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方童稚齿今壮

出自:元代·丁复《祖孝子行》

拼音:[ér][fāng][tóng][zhì][chǐ][jīn][zhuàng]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海上干戈初定乱,建安小丑黄华叛。
畬豪斩灭如摧薪,官军虏掠无平民。
浦江近县祖家妇,小儿六岁啼思母。
乌翔野树心欲飞,花发阶萱泪如雨。
多情最是城头月,夜夜空堂照离苦。
惶惶二十八年秋,长溪未断双泪流。
若有神人说消息,汝母落在河南州。
河南州府名无数,陈汝许颍在何处。
泣辞严君拜庭下,历遍江淮远寻去。
险逾绝岭下大湖,康郎彭蠡大小孤。
题书还家纸痕湿,焚香祷空心力劬。
舒州官司船尽拘,挥汗困走赤日途。
棠梨馆中风雨恶,北陕关头虎夜呼。
庐州马监人姓胡,重怜客苦借蹇驴。
汝州鲁山亦易到,道中有客还閒无。
阿儿念母复念父,五月二十两初度。
寿觞漫对天涯举,母在谁家儿在路。
夷陵店主称捷径,少减路程还到颍。
家兄官满梦中归,小弟弃官非为冷。
东门上蔡绝晨炊,西平枝官千籴诗。
四旬作客长驱日,半夜怀人独坐时。
鸦路山前闻笛处,牛归庄上梧相与。
崔桥得信喜何如,况有神人月圆语。
中元唐州别盖乡,母子相逢泪几行。
儿方童稚齿今壮,母过中年发已苍。
泪尽喜色始满眼,百拜灯前进寿觥。
人情半月暂留连,奉母却上唐州船。
家人日久占乌雀,客舍秋深闻杜鹃。
习家池傍一尊酒,清秋更上船中寿。
姮娥不放月照人,涩雨酸风一何久。
江村社鼓乐枌榆,为母就船买鲤鱼。
汉川风冷星摇动,病中先有还家梦。
江州饶州又信州,奔湍逆折归始休。
登高聊送望乡目,晓日板舆初就陆。
赤脚庄妇夹路迎,白头邻妪牵衣哭。
母有孝子归乡关,我有夫儿生不还。
笑貌未改语音是,较比去时差老颜。
门闾盛有诗书族,贺辞争拟朱康叔。
千年相去独何人,惟有浩然继其躅。
养吾携归无弟妹,寿昌当年无父在。
即如吟咏发性情,绝胜血经求忏悔。
朝臣喜闻祖孝子,叙事赠言书满纸。
何不闻之圣明主,为述乱离付青史。
我闻皇元之烈祖,应天顺人示神武。
潢池盗弄赤子耳,胡乃官军甘杀掳。
阿蒙覆铠斩乡人,小国之吴民安堵。

查看原文

注释

【童稚】1.童年:童稚共笔砚。也指儿童:别时两童稚,及此俱成人。 2.幼稚:一种可怕的感觉头一次潜入我那童稚的心。
【稚齿】1.亦作"稚齿"。亦作"稚齿"。 2.年少;少年;儿童。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儿】

儿【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集韻》《韻會》而鄰切,音仁。《說文》人也。《玉篇》仁人也。孔子曰:人在下,故詰屈。《戴侗·六書故》人儿非二字,特因所合而變其勢。合於左者,若伯若仲。合於下者,若兒若見。《鄭樵·六書略》人象立人,儿象行人。

《集韻》居拜切,音戒。仁人也。(兒)〔古文〕爾平聲。《說文》孺子也。象形。小兒頭囟未合。

《韻會》男曰兒,女曰嬰。

《韻會》兒,倪也。人之始,如木有端倪。

《倉頡篇》兒,嬬也。謂嬰兒嬬嬬然,幼弱之形也。

《韻會》姓也。漢有兒寬。

《唐韻》五稽切《集韻》《韻會》研奚切《正韻》五黎切,音霓。姓也。《前漢·藝文志》兒良一篇。《註》師古曰:六國時人也。《兒寬傳》兒寬,千乘人也。

《韻會》弱小也。通作倪。《孟子》反其旄倪。(兒)

【方】

方【卯集下】【方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船也。

《易·坤卦》六二直方大。《註》地體安靜,是其方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圜者中規,方者中矩。《淮南子·天文訓》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圓者主明。

《易·觀卦》君子以省方觀民設敎。《疏》省視萬方。《詩·大雅》監觀四方。《周禮·天官·冢宰》辨方正位。《註》別四方。《釋文》視日景,以別東西南北四方,使有分別也。《禮·內則》敎之數與方名。《註》方名,如東西也。

《易·未濟》君子以愼辨物居方。《疏》各居其方,皆得安其所。《詩·大雅》萬邦之方,下民之王。《箋》方,猶嚮也。《疏》諸言方者,皆謂居在他所,人嚮望之,故云:方,猶嚮也。

道也。《易·恆卦》君子以立不易方。《註》方,猶道也。《禮·樂記》樂行而民鄕方。《註》方,猶道也。

《易·復卦》后不省方。《註》方,猶事。《疏》不省視其方事也。

術也,法也。《易·繫辭》方以類聚。《疏》方謂法術性行。《左傳·昭二十九年》官修其方。《註》方,法術。

放也。《書·堯典》方命圯族。《釋文》方,放也。

有之也。《詩·召南》維鵲有巢,維鳩方之。《傳》方,有之也。

今也。《詩·秦風》方何爲期。《箋》方今以何時爲還期。《莊子·天地篇》方且本身而異形。《註》凡言方且者,言方將有所爲也。

穀始生未實也。《詩·小雅》旣方旣皁。《箋》方,房也。謂孚甲始生而未合時也。

倂也。《儀禮·鄕射禮》不方足。《註》方,猶倂也。

旁出也。《儀禮·大射禮》左右曰方。《註》方,旁出也。

板也。《儀禮·聘禮》不及百名,書於方。《註》方,板也。《禮·中庸》布在方策。《註》方,板也。策,也。

常也。《禮·檀弓》左右就養無方。《註》方,猶常也。

文也。《禮·樂記》變成方謂之音。《註》方,猶文章也。

義之宜也。《左傳·隱三年》臣聞愛子,敎之以義方。

《閔二年》授方任能。《註》方百事之宜也。

比方也。《論語》子貢方人。《何晏註》比方人也。

《博雅》方,大也,正也。

祭名。《詩·小雅》以社以方。《傳》迎四方氣於郊也。

地名。《詩·小雅》侵鎬及方。《註》鎬,方,皆北方地名。

姓。《詩·小雅》方叔涖止。《傳》方叔,卿士也。

官名。《周禮·夏官·司馬》職方氏,土方氏,懷方氏,合方氏,訓方氏,形方氏。《前漢·朱雲傳註》尚方,少府之屬官也,作供御器物。

醫方。《史記·扁鵲傳》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前漢·郊祀志》少君者,故深澤侯人主方。《註》侯家人主方藥也。

《廣韻》《集韻》符方切,音房。方與,縣名。《前漢·高帝紀》沛公攻胡陵方與。《註》音房預,屬山陽郡。

《集韻》蒲光切,音旁。彷或作方。《前漢·揚雄傳》方皇於西淸。《註》方皇,猶彷徨也。

文紡切。蝄或作方。《周禮·夏官·方相氏》敺方良。《註》方良,罔兩也。木石之怪夔罔兩。《張衡·東京賦》腦方良。《註》方良,草澤之神也。○按《說文》作蝄蜽。

《集韻》甫兩切,音倣。效也。

《韻補》叶膚容切《道藏·左夫人歌》騰躍雲景轅,浮觀霞上空。霄軿縱橫舞,紫蓋記靈方。

【童】

童【午集下】【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獨也。言童子未有室家者也。《增韻》十五以下謂之童子。《易·蒙卦》匪我求童蒙。《詩·衞風》童子佩觿。《穀梁傳·昭十九年》羈貫成童。《註》成童,八歲以上。

《增韻》女亦稱童子。《禮·記註》女子子在室,亦童子也。

邦君妻自稱之謙辭。《論語》夫人自稱曰小童。

牛羊之無角者曰童。《易·大畜》童牛之牿。《詩·大雅》俾出童羖。

《釋名》山無草木曰童,若童子未冠然。《莊子·徐無鬼》堯聞舜之賢,舉之童土之地。《註》童土,無草木地。

地名。《前漢·功臣表》童鄕侯鐘祖。

草名。《爾雅疏》寓木,一名宛童。

稂,一名童梁。

童童,盛貌。《蜀志》先主舍東南角桑樹童童,如小車蓋。

《篇海》男有罪爲奴曰童使。《易·旅卦》得童僕貞。《前漢·貨殖傳》童手指千。《註》童,奴婢也。《韻會補》童,奴也,幼也。今文僮幼字作童,童僕字作僮,相承失也。

姓。《急就篇註》顓頊子號老童,其後爲姓。《廣韻》漢有琅邪內史童仲玉。

《集韻》諸容切,音鐘。《公羊傳·桓十一年》公會宋公于夫童。《註》童,音鐘。左氏穀梁皆作鐘。

借作同。《列子·黃帝篇》狀與我童者,近而愛之。狀與我異者,疏而畏之。《註》童,同也。聲之譌也。

叶徒黃切。《韓愈·此日足可惜詩》驚波暗合沓,星宿爭翻芒。馬乏復悲鳴,左右泣僕童。

【稚】

稚【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直利切,音治。幼稚,亦小也,晚也。同稺。《穀梁傳·僖十年》驪姬有二子,長曰奚齊,稚曰卓子。

姓。《史記·商本紀贊》契爲子姓,其後分封,以國爲姓,有稚氏。

【齿】

齒【亥集下】【齒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之職》自生齒以上,登於天府。《鄭註》人生齒而體備,男八月,女七月而生齒。

《釋名》齒,始也。少長別,始乎此也。以齒食多者長也,食少者幼也。

《爾雅·釋詁》齯齒,壽也。註:齒墮更生細者。通作兒。《詩·魯頌》黃髮兒齒。

年也。

列也。《左傳·隱十一年》寡人若朝於薛,不敢與諸任齒。《杜註》齒,列也。《疏》禮記文王世子曰:古者謂年齡,齒亦齡也。然則齒是年之別名,人以年齒相次列,以爵位用次列,亦名爲齒,故云齒列也。《左傳·昭元年》使后子與子干齒。《杜註》以年齒高下而坐。

《禮·曲禮》齒路馬有誅。《疏》論量君馬歲數,亦被責罰,皆廣敬也。

類也。《管子·弟子職》同嗛以齒。《註》齒,類也。謂食盡則以其所盡之類而進。

《廣韻》錄也。

金齒,地名。

魚齒,山名。在潁川郡。見《後漢·郡國志》。

鑿齒,獸名。《揚雄·長楊賦》鑿齒之徒。《註》獸齒似鑿,能食人。

羊齒,草名。《爾雅·釋草》緜馬羊齒。《郭註》草細葉,葉羅生而毛,似羊齒,今江東呼爲雁齒。

黑齒,外國姓。

鑿齒,人名。《山海經》羿與鑿齒戰於壽華之野。《郭註》鑿齒,人齒如鑿,長五六寸,因以爲名。

習鑿齒,晉人名。

《集韻》稱拯切,稱上聲。齒也。

【今】

今【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吟切,音金。《說文》是時也。《廣韻》對古之稱。《詩·召南》迨其今兮。《毛傳》今,急辭也。《朱傳》今,今日也。不待吉也。

《圓覺經》無起無滅,無去來今。《註》謂過去見在未來三世。

《韻補》叶居靑切,音京。《詩·周頌》有椒其馨,胡考之寧。匪且有且,匪今斯今。

叶居良切,音姜。《易林》庭爎夜明,追古傷今。陽弱不制,隂雄坐房。从亼,古文及字。巳往爲古,逮及爲今。

【壮】

壯【丑集中】【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集韻》《韻會》側亮切《正韻》側况切,莊去聲。《說文》大也。

彊也,盛也。《爾雅·釋天》八月爲壯。《易·卦名》震上乾下,大壯。《禮·曲禮》三十曰壯。《月令》仲冬之月,冰始壯。

《史記·趙后傳》額上有壯髮。《師古曰》俗呼圭頭是也。

《前漢·食貨志》貝有五種,一曰壯貝。

傷也。《郭璞曰》淮南呼壯爲傷。

醫用艾灸,一灼謂之壯。

側羊切,音莊。亦姓。《晉語》趙子問賢人,得壯馳兹。

《伏滔·望濤賦》宏濤於是鬱起,重流於是電驤。起沙渟而迅邁,觸橫門而克壯。俗从土作壯,省作壮,非。

相关诗句
小国之吴民安堵 阿蒙覆铠斩乡人 胡乃官军甘杀掳 潢池盗弄赤子耳 应天顺人示神武 我闻皇元之烈祖 为述乱离付青史 何不闻之圣明主 叙事赠言书满纸 朝臣喜闻祖孝子 绝胜血经求忏悔 即如吟咏发性情 寿昌当年无父在 养吾携归无弟妹 惟有浩然继其躅 千年相去独何人 贺辞争拟朱康叔 门闾盛有诗书族 较比去时差老颜 笑貌未改语音是 我有夫儿生不还 母有孝子归乡关 白头邻妪牵衣哭 赤脚庄妇夹路迎 晓日板舆初就陆 登高聊送望乡目 奔湍逆折归始休 江州饶州又信州 病中先有还家梦 汉川风冷星摇动 为母就船买鲤鱼 江村社鼓乐枌榆 涩雨酸风一何久 姮娥不放月照人 清秋更上船中寿 习家池傍一尊酒 客舍秋深闻杜鹃 家人日久占乌雀 奉母却上唐州船 人情半月暂留连 百拜灯前进寿觥 泪尽喜色始满眼 母过中年发已苍 儿方童稚齿今壮 母子相逢泪几行 中元唐州别盖乡 况有神人月圆语 崔桥得信喜何如 牛归庄上梧相与 鸦路山前闻笛处 半夜怀人独坐时 四旬作客长驱日 西平枝官千籴诗 东门上蔡绝晨炊 小弟弃官非为冷 家兄官满梦中归 少减路程还到颍 夷陵店主称捷径 母在谁家儿在路 寿觞漫对天涯举 五月二十两初度 阿儿念母复念父 道中有客还閒无 汝州鲁山亦易到 重怜客苦借蹇驴 庐州马监人姓胡 北陕关头虎夜呼 棠梨馆中风雨恶 挥汗困走赤日途 舒州官司船尽拘 焚香祷空心力劬 题书还家纸痕湿 康郎彭蠡大小孤 险逾绝岭下大湖 历遍江淮远寻去 泣辞严君拜庭下 陈汝许颍在何处 河南州府名无数 汝母落在河南州 若有神人说消息 长溪未断双泪流 惶惶二十八年秋 夜夜空堂照离苦 多情最是城头月 花发阶萱泪如雨 乌翔野树心欲飞 小儿六岁啼思母 浦江近县祖家妇 官军虏掠无平民 畬豪斩灭如摧薪 建安小丑黄华叛 海上干戈初定乱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