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纡在中肠

出自:元代·杨弘道《幽怀久不写一首效韩子此日足可惜赠彦深》

拼音:[yù][yū][zài][zhōng,zhòng][cháng]

平仄:仄平仄平平

幽怀久不写,郁纡在中肠
为君一吐之,慷慨缠悲伤。
辞直非谤讦,辞誇非颠狂。
流出肺腑中,无意为文章。
儿时捧书卷,十日读一箱。
少年弄柔翰,开口吐凤凰。
正月号悲风,穗帷挂萱堂。
先君官汝阴,九月飞严霜。
累累二十口,丹旐回南方。
有叔不读书,但知禽色荒。
呼卢畜鹰犬,置我游戏场。
珠璧不受污,拂拭增耿光。
郁郁弭南溪,绛帐县郡庠。
组绣合尺度,道业传诸生。
抠衣无几何,叉手一韵成。
南溪具酒馔,列坐子侄行。
青绫覆我身,醉卧家人傍。
云间陆士龙,秋试独腾骧。
明年桂枝春,兄弟双翱翔。
半途失明师,欲济无舟航。
故人何元理,白日照忠诚。
劝我从延赏,然后学明经。
三年走辽碣,险阻实备尝。
鲸翻地轴倾,狼狈归故乡。
铁马逐人来,蹴踏般溪冰。
朔风振屋瓦,巷陌尸纵横。
鸣镝射回雁,冰消溪水清。
亲朋半凋落,残月依长庚。
婉婉两稚子,面黥刀剑疮。
田园幸无恙,出郭依农桑。
锄耰干戈里,三稔无积仓。
一官调神京,妻子不得将。
风尘复澒洞,齐鲁多豺狼。
赓歌无家别,挥泪哭途穷。
李侯艺九畹,早播芝兰香。
奇字来无趾,侧耳属垣墙。
妆钿剪翠羽,堕珥舍明珰。
缀缉不惮烦,既成衣与裳。
一朝忽变化,头角高轩昂。
男儿可如此,陋质倾高风。
庶几困而学,否极承变通。
师说无贤鄙,事业有专工。
苟欲为贸易,入市审鞠躬。
恩袍映野草,道与人俱东。
负笈远方来,岐路无修长。
拂衣叩君门,树屏遮长廊。
温言当八珍,令色充壶觞。
远来诚饥渴,蔓说辞乞浆。
秉心在黑白,掉舌谈青黄。
脸红眼尾斜,引手摩匡床。
自惟珷玞石,不中圭与璋。
君家杵臼閒,何事舂秕糠。
乃知畜奇货,韫椟方深藏。
仕途得捷径,改辙归大商。
纷纷轻薄子,仁义久已亡。
彼非仁义器,仁义何可当。
夫子青云姿,疑似令人惊。
在我固自存,为君惜清名。
冰雪正凝冱,屈指回春阳。
皓鹤毛骨轻,云静天苍苍。

查看原文

注释

【郁纡】1.忧思萦绕貌。 2.盘曲迂回貌。 3.形容烟气浓郁缭绕。 4.殷切委婉。
【中肠】犹内心。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郁】

郁【酉集下】【邑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於六切《集韻》《韻會》《正韻》乙六切,音㤢。《集韻》地名。《前漢·地理志》右扶風有郁夷縣,膠東有郁秩縣,又郁郅縣,屬北地郡。

郁郁,文盛貌。《史記·五帝紀》其色郁郁,其德嶷嶷。

《天官書》郁郁紛紛,蕭索輪囷,是謂卿雲。

姓。《廣韻》魯相有郁貢。

叶越逼切,音逸。《司馬相如·上林賦》芬芳漚鬱,酷烈淑郁。皓齒粲爛,宜笑的皪。

【纡】

紆【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憶俱切《集韻》《韻會》邕俱切,音迂。《說文》詘也。一曰縈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中弱則紆。《註》紆,曲也。《史記·屈原傳》寃結紆軫兮。《註》紆,屈也。

《博雅》紆,繩索也。

姓。《廣韻》後秦有肥鄕侯始平紆邈。

《集韻》匈于切,音訏。義同。

《集韻》烏侯切,音謳。《類篇》陽紆,山名也。

《韻補》叶委羽切《馬融·廣成頌》大匈哨後,縕巡歐紆。負隅依阻,莫敢嬰禦。

【在】

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

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

存也。《論語》父母在。

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

姓。晉汝南太守在育。

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

昨代切,音載。義同。

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今作在。《正字通》在,本昨代切,舊本泥韻書先才上聲訓居,次轉去聲訓所,不知所卽居,非上聲者訓居,去聲者訓所也。○按在有上去二聲。字書韻書皆然。《禮韻》原許通押,《字彙》分訓,似泥。《正字通》不从上轉去,亦非。

【中】

中【子集上】【丨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

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

《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

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

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以此三法者求民情,斷民中,施上服下服之罪。《註》斷民罪,使輕重得中也。

心也。《史記·韓安國傳》深中寬厚。

內也。《易·坤卦》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老子·道德經》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半也。《列子·力命篇》得亦中,亡亦中。《魏志·管輅傳》鼓一中。《註》猶言鼓一半也。

成也。《禮·禮器》因名山升中于天。《註》中,猶成也。燔柴祭天,告以諸侯之成功也。

滿也。《前漢·百官表》制中二千石。《註》謂滿二千石也。《索隱》漢制,九卿已上,秩一歲,滿二千石。

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中其莖。《註》謂穿之也。

盛算器。《禮·投壺》主人奉矢,司射奉中。《註》士鹿中,大夫兕中,刻木如兕鹿而伏,背上立圓圈,以盛算也。

《禮·深衣註》衣有表者,謂之中衣。與衷通。

俚語。以不可爲不中。《蕭參希通錄》引左傳成公二年,無能爲役。杜預註:不中爲之役使。

《禮·鄕飲酒義》冬之爲言中也。中者,藏也。

姓。漢少府卿中京。

中行,中英,中梁,中壘,中野,皆複姓。

《廣韻》《集韻》《韻會》陟仲切,音妕。矢至的曰中。《史記·周本紀》養由基去柳葉百步,射之,百發百中。

著其中曰中。《莊子·達生篇》中身當心則爲病,猶醫書中風,中暑是也。

要也。《周禮·春官》凡官府鄕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註》謂治職簿書之要也。

應也。《禮·月令》律中大簇。《註》中猶應也。

合也。《左傳·定元年》季孫曰:子家子亟言於我,未嘗不中吾志也。

《類篇》《正韻》直衆切。與仲通。《禮·月令》中呂,卽仲呂,又讀作得。《周禮·地官》師氏掌國中失之事。《註》故書中爲得。陸德明云:中,杜音得。

《韻補》叶陟良切,音章。師古曰:古讀中爲章。《吳志·胡綜傳·黃龍大牙賦》四靈旣布,黃龍處中。周制日月,是曰太常。

叶諸仍切,音征。《劉貢父·詩話》關中讀中爲》天期乗祚受爵漢中。叶下秦。古東韻與庚陽通。俗讀中酒之中爲去聲。中與之中爲平聲。◎按《魏志·徐邈傳》:邈爲尚書郞,時禁酒。邈私飮沈醉,趙達問以曹事,曰中聖人。時謂酒淸爲聖人,濁者爲賢人。蘇軾詩:公特未知其趣耳,臣今時復一中之。則中酒之中,亦可讀平聲。《通鑑》:周宣王成中與之名,註:當也。杜詩:今朝漢社稷,新數中與年。則中與之中亦可讀去聲。

【肠】

腸【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直良切《集韻》《韻會》《正韻》仲良切,音長。《說文》大小腸,藏府之二名也。《正字通》大腸長二丈一尺,廣四寸,徑一寸,當臍右迴疊十六曲,盛穀一斗,水七升半。小腸長三丈二尺,廣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左迴疊積十六曲,容穀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白虎通》大腸,小腸,心肺府也。腸爲心肺主,心爲皮體主,故爲兩府也。《詩·大雅》自有肺腸。《書·盤庚》今予其敷心腹腎腸,歷告爾百姓于朕志。

《釋名》暢也,言通暢胃氣也。

《博雅》詳也。

羊腸,太行山坂名。《戰國策》趙聞之起兵臨羊腸。《史記·趙世家》羊腸之西。《註》太行山坂通名。南屬懷州,北屬澤州。

無腸,國名。《山海經》無腸之國,在深目東,其爲人長而無腸。

馬腸,獸名。《山海經》讙舉之山,雒水出焉,其中多馬腸之物。《註》馬腸,人面虎身,音如嬰兒。

魚腸,劒名。見《三國蜀志》。

草名。《博雅》鹿腸,蔘也。《又》馬腸,亦草名,葉似桑。見《山海經·讙舉之出註》。

黃腸,槨名。《後漢·梁商傳》賜黃腸玉匣。《註》以栢木黃心爲槨也。

《禮·儀志》治黃腸題凑,便房如禮。

相关诗句
云静天苍苍 皓鹤毛骨轻 屈指回春阳 冰雪正凝冱 为君惜清名 在我固自存 疑似令人惊 夫子青云姿 仁义何可当 彼非仁义器 仁义久已亡 纷纷轻薄子 改辙归大商 仕途得捷径 韫椟方深藏 乃知畜奇货 何事舂秕糠 君家杵臼閒 不中圭与璋 自惟珷玞石 引手摩匡床 脸红眼尾斜 掉舌谈青黄 秉心在黑白 蔓说辞乞浆 远来诚饥渴 令色充壶觞 温言当八珍 树屏遮长廊 拂衣叩君门 岐路无修长 负笈远方来 道与人俱东 恩袍映野草 入市审鞠躬 苟欲为贸易 事业有专工 师说无贤鄙 否极承变通 庶几困而学 陋质倾高风 男儿可如此 头角高轩昂 一朝忽变化 既成衣与裳 缀缉不惮烦 堕珥舍明珰 妆钿剪翠羽 侧耳属垣墙 奇字来无趾 早播芝兰香 李侯艺九畹 挥泪哭途穷 赓歌无家别 齐鲁多豺狼 风尘复澒洞 妻子不得将 一官调神京 三稔无积仓 锄耰干戈里 出郭依农桑 田园幸无恙 面黥刀剑疮 婉婉两稚子 残月依长庚 亲朋半凋落 冰消溪水清 鸣镝射回雁 巷陌尸纵横 朔风振屋瓦 蹴踏般溪冰 铁马逐人来 狼狈归故乡 鲸翻地轴倾 险阻实备尝 三年走辽碣 然后学明经 劝我从延赏 白日照忠诚 故人何元理 欲济无舟航 半途失明师 兄弟双翱翔 明年桂枝春 秋试独腾骧 云间陆士龙 醉卧家人傍 青绫覆我身 列坐子侄行 南溪具酒馔 叉手一韵成 抠衣无几何 道业传诸生 组绣合尺度 绛帐县郡庠 郁郁弭南溪 拂拭增耿光 珠璧不受污 置我游戏场 呼卢畜鹰犬 但知禽色荒 有叔不读书 丹旐回南方 累累二十口 九月飞严霜 先君官汝阴 穗帷挂萱堂 正月号悲风 开口吐凤凰 少年弄柔翰 十日读一箱 儿时捧书卷 无意为文章 流出肺腑中 辞誇非颠狂 辞直非谤讦 慷慨缠悲伤 为君一吐之 郁纡在中肠 幽怀久不写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