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来阴翳稍披拂

出自:明代·王守仁《游岳麓书事》

拼音:[xiǎo][lái][yīn][yì][shāo,shào][pī][fú,bì]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醴陵西来涉湘水,信宿江城沮风雨。
不独病齿畏风湿,泥潦侵途绝行旅。
人言岳麓最形胜,隔水溟蒙隐云雾。
赵侯需晴邀我游,故人徐陈各传语。
周生好事屡来速,森森雨脚何由住。
晓来阴翳稍披拂,便携周生涉江去。
戒令休遣府中知,徒尔劳人更妨务。
橘洲僧寺浮江流,鸣钟出延立沙际。
停桡一至答其情,三洲连绵亦佳处。
行云散漫浮日色,是时峰峦益开霁。
乱流荡桨济倏忽,系楫江边老檀树。
岸行里许入麓口,周生道予勤指顾。
柳溪梅堤存彷佛,道林林壑独如故。
赤沙想像虚田中,西屿倾颓今冢墓。
道乡荒趾留突兀,赫曦远望石如鼓。
殿堂释菜礼从宜,下拜朱张息游地。
凿石开山面势改,双峰辟阙见江渚。
闻是吴君所规画,此举良是反遭忌。
九仞谁亏一篑功,叹息遗基独延伫。
浮屠观阁摩青霄,盘据名区遍寰宇。
其徒素为儒所摈,以此方之反多愧。
爱礼思存告朔羊,况此实作匪文具。
人云赵侯意颇深,隐忍调停旋修举。
昨来风雨破栋脊,方遣圬人补残敝。
予闻此语心稍慰,野人蔬蕨亦罗置。
欣然一酌才举杯,津夫走报郡侯至。
此行隐迹何由闻?遣骑候访自吾寓。
潜来鄙意正为此,仓卒行庖益劳费。
整冠出讶见两盖,乃知王君亦同禦。
肴羞层叠丝竹繁,避席兴辞恳莫拒。
多仪劣薄非所承,乐阕觞周日将暮。
黄堂吏散君请先,病夫沾醉须少憩。
入舟暝色渐微茫,却喜顺流还易渡。
严城灯火人已稀,小巷曲折忘归路。
仙宫酣倦成熟寐,晓闻檐声复如注。
昨游偶遂实天假,信知行乐皆有数。
涉躐差偿夙好心,尚有名山敢多慕。
齿角盈亏分则然,行李虽淹吾不恶。

查看原文

注释

【晓来】天亮时。
【阴翳】1.阴霾﹐阴云。 2.指树木枝叶繁茂成阴。 3.指树阴。
【披拂】1.吹拂:春风披拂。 2.飘动:枝叶披拂。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晓】

曉【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呼皛切《集韻》《韻會》《正韻》馨鳥切,囂上聲。《說文》明也。《玉篇》曙也。

《揚子·方言》知也。《史記·西南夷傳》指曉南越。

《前漢·元后傳》末曉大將軍。《註》曉,猶白也。

《揚子·方言》遇也。

嬴也。

《博雅》說也。

快也。

《玉篇》慧也。

【来】

來【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

玄孫之子曰來孫。

麥名。《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䅘。

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

姓。

《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

叶鄰奚切,音離。《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

叶郞狄切,音力。《詩·小雅》東人之子,職勞不來。叶下服。《大雅》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叶落蓋切,音賴。《屈原·離騷》因氣變而遂會舉兮,忽神奔而鬼怪。時髣髴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

叶良置切,音利。《荀子·賦篇》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

【阴】

阴【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與隂同。見《字彙補》,以定晏陰之所成。

《周禮·天官·內宰》以陰禮敎六宮。《註》陰禮,婦人之禮。

《內小臣》掌王之陰事陰令。

《地官·大司徒》以陰禮敎親,則民不怨。《註》陰禮,謂男女之禮。

陰晴。《詩·邶風》曀曀其陰。《又》以陰以雨。

《說文》山之北也。《書·禹貢》南至于華陰。

《說文》水之南也。《前漢·地理志》河東郡汾陰縣。《註》介山在南。

《玉篇》影也。《晉書·陶侃傳》大禹惜寸陰,吾輩當惜分陰。

《正字通》陰八字。

《前漢·郊祀歌》靈之至,慶陰陰。《註》師古曰:言垂陰覆徧於下。

《玉篇》默也。《戰國策》齊秦之交陰合。

《詩·秦風》陰靷鋈續。《傳》陰,揜軓也。《釋名》陰,蔭也。橫側車前,以陰笒也。

地名。《左傳·襄九年》濟于陰阪侵鄭。

《昭十九年》楚工尹赤遷陰于下陰。

《二十二年》帥師軍于陰。《前漢·地理志》南陽郡陰縣。《註》卽左傳下陰也。

漢有兩陰山縣。《地理志》西河郡陰山,又桂陽郡陰山。

山名。《史記·秦始皇紀》自楡中河以東,屬之陰山。《註》徐廣曰:在五原之北。

姓。《廣韻》管修自齊適楚,爲陰大夫,其後氏焉。○按史記褚少孫龜筴傳:陰兢活之,與之俱亡。索隱曰:陰,姓。兢,名也。是商時卽有陰姓矣。

左傳僖十五年:晉陰飴甥會秦伯,盟于王城。註:飴甥,食邑于陰。戰國策有陰、陰姬,疑卽出於此。

昭二十四年,陰不佞,以溫人南侵。疑陰亦姓也。

《正字通》男子勢曰陰。《史記·呂不韋傳》私求大陰人嫪毐爲舍人。

《逸周書》墠上張赤帟陰羽。《註》陰,鶴也。《玉篇》今作隂。《五音集韻》俗作。

《集韻》烏含切,音菴。本作闇,治喪廬也。《論語》高宗諒陰,三年不言。

《集韻》《韻會》於禁切,音蔭。《集韻》瘞藏也。《禮·祭義》骨肉斃于下,陰爲野土。《註》陰,讀爲依廕之廕。

《詩·大雅》旣之陰女,反予來赫。《箋》覆陰也。《韻會小補》蔭,通作陰。

《正字通》音飮。古醫方有淡陰之疾,俗作淡飮。

叶於容切,音雍。《詩·豳風》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箋》凌陰,冰室。《揚子·太經》日飛懸陰,萬物融融。

叶於虔切,音煙。《黃庭經》上有䰟靈下關元,左爲少陽右太陰。

《韻會小補》本作殷。淺黑色也。亦作陰。《詩·小雅·我馬維駰傳》陰白雜毛曰駰。陰,淺黑色也。(陰)

【翳】

翳【未集中】【羽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正韻》於計切《集韻》《韻會》壹計切,音殪。《說文》華蓋也。《廣韻》羽葆也。《急就篇註》翳,謂凡鳥羽之可隱翳者也。舞者所持羽翿,以自隱翳,因名爲翳。一曰華蓋,今之雉尾扇,是其遺象。

《周語》是去其藏,而翳其人也。《註》翳,猶屏也。一曰滅也。

《揚子·方言》翳,掩也。《註》謂掩覆也。《廣雅》翳,障也。《廣韻》隱也,蔽也。《類篇》䕃也。

《詩·大雅》其菑其翳。《傳》木立死曰菑,自死爲翳。

《廣韻》雨師謂之荓翳。《史記·司馬相如傳》召屏翳。《註》雷師也。

《玉篇》鳥名也,似鳳。《山海經》北海之內有五采之鳥,飛蔽一鄕,名曰翳鳥。《註》鳳屬也。《屈原·離騷》駟玉虯而乗翳。

《潘岳·射雉賦序》習媒翳之事。《註》媒翳者,所隱以射者也。

《廣韻》烏奚切《集韻》煙奚切,音鷖。義同。

《集韻》《韻會》一結切《正韻》於歇切,音謁。《左思·魏都賦》桃李䕃翳。叶音咽。

【稍】

稍【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所敎切,音哨。《說文》出物有漸也。《儀禮·聘禮》惟稍受之。《註》稍,廩食也。《疏》以其稍稍給之,故謂米廩爲稍。

《廣韻》均也,小也。《周禮·天官·小宰》凡王之稍事。《註》鄭司農云:非日中大舉時而閒食,謂之稍事。一說有小事而飮酒。

《韻會》漸也。《韓愈·答柳柳州食蝦蟆詩》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

《周禮·地官·稍人註》距王城三百里曰稍。《疏》案載師家邑任稍地,在三百里內,故云。

《集韻》《韻會》山巧切,音梢。亦漸也。

《集韻》師交切,音筲。稅也。

【披】

披【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翍《唐韻》敷羈切《集韻》《韻會》攀糜切,音鈹。《說文》从旁持曰披。

《廣韻》開也。《史記·帝舜紀》披九山,通九澤。《前漢·鄒陽傳》披心腹,見情素。《韓愈·進學解》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

《增韻》分也,散也。《左傳·昭五年》又披其邑。《註》析也。《揚子·方言》廝披,散也。東齊聲破曰廝,器破曰披。

荷衣曰披。

《正韻》篇夷切,音紕。義同。

《唐韻》《廣韻》匹靡切《集韻》《韻會》普靡切,音㱟。裂也。《史記·范睢傳》木實繁者披其枝。

《灌夫傳》枝大於本,脛大於股,不折必披。《註》披,分拆也。疋彼反。

披靡,震伏貌。《前漢·項籍傳》羽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

《正韻》普弭切,音庀。義同。

《集韻》《類篇》《韻會》彼義切,音賁。《禮·檀弓》孔子之喪設披。《註》披,柩行夾引棺者。《疏》設之於旁,所以備傾虧也。《周禮·夏官·司士》作六軍之士執披。《疏》披者,車兩旁使人持之,若四馬六轡然。

《正韻》兵媚切,音祕。義同。

《集韻》平義切,音被。亦散也。

《正韻》普駕切,音怕。亦開也。

叶普禾切,音坡。《劉邵·趙都賦》布濩中林,緣延陵阿。從風發曜,倚靡雲披。

【拂】

拂【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敷勿切,音髴。《說文》過擊也。《徐鍇曰》擊而過之也。

《廣韻》去也,拭也,除也。《禮·曲禮》進几杖者,拂之。《疏》拂去塵埃也。《後漢·黨錮傳》激揚名聲,互相題拂。

絕也。《吳語》吾將許越成,而無拂吾慮。

《正韻》矯也,逆也。

拂塵具。《南史·顯達傳》麈尾蠅拂,是王謝家許。

舞名。《唐書·禮樂志》白鳩,吳拂,舞曲也。《通鑑辨誤》王僧虔奏,大明中,卽以宮縣合和鞞拂。按鞞拂皆舞名,拂舞出自江左,舊云吳舞,檢其歌,非吳舞也。

《集韻》《韻會》符勿切,音佛。與咈通。違也,戾也。《易·頤卦》顚頤拂經于丘。《詩·大雅》四方以無拂。《箋》拂,猶佹也,言無復佹戾者。

《集韻》《韻會》《正韻》薄密切。與弼同。輔也。《孟子》入則無法家拂士。

《集韻》普密切,讀與匹近。拂泊,風動貌。

方未切,音沸。㧍拂,形似也。通作髴。

父沸切,音狒。與㩌同。搏擊也。

《道藏·馮夫人詩》挺穎德音子,神英乃高拂。天岳臨空搆,洞深幽䆳。

相关诗句
行李虽淹吾不恶 齿角盈亏分则然 尚有名山敢多慕 涉躐差偿夙好心 信知行乐皆有数 昨游偶遂实天假 晓闻檐声复如注 仙宫酣倦成熟寐 小巷曲折忘归路 严城灯火人已稀 却喜顺流还易渡 入舟暝色渐微茫 病夫沾醉须少憩 黄堂吏散君请先 乐阕觞周日将暮 多仪劣薄非所承 避席兴辞恳莫拒 肴羞层叠丝竹繁 乃知王君亦同禦 整冠出讶见两盖 仓卒行庖益劳费 潜来鄙意正为此 遣骑候访自吾寓 此行隐迹何由闻 津夫走报郡侯至 欣然一酌才举杯 野人蔬蕨亦罗置 予闻此语心稍慰 方遣圬人补残敝 昨来风雨破栋脊 隐忍调停旋修举 人云赵侯意颇深 况此实作匪文具 爱礼思存告朔羊 以此方之反多愧 其徒素为儒所摈 盘据名区遍寰宇 浮屠观阁摩青霄 叹息遗基独延伫 九仞谁亏一篑功 此举良是反遭忌 闻是吴君所规画 双峰辟阙见江渚 凿石开山面势改 下拜朱张息游地 殿堂释菜礼从宜 赫曦远望石如鼓 道乡荒趾留突兀 西屿倾颓今冢墓 赤沙想像虚田中 道林林壑独如故 柳溪梅堤存彷佛 周生道予勤指顾 岸行里许入麓口 系楫江边老檀树 乱流荡桨济倏忽 是时峰峦益开霁 行云散漫浮日色 三洲连绵亦佳处 停桡一至答其情 鸣钟出延立沙际 橘洲僧寺浮江流 徒尔劳人更妨务 戒令休遣府中知 便携周生涉江去 晓来阴翳稍披拂 森森雨脚何由住 周生好事屡来速 故人徐陈各传语 赵侯需晴邀我游 隔水溟蒙隐云雾 人言岳麓最形胜 泥潦侵途绝行旅 不独病齿畏风湿 信宿江城沮风雨 醴陵西来涉湘水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