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色芊绵

出自:清代·庄棫《忆旧游 草》

拼音:[cuì][sè][qiān][mián]

平仄:仄仄平平

试平原极目,翠色芊绵,不尽烧痕。
倚仗东风力,便迷离古道,能不消魂。
有时暗拖长带,牵住石榴裙。
看巷陌愔愔,郊塍漠漠,都是愁根。
温存。
向谁寄,想万种春情,幽绪难论。
莫把韶光负,任落花飞絮,分付芳尊。
马嘶客向何处,娇杀玉楼人。
漫寂寞空庭,藤芜满径深闭门。

查看原文

注释

【芊绵】1.亦作"芊绵"。 2.草木茂盛貌。 3.绵延不绝貌。 4.谓富有文采。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翠】

翠【未集中】【羽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七醉切,音綷。《說文》靑羽雀也。出鬰林。《爾雅·釋鳥》翠鷸。《註》似燕,紺色。《疏》李巡曰:鷸一名曰翠,其羽可以爲飾。樊光云:靑羽。出交州。《前漢·賈山傳》飾以翡翠。《註》雄曰翡,雌曰翠。

《南越王趙陀傳》翠鳥幹。《博物志》翡身通黑,惟胸前背上翼後有赤毛。翠身通靑黃,惟六翩上毛長寸餘靑,其飛則羽鳴翠翡翠翡然,因以爲名。

《禮·內則》舒雁翠。《註》舒鴈,鵝也。翠,尾肉也。

《爾雅·釋山》未及上翠微。《疏》謂未及頂上,在旁陂陀之處,名翠微。一說山氣靑縹色,故曰翠微。

姓。《急就篇註》翠氏,楚景萃之後也。避入關三遷,懷土逃匿,改姓爲翠。

【色】

色【未集下】【色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嗇。《說文》顏氣也。人之憂喜,皆著於顏,故謂色爲顏氣。《禮·玉藻》色容莊。《汲冢周書》喜色油然以出,怒色厲然以侮,欲色嫗然以愉,懼色薄然以下,憂悲之色瞿然以靜。《後漢·嚴光傳》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註》以形貌求之也。

采色。《書·臯陶謨》以五采彰施于五色。《註》五色,靑黃赤白黑也。《左傳·桓二年》五色比象,昭其物也。

色慾。《書·五子之歌》內作色荒。《傳》色,女色。《禮·坊記》諸侯不下漁色,故君子遠色,以爲民紀。

物景亦曰色。《莊子·盜跖篇》車馬有行色。《潘岳·關中詩》重圍克解,危城載色。豈曰無過,功亦不測。《註》載色,猶言有生氣起色也。

《公羊傳·哀六年》色然而駭。《註》驚貌。

《詩·魯頌》載色載笑。《傳》色,溫潤也。

《戰國策》怒於室者色於市。《註》色,作色也。

祕色。《高齋漫錄》世言祕色,磁器。錢氏有國時,越州燒進爲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祕色。

《博雅》色,縫也。

【芊】

芊【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倉先切,音千。《說文》芊芊,草盛貌。《博雅》茂也。《謝朓詩》遠樹曖芊芊。

碧貌。《潘岳·藉田賦》碧色肅其芊芊。

天芊,草名。《酉陽雜俎》天芊生終南山中,葉如荷而厚。

地名。《南史·周文育傳》文育由閒道,信宿達芊韶。

芊尹,複姓。《通志·氏族略》楚有大夫芊尹,申無宇之後。

《廣韻》倉甸切,音蒨。芊萰,草木相雜貌。

《集韻》與茜同。詳茜字註。

【绵】

綿【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玉篇》《廣韻》《集韻》同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