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启必三盥

出自:明代·刘崧《赠欧阳济可主簿自金陵复归济宁府》

拼音:[měi][qǐ][bì][sān][guàn]

平仄:仄仄仄平仄

兵曹限清切,退食釐所务。
趋庭有来谒,乃是长清簿。
揽衣闻乡语,出袖惊柬素。
自云欧阳氏,文物乃吾故。
家藏两诰命,上代崇公祖。
紫锦绚春云,回鸾掞玄雾。
每启必三盥,兢兢惧沾污。
维时有侍讲,派别长沙住。
兄持往访之,题赠得佳句。
群公继挥发,浩瀚倒词赋。
后来兄入海,缇袭甚完具。
持携遂不返,旅殡石龙寓。
苍皇凶燄起,燔烈剧毛羽。
至今梦寐间,恍惚见题署。
兹从山东来,王事属驰骛。
永怀家室坠,毒若心火炷。
偶赖记诵存,手笔得缮注。
惟君尚友谊,每恨缺告诉。
便当乞一言,庶以偿企慕。
言已复怆然,泪雨纷悬注。
我惭縻廪禄,学殖成废圃。
先训既莫承,壁藏乃漂蠹。
感子重彝伦,矧复执义固。
勿伤昔贤远,勿叹来者暮。
骅骝苟纵辔,千里起尺步。
古人重收族,桑梓恭爱护。
孝忠可特立,荣显非倖遇。
千年兖公传,星日焕昭布。
烟尘暂纷纭,得丧奚足惧。
似闻四派绪,凋落少联属。
振先近捐世,南派亦微斁。
颍上存者稀,庐陵盛宗聚。
维时秋气肃,圻树飒凉露。
别子秦淮湄,明当发前路。
驿马向悲鸣,河水恐凝冱。
还官觐慎保,世泽常衍裕。
乱馀丘垄荒,樵牧方交瘉。
何当望南归,一省泷冈墓。

查看原文

字义

【每】

每【辰集下】【毋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武罪切《集韻》《韻會》母罪切《正韻》莫賄切,音浼。《增韻》常也,各也,凡也。《三蒼》曰:每,非一定之辭。《詩·小雅》每懷靡及。《莊子·外物篇》聖人躊躇以興事,以每成功。《郭象註》事不遠本,故其功每成。

雖也。《爾雅·釋訓》每有,雖也。《詩·小雅》每有良朋。《箋》言雖有良朋也。

貪也。《前漢·賈誼傳》衆庶每生。《註》孟康曰:每,貪也。《敘傳》致死爲福,每生作旤。

姓。每當時,漢人。見《印藪》。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佩切,音妹。數也。一曰田美也。《左傳·僖二十八年》原田每每。《註》每有枚、昧二音,義同。

《集韻》《正韻》謨杯切《韻會》謀杯切,,非。

【启】

启【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康禮切《集韻》《韻會》遣禮切《正韻》祛禮切,音棨。《說文》開也。从戶从口。《玉篇》書曰启明,本亦作啓。

《爾雅·釋天》明星謂之启明。《註》太白星也。晨見東方爲启明,昏見西方爲太白。○按《詩·小雅》作啓明。

【必】

必【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音畢。《說文》分極也。从八戈。戈亦聲。《趙宧光箋》弋猶表識也,分極猶畺界也,故从八弋。

定辭也。《詩·齊風》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專也。《揚子·太經》赤石不奪,節士之必。《註》石不可奪堅,丹不可奪赤,猶節士之必專也。

期必也。《論語》子絕四,毋意,毋必。

審也。《後漢·劉陶傳》所與交友,必也同志。

果也。《後漢·宣帝紀贊》孝宣之治,信賞必罰。

必育,人名。燧人氏之佐也。《羣輔錄》必育受稅俗。《註》受賦稅及徭役,所宜施爲也。

《字彙補》赤犮必力。山名。河水所出也。見僧宗泐記。

《古今字考》幷列切,音縪。組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之事,天子圭中必。《註》謂以組約其中央,以備失墜。◎按周禮考工釋文,必卽組也,讀如縪者,俗讀之也。弓檠之䪐从韋,正譌欲舉以駁《說文》,迂矣,當以《說文》爲正。

按必字不从心,《字彙》幷入心部。《正字通》因之,取其形似,便於檢閱爾。

【三】

三【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颯平聲。《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

《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

《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

《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

《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

姓。明三成志。

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

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三思而後行。

本作參。《博雅》參,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參分其股圍。《前漢·與三同。

《韻補》叶疏簪切,音森。《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三兮。下叶今。叁。

【盥】

盥【午集中】【皿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玩切,音貫。《說文》澡手也。《增韻》以盤水沃洗曰盥。《易·觀卦》盥而不薦。《註》盥,將祭而潔手也。《左傳·僖二十三年》奉匜沃盥。《禮·鄉飲》《酒義》盥洗揚觶。《魏書·武帝紀》臨祭就洗,以手擬水而不盥。

《集韻》灌祭也。或作灌。《正韻》通作祼果。

《廣韻》古滿切《集韻》《韻會》《正韻》古緩切,貫上聲。義同。《說文》从臼水臨皿。《正字通》澡滌者兩手掬水。象形。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