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苍天九重

出自:清代·黄遵宪《三哀诗 其一 袁爽秋京卿》

拼音:[cāng][cāng][tiān][jiǔ][zhòng,chóng]

平仄:平平平仄平

土生板荡朝,非气莫能济。
国家有妖孽,尤贵养正气。
公官典客时,正值艰难际。
初言义和拳,本出大刀会。
先皇铸九鼎,早既斥魑魅。
明明白莲教,遗孽传苗裔。
邪述金钟罩,不过弄狡狯。
宗社三百年,岂可付儿戏。
继言诸大国,各有白马誓。
预储大万金,始可戮一士。
矧持英簜来,堂堂大国使。
一客不能容,反纵瘈犬噬。
问罪责主人,将以何辞对?封事两留中,痛哭再上疏。
彼贼敢横行,实挟朝贵势。
奈何朝廷尊,公与匪人比?盲师糊涂相,骄将偃蹇吏。
掷国作孤注,作事太愦愦。
速请黄钺诛,无得议视贵。
幸清君侧恶,斧钺臣不避。
当璧天子父,不敢为尊讳。
天潢盗弄兵,语直斥王字。
呜呼批鳞难,况触投鼠忌。
朝衣缚下狱,众口成诟詈。
白刃露霜锋,黄巾走尘骑。
阿师呼大兄,红带夹道侍。
欢哗杀二毛,万头相倾挤。
公甫下囚车,拜问臣何罪?刑官纵马来,大骂囚无礼。
岂容发口言,指天复画地。
呼天声未终,滚地头已坠。
恶耗四海传,何人不雨泪!识公十数年,相见軏倒屣。
追述潘邓说,许我以国器。
同辈六七贤,推公最强记。
喜谈佛老学,语我求出世。
知公真名士,不独善交艺。
未知比干心,竟为直谏碎。
我实知公浅,负负心内愧。
马关定约后,公来谒大吏。
青梅雨翛翛,煮酒论时事。
公言行箧中,携有《日本志》。
此书早流布,直可省岁币。
我已外史达,人实高阁置。
我笑不任咎,公更发深喟。
今日读公疏,倘得行公意。
四百五十兆,何至贻民累。
不独民累祛,中国咸受惠。
即彼附贼徒,亦缓须臾毙。
斥公助逆人,黄泉见亦悔。
苍苍天九重,今尚浮云蔽。
痛公不言隐,开卷軏流涕。
盗首既伏诛,知公不为厉。
定为社稷忧,骑龙谒天帝。

查看原文

注释

【苍苍】1.深青色。 2.指天。 3.茂盛;众多。 4.灰白色。 5.茫无边际。 6.迷茫。
【苍天】也作“上苍”。天,古人以天为主宰人的神:苍天在上,怜我百姓。
【天九】一种赌博。用牙牌三十二张﹐四人入局﹐各得八张﹐以大击小﹐牌分文武﹐文牌以天牌为尊﹐武牌以九点为尊﹐故名。
【九重】1.九层;九道。 2.泛指多层。 3.指天门;天。 4.指宫门。 5.指宫禁﹐朝廷。 6.指帝王。 7.指皇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苍】

蒼【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音倉。《說文》草色也。《易·說卦傳》震爲蒼筤竹。《臨川吳氏註》蒼,深靑色。《詩·王風》悠悠蒼天。《禮·玉藻》大夫佩水蒼玉。《疏》似水之蒼而雜有文。

《博雅》茂也。《書·益稷篇》至于海隅蒼生。《傳》蒼蒼然生草木。

老也。《詩·秦風》蒹葭蒼蒼。《釋文》物老之狀。

《前漢·陳勝傳》蒼頭。《註》士卒靑帛巾。

《綱目集覽》蒼黃,急遽貌。

姓。《通志·氏族略》蒼氏。《註》《風俗通》云:八愷,蒼舒之後。

《韻會》采朗切,倉上聲。莽蒼,寒狀。一曰近郊之色。《莊子·逍遙遊》適莽蒼者,三飡而反。《唐書·韋述傳》蒼卒犇逼。《白居易詩》寒銷春蒼茫。亦作倉。《禮·月令》駕倉龍,服倉玉。《史記·蕭望之傳》倉頭廬兒。《直音》作蒼。蒼字从艸作。

【天】

天【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腆平聲。《說文》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白虎通》鎭也,居高理下,爲物鎭也。《易·說卦》乾爲天。《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荀子曰:天無實形,地之上至虛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別無天。《程子遺書》天之蒼蒼,豈是天之形。視下亦復如是。《張子正蒙》天左旋,處其中者順之,少遲則反右矣。《朱子·語類》離騷有九天之說,諸家妄解云有九天。據某觀之,只是九重。蓋天運行有許多重數,裏面重數較軟,在外則漸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裏轉得愈緊矣。○按天形如卵白。細察卵白,其中之絪縕融密處確有七重,第八重白膜稍硬,最後九重便成硬殻。可見朱子體象造化之妙。今西洋曆說,天一層緩似一層,此七政退旋,所以有遲速也。

星名。《爾雅·釋天》天,根氐也。《周語》天根見而水涸。

古帝號。葛天氏,見《疏仡紀》。

神名。《山海經》形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乃以乳爲目,臍爲口,操干戚以舞。形一作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或作獸名,非。

地名。《蜀地志》蜀卭僰山後四野,無晴日,曰漏天。《杜甫詩》地近漏天終歲雨。

山名。《九州要記》凉州古武城有天山,黃帝受金液神丹于此。一曰在伊州。《註》天山,卽祁連山。

天,樂名。鈞天廣樂,見《史記·趙世家》。

署名。《唐六典》內閣惟祕書閣,宏壯曰木天。今翰林院稱木天署。

景天,草名。《陶弘景曰》以盆盛,置屋上,辟火灾。

髡》其人天且劓。

姓。漢長社令天高。見《姓苑》。○按先韻,古與眞文通,故天字皆从鐵因反。考之經史皆然,惟《易》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與庚靑通耳。《正字通》謂,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字音必不可僭易攺叶,所論頗正大。,武后所造天字,似篆文天。

【九】

九【子集上】【乙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正韻》舉有切《集韻》《韻會》己有切,音久。數也。《說文》陽之變也。《易·乾·文言》乾元用九,天下治也。《列子·天瑞篇》一變而爲七,七變而爲九,九變者,究也。

算法曰九九。《韓詩外傳》齊桓公設庭爎待人士,不至。東野有以九九見者,曰:九九薄能耳,君猶禮之,况賢於九九者乎。《註》若今九章算法。

《荆楚歲時記》俗用冬至次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爲寒盡。

《史記·騶衍傳》中國之外,有赤縣神州者九。

九之爲言多也。《公羊傳·僖九年》葵丘之會,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國,言叛者衆,非實有九國也。宋趙鵬飛曰:會葵丘惟六國,會鹹牡丘皆七國,會淮八國,猶漢紀謂叛者九起也。

陽九,戹也。《左思·吳都賦》世際陽九。《註》陽戹五,隂戹四,合爲九。

姓。

複姓。《何氏姓苑》岱縣人,姓九百,名里。

秦穆公時九方阜,一名歅。善相馬,見《列子》。

隷書防詐譌,凡紀數,九借用玖。《絳曰》洪容齋五筆,九作久,陽數九爲老久義也。玖,黑色玉也。借作玖,非。

《韻會》渠尤切,音仇。國名。《史記·殷本紀》九侯。《註》音仇。

《集韻》《正韻》通。

【重】

重【酉集下】【里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緟。《說文》厚也。《增韻》輕之對也。《易·繫辭》夫茅之爲物薄,而用可重也。《禮·王制》輕任幷,重任分。

《廣韻》更爲也。《博雅》重,再也。

難也。《戰國策》臣之所重處重留也。《註》重,猶難也。《前漢·淮南王傳》文帝重自切責之。《註》如淳曰:重,難也。

貴也。《戰國策》張儀之殘樗里疾也,重而使之。《註》重,猶貴也。

尊也。《禮·祭統》所以明周公之德,而又以重其國也。《註》重,猶尊也。

尚也。《禮·緇衣》臣儀行不重辭。《註》重,猶尚也。《疏》爲臣之法,不尚虛華之辭。

數也。《左傳·襄四年》武不可重,用不恢于夏家。《註》重,猶數也。

甚也。《禮·檀弓》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戰國策》今富摰能而公重不相善也。《註》重猶甚也。

《淮南子·汜論訓》古者,人醇,工龎,商朴,女重。《註》女重,貞正無邪。

《戰國策》軍重踵高宛。《註》重,輺重也。《前漢·張耳餘傳》從閒路絕其輺重。

星名。《博雅》歲星謂之重星。

縣名。《前漢·地理志》重平縣,屬渤海郡。

山名。《山海經》有重隂之山。

木名。《博雅》重皮,厚朴也。

《集韻》《韻會》柱勇切《正韻》直隴切,無二義。古人三聲通用,必謂上去異訓,不可通押,此宋人拘泥之過也。

《廣韻》直容切《韻會》傳容切,音褈。《廣韻》複也,疊也。《易·乾卦》九三重剛而不中。《疏》上下俱陽,故重剛也。《書·舜典》重華協于帝。《禮·禮器》天子之席五重,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楚辭·九辯》豈不鬰陶而思君兮,君之門以九重。

穀名。《詩·豳風》黍稷重穋。《傳》後熟曰重。《釋文》重,直容切,先種後熟曰重。

作穜,音同。

多也。《左傳·成二年》重器備。《註》重,猶多也。《釋文》直恭切。

累也。《詩·小雅》無思不憂,祇自重兮。《箋》重,猶累也。《釋文》直龍切,又直用切。

《爾雅·釋天》太歲在辛曰重光。《釋文》直龍切。

地名。《左傳·僖三十一年》臧文仲往宿於重館。《註》高平方與縣西北有重鄕城。《釋文》直龍切。

車名。《詩·衞風》猗重較兮。《傳》重較,卿士之車。《釋文》直恭切。

屋承霤也。《禮·檀弓》池視重霤。《疏》重霤,屋承霤也,以木爲之。《釋文》直容切。

地名。《左傳·襄十七年》衞孫蒯田于曹隧,飮馬于重丘。《註》重丘,曹邑。

人名。《書·呂》乃命重黎。《傳》重卽羲,黎卽和。《釋文》直龍切。

姓。《正字通》重黎之後,明有重省。

神所依也。《禮·檀弓》重主道也。《註》始死未作主,以重主其神也。重旣虞而埋之,乃復作主。《疏》言始死作重,猶若吉祭本主之道。主者,吉祭,所以依神。在喪重亦所以依神,故云重主道也。

《正韻》徒紅切,音同。與穜同。穀名。

與童同。《禮·檀弓》與其鄰重汪踦往,皆死焉。《註》重當爲童未冠者之稱。《釋文》重,音同。

《正韻》之仲切,音衆。《前漢·匈奴傳》不如重酪之便美。《註》重,乳汁也。本作潼。

《韻補》叶直良切,音長。《道藏歌》神暢感寂庭,默思徹九重。靈歌理冥運,百和結朱章。

相关诗句
骑龙谒天帝 定为社稷忧 知公不为厉 盗首既伏诛 开卷軏流涕 痛公不言隐 今尚浮云蔽 苍苍天九重 黄泉见亦悔 斥公助逆人 亦缓须臾毙 即彼附贼徒 中国咸受惠 不独民累祛 何至贻民累 四百五十兆 倘得行公意 今日读公疏 公更发深喟 我笑不任咎 人实高阁置 我已外史达 直可省岁币 此书早流布 携有《日本志》 公言行箧中 煮酒论时事 青梅雨翛翛 公来谒大吏 马关定约后 负负心内愧 我实知公浅 竟为直谏碎 未知比干心 不独善交艺 知公真名士 语我求出世 喜谈佛老学 推公最强记 同辈六七贤 许我以国器 追述潘邓说 相见軏倒屣 识公十数年 何人不雨泪 恶耗四海传 滚地头已坠 呼天声未终 指天复画地 岂容发口言 大骂囚无礼 刑官纵马来 拜问臣何罪 公甫下囚车 万头相倾挤 欢哗杀二毛 红带夹道侍 阿师呼大兄 黄巾走尘骑 白刃露霜锋 众口成诟詈 朝衣缚下狱 况触投鼠忌 呜呼批鳞难 语直斥王字 天潢盗弄兵 不敢为尊讳 当璧天子父 斧钺臣不避 幸清君侧恶 无得议视贵 速请黄钺诛 作事太愦愦 掷国作孤注 骄将偃蹇吏 盲师糊涂相 公与匪人比 奈何朝廷尊 实挟朝贵势 彼贼敢横行 痛哭再上疏 封事两留中 将以何辞对 问罪责主人 反纵瘈犬噬 一客不能容 堂堂大国使 矧持英簜来 始可戮一士 预储大万金 各有白马誓 继言诸大国 岂可付儿戏 宗社三百年 不过弄狡狯 邪述金钟罩 遗孽传苗裔 明明白莲教 早既斥魑魅 先皇铸九鼎 本出大刀会 初言义和拳 正值艰难际 公官典客时 尤贵养正气 国家有妖孽 非气莫能济 土生板荡朝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