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知体素弱

出自:明代·刘崧《病疟述怀六百字》

拼音:[qǐ,kǎi][zhī,zhì][tǐ,tī][sù][ruò]

平仄:仄平平仄仄

我行兵乱途,远以唁所旧。
遭罹窃自伤,漂落惧莫偶。
今夏入阆川,七月出南富。
秋中上流江,深入穷水口。
是中何岧峣,山密林亦茂。
阴风常夜寒,毒雾或昼瞀。
砭人甚刀镞,袭体惊激透。
当途草木交,压眼崖石凑。
怪禽啼呕?,蝮蛇结缪纠。
其风杂顽戾,土物恣所取。
力作忘春冬,忻忻自鸡狗。
惟我贤所主,好客情则厚。
授衣候寒温,设席墐蓬蔀。
岂知体素弱,易与气为构。
起居陟秋冬,焉得免疏漏。
昨来遘寒疾,猝至纷莫救。
始由欠伸得,更历惊颤久。
夤缘膂脊升,洒淅肌理奏。
汹汹波涛翻,岌岌山岳辏。
初萌冱严凝,挟纩欲蒙首。
中更翕炎赫,撤被更露肘。
噤寒颤齿龈,炽燎薰耳窦。
厌烦将怀冰,恨薄思曝昼。
拳联久僵伏,呼叫忽狂走。
亭亭发上指,屹屹骨交斗。
口咽失常嗜,情性昧初守。
饱疑伤粟粒,渴欲咽河溜。
缩如蚕赴茧,噞若鱼聚笱。
困如虎丧乙,戚若鸟缄咮。
气蒸床屡撼,汗漉衣每透。
暂苏惊脱鞲,久絷疑被扭。
时来如有期,忽去若恐后。
窘迫犹仇雠,缠绵共婚媾。
朋来勉加饭,客至止陈酒。
医师剧攻剿,巫祝妄称咒。
或教潜隙地,或诱祭三牡。
腊蛇谩时佩,画狮空日觏。
逢人畏询问,进食忘腥臭。
何由究情状,且复述粗苟。
人生天地间,六气等蟊寇。
堤防一失所,颠倒竟谁咎。
譬之朝廷治,纲纪在明懋。
昏邪倘蒙锢,赏罚遂纠缪。
周衰始幽厉,商覆由受纣。
夭淫既内讧,狂恶复外揉。
药言苦乖违,国脉焉得寿。
余生三遘厉,此日伤衰丑。
炎荒苦奔窜,木石并黧瘦。
矧兹中年际,盛气难猝复。
客居苟苏息,故里孰侦候。
老妻感霜雪,单薄恒在疚。
幼子额如玉,差差发初覆。
饥寒本吾事,缓急欲谁扣。
指期伤远涉,抚事怨寒陋。
岂知道途者,方此困驰骤。
看云愤重掩,望月愁初彀。
萧萧风鸣叶,揭揭天挂斗。
羸躯既艰植,愁绪焉得剖。
荒村悄寒日,断岸空残柳。
戎马又塞途,归期向何首。

查看原文

注释

【知体】识大体。
【体素】1.犹玉体。敬辞。 2.指成幅的白绢。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岂】

豈【酉集中】【豆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袪俙切《集韻》《韻會》去幾切,音䔇。《說文》還師振旅樂也。

欲也,登也。《徐曰》今借此爲語詞。《玉篇》安也,焉也。《廣韻》曾也。《增韻》非然之辭。《書·五子之歌》怨豈在明。《詩·召南》豈不夙夜。《傳》豈不,言有是也。

《集韻》《正韻》通。軍勝之樂也。

樂也,和也。○按經傳凱歌、凱風、愷悌、樂愷皆借豈。古凱、愷、豈音義通,今分爲二。《字彙》〈山下一〉从耑省。〈口下丷一〉从豆省。俗作山頭,非。《同文舉要》豈同剴,亦非。

【知】

知【午集中】【矢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智平聲。《說文》詞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

《玉篇》識也,覺也。《增韻》喩也。《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

漢有見知法。《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

相交曰知。《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註》相親知也。

《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

《爾雅·釋詁》匹也。《詩·檜風》樂子之無知。《註》匹也。

《廣韻》欲也。《禮·樂記》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

猶記憶也。《論語》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猶主也。《易·繫辭》乾知大始。《左傳·襄二十六年》公孫揮曰:子產其將知政矣。《魏了翁·讀書雜抄》後世官制上知字始此。

《揚子·方言》愈也。南楚病愈者,或謂之知。《黃帝素問》二刺則知。《註》上古以小便利腹中和爲知。

藥名。《日華志》預知子,取綴衣領上,遇有蠱毒,則聞其有聲。

地名。《左傳·昭二十七年》公徒敗于且知。

《集韻》《韻會》知義切。《正韻》知意切。與智同。《易·臨卦》知臨大君之宜。《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謂之知。

姓。《左傳》晉有知季,卽荀首也。別食知邑,又爲知氏。

《諡法》官人應實曰知。

【体】

体【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蒲本切《集韻》部本切,盆上聲。劣也。

麤貌。與笨同。《通雅》輀車之夫曰体夫。唐懿宗咸通十二年葬,同昌公主賜酒餠餤四十橐駝,以飤体夫。《註》体,蒲本反。体夫,轝柩之夫。俗書四體之體,省作體,誤。(體)〔古文〕涕上聲。《說文》總十二屬也。《釋名》體,第也。骨肉毛血表裏大小相次第也。《廣韻》四支也。《禮·中庸》動乎四體。

《易·文言》君子體仁,足以長人。《疏》體包仁道。

《書·畢命》辭尚體要。《註》辭以理實爲要。

《詩·衞風》爾卜爾筮,體無咎言。《傳》體,兆卦之體。

《詩·大雅》方苞方體,維葉泥泥。《箋》體,成形也。

《周禮·天官》體國經野。《註》體,猶分也。

《周禮·天官·內饔》辨體名肉物。《註》體名,脊脅臂臑之屬。

《禮·文王世子》外朝以官體異姓也。《註》體,猶連結也。

《禮·學記》就賢體遠。《註》體,猶親也。

《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註》猶生也。

《禮·中庸》體羣臣也。《註》猶接納也。

《左傳·昭二十年》聲亦如味,一氣二體。《疏》樂之動身體者,唯有舞耳。舞者有文武二體。《廣韻》俗作軆。《集韻》作躰。《增韻》俗作体,非。

【素】

素【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桑故切《集韻》《韻會》《正韻》蘇故切,,取其澤也。《九經字㨾》隷省作素。《小爾雅》縞之麤者曰素。《釋名》素,朴素也。已織則供用,不復加巧飾也。《急就篇註》素謂緝之精白者。《禮·雜記》純以素。《註》素,生帛也。

《易·履卦》素履往旡咎。《疏》處履之始而用質素。

《詩·齊風》充耳以素乎而。《傳》素,象瑱。

《詩·魏風》不素餐兮。《傳》素,空也。

《禮·檀弓》有哀素之心也。《註》凡物無飾曰素。

《禮器》或素或靑。《註》素,尙白。

《左傳·僖二十八年》其衆素飽。《疏》素訓爲直。

《楚語》夫謀必素。《註》素,猶豫也。

《博雅》素,本也。

姓。《姓氏急就篇》後魏有幷州刺史素延。

《禮·中庸》素隱行怪。《註》素讀爲傃,猶鄕也。○按《朱子·中庸章句》,素,按《漢書》當作索,蓋字之誤也。

與傃通。《戰國策》竭智能,示情素。《註》素、傃通,誠也。

與嗉通。《史記·天官書》張素爲㕑,主觴客。《註》索隱曰:素,嗉也。

《韻補》叶孫租切。《古詩》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織縑日一匹,織素五丈餘。○按《說文》,同。

【弱】

弱【寅集下】【弓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而勺切《集韻》《韻會》日灼切,是弱事,爲筋力弱,亦爲志氣弱。鄭康成云:愚懦不毅曰弱,言其志氣弱也。《禮·曲禮》二十曰弱冠。《疏》體猶未壯,故曰弱也。《釋名》二十曰弱,言柔弱也。

孅弱,體柔貌。《司馬相如·子虛賦》嫵媚孅弱。

弱行。《左傳·昭七年》孟縶之足,不良弱行。《註》跛也。

水名。《書·禹貢》導弱水至于合黎。《山海經》海內崑崙之墟,弱水出西南隅。《史記·大宛傳》安息長老傳聞條枝有弱水西王母而未嘗見。《註》索隱曰:魏略云弱水在大秦西。中記云:天下之弱者,有崑崙之弱水,鴻毛不能載也。

衰也。《左傳·昭三年》姜族弱矣。而嬀將始昌。

敗也。《釋名》衂也。《左傳·襄二十六年》頡遇王子弱焉。《註》弱,敗也。言爲王子所得。

喪也。《左傳·昭三年》又弱一个焉。

繁弱,弓名。亦作蕃弱。《左傳·定四年》封父之繁弱。《註》繁弱,大弓名。《孔叢子·公孫龍篇》楚王張繁弱之弓。《司馬相如·子虛賦》彎蕃弱。《註》文穎曰:蕃弱,夏后氏之良弓名。《說文》本作。

相关诗句
归期向何首 戎马又塞途 断岸空残柳 荒村悄寒日 愁绪焉得剖 羸躯既艰植 揭揭天挂斗 萧萧风鸣叶 望月愁初彀 看云愤重掩 方此困驰骤 岂知道途者 抚事怨寒陋 指期伤远涉 缓急欲谁扣 饥寒本吾事 差差发初覆 幼子额如玉 单薄恒在疚 老妻感霜雪 故里孰侦候 客居苟苏息 盛气难猝复 矧兹中年际 木石并黧瘦 炎荒苦奔窜 此日伤衰丑 余生三遘厉 国脉焉得寿 药言苦乖违 狂恶复外揉 夭淫既内讧 商覆由受纣 周衰始幽厉 赏罚遂纠缪 昏邪倘蒙锢 纲纪在明懋 譬之朝廷治 颠倒竟谁咎 堤防一失所 六气等蟊寇 人生天地间 且复述粗苟 何由究情状 进食忘腥臭 逢人畏询问 画狮空日觏 腊蛇谩时佩 或诱祭三牡 或教潜隙地 巫祝妄称咒 医师剧攻剿 客至止陈酒 朋来勉加饭 缠绵共婚媾 窘迫犹仇雠 忽去若恐后 时来如有期 久絷疑被扭 暂苏惊脱鞲 汗漉衣每透 气蒸床屡撼 戚若鸟缄咮 困如虎丧乙 噞若鱼聚笱 缩如蚕赴茧 渴欲咽河溜 饱疑伤粟粒 情性昧初守 口咽失常嗜 屹屹骨交斗 亭亭发上指 呼叫忽狂走 拳联久僵伏 恨薄思曝昼 厌烦将怀冰 炽燎薰耳窦 噤寒颤齿龈 撤被更露肘 中更翕炎赫 挟纩欲蒙首 初萌冱严凝 岌岌山岳辏 汹汹波涛翻 洒淅肌理奏 夤缘膂脊升 更历惊颤久 始由欠伸得 猝至纷莫救 昨来遘寒疾 焉得免疏漏 起居陟秋冬 易与气为构 岂知体素弱 设席墐蓬蔀 授衣候寒温 好客情则厚 惟我贤所主 忻忻自鸡狗 力作忘春冬 土物恣所取 其风杂顽戾 蝮蛇结缪纠 怪禽啼呕? 压眼崖石凑 当途草木交 袭体惊激透 砭人甚刀镞 毒雾或昼瞀 阴风常夜寒 山密林亦茂 是中何岧峣 深入穷水口 秋中上流江 七月出南富 今夏入阆川 漂落惧莫偶 遭罹窃自伤 远以唁所旧 我行兵乱途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