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栖翮

出自:魏晋·陆云《赠郑曼季诗四首·高冈》

拼音:[zài][lín][qī,xī][hé]

平仄:仄平平平

瞻彼高冈,有猗其桐。
允也君子,实宝南江。
员规启裕,沈矩履方。
泳此明流,清澜川通。
陟彼衡林,味其回芳。
馥矣回芳,绸缪中原。
祁祁庶类,薄采其芬。
栖迟泌丘,容与衡门。
声播东汜,响溢南云。
穆穆阊阖,南端启籥。
庶明以庸,帝听式阙。
有凤于潜,在林栖翮
非予之祚,孰与好爵。
幽居玩物,顾景自颐。
发愤潜帷,彷佛有思。
予美亡此,终然肯来。
企予与言,惟用作诗。

查看原文

注释

【林栖】在山林间栖隐。亦指栖隐者。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在】

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

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

存也。《論語》父母在。

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

姓。晉汝南太守在育。

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

昨代切,音載。義同。

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今作在。《正字通》在,本昨代切,舊本泥韻書先才上聲訓居,次轉去聲訓所,不知所卽居,非上聲者訓居,去聲者訓所也。○按在有上去二聲。字書韻書皆然。《禮韻》原許通押,《字彙》分訓,似泥。《正字通》不从上轉去,亦非。

【林】

林【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力尋切《集韻》《韻會》犂針切《正韻》犂沈切,音臨。《說文》平土有叢木曰林。徐曰:叢木,故从二木。平土,故二木齊。《詩·小雅》依彼平林。

野外謂之林。《詩·周南》施于中林。

山木曰林。《穀梁傳·僖十四年》林屬于山爲麓。

《周禮·地官·林衡註》竹木曰林,水衡曰衡。

《爾雅·釋詁》林,君也。

盛貌。《詩·小雅》有壬有林。

林鐘,律名。《禮·月令》季夏之月律中林鐘。《周禮》作函鐘。

羽林,星名。應劭曰:天有羽林,大將軍之星也。林喩若林木,羽翼,鷙擊之意,故以名武官。《前漢·宣帝紀》取從軍死事者之子,養爲羽林軍,號羽林孤兒。

綠林,荆州山名。《後漢·劉元傳》諸亡命集于綠林。

姓。《姓譜》殷比干後,避難長林山,因氏。

平王世子林開之後,望出南安。○按《說文》林自爲部,棼、楚等字从之,今倂入。

【栖】

棲【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解釋《唐韻》先稽切《集韻》《韻會》《正韻》先齊切,音西。西本古栖字。《說文》日在西方而鳥棲。故因以爲東西之西。《禽經》陸鳥曰栖,水鳥曰宿,獨鳥曰上,衆鳥曰集。《莊子·至樂篇》養馬者宜栖之深林。或作棲。

凡物止息皆曰栖。《魏書·顯祖記》栖心浩然。《陶潛·穫下潠詩》聊得從君栖。

栖遲,遊息也。《陶潛·與從弟詩》栖遲詎爲拙。

栖栖,猶皇皇也。《論語》何爲是栖栖者與。

《集韻》《韻會》《正韻》思計切。音細。雞所止。(棲)《玉篇》同栖。鳥棲也。

《博雅》棲謂之牀。《詩·陳風》衡門之下,可以棲遲。

草名。《詩·大雅》如彼棲苴。《傳》水中浮草曰棲苴。

《集韻》《類篇》千西切,音妻。棲棲,簡閱車馬貌。《詩·小雅》六月棲棲,戎車旣飭。

棲屑,往來貌。《後魏·裴安傳》京師遼遠,實憚棲屑。

【翮】

翮【未集中】【羽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集韻》《韻會》下革切,音覈。《說文》羽莖也。《爾雅·釋器》羽本謂之翮。《註》鳥羽根也。《周禮·地官·羽人》掌以時征羽翮之政,于山澤之農。《註》翮,羽本。

《正韻》郞狄切,音歷。與䰛同。《史記·楚世家》吞三翮六翼,以高世主。《註》索隱曰:翮與䰛同。音歷。三翮六翼,亦謂九鼎也。空足曰翮。六翼卽六耳。

《韻補》叶曷各切。《陸云·贈鄭曼季詩》有鳳于潛,在林棲翮。非子之祚,孰與好爵。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