《註》前猶導也。

《集韻》《韻會》《正韻》子淺切,湔上聲。《說文》齊斷也。俗作剪。

《正韻》淺黑色。《周禮·春官·巾車》木路前樊,鵠纓。《註》前,讀爲緇翦之翦。淺黑也。

《韻補》叶慈鄰切,淨平聲。《劉向·九歎》陸魁堆以蔽視兮,雲冥冥而暗前。山峻高以無垠兮,遂曾閎而廹身。

相关诗句
庶以见微意 作诗报兄前 此志终可觊 天意苟从欲 振拓属来嗣 滋培藉先德 绵延本仁义 永念珠浦源 蝜蝂亦排礩 蜉蝣常撼树 奚必较钝利 要当戒盈溢 强悍焉足恃 世机纷倚伏 同根乃殊植 岂以连理枝 一气共荣悴 由来紫荆树 此责当我致 中情更谁谕 娱老宜日醉 消閒且时教 勿以外物累 勿忧时事艰 今古一奔驷 乾坤等籧篨 私愿焉得遂 君恩未能报 泉壤亦荣贲 华纷倘欢聚 追赠仰朝制 归休期莫竟 俯仰两蒙愧 事生与追远 契阔弥六祀 违离路五千 抚已重唏喟 得书暂慰莞 鞅掌矇接瞆 离居形吊影 羸马伤促辔 倦禽困长云 务冗废寝寐 忧多变容发 拟步恐颠踬 论当虑乖违 剽掠更狼戾 贪婪乃蚕食 吏治尚沈鸷 土风混戎俗 辽海三陲寄 山河八府辏 条章昉师吏 言议久疏儒 滥擢宪府贰 前年调北平 艰险尝百事 迟回历初考 宫衣亦沾被 厚禄既宠叨 坛壝恭执币 庙庭严奉瓒 赐食光禄寺 含香大明殿 出入清要地 从兹谬通籍 际遇荷明世 退朝感恩隆 谕旨极谆致 天颜正温穆 亲题职方氏 拜命黄金门 冢宰叩言议 春官书题目 茫若蠓发甀 渺如蛙望海 惨戚去田里 仓皇赴京阙 欲走不得避 往者被徵迫 从政安足齿 事兄且未能 遭时误登试 我本疏野资 扑簌纷洒泪 始惭终作恶 如获左右侍 如聆丁宁教 苦语杂琐僿 抒词良激切 诸侄亦勤勚 阿鸾缔姻早 游从盛脩贽 季弟石台馆 迎女别子婿 仲兄往黄陂 何以供卒岁 私储乏担石 坐食困憔悴 次云今夏旱 樵竖剧跳戏 官府呼不闻 里横肆戕毁 又云先茔木 刍牧荒诵肄 末述儿子顽 驱勒乱迁次 中陈困书社 迩只复何似 首云念我病 道远良不易 孟冬始获承 上有平安字 书题八月写 先讯伯与季 剥封未及读 手持家问至 张生江西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