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置中宫旁

出自:清代·黄遵宪《三哀诗 其三 唐韨臣明经》

拼音:[gāo][zhì][zhōng,zhòng][gōng][páng,bàng]

平仄:平仄平平平

呜呼汉家厄,十世到我皇。
上承六七圣,德泽遍八荒。
麛裘三月政,讴歌不能忘。
忽传有疾诏,遍求千金方。
千人万人和,重鼓女娲簧。
珠襦坐武帐,奔走何跄跄。
神鹊衔果来,天女实发祥。
今当尧舜朝,益宜简元良。
恩赐太子衣,有心见厖凉。
恻恻君弦声,晨寒哀履霜。
瀛台百尺高,远隔海中央。
齐东野人语,传说多荒唐。
贼相与瞽师,发短心甚长。
亟欲奉前星,高置中宫旁
猪王一无知,好勇徒强梁。
群小争拥戴,妄夸国富强。
待封狼居胥,同进万年觞。
天适降神人,人人空拳张。
张我虎神威,何难驱群羊。
家家白莲花,满城吹迷香。
直挑强邻怒,横纵国人狂。
各国会师来,长驱莫敢当。
遂令《春秋》笔,天王狩河阳。
呜呼当此时,国势如蜩螗。
东南外诸侯,亟亟宜勤王。
上以肃宫禁,下以靖材枪。
外以杜邻责,免索岁币偿。
奈和裘蒙戎,失路迷伥伥。
转令一匹夫,起为董公倡。
遥闻誓群师,风云奉龙骧。
多鱼忽漏言,一纲归沦亡。
画虎竟不成,刲羊亦无衁。
成败非所论,此志良可伤。
人言秘筐中,别藏法三章。
意实主民权,假托尊王纲。
又言三日谷,纵兵肆跳踉。
掳掠得几何,概许归橐囊。
是皆莫须有,秘狱谁能详。
江南群盗蒌,纷纷说连衡。
倘若出此策,自毁周身防。
铸铁成大错,引刀还自戕。
明明勤王师,转以贼名扬。
君魂果衔冤,被发诉帝乡。
援枹率犀甲,号召诸国殇。
请帝乘白龙,还我苍天苍。
芒芒此禹域,滔滔彼汉江。
君听人间谣,处处歌堂堂。

查看原文

注释

【中宫】1.指北极星所在的区域。古代划分星空的区域称为宫。 2.皇后居住之处。因以借指皇后。 3.借指正妻。 4.宫中。 5.指中焦。 6.指中丹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高】

高【亥集上】【高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貴賤位矣。《註》高謂天體也。《又》崇高莫大乎富貴。

《史記·高祖紀註》張晏曰:禮諡法,無高以爲功,最高而爲漢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地名。《前漢·地理志》沛郡高縣。

姓。《史記·仲尼弟子傳》高柴。

《集韻》《韻會》居号切,音誥。度高曰高。《左傳·隱元年·都城過百雉註》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釋文》高,古報反。

如字。

叶居侯切,音鉤。《柳宗元·柳評事墓銘》柳侯之分,在北爲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

叶居何切。《蘇黃門·嚴顏》相傳昔者嚴太守,刻石千歲字已譌。嚴顏生平吾不記,獨憶城破節最高。《韻會》俗作髙。

【置】

置【未集中】【网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智。《說文》赦也。《註》徐鍇曰:从直,與罷同意。置之則去之也。

《玉篇》立也。《廣韻》設也。《書·說命》王置諸其左右。《周禮·天官·大宰》三曰廢置,以馭其吏。《註》退其不能者,舉賢而置之祿。《前漢·周勃傳》不知置辭。《註》師古曰:置,立也。

《玉篇》安置也。

《廣雅》郵置,關驛也。《前漢·曹參傳》取狐父祁善置。《註》師古曰:置,若今之驛也。

《集韻》直吏切,音㯰。樹也。周禮,凡試廬事,置而搖之。

【中】

中【子集上】【丨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

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

《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

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

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以此三法者求民情,斷民中,施上服下服之罪。《註》斷民罪,使輕重得中也。

心也。《史記·韓安國傳》深中寬厚。

內也。《易·坤卦》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老子·道德經》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半也。《列子·力命篇》得亦中,亡亦中。《魏志·管輅傳》鼓一中。《註》猶言鼓一半也。

成也。《禮·禮器》因名山升中于天。《註》中,猶成也。燔柴祭天,告以諸侯之成功也。

滿也。《前漢·百官表》制中二千石。《註》謂滿二千石也。《索隱》漢制,九卿已上,秩一歲,滿二千石。

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中其莖。《註》謂穿之也。

盛算器。《禮·投壺》主人奉矢,司射奉中。《註》士鹿中,大夫兕中,刻木如兕鹿而伏,背上立圓圈,以盛算也。

《禮·深衣註》衣有表者,謂之中衣。與衷通。

俚語。以不可爲不中。《蕭參希通錄》引左傳成公二年,無能爲役。杜預註:不中爲之役使。

《禮·鄕飲酒義》冬之爲言中也。中者,藏也。

姓。漢少府卿中京。

中行,中英,中梁,中壘,中野,皆複姓。

《廣韻》《集韻》《韻會》陟仲切,音妕。矢至的曰中。《史記·周本紀》養由基去柳葉百步,射之,百發百中。

著其中曰中。《莊子·達生篇》中身當心則爲病,猶醫書中風,中暑是也。

要也。《周禮·春官》凡官府鄕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註》謂治職簿書之要也。

應也。《禮·月令》律中大簇。《註》中猶應也。

合也。《左傳·定元年》季孫曰:子家子亟言於我,未嘗不中吾志也。

《類篇》《正韻》直衆切。與仲通。《禮·月令》中呂,卽仲呂,又讀作得。《周禮·地官》師氏掌國中失之事。《註》故書中爲得。陸德明云:中,杜音得。

《韻補》叶陟良切,音章。師古曰:古讀中爲章。《吳志·胡綜傳·黃龍大牙賦》四靈旣布,黃龍處中。周制日月,是曰太常。

叶諸仍切,音征。《劉貢父·詩話》關中讀中爲》天期乗祚受爵漢中。叶下秦。古東韻與庚陽通。俗讀中酒之中爲去聲。中與之中爲平聲。◎按《魏志·徐邈傳》:邈爲尚書郞,時禁酒。邈私飮沈醉,趙達問以曹事,曰中聖人。時謂酒淸爲聖人,濁者爲賢人。蘇軾詩:公特未知其趣耳,臣今時復一中之。則中酒之中,亦可讀平聲。《通鑑》:周宣王成中與之名,註:當也。杜詩:今朝漢社稷,新數中與年。則中與之中亦可讀去聲。

【宫】

宮【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居戎切《集韻》《韻會》居雄切《正韻》居中切,音弓。《說文》室也。从宀,躳省聲。《白虎通》黃帝作宮室,以避寒暑。宮之言中也。《釋名》宮,穹也。屋見垣上穹隆然也。《詩·大雅》雝雝在宮。《周禮·內宰六宮註》婦人稱寢曰宮。宮者,隱蔽之言,天子謂之六寢。

《禮·儒行》儒有一畝之宮。《註》宮,牆垣也。《儀禮·士昏禮》母戒女曰:夙夜無違宮事,古者貴賤所居,皆得稱宮,至秦始定爲至尊所居之稱。

宗廟亦曰宮。《詩·召南》于以用之,公侯之宮。《孔氏曰》可以奉祭祀曰事,祭必於宗廟曰宮,互見其義也。

學名。《禮·曲禮》諸侯曰頖宮。《註》謂半於天子之宮也。

官名。《周禮·天官》宮正掌王宮之戒令糾禁。

五音中聲曰宮。《前漢·律歷志》宮,中也。居中央,暢四方,倡始施生,爲四聲綱。《史記·樂書》宮,土音,聲出於,合口而通之,其性圓而居中。五聲六律十二管,還相爲宮也。《註》宮爲君主之義,當其爲宮,五聲皆備。

腐,不翦其類也。

環也。《爾雅·釋山》大山宮,小山霍。《註》宮謂圍繞之。禮記曰:君爲廬宮之是也。

《周禮·春官·小胥》正樂縣之位,天子宮縣。《註》宮縣,四面縣也。

姓。左傳虞宮之奇,戰國宮佗。

北宮,南宮,俱複姓。

守宮,木名。《爾雅·釋木》守宮,槐。

守宮,蜥蜴名,別作。

叶古黃切,音光。《班固·張敖銘》功成德立,襲封南宮。垂號萬期,永保無疆。

叶古元切,音涓。《黃庭經》自高自下皆眞人,玉堂絳宇盡元宮。人音然。

【旁】

旁【卯集下】【方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螃。㫄隷作旁。《博雅》旁,大也。廣也。《釋名》在邊曰旁。《玉篇》猶側也。非一方也。《易•乾卦》旁通情也。《書•太甲》旁求俊彥。《爾雅•釋宮》二達謂之岐旁。《註》岐旁,岐道旁出。

《集韻》晡橫切,音。騯騯,馬盛貌。或省作旁。《詩•鄭風》駟介旁旁。《疏》北山傳云:旁旁然不得已,則此言旁旁亦爲不得已之義。《朱傳》旁旁,馳驅不息之貌。音崩。叶補岡反。

《韻會》《正韻》蒲浪切,音傍。《前漢•霍光傳》使者旁午。《註》如淳曰:旁午,分布也。師古曰:一縱一模爲旁午。猶言交橫也。

《莊子•齊物論》旁日月。《註》依也。

《集韻》鋪郞切,音滂。旁礴,混同也。

《集韻》蒲庚切,音彭。旁勃,白蒿也。兔食之,壽八百歲。

相关诗句
处处歌堂堂 君听人间谣 滔滔彼汉江 芒芒此禹域 还我苍天苍 请帝乘白龙 号召诸国殇 援枹率犀甲 被发诉帝乡 君魂果衔冤 转以贼名扬 明明勤王师 引刀还自戕 铸铁成大错 自毁周身防 倘若出此策 纷纷说连衡 江南群盗蒌 秘狱谁能详 是皆莫须有 概许归橐囊 掳掠得几何 纵兵肆跳踉 又言三日谷 假托尊王纲 意实主民权 别藏法三章 人言秘筐中 此志良可伤 成败非所论 刲羊亦无衁 画虎竟不成 一纲归沦亡 多鱼忽漏言 风云奉龙骧 遥闻誓群师 起为董公倡 转令一匹夫 失路迷伥伥 奈和裘蒙戎 免索岁币偿 外以杜邻责 下以靖材枪 上以肃宫禁 亟亟宜勤王 东南外诸侯 国势如蜩螗 呜呼当此时 天王狩河阳 遂令《春秋》笔 长驱莫敢当 各国会师来 横纵国人狂 直挑强邻怒 满城吹迷香 家家白莲花 何难驱群羊 张我虎神威 人人空拳张 天适降神人 同进万年觞 待封狼居胥 妄夸国富强 群小争拥戴 好勇徒强梁 猪王一无知 高置中宫旁 亟欲奉前星 发短心甚长 贼相与瞽师 传说多荒唐 齐东野人语 远隔海中央 瀛台百尺高 晨寒哀履霜 恻恻君弦声 有心见厖凉 恩赐太子衣 益宜简元良 今当尧舜朝 天女实发祥 神鹊衔果来 奔走何跄跄 珠襦坐武帐 重鼓女娲簧 千人万人和 遍求千金方 忽传有疾诏 讴歌不能忘 麛裘三月政 德泽遍八荒 上承六七圣 十世到我皇 呜呼汉家厄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