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裹粮备爨炊

出自:元代·丁复《送黄学录归番阳》

拼音:[háng,xíng][rén][guǒ][liáng][bèi][cuàn][chuī]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有番之山,嵯峨而嵚崎,连峰结络如幡旗。
或为□□夫容枝,或如长人善须眉,高冠大服佩委蛇。
或如苍虬奋角鬐,下赴巨浪长云披。
彭蠡绕其侧,波涛□□相荡击,溔淼而绵弥。
断屿如落星,鞋脱处女儿。
□□碧落影倒垂,深为宫府居冯夷,壮帆硬橹横绝之。
行人裹粮备爨炊,片时竟月不可期。
旁有城郭通湾埼,曾甍复栋相蔽亏。
晨钟一声步骑追,何者不为利所移。
山中美茹多紫芝,山中之人歌自怡。
子弟秀发□前墀,朝供耕耘夜书诗。
松檐四绕坐灵吹,青蛮□□笙声随。
藤床坐听笑揽髭,先生之乐乐莫支。
何□□马骄且驰,皇皇求贤心渴饥。
斯人不起将何为,先生之德众所推。
钱谷几何吾欲縻,强之使居不得□。
为鲁委吏法圣尼,会计之当明铢锱。
有司报政褒□□,薇垣下札泾县师。
先生弗就奉母慈,萧萧风树惊苦悲。
援琴恻恻制如斯,秦凿宛入江涟漪。
番山北下□海湄,金陵学子袂成帷,先生来纠无颇欹。
芹老秋□香满地,翔鸟古柏啼朝曦。
二郎且复分,皋比先生□。
□穟已垂地,实粒充前庭。
西成本自力,庶受一已馨。
□奉君子养,妻孥得馀零。
奈何吏诟呼,晨夜扣门扃。
□鸡饱秋啄,濯濯五色翎。
讵辞烹鬻勤,尚惧笞箠刑。
所幸县官贤,牛刀新发硎。
承宣推惠化,不敢负明廷。
昨日新酒熟,唤妇开大瓶。
邻父相与要,欢言坐疏□。
一酌誇好年,再酌颂高龄。
齿壮渐亦老,情真那可□。
大儿了婚娶,小儿任使令。
卿士本惟月,庶人本惟星。
不见游宦涂,万里劳辎軿。
宁聚若居蚁,无散如流萤。
嚣嚣莘野中,商聘不足荣。

查看原文

注释

【行人】参加同业商行的商人。
【裹粮】见"裹糇粮"。
【爨炊】烧火做饭。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行】

行【申集下】【行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从彳从亍。《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

《廣韻》適也,往也,去也。

《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

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

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

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行之官。《論語》行人子羽修飾之。

語也。《爾雅·釋詁》行,言也。《註》今江東通謂語爲行。

歌行。《前漢·司馬相如傳》爲鼓一再行。《師古曰》行謂引,古樂府長歌行,短歌行,此其義也。

《唐書·韓琬傳》器不行窳。《音義》不牢曰行,苦惡曰窳。

《廣韻》下孟切,胻去聲。《玉篇》行,迹也。《周禮·地官·師氏》敏德以爲行本。《註》德行內外,在心爲德,施之爲行。

姓。《後漢·光武紀》隗囂遣將行巡扶風。《註》行,姓。巡,名。漢行祐爲趙相。

《集韻》寒岡切,音杭。《類篇》列也。《左傳·隱十一年》鄭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雞。《註》百人爲卒,二十五人爲行。行亦卒之行列。《吳語》吳王陳士卒百人以爲徹行百行。《註》以百人通爲一行,百行爲萬人,謂之方。

中行,複姓。《通志·氏族略》中行氏,晉公族隰叔之後也,漢文時有宦者中行說。

太行,山名。《書·禹貢》太行、恆山,至于碣石。《註》太行在河內山陽縣西。

《廣韻》戸浪切,音笐。次第也。

輩行也。《杜甫詩》豈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郞丈人行。

《韻會》行行,剛健貌。《論語》子路行行如也。

《類篇》下朗切,音沆。義同。

《韻補》叶先韻。《焦氏·易林》缺破不完,殘祭側偏。公孫幽遏,跛踦後行。

《集韻》乎監切,音嗛。與銜同。

【人】

人【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姓。明人傑。

左人,聞人,俱複姓。

《韻補》叶如延切,音然。《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裹】

裹【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韻會》古火切,音果。《玉篇》包也。《詩·大雅》乃裹糇糧。《莊子·大宗師》裹飯而往食之。

《宋玉·高唐賦》綠葉紫裹。《註》裹,猶房也。

《郭璞·江賦》濯穎散裹。《註》裹,謂草實也。

《說文》纏也。

《集韻》古臥切,音過。義同。

《韻會》指所包之物也。

【粮】

粮【未集上】【米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呂張切《正韻》龍張切,音良。《說文》穀食。《周禮·地官·廩人》凡邦有會同師役之事,則治其糧與其食。《註》行道曰糧,謂糒也。止居曰食,謂米也。《左傳·僖四年》申侯曰:共其資糧屝屨。《疏》糧謂米粟,行道之食。《詩·大雅》乃裹餱糧。《莊子·逍遙遊》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

藥名。《神異經》禹餘糧,世傳禹治水,棄其所餘糧于江中,生爲藥草也。亦作粮。

【备】

備【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平祕切,音避。成也。《周禮·春官·樂師》凡樂成則告備。

咸也,副也。《書·周官》官不必備惟其人。

先具以待用也。《書·說命》惟事事,乃其有備,有備無患。《左傳·僖五年》凡分至啓閉,必書雲物,爲備故也。

足也。《易·繫辭》易之爲書也,廣大悉備。

《禮·祭統》福者,備也。備者,百順之名也。無所不順者之謂備。

盡也。《禮·月令》季秋之月,乃命冢宰,農事備收。

長兵曰備。《左傳·昭二十一年》用少莫如齊致死,齊致死莫如去備。

搔也。《周禮·秋官》冥氏若得其獸,則獻其皮革齒須備。《註》須直謂頤下須,備謂搔也。搔音爪。

姓。

叶蒲必切,音弼。《詩·小雅》禮儀旣備,鐘鼓旣戒。戒音吉。

【爨】

爨【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29画部外筆画:25画

〔古文〕象持甑,冂爲竈口,廾推林內火。《玉篇》竈也。《詩·小雅》執爨踖踖。《傳》爨,饔爨,稟爨也。《疏》饔爨以煑肉,廩爨以炊米。《周禮·天官·亨人》職外內饔之爨亨煑。《註》爨,今之竈。主於其竈煑物。《儀禮·士昏禮》大羹湆在爨。《註》爨,火上。

姓。《華陽國志》昌寧大姓有爨習。《蜀志》建寧大姓。蜀錄有交州刺史爨深。

《集韻》或作熶。詳熶字註。

取絹切,音縓。炊也。

七丸切,音攛。義同。《周禮·夏官·挈壷氏》及冬,則以火爨鼎水,而沸之而沃之。《註》以火炊水。◎按周禮,詩傳,釋文,爨俱音七絃切,釋經傳爨字之義,大約動音爲平聲,靜音爲去聲。然左傳宣十五年傳:析骸以爨。註:爨,炊也。及孟子,以甑爨。似皆宜讀平聲。乃孟子無釋文。左傳,釋文,亦音七亂反。則平去又未嘗拘也。

【炊】

炊【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昌垂切《集韻》姝爲切《韻會》樞爲切,音吹。《說文》爨也。从火,吹省聲。《揚子·方言》爨,齊謂之炊。《公羊傳·宣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史記·封禪書》先炊之屬。《註》正義曰:先炊古炊母之神也。《前漢·郊祀志》作族人炊之屬。

炊鼻,地名。《左傳·昭二十六年》師及齊師戰于炊鼻。

與吹同。《荀子·仲尼篇》可炊而傹也。《註》與吹同。詳口部吹字註。

《集韻》《類篇》尺僞切,吹去聲。炊累,動升也。《莊子·在宥篇》從容無爲而萬物炊累焉。《註》炊去聲。或作吹。

相关诗句
商聘不足荣 嚣嚣莘野中 无散如流萤 宁聚若居蚁 万里劳辎軿 不见游宦涂 庶人本惟星 卿士本惟月 小儿任使令 大儿了婚娶 情真那可□ 齿壮渐亦老 再酌颂高龄 一酌誇好年 欢言坐疏□ 邻父相与要 唤妇开大瓶 昨日新酒熟 不敢负明廷 承宣推惠化 牛刀新发硎 所幸县官贤 尚惧笞箠刑 讵辞烹鬻勤 濯濯五色翎 □鸡饱秋啄 晨夜扣门扃 奈何吏诟呼 妻孥得馀零 □奉君子养 庶受一已馨 西成本自力 实粒充前庭 □穟已垂地 皋比先生□ 二郎且复分 翔鸟古柏啼朝曦 芹老秋□香满地 先生来纠无颇欹 金陵学子袂成帷 番山北下□海湄 秦凿宛入江涟漪 援琴恻恻制如斯 萧萧风树惊苦悲 先生弗就奉母慈 薇垣下札泾县师 有司报政褒□□ 会计之当明铢锱 为鲁委吏法圣尼 强之使居不得□ 钱谷几何吾欲縻 先生之德众所推 斯人不起将何为 皇皇求贤心渴饥 何□□马骄且驰 先生之乐乐莫支 藤床坐听笑揽髭 青蛮□□笙声随 松檐四绕坐灵吹 朝供耕耘夜书诗 子弟秀发□前墀 山中之人歌自怡 山中美茹多紫芝 何者不为利所移 晨钟一声步骑追 曾甍复栋相蔽亏 旁有城郭通湾埼 片时竟月不可期 行人裹粮备爨炊 壮帆硬橹横绝之 深为宫府居冯夷 □□碧落影倒垂 鞋脱处女儿 断屿如落星 溔淼而绵弥 波涛□□相荡击 彭蠡绕其侧 下赴巨浪长云披 或如苍虬奋角鬐 高冠大服佩委蛇 或如长人善须眉 或为□□夫容枝 连峰结络如幡旗 嵯峨而嵚崎 有番之山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