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滑咽泉窦

出自:宋代·饶节《润屋轩诗》

拼音:[gǔ][huá][yān,yàn,yè][quán][dòu]

平仄:仄平平平仄

层崖如立壁,秀润初欲溜。
下有癯道人,异时妙基构。
为山不为屋,岂待吉日戊。
轩成玉满家,不减朱门富。
松篁既崔错,云雾亦臻凑。
霜威入松骨,古滑咽泉窦
谷风卷檐回,浩荡金石奏。
骚骚乌夜啼,鼎鼎雉朝雊。
时于藤萝中,便捷一猿透。
客来坐胡床,纸帐卷轻皱。
儿童敬杖屦,文史当俎豆。
微薰出小鼎,长瓶上虚甃。
此乐师有馀,何为尚奔走。
记我识师初,昂昂野鹤瘦。
风姿入清古,气象脱凡陋。
我游山海间,未获一角兽。
如师能几何,不落馀子后。
师如佳少年,气出万夫右。
平生千钧弩,要以一手彀。
虽未须眉苍,典刑已可候。
汲深非短绠,善舞属长袖。
愿君浚其源,故道或可复。
功成归此轩,趺坐了昏昼。

查看原文

字义

【古】

古【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鼓。《爾雅·釋詁》古,故也。《說文》从十,口。識前言者也。《徐鉉曰》十口所傳,是前言也。《玉篇》久也,始也。《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詩·邶風》逝不古處。《前漢·藝文志》世歷三古。《孟康曰》伏羲上古,文王中古,孔子下古。

《禮·祭義》以祀天地、山川、社稷、先古。《註》先古,謂先祖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已庳,則於馬終古登阤也。《註》終古,猶言常也。

賁古,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賁古縣。

姓。《廣韻》周太王從邠適岐,稱古公,其後氏焉。漢有古初,蜀志有廣漢功曹古牧,北魏有古弼。

草名。《爾雅·釋草》紅蘢古。《註》俗呼紅草爲蘢鼓,語轉耳。

《集韻》古暮切,音顧。亦作故,義同。《劉向·九歎》興離騷之微文兮,兾靈修之壹悟。還余車于南郢兮,復姓軌于初古。

《字彙補》溪姑切,音枯。古成氏,複姓。漢廣漢太守古成雲。後秦古成詵,以文章參樞密。

【滑】

滑【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戸八切,音猾。《說文》利也。《周禮·天官·食醫》調以滑甘。《疏》滑者,通利往來。所以調和五味。

澾也。《杜甫詩》霜濃木石滑。

州名。《舊唐書·地理志》滑州,隋東郡,武德元年改爲滑州。

水名。《山海經》求如之山,滑水出焉。

《廣輿記》滑河,經滑縣北而東,滑最大,自洛以西,百水皆會於滑。

古國名。《左傳·襄二十九年》虞虢焦滑。

鄭地名。《春秋·莊三年》公次子滑。

珠名。《沈懷遠·南越志》走珠之次爲滑珠。

姓,漢滑興。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忽切,音骨。亂也。《晉語》置不仁以滑其中。

治也。《莊子·繕性篇》滑欲於俗思,以求致其明。

滑稽,謂俳諧也。《楚辭·卜居》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

混也。《楚辭·漁父》滑其泥而揚其波。

與汨同。滑滑,水流貌。《焦氏·易林》湧泉滑滑。

《廣韻》戸骨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骨切,音搰。亦亂也。

【咽】

咽【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烏前切《集韻》因連切《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

《禮·深衣》曲袷如矩以應方。《疏》古者方領,似今擁咽。

《集韻》縈懸切《韻會》幺懸切《正韻》縈圓切,。或作咽。○按《詩·商頌》今本作淵。

《集韻》於巾切,音駰。《詩·魯頌》鼓咽咽。《傳》咽咽,鼓節也。《集韻》或作鼝。味其聲,可以知其義。

《廣韻》於甸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甸切,音晏。《廣韻》本作嚥,吞也。《孟子》三咽然後耳有聞,目有見。

《廣韻》烏結切《集韻》《韻會》一結切,音噎。《廣韻》哽咽。《集韻》聲塞也。《漢·隴頭歌》隴頭流水,鳴聲幽咽。

塞也。《新序雜事》雲霞充咽,則奪日月之明。

《廣韻》同噎。詳噎字註。

【泉】

泉【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洤《唐韻》疾緣切《集韻》《韻會》從緣切《正韻》才緣切,音全。《說文》水原也。象水流成川形。《易·蒙象》山下出泉。

《爾雅·釋水》濫泉正出。正出,涌出也。沃泉縣出。縣出,下出也。氿泉穴出。穴出,仄出也。

同出異歸曰肥泉。《詩·衞風》我思肥泉,兹之永歎。

醴泉。《禮·禮運》天降膏露,地出醴泉。

泉有光華曰榮泉。《前漢·郊祀歌》食甘露,飮榮泉。

瀑布曰立泉。《班固·終南山賦》立泉落落。

州名。《廣輿記》周時爲七閩地,隋曰溫陵,唐曰泉州。

天泉,星名。《甘氏星經》天泉十星,在鼈東。一曰大海,主灌漑溝渠之事。

龍泉,劒名。卽龍淵也。《杜甫詩》三尺獻龍泉。

姓。南史有泉企。

貨泉,卽錢也。《周禮·天官》外府掌布之出入。《註》布,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取名于水泉,其流行無不徧也。

《地官·泉府註》泉,或作錢。

《集韻》疾眷切,全去聲。義同。

《韻補》叶才勻切,音秦。《李尤·東觀銘》房闥內布,疏綺外陳。是謂東觀,書籍林泉。《集韻》或作灥。

【窦】

竇【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5画

《廣韻》田音豆。《說文》空也。《禮·月令》穿竇窖。《註》入地隋曰竇。

鑿垣爲孔曰竇。《左傳·襄十年》王叔之宰曰:蓽門圭竇之人。《註》竇,穿壁爲小戸。

穴也。《禮·禮運》禮義者,順人情之大竇。《註》竇,孔穴。

水道也。《左傳·襄二十六年》齊烏餘襲我,高魚有大雨,自其竇入。《註》雨故水竇開。

決也。《周語》不竇澤。《註》竇,決也。

地名。《左傳·莊九年》殺子糾于生竇。《註》生竇,魯地。《北史·魏本紀》泰常七年,自雲中西幸屋竇城。《水經注》漢武微行柏谷,遇辱竇門。

感其妻深識之,饋賜以河津令。其鬻渡,今竇津是也。

姓。《風俗通》夏后相遭有窮氏之難,后緡方姙,逃出自竇而生少康,其後氏焉。漢有魏其侯竇嬰。

通作窬。《禮·儒行》蓽門圭窬。《釋文》音竇。

《集韻》徒谷切《正韻》杜谷切。與瀆通。《周禮註》西竇五嶽。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