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气等蟊寇

出自:明代·刘崧《病疟述怀六百字》

拼音:[liù,lù][qì][děng][máo][kòu]

平仄:仄仄仄平仄

我行兵乱途,远以唁所旧。
遭罹窃自伤,漂落惧莫偶。
今夏入阆川,七月出南富。
秋中上流江,深入穷水口。
是中何岧峣,山密林亦茂。
阴风常夜寒,毒雾或昼瞀。
砭人甚刀镞,袭体惊激透。
当途草木交,压眼崖石凑。
怪禽啼呕?,蝮蛇结缪纠。
其风杂顽戾,土物恣所取。
力作忘春冬,忻忻自鸡狗。
惟我贤所主,好客情则厚。
授衣候寒温,设席墐蓬蔀。
岂知体素弱,易与气为构。
起居陟秋冬,焉得免疏漏。
昨来遘寒疾,猝至纷莫救。
始由欠伸得,更历惊颤久。
夤缘膂脊升,洒淅肌理奏。
汹汹波涛翻,岌岌山岳辏。
初萌冱严凝,挟纩欲蒙首。
中更翕炎赫,撤被更露肘。
噤寒颤齿龈,炽燎薰耳窦。
厌烦将怀冰,恨薄思曝昼。
拳联久僵伏,呼叫忽狂走。
亭亭发上指,屹屹骨交斗。
口咽失常嗜,情性昧初守。
饱疑伤粟粒,渴欲咽河溜。
缩如蚕赴茧,噞若鱼聚笱。
困如虎丧乙,戚若鸟缄咮。
气蒸床屡撼,汗漉衣每透。
暂苏惊脱鞲,久絷疑被扭。
时来如有期,忽去若恐后。
窘迫犹仇雠,缠绵共婚媾。
朋来勉加饭,客至止陈酒。
医师剧攻剿,巫祝妄称咒。
或教潜隙地,或诱祭三牡。
腊蛇谩时佩,画狮空日觏。
逢人畏询问,进食忘腥臭。
何由究情状,且复述粗苟。
人生天地间,六气等蟊寇
堤防一失所,颠倒竟谁咎。
譬之朝廷治,纲纪在明懋。
昏邪倘蒙锢,赏罚遂纠缪。
周衰始幽厉,商覆由受纣。
夭淫既内讧,狂恶复外揉。
药言苦乖违,国脉焉得寿。
余生三遘厉,此日伤衰丑。
炎荒苦奔窜,木石并黧瘦。
矧兹中年际,盛气难猝复。
客居苟苏息,故里孰侦候。
老妻感霜雪,单薄恒在疚。
幼子额如玉,差差发初覆。
饥寒本吾事,缓急欲谁扣。
指期伤远涉,抚事怨寒陋。
岂知道途者,方此困驰骤。
看云愤重掩,望月愁初彀。
萧萧风鸣叶,揭揭天挂斗。
羸躯既艰植,愁绪焉得剖。
荒村悄寒日,断岸空残柳。
戎马又塞途,归期向何首。

查看原文

注释

【六气】1.自然气候变化的六种现象。指阴﹑阳﹑风﹑雨﹑晦﹑明。 2.自然气候变化的六种现象。谓朝旦之气(朝霞)﹑日中之气(正阳)﹑日没之气(飞泉)﹑夜半之气(沆瀣)﹑天之气﹑地之气。 3.谓好﹑恶﹑喜﹑怒﹑哀﹑乐六情。 4.中医术语。或指寒﹑热﹑燥﹑湿﹑风﹑火六种症候。 5.中医术语。或指人体内的精﹑气﹑津﹑液﹑血﹑脉﹐以其本为气所化﹐故名。见《灵枢经.决气》。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六】

六【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韻會》力竹切《正韻》盧谷切,音陸。《說文》易之數,隂變于六,正于八。《玉篇》數也。《增韻》三兩爲六,老隂數也。

國名。《左傳·文五年》楚人滅六。《史記·黥布傳》布者,六人也。《註》索隱曰:地理志,廬江有六縣。蘇林曰:今爲六安也。

叶錄直切,音近力。《前漢·西域敘傳》總統城郭,三十有六。修奉朝貢,各以其職。

【气】

气【辰集下】【气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去旣切《集韻》丘旣切,音炁。《說文》雲气也。象形。一曰息也。或作氣、炁。

與人物也。今作乞。

《玉篇》去乙切《廣韻》去訖切《集韻》《類篇》欺訖切,音乞。《博雅》求也。一曰取也。或省文作乞。《徐官·古今印史》氣,小篆本作气。氣爲火所化,其出必炎上,故象炎上之形。凡求乞者必於上,因借爲求乞字。气、乞本同一字也。後世隷楷以二字易混,乃省一筆以別之。

《六書正譌》气,俗用氣,乃稟氣之氣。雲气必用气。○按天地人物之氣雖別,而气、氣字義實同,分屬則泥矣,《正譌》之說非是。(氣)〔古文〕也,息也。《文子·守弱篇》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元也。《易·乾卦》同氣相求。《繫辭》精氣爲物。《禮·月令》孟春之月,天氣下降,地氣上騰。

《祭義》氣也者,神之盛也。《註》氣謂噓吸出入者也。

天氣曰元氣。《後漢·明帝紀》升靈臺,望元氣。《註》元氣,天氣也。

陰陽曰二氣。《太極圖說》二氣交感,化生萬物。

五氣。《史記·五帝紀》炎帝修德振兵,治五氣。《註》王肅曰:五氣,五方之氣。

《書·洪範·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曰風註》雨木氣,暘金氣,燠火氣,寒水氣,風土氣爲五氣。

《素問》寒熱風燥濕,五氣之聚也。寒生水,熱生火,風生木,燥生金,濕生土。

六氣。《左傳·昭元年》六氣:隂陽風雨晦明也。

《莊子·逍遙遊》乗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註》平旦爲朝霞,日中爲正陽,日入爲飛泉,夜半爲沆瀣,與天地黃之氣爲六氣。

年有二十四氣。《內經》五日謂之謂之氣。《書·正義》二十八宿,布於四方,隨天轉運,所以敘氣節也。氣節者,一歲三百六十五日有餘,分爲十二月,有二十四氣,一爲節氣,謂月初也,一爲中氣,謂月半也,以彼迭見之星,敘此月之節氣。

曆家有之。氣所動者,其灰斯散,人及風所動者,其灰聚。

有望雲氣法。《周禮·春官》保章氏以五雲之物,辨吉凶水旱之祲象。《註》視日旁雲氣之色,靑爲蟲,白爲喪,赤爲兵荒,黑爲水,黃爲豐。《史記·天官書》雲氣有獸居上者勝。《又》日旁雲氣,人主象。《又》金寶之上皆有氣,不可不察。海旁蜃氣象樓臺,廣野氣成宮闕。然雲氣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積,精華實息者吉,虛耗者凶。《邵諤·望氣經》鬱鬱蔥蔥,隱隱隆隆,佳氣也。綿綿絞絞,條條片片,兵氣也。澤澤燄燄,女子氣也。如藤蔓挂樹者,寶氣也。紫氛如樓者,玉氣也。

道家有食氣法。《參同契》食氣鳴腸胃,吐正吸外邪。

以鼻觸物亦曰氣。《禮·少儀》執食飮者勿氣。《疏》執尊長飮食,不鼻臭之也。

《唐韻》《集韻》通。《說文》饋客芻米也。引《春秋傳》齊人來氣諸侯。

叶去訖切,音乞。《成公綏·嘯賦》聲不假器,用不借物。近取諸身,役心御氣。

叶丘謁切,音朅。《嵆康·寒食散賦》當吐利之困患兮,守危殆而假氣。喜乳哺之遂安兮,信衆疾之日歇。

【等】

等【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正韻》多肯切《集韻》《韻會》得肯切《海篇》登上聲。類也,比也,輩也。《易·繫辭》爻有等,故曰物。《禮·曲禮》見同等不起。

齊也。《左傳疏》春秋分而晝夜等,謂之日中。

等級也。《禮·樂記》則貴賤等矣。《周禮·春官》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左傳·隱五年》明貴賤,辨等列。

稱量輕重也。《孟子》等百世之王。《史記·夏本紀》四岳曰:等之未有賢於鯀者。

《篇海》等,待也。

《說文》齊也。从竹从寺。寺,官曹之等平也。

《字彙補》發等沐樹也。《王褒·僮約》焚槎發等。

佛書有方等經。

《廣韻》多改切《集韻》打亥切。齊也。

叶補里切。《韓愈·許國公神道銘》養安蒲坂,萬邦作等。與宰字叶。宰,獎里切。

【蟊】

蟊【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音侔。與蝥同。《說文》蠿蟊也。

謨蓬切,音蒙。龜兆氣不澤也。《書·洪範》曰圛曰蟊。○按《說文》蟊,莫浮切,蠿蟊也。蝥,莫交切,螌蝥也。二字音各別。然攷唐宋字書,蟊蝥音義相通,今以《唐韻》爲正。詳蟊字註。

【寇】

寇【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苦音扣。《說文》暴也。从攴从完,當其完聚而寇之也。攴,擊也。會意。《廣韻》鈔也。《增韻》仇也,賊也。《易·蒙卦》不利爲寇,利禦寇。《詩·大雅》式遏寇虐。《書·舜典》寇賊姦宄。《註》羣行攻刼曰寇,殺人曰賊。

《左傳·文七年》兵作於內爲亂,於外爲寇。

《周禮》司寇,秋官,主戮理官也。

《揚子·方言》凡物盛,多謂之寇。《郭璞註》今江東有小鳧,其多無數,俗謂之寇鳧。

姓。宋有寇準。《歐陽氏曰》俗作,非。

相关诗句
归期向何首 戎马又塞途 断岸空残柳 荒村悄寒日 愁绪焉得剖 羸躯既艰植 揭揭天挂斗 萧萧风鸣叶 望月愁初彀 看云愤重掩 方此困驰骤 岂知道途者 抚事怨寒陋 指期伤远涉 缓急欲谁扣 饥寒本吾事 差差发初覆 幼子额如玉 单薄恒在疚 老妻感霜雪 故里孰侦候 客居苟苏息 盛气难猝复 矧兹中年际 木石并黧瘦 炎荒苦奔窜 此日伤衰丑 余生三遘厉 国脉焉得寿 药言苦乖违 狂恶复外揉 夭淫既内讧 商覆由受纣 周衰始幽厉 赏罚遂纠缪 昏邪倘蒙锢 纲纪在明懋 譬之朝廷治 颠倒竟谁咎 堤防一失所 六气等蟊寇 人生天地间 且复述粗苟 何由究情状 进食忘腥臭 逢人畏询问 画狮空日觏 腊蛇谩时佩 或诱祭三牡 或教潜隙地 巫祝妄称咒 医师剧攻剿 客至止陈酒 朋来勉加饭 缠绵共婚媾 窘迫犹仇雠 忽去若恐后 时来如有期 久絷疑被扭 暂苏惊脱鞲 汗漉衣每透 气蒸床屡撼 戚若鸟缄咮 困如虎丧乙 噞若鱼聚笱 缩如蚕赴茧 渴欲咽河溜 饱疑伤粟粒 情性昧初守 口咽失常嗜 屹屹骨交斗 亭亭发上指 呼叫忽狂走 拳联久僵伏 恨薄思曝昼 厌烦将怀冰 炽燎薰耳窦 噤寒颤齿龈 撤被更露肘 中更翕炎赫 挟纩欲蒙首 初萌冱严凝 岌岌山岳辏 汹汹波涛翻 洒淅肌理奏 夤缘膂脊升 更历惊颤久 始由欠伸得 猝至纷莫救 昨来遘寒疾 焉得免疏漏 起居陟秋冬 易与气为构 岂知体素弱 设席墐蓬蔀 授衣候寒温 好客情则厚 惟我贤所主 忻忻自鸡狗 力作忘春冬 土物恣所取 其风杂顽戾 蝮蛇结缪纠 怪禽啼呕? 压眼崖石凑 当途草木交 袭体惊激透 砭人甚刀镞 毒雾或昼瞀 阴风常夜寒 山密林亦茂 是中何岧峣 深入穷水口 秋中上流江 七月出南富 今夏入阆川 漂落惧莫偶 遭罹窃自伤 远以唁所旧 我行兵乱途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