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播东汜

出自:魏晋·陆云《赠郑曼季诗四首·高冈》

拼音:[shēng][bō][dōng][sì]

平仄:平平平仄

瞻彼高冈,有猗其桐。
允也君子,实宝南江。
员规启裕,沈矩履方。
泳此明流,清澜川通。
陟彼衡林,味其回芳。
馥矣回芳,绸缪中原。
祁祁庶类,薄采其芬。
栖迟泌丘,容与衡门。
声播东汜,响溢南云。
穆穆阊阖,南端启籥。
庶明以庸,帝听式阙。
有凤于潜,在林栖翮。
非予之祚,孰与好爵。
幽居玩物,顾景自颐。
发愤潜帷,彷佛有思。
予美亡此,终然肯来。
企予与言,惟用作诗。

查看原文

注释

【东汜】1.古代传说中的日出处。亦泛指东方极远之地。 2.比喻人的少壮期。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声】

声【丑集中】【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字彙》同聖平聲。《說文》音也。《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傳》聲謂五聲,宮商角徵羽也。《禮·月令》仲夏之月,止聲色。《註》聲謂樂也。

凡響曰聲。《張載·正蒙》聲者,形氣相軋而成。兩氣者,谷響雷聲之類。兩形者,桴鼓叩擊之類。形軋氣,羽扇敲矢之類。氣軋形,人聲笙簧之類。皆物感之良能,人習而不察耳。《韻會》韻書平上去入爲四聲。

聲敎。《書·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曁聲敎,訖于四海。《左傳·文六年》樹之風聲。《註》因土地風俗,爲立聲敎之法。

聲譽。《孟子》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註》聲聞,名譽也。

宣也。《孟子》金聲而玉振之也。《註》聲,宣也。

《諡法》不生其國曰聲。《註》生于外家。《春秋·經傳集解》繼室以聲子,生隱公。《註》聲,諡也。

姓。

《韻補》叶尸羊切,音商。《韓愈·贈張籍詩》嬌兒未絕乳,念之不能忘。忽如在其側,耳若聞啼聲。

【播】

播【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補過切,波去聲。《說文》種也。一曰布也。《廣韻》揚也。《詩·豳風》其始播百穀。《書·盤庚》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

放也,棄也。《書·泰誓》播棄犂老。

《多方》屑播天命。

散也。《書·禹貢》又北播爲九河。《禮·禮運》播五行于四時。《疏》播散五行之氣於四時也。《釋文》舒也。

《增韻》逋也,遷也。《書·大誥》予惟以爾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州名。西南徼外夜郞且蘭地,唐置播州。《韓愈·柳子厚墓誌》劉禹錫當詣播州,子厚願以柳易播。

明萬歷中,平播置遵義平越二府。

姓。播武,殷賢人。或云播軌。

《集韻》《韻會》《正韻》補火切,音跛。義同。《書舜典》,播時百穀。《釋文》播,波左反。

搖也。與簸通。《莊子·人閒世》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註》米曰精。播,搖動也。

《集韻》逋禾切。音波。澤名。在豫州。《史記·禹本紀》滎播旣都。《註》古文尚書作滎波。

《郭璞·木禾贊》爰有嘉穀,號曰木禾。匪植匪蓺,自然靈播。

《說文》通作譒。引書,王譒告之。今書作播。

【东】

東【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音蝀。《說文》動也。陽氣動,于時爲春。《書·堯典》平秩東作。《孔傳》歲起於東,而始就耕也。《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皡。

《史記·曆書》日起於東,月起於西。《鄭樵·通志》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

《詩·大雅》東有啓明。

《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

姓。《聖賢羣輔錄》舜友東不訾。

叶當經切,音丁。《詩·小雅》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東。

叶都郞切,音當。《楊泉·蠶賦》粵召僕夫,築室于旁。于旁伊何,在庭之東。○按《說文》東自爲部,今倂入。

【汜】

汜【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詳里切《集韻》《韻會》象齒切《正韻》詳子切,音似。《說文》水別復入水也。《爾雅·釋水》水决復入爲汜。《疏》凡水之岐流復還本水者。《釋名》汜,止也。如出有所爲畢已復還而入也。

《說文》一曰汜,窮瀆也。《爾雅·釋丘》窮瀆,汜。《疏》謂困窮不通之水瀆名汜也。亦得名谿。《詩·召南》江有汜。《木華·海賦》枝岐潭淪,渤蕩成汜。

水名。在河南成臯縣。《山海經》浮戲之山,汜水出焉,北流注于河。《前漢·高帝紀》漢數挑成臯戰,楚軍不出,使人辱之。大司馬咎怒,渡兵汜水。半渡,漢擊之,大破楚軍。《註》臣瓚曰:今成臯東汜水是也。師古曰:此水舊讀音凡,今彼鄕人呼之爲祀。

縣名。《廣輿記》汜水縣屬開封府,古東虢地,漢成臯,隋汜水。

洲名。《水經注》龍陽縣汜洲長二十里,吳丹陽太守李衡植柑於其上。

濛汜,日入處也。《楚辭·天問》出自湯谷,次于濛汜。

《韻會》養里切,音以。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