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当此时

出自:清代·黄遵宪《三哀诗 其三 唐韨臣明经》

拼音:[wū][hū][dāng,dàng][cǐ][shí]

平仄:平平平仄平

呜呼汉家厄,十世到我皇。
上承六七圣,德泽遍八荒。
麛裘三月政,讴歌不能忘。
忽传有疾诏,遍求千金方。
千人万人和,重鼓女娲簧。
珠襦坐武帐,奔走何跄跄。
神鹊衔果来,天女实发祥。
今当尧舜朝,益宜简元良。
恩赐太子衣,有心见厖凉。
恻恻君弦声,晨寒哀履霜。
瀛台百尺高,远隔海中央。
齐东野人语,传说多荒唐。
贼相与瞽师,发短心甚长。
亟欲奉前星,高置中宫旁。
猪王一无知,好勇徒强梁。
群小争拥戴,妄夸国富强。
待封狼居胥,同进万年觞。
天适降神人,人人空拳张。
张我虎神威,何难驱群羊。
家家白莲花,满城吹迷香。
直挑强邻怒,横纵国人狂。
各国会师来,长驱莫敢当。
遂令《春秋》笔,天王狩河阳。
呜呼当此时,国势如蜩螗。
东南外诸侯,亟亟宜勤王。
上以肃宫禁,下以靖材枪。
外以杜邻责,免索岁币偿。
奈和裘蒙戎,失路迷伥伥。
转令一匹夫,起为董公倡。
遥闻誓群师,风云奉龙骧。
多鱼忽漏言,一纲归沦亡。
画虎竟不成,刲羊亦无衁。
成败非所论,此志良可伤。
人言秘筐中,别藏法三章。
意实主民权,假托尊王纲。
又言三日谷,纵兵肆跳踉。
掳掠得几何,概许归橐囊。
是皆莫须有,秘狱谁能详。
江南群盗蒌,纷纷说连衡。
倘若出此策,自毁周身防。
铸铁成大错,引刀还自戕。
明明勤王师,转以贼名扬。
君魂果衔冤,被发诉帝乡。
援枹率犀甲,号召诸国殇。
请帝乘白龙,还我苍天苍。
芒芒此禹域,滔滔彼汉江。
君听人间谣,处处歌堂堂。

查看原文

注释

【呜呼】1.叹词。表示叹息:呜呼哀哉。 2.旧时祭文中常用“呜呼”,因以借指死亡:一命呜呼。
【此时】这时候。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呜】

嗚【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哀都切《集韻》《韻會》汪胡切,音污。《玉篇》鳴呼,歎辭也。《書·五子之歌》鳴呼曷歸。《集韻》亦作歍。

與烏通。《史記·李斯傳》歌呼鳴鳴,快耳目者,眞秦之聲也。亦作烏烏。

《集韻》烏故切,音惡。歎傷也。《後漢·袁安傳》噫鳴流涕。《釋文》鳴,一故反。

【呼】

呼【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虍。《說文》外息也。《韻會》出息爲呼,入息爲吸。

《廣韻》喚也。

《集韻》嗚呼,歎辭。《書·五子之歌》嗚呼曷歸。

通作乎。《詩·大雅》於乎小子。

通作虖。《前漢·武帝紀》嗚虖何施而臻此與。亦作嘑。

姓。《廣韻》列仙傳有仙人呼子先,又複姓。《前漢·匈奴傳》呼衍氏。《註》師古曰:卽今鮮姓呼延者是也。

呼沱,水名。《戰國策》南有呼沱易水。

草名。《爾雅·釋草》蓫薚,馬尾。《疏》蔏,一名夜呼。

《集韻》虛交切,音虓。與詨同。吳人謂叫呼爲詨。或作嚆嘮。

《禮·檀弓》曾子聞之,瞿然曰呼。《註》呼,虛憊聲。《釋文》音虛,吹氣聲也。

《廣韻》《集韻》《正韻》荒故切,音戽。《廣韻》本作謼。號呼也。《詩·大雅》式號式呼。《釋文》呼,火胡反。

火故反。《禮·曲禮》城上不呼。《釋文》呼,火故反。

《集韻》許箇切,音。《左傳·文元年》江芉怒曰:呼役夫。《註》呼,發聲也。《釋文》呼,好賀反。

《集韻》虛訝切,音嚇。與罅同。裂也。詳缶部罅字註。

【当】

當【午集上】【田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都郞切,黨平聲。《說文》田相値也。从田,尚聲。

《玉篇》任也。《論語》當仁不讓於師。《晉語》夫幸,非福非德不當雍。《註》當,猶任也。

《廣韻》敵也。《禮·王制》次國之上卿,位當大國之中,中當其下,下當其上大夫。《史記·廉頗藺相如傳》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

直也。《禮·內則》妻不在,妾御莫敢當夕。

遇也。《左傳·昭七年》聖人有明德者,若不當世,其後必有達人。《禮·曲禮》當食不歎。

適可也。《易·履卦》夬履貞厲,位正當也。《左傳·哀元年》逢滑當公而進。《註》當公,不左不右。《禮·學記》當其可之謂時。《史記·禮書》好惡以節,喜怒以當。

主也。《左傳·襄二十七年》慶封當國。《註》當國,秉政。《儀禮·喪服》童子唯當室緦。《註》當室者爲父,後承家事者爲家主。

偶也。《前漢·司馬相如傳》及飮,卓氏弄琴文君,竊從戸窺,心說而好之,恐不得當也。《註》師古曰:當謂對偶也。

抵也。《史記·屈賈傳》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

《增韻》蔽也。《左傳·昭二十年》使祝鼃寘戈於車薪以當門。《李白·蜀道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斷罪曰當,言使罪法相當也。《史記·張釋之傳》廷尉奏當,一人犯蹕當罰。《註》當謂處其罪也。《路溫舒緩書》奏當之成。

《正韻》猶合也。理合如是也。《儀禮·特牲饋食禮》佐食當事,則戸外南面。《註》當事,將有事而未至。《史記·萬石君傳》內史慶醉歸,入外門不下車,萬石君讓曰:內史貴人入閭里,里中長老皆走匿,而內史坐車中,自如固當。《註》固當者,反言之,以見其不當如是,責讓之甚也。

過當。《史記·霍去病傳》斬首捕鹵過當。《註》言不啻相等。

勾當。《歐陽修·歸田錄》曹彬平江南,詣閣門求見。其榜子云:奉敕江南勾當公事回。

《職官分紀》奏舉京朝官,知縣資序二人,充本司勾當。

官名。《前漢·宣帝紀》詔單于毋謁,其左右當戸之羣皆列觀。《註》左右當戸,匈奴官名。

排當,宋宮中宴飮名。

州名。《韻會》本羌地,唐置當州,蓋取燒當羌以名之。《後漢·明帝紀》秋九月,燒當羌隴西。

縣名。《正字通》鳳州兩當縣。《後漢·郡國志》南郡有當陽。

《劉隆傳》遣隆屯田武當。《註》武當,今均州縣也。

馬當,武當,山名。

當康,獸名。《山海經》欽山有獸焉,其狀如豚而有牙,其名曰當康。《註》牙豚也。

當魱,魚名。《爾雅·釋魚》鯦當魱。《註》海魚也。

姓。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丁浪切,黨去聲。事理合宜也。《禮·樂記》古者天地順而四時當。《韓詩外傳》君子行不貴苟難,惟當之爲貴。

底也。《韓非子·外儲說》堂谿公見韓昭侯曰:人主漏泄羣臣語,譬猶玉巵之無當。

《正字通》凡出物質錢,俗謂之當。《後漢·劉虞傳》虞所賚賞,典當胡夷,瓚復抄奪之。《註》當,音丁浪反。

【此】

此【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

《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时】

時【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旹《唐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蒔。《說文》四時也。《釋名》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書·堯典》敬授人時。《傳》敬記天時以授人也。《又》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禮·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淮南子·天文訓》隂陽之專精爲四時。《又》三月而爲一時。

《韻會》辰也,十二時也。

《廣韻》是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傳》時,是也。《詩·大雅》曰止曰時,築室于兹。《朱傳》可以止于是,而築室矣。

《博雅》伺也。《論語》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疏》謂伺虎不在家時而往謝之。

《博雅》善也。《廣韻》中也。

地名。《左傳·莊九年》戰于乾時。《註》乾時,齊地。時水在樂安界,岐流旱則竭涸,故曰乾時。

姓。《廣韻》良吏傳有時苗。《何氏姓苑》云:今鉅鹿人。

與塒同。《詩·王風》雞棲于塒。《釋文》塒,本亦作時。

《韻補》叶上紙切。《王粲·七釋》不以志易道,不以身後時。進德修業,與世同理。

叶側吏切。《屈原·離騷》忳鬰邑余侘傺兮,吾獨窮苦乎此時也。叶下態,態音替。

相关诗句
处处歌堂堂 君听人间谣 滔滔彼汉江 芒芒此禹域 还我苍天苍 请帝乘白龙 号召诸国殇 援枹率犀甲 被发诉帝乡 君魂果衔冤 转以贼名扬 明明勤王师 引刀还自戕 铸铁成大错 自毁周身防 倘若出此策 纷纷说连衡 江南群盗蒌 秘狱谁能详 是皆莫须有 概许归橐囊 掳掠得几何 纵兵肆跳踉 又言三日谷 假托尊王纲 意实主民权 别藏法三章 人言秘筐中 此志良可伤 成败非所论 刲羊亦无衁 画虎竟不成 一纲归沦亡 多鱼忽漏言 风云奉龙骧 遥闻誓群师 起为董公倡 转令一匹夫 失路迷伥伥 奈和裘蒙戎 免索岁币偿 外以杜邻责 下以靖材枪 上以肃宫禁 亟亟宜勤王 东南外诸侯 国势如蜩螗 呜呼当此时 天王狩河阳 遂令《春秋》笔 长驱莫敢当 各国会师来 横纵国人狂 直挑强邻怒 满城吹迷香 家家白莲花 何难驱群羊 张我虎神威 人人空拳张 天适降神人 同进万年觞 待封狼居胥 妄夸国富强 群小争拥戴 好勇徒强梁 猪王一无知 高置中宫旁 亟欲奉前星 发短心甚长 贼相与瞽师 传说多荒唐 齐东野人语 远隔海中央 瀛台百尺高 晨寒哀履霜 恻恻君弦声 有心见厖凉 恩赐太子衣 益宜简元良 今当尧舜朝 天女实发祥 神鹊衔果来 奔走何跄跄 珠襦坐武帐 重鼓女娲簧 千人万人和 遍求千金方 忽传有疾诏 讴歌不能忘 麛裘三月政 德泽遍八荒 上承六七圣 十世到我皇 呜呼汉家厄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